`

配对交易中 Hurst 指数的应用

创建于 更新于

摘要

本报告深入探讨了Hurst指数在配对交易策略中的应用,通过计算配对价差序列的广义Hurst指数(GHE)并基于其与中心值的距离选择优质配对组合。实证分析表明,配对价差Hurst指数趋近0.5时(即接近随机过程)能实现策略最佳收益表现。报告回测不同周期和参数方案,验证了Hurst指数在择时和选配对中的有效性,显著提升了策略收益和风险调整表现 [page::0][page::8][page::11][page::13]。

速读内容


配对交易策略关键及Hurst指数的引入 [page::2][page::3]

  • 配对交易以价差序列的均值回复为核心,经典方法关注同向运动但未能准确表征均值回复特征。

- Hurst指数衡量时间序列的均值回复频率及幅度,低于0.5代表高度均值回复,超过0.5则表现出持续性。
  • 利用配对价差时间序列的Hurst指数,可更有效甄别具有收益潜力的配对。


策略设计与择时条件 [page::4][page::5][page::6]

  • 价差序列为交易信号生成基础,采用移动均值与标准差作为开放和平仓阈值。

- 采用对数收益率标准差比率估计配对系数b,确保风险均衡配置。
  • 择时策略基于价差偏离均值幅度,偏离±1倍标准差时建仓,触及±2倍标准差止损。


广义Hurst指数(GHE)测算法及配对选择方法 [page::6][page::7][page::8][page::9]

  • 采用q=1的GHE方法计算移动Hurst指数,适合短期序列且计算高效。

- 配对选择基于Hurst指数与指定中心值参数 \( Hc \) 的距离最小原则,而非简单选择最低Hurst指数配对。
  • 初始 \( Hc \) 设为0.5,反映随机过程,实证验证此附近的配对表现最佳。


实证检验方案及结果分析 [page::9][page::10][page::11][page::12][page::13]

  • 利用股指期货12个连续合约构成66个候选配对,回测数据从2015年4月至2018年10月。

- 设定多组交易周期、配对数量和中心值参数,策略周期分为GHE125和GHE250。
  • 回测显示:当 \( Hc = 0.5 \) 和 \( 0.55 \) 时,策略年化收益率(APR)、最大回撤(MDD)、夏普比率(Sharpe)最优。

- 策略收益和风险指标呈现良好单调性,交易频率与平均持仓时长均符合预期。
  • GHE125周期优于GHE250,表现更稳定且精确。




| Portfolio | APR (Hc=0.5) | MDD (Hc=0.5) | Trades | AT | AH | Sharpe (Hc=0.5) | APR (Hc=0.55) | MDD (Hc=0.55) | Trades | AT | AH | Sharpe (Hc=0.55) |
|-----------|--------------|--------------|--------|----|----|-----------------|---------------|---------------|--------|----|----|------------------|
| Port
0 | 0.1169 | 0.0137 | 57 |19.3|10.7|3.7147 | 0.0993 | 0.0106 | 47 |15.5|13.8|3.3395 |
| Port1 | 0.0747 | 0.0101 | 35 |11.9|18.6|3.0640 | 0.0951 | 0.0106 | 41 |13.5|16.2|3.1684 |
| Port
2 | 0.0806 | 0.0144 | 41 |13.9|16.0|2.5679 | 0.0802 | 0.0110 | 39 |12.9|16.8|3.1489 |

结论及展望 [page::13][page::14]

  • 市场有效性提高使配对交易机会减少,传统统计套利进入生态竞争白热化阶段。

- Hurst指数结合分形市场假说,为统计套利策略提供新方向,显著提升配对选择效果。
  • 简单选低Hurst配对不足以获得最优收益,推荐基于距离 \( DH = |mh - Hc| \) 选择配对。

- 策略风险低且盈亏比高,采用杠杆或高频数据可能带来额外收益。
  • Hurst指数计算方法和周期长度的选择对策略表现有显著影响,后续研究仍需探索更优参数。


深度阅读

配对交易中 Hurst 指数的应用详尽分析报告



---

1. 元数据与概览



报告标题:配对交易中 Hurst 指数的应用——原理与实证分析
作者:丁竞渊,东海证券研究所高级研究员
发布日期:2018年11月10日
机构:东海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主题:本报告探讨了Hurst指数在配对交易策略中的应用,旨在通过量化分析增强统计套利策略的效果,重点关注价差序列的均值回复特征及其对交易择时和配对选择的指导意义。

核心论点:配对交易依赖于价差时间序列的均值回复特征,而Hurst指数作为衡量时间序列均值回复频率与偏离幅度的量化工具,提供了一种优于传统相关系数与协整关系的配对筛选方法。实证表明,当价差序列的Hurst指数集中在0.5(近似随机过程)附近时,交易策略表现最佳。以广义Hurst指数(Generalized Hurst Exponent, GHE)为核心的配对选择方法不仅理论有据,更具备显著的实证表现优势。

---

2. 逐节深度解读



2.1 配对交易原理及实施问题(第1章)



总结
配对交易是一种统计套利方法,核心在于寻找两只同向运动的证券,利用其价格偏离均值后回归的均值回复性质获利。价差序列定义为对数价格差的线性组合,且需合理估计配对系数 \( b \)(资产A买入单位对应卖出资产B单位以实现风险对冲)。成功的配对交易关键是找到价差序列表现出稳定且频繁的均值回复特征。

推理依据
传统的配对证券筛选多依赖相关系数、协整关系等指标,但这些仅代表同向运动特征,不等同于均值回复性。均值回复是指价差偏离其均值后会被修复,否则套利机会消失。

关键数据点
  • 价差序列定义:\( S{AB} = \log(PA) - b \log(PB) \)

- 配对系数 \( b \) 的定义与估计方法详见后续章节。

配对交易核心在于价差序列要尽量具有高频率的均值回复及足够幅度的偏离,以跨越交易成本立即获利。

---

2.2 经典配对选择方法及局限性



总结
常用方法包括基于Pearson相关系数的同向运动度量、协整关系及价差平方和最小化方法。
  • 相关系数适合短期记忆过程,且交易频率越高效果越佳,但在不同频率、不同相关度度量下结果差异显著。

- 协整关注价格层面的稳定线性组合,但不等同于均值回复。
  • 价差平方和方法无需模型假设,计算简便但最优化解为次优。


推理依据
相关系数仅反映收益率的线性关系,无法准确捕捉均值回复特性。协整捕捉长期均衡,但忽略交易周期内的修复灵活性。

---

2.3 Hurst指数原理及其应用(1.3节)



总结
Hurst指数(H)衡量时间序列的记忆特性和均值回复强度。其范围0到1:
  • \( H=0.5 \):随机游走,均值回复频率一般。

- \( H>0.5 \):持续性(长期记忆),趋势显著,均值回复频率低。
  • \( H<0.5 \):反持续性,涨跌反转频繁,均值回复频率高。


因此,对价差序列而言,过高的H意味着持久趋势,交易机会减少;过低的H代表变动幅度小,信号弱,盈利机会也难得。
报告提出采用Hurst指数作为衡量配对优劣的指标,优于传统的协整和相关性指标。

推理依据
Hurst指数不要求时间序列独立性,这是对金融资产长期依赖特性的精准刻画,避免了经典统计指标假设过强的弊端。

涉及定量概念
  • 重标极差法(R/S分析)是传统Hurst指数计算方法。

- Hurst指数连接涨跌持续性和市场分形特征,有助于验证分形市场假说(FMH)。

---

2.4 策略详情:择时和配对选择(第2章)



2.4.1 择时条件(2.1节)



总结
策略以价差偏离均值的标准差为信号,当价差达到均值±1σ时开仓,回归均值则止盈,偏离超过±2σ则止损。
统计数据显示,独立证券价格显示\( H > 0.5 \)的持续性,而配对价差则趋于\( H \approx 0.5 \)甚至更低,表现为带有较强均值回复的短期记忆性质,验证了用标准差作为择时依据的合理性。

推理依据
数据(图1-3)揭示价格序列普遍长期记忆特征,配对价差序列则表现出更接近随机过程的短期记忆特性,显示配对价差适合基于均值回复的标准差策略。

图1 A股部分指数的Hurst指数

图2 股指期货连续合约的Hurst指数

图3 股指期货连续合约价差序列的Hurst指数

---

2.4.2 配对选择方法(2.2节)



总结
  • 采用广义Hurst指数(Generalized Hurst Exponent, GHE)估计方法,尤其取 \( q=1 \),结合价差序列的历史数据计算移动GHE指标。

- 计算配对系数 \( b \) 使用收益率标准差比率估计,保证买卖头寸的风险对称。
  • 逐Bar计算价差的移动GHE,形成时间序列的Hurst指数动态估计。


推理依据
GHE较传统R/S与DFA更适合短序列且易于实现,兼具精度和计算效率优势。移动GHE反映时间序列即时记忆特征,为择时和配对提供弹性指标。

关键数学表达
  • 价差定义:\( S{AB}=\log(PA)-b\log(PB) \)

- 配对系数:
\[
b = \frac{\mathrm{std}(\log rA)}{\mathrm{std}(\log rB)}
\]
  • GHE统计量 \( Kq(\tau) \) 及其标度关系:

\[
K
q(\tau)=\frac{\langle |X{t+\tau}-Xt|^q \rangle}{\langle |Xt|^q \rangle} \propto \tau^{qH(q)}
\]

---

2.5 Hurst指数与收益率的关系(第3章测试结果)



总结
  • 按照文献[7],理应选择Hurst指数最低的配对获得最佳收益,但本报告实证测试显示最优收益集中在Hurst指数约为0.5附近,而非最低值。

- 过高Hurst指数对应持续趋势,交易信号弱且风险增大;过低则交易机会少,无法覆盖交易成本。
  • 因此,采用距离特定中心值 \( Hc \)(初设为0.5)的移动GHE距离指标 \( DH=|mh - Hc| \) 来筛选配对。


实证展示

图5 GHE125与未来100个Bar收益率散点图

图6 GHE250与未来60个Bar收益率散点图
  • 图5和图6展现配对价差的移动GHE与后续收益间的非线性关系,出现收益集中在GHE = 0.4–0.6区域,偏离0.5过远的配对表现不佳。


---

2.6 移动Hurst指数的动态表现



总结
移动GHE指标本身表现出均值回复特征,极端偏离有反向回归趋势,提示在选取 \( Hc \) 时需考虑其动态特征。

图8 配对价差的移动GHE示例

---

2.7 实证测试方案与参数设置(第3章)



总结
  • 以中国股指期货IC、IF、IH共12个连续合约两两配对,共计66对作测试样本。

- 数据2015年4月至2018年10月,日频率;手续费0.05%。
  • Hurst指数计算周期分别为125日与250日(记为GHE125和GHE250)。

- 测试周期设定为60、100、120、250天不等;配对组合大小4、6、8、10不等。
  • 配对选择以 \( DH=|mh-Hc| \) 排序,从小到大选取前N个组合实施等权重投资。

- 择时条件均沿用1倍标准差开仓,均值回归或2倍标准差止损平仓原则。

关键数据
  • 配对系数矩阵示例如下(表1)。


| Symbol | IC00.CFE | IC01.CFE | IC02.CFE | ... | IH03.CFE |
|-------------|----------|----------|----------|-----|----------|
| IC00.CFE | 1.0000 | 0.9772 | 0.9357 | ... | 1.3192 |
| IC01.CFE | 1.0234 | 1.0000 | 0.9576 | ... | 1.3500 |
| ... | ... | ... | ... | ... | ... |
| IH03.CFE | 0.7580 | 0.7407 | 0.7093 | ... | 1.0000 |

---

2.8 测试结果分析(第3章)



总结
  • 从收益率、最大回撤、Sharpe比率上看,中心参数取 \( Hc=0.5 \) 和 0.55时,策略效果最佳。

- 当选用GHE250时,最佳表现出现在 \( Hc=0.6 \) 处,但整体稳定性不及GHE125。
  • 作为择时基准,\( Hc \approx 0.5 \) 即配对价差近似随机波动的特征,有更好收益表现。

- 组合中交易频率、持仓周期分别呈现良好的单调性,即交易越频繁持仓越短,收益越高。

图示说明
  • 图9和图10展示了不同组合收益曲线与上证指数的对比,收益明显优于大盘。


图9 GHE125,Hc=0.5 各组合收益曲线

图10 GHE125,Hc=0.55 各组合收益曲线
  • 表2中细化展示了年化收益率(APR)、最大回撤(MDD)、交易次数(Trades)、平均持仓时间(AH)以及Sharpe比率。


| Portfolio | APR(Hc=0.5) | MDD | Trades | AT | AH | Sharpe | APR(Hc=0.55) | MDD | Trades | AT | AH | Sharpe |
|-----------|-------------|-----|--------|----|-----|--------|--------------|-----|--------|----|-----|--------|
| Port0 | 11.69% | ... | 57 |... |... | 3.71 | 9.93% | ... | 47 |... |... | 3.34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图11~16为不同策略方案的收益率、最大回撤和Sharpe比率分布箱型图,进一步佐证这一结论。


---

2.9 结论(第4章)



总结
  • 在统计套利日益竞争激烈的大环境下,Hurst指数及其背后的分形市场假说为配对交易开辟了新的思路与方法论。

- 利用移动Hurst指数作为配对筛选因子,实现了对优劣配对的有效区分。
  • 直接选取最低Hurst指数配对并非效益最佳,而是基于与特定中心参数(近0.5)距离的选配更合理。

- 策略在年化收益率、最大回撤与Sharpe比率均表现优异,充分说明了Hurst指数应用的潜力及有效性。
  • 移动Hurst指数周期对效果亦有影响(GHE125优于GHE250),提示需结合标的特性动态调整参数。


---

3. 图表深度解读



3.1 价差与价格序列Hurst指数分布(图1-3)


  • 图1展示A股主要指数如上证综指的Hurst指数均大于0.5,约0.60,表明长期趋势性明显。

- 图2显示股指期货连续合约价格的Hurst指数均值约0.57,亦表现持续性。
  • 图3展示由股指期货连续合约组成的配对价差序列的Hurst指数,均值约0.51,散布于0.3至0.6之间,说明价差序列趋于反持续或短期记忆特征,与价格序列明显不同。


3.2 配对交易择时条件示意(图4)


  • 利用价差序列的移动均值及±1σ、±2σ为界定交易信号,实线展示价差轨迹,柱状图展示持仓标记。

- 由于模拟价差为随机过程,信号产生频率较高,验证了Hurst指数接近0.5的价差序列适用于此择时逻辑。

3.3 GHE与后续收益率散点关系(图5、6)


  • 图5为GHE125与100个Bar未来收益率散点云,图6为GHE250与60个Bar未来收益率,均呈“钟形”分布,显示收益极值靠近GHE中间值约0.4–0.6,而在极端高低值区域表现收益偏负。


3.4 价差偏离均值示例(图7)


  • IC00.CFE与IF03.CFE的价差偏离均值过程,显示超出±2σ的区间内偏离多次加剧,风险增大,是止损区域。


3.5 移动GHE动态变化示例(图8)


  • 同配对价差的移动GHE125与GHE250展示其波动范围及均值回复趋势。GHE125波动更大,灵敏度更高。


3.6 策略回测收益比较(图9、10)


  • 选取不同 \( Hc \) 参数的策略组合收益曲线显著优于基准指数,说明策略具有稳健的超额收益能力。


3.7 各策略方案统计指标分布(图11-16)


  • 年化收益率、最大回撤、Sharpe比率等指标均呈现基于 \( H_c \) 参数设定的系统性规律,验证模型指标的稳定性和有效性。


---

4. 估值分析



本报告为策略及模型研究分析报告,未涉及传统企业估值。主要以年化收益率、最大回撤、Sharpe比率等风险收益指标作为策略表现衡量标准,适用于投资组合策略评价。

---

5. 风险因素评估



虽然本报告未专门设风险章节,但隐含风险因素有:
  • 模型风险:Hurst指数估计依赖历史数据,移动估计可能受数据窗口波动影响。参数选择不当可能导致策略失效。

- 市场风险与结构性风险:市场效率提高及套利行为普及可能消减配对机会,极端事件可能暂时破坏同向关系。
  • 交易成本风险:策略适用于手续费较低场景,费用上升将进一步压缩收益。

- 杠杆风险:报告提及可用杠杆提高收益,但过度杠杆将放大亏损风险。

报告未详细提出具体缓解措施,但强调了策略参数优化及周期调整对风险控制的重要性。

---

6. 批判性视角与细微差别


  • 传统文献(如文献[7])主张选择最低Hurst指数组合,报告实证结果却选取接近0.5的中心值更优,揭示资产市场行为更复杂,策略适应性更强。

- Hurst指数计算方法多样且对短期数据敏感,报告只采用GHE中的 \( q=1 \) 指标,未充分比较其他方法可能限制了模型的普适性和结论的稳健性。
  • 报告在资金分配策略上采取等权分配及各组合内部资金独立使用,暴露资金利用率与实际操作的折中,此策略并非以最大化资金效率为目标。

- 对高频数据的适用性仅做浅层讨论,未来研究应更深入验证高频环境下的表现。
  • 测试数据区间及合约较短,长周期效果需进一步验证。


---

7. 结论性综合



本报告系统深入探讨了Hurst指数在配对交易中的应用,突破传统相关性及协整依赖的方法论框架,提出基于价差时间序列移动广义Hurst指数进行配对筛选的新策略。报告详述了Hurst指数的理论背景、计算方法及实证应用流程,采用基于Hurst指数与指定中心值差距的距离排序法进行配对筛选。实证数据涵盖中国股指期货交易,采用日线数据回测表明:
  • 配对价差序列的Hurst指数集中于0.5附近时,同向运动和均值回复性均较好,策略表现最佳。

- 选用移动GHE125周期获得的结果优于GHE250,指导参数调优。
  • 策略收益率显著优于基准,且风险指标(最大回撤)控制良好,Sharpe比率显示策略风险调整后收益稳健。

- 一定程度上克服了传统统计套利竞争白热化中机会稀缺的难题,具有创新的理论与实践价值。

图表数据与实证结果紧密对应,展示了模型优越性及策略实施的具体路径。报告在科研与实务结合上表现突出,可为量化交易和资产配置领域的研究提供有益参考,尤其适合追求稳健套利的投资机构。未来研究可往更高频数据、端到端资金效率和多市场适用性方向拓展。

---

参考溯源



本分析内容严格基于报告正式章节内容及图表,相关引用均标明页码(如[page::2], [page::5], [page::11]等),确保溯源准确,并便于后续验证与使用。

---

总体评价:


该报告结构完整,逻辑严密,充分展现了Hurst指数应用于配对交易的理论创新与实证优势。对传统策略缺陷有深入反思,对参数影响有细致量化,且包含多维度统计指标。尽管仍有进一步拓展空间,但作为系统性研究,具备高参考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

---

附录(报告重要图表展示)



图1 A股部分指数的Hurst指数


图4 配对交易策略择时条件示意图


图5 GHE125 与未来 100 个 Bar 收益率散点图


图9 GHE125, Hc=0.5 时各组合收益曲线与上证指数比较


图11 GHE125 各策略方案组合0年化收益率


图15 GHE125 各策略方案组合0 Sharpe比率


---

【报告内容引用页码】:[page::0, page::2, page::3, page::4, page::5, page::6, page::7, page::8, page::9, page::10, page::11, page::12, page::13, page::14, page::15]

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