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浦银国际量化策略:A 股市场情绪指数构建和运用 (下)

创建于 更新于

摘要

本报告基于浦银国际独家构建的A股市场情绪指数,通过14个量化成分指标深入解析市场情绪现状与趋势。当前情绪指数呈低迷,成交量、换手率、RSI等指标反映风险偏好下降,而IPO募资总额、再融资规模等指标出现改善,为市场情绪回暖带来潜在动力。情绪指数与上证指数高度相关(相关系数0.75),并揭示资金流向、产业资本动向及机构持仓变动对市场影响。报告还分析了股债收益差、封闭式基金折价率等风险偏好信号,建议投资者以守待攻,优先配置高息稳健股票以提升组合稳定性 [page::0][page::3][page::4][page::5][page::26][page::31]

速读内容


A股市场情绪指数构建综述 [page::3][page::4][page::5]


  • 指数由14个成分指标构成,涵盖成交量、换手率、RSI、两融余额、IPO募资等关键数据。

- 指数当前读数为0.15,低于1年移动均值0.3个标准差,表明市场情绪偏低。
  • 6个指标权重占57%表现放缓,28%指标变化不大,15%指标呈改善趋势,短期震荡概率大。


主要成分指标权重及近期变化 [page::5]


| 指标名称 | 权重 | 相关性 / 回归R² | 近期变化 |
|-------------------|------------|---------------------|------------------|
| 两融余额 | 20.0% | 相关系数0.68 R²0.46 | 基本持平 |
| 陆股通成交总额 | 14.0% | 相关系数0.50 R²0.25 | 环比减少8% |
| A股成交量 | 14.0% | 相关系数0.50 R²0.25 | 环比降低3% |
| 股债收益差 | 10.0% | 相关系数-0.44 R²0.19| 环比增加 |
| 封闭式基金折价率 | 10.0% | 相关系数-0.40 R²0.16| 降低至4.98% |
| 开放式基金持仓比率 | 6.0% | 相关系数0.26 R²0.10 | 基本持平 |
| 其他指标 | 26.0% | | 变化多样 |

市场情绪与成交量和换手率关联 [page::6][page::8]



  • 成交量与上证指数表现正相关(相关系数0.50),2023年成交额和成交量同比下降。

- 换手率与指数相关度较低但走势同步,牛市时期换手率大幅抬升,尾盘回落先于市场调整。
  • 近期换手率小幅下降至0.95%,成交量环比减少反映交投疲软。


技术指标RSI显示市场空头氛围浓厚 [page::9][page::10]



  • 6日RSI为26.7,12日RSI为33.8,均处于空头市场状态,6日RSI下穿12日RSI为卖压信号。

- 短线技术指标强化市场悲观情绪,可能预示短期承压。

两融余额与资金流动情况 [page::11][page::12]


  • 两融余额与上证指数高度正相关(相关系数0.68),但当前余额维持低位,融资交易活跃度下降。

- 2023年多数板块两融余额出现缩减,说明杠杆参与整体趋于谨慎。

北向资金流动及影响 [page::14][page::15][page::16]



  • 北向资金成交额与指数表现正相关(相关系数0.50),近年持股市值稳步提升至A股总市值2.4%。

- 北向资金倾向于低估值高盈利板块配置,资本货物、食品饮料、材料等为重仓方向。
  • 2023年北向资金部分板块流出,部分板块保持流入,显示偏好分化。


IPO及再融资活动对市场情绪的影响 [page::18][page::20]



  • IPO募资总额呈上升趋势,相关性较弱,2023年底有所回暖,但整体规模同比下降。

- 再融资金额与上证指数存在一定正相关,2023年因监管与流动性因素影响再融资规模回落。

限售股解禁与产业资本动态[page::22][page::24]



  • 限售股解禁规模相对市值较小,长期对市场影响有限,但短期大规模解禁可能带来抛售压力。

- 产业资本增减持规模与市场呈负相关,2023年净减持规模明显下降,反映大股东行为趋稳。

封闭式基金折价率及股债收益差反映风险偏好 [page::25][page::26]



  • 封闭式基金折价率与市场负相关,现处于低位,预示投资者购买兴趣增强。

- 股债收益差持续扩大,至近年高位,显示风险偏好回升,A股相较债券估值具吸引力。

开放式基金持仓及涨停股票数等市场情绪指标 [page::28][page::30]



  • 开放式基金股票持仓比率与指数正相关,2023年比率呈前高后低,小盘股持仓提升明显。

- 涨停股票数量季节性波动显著,牛市时增长,近期处于近一年均值水平。

盈利预期调整与机构覆盖情况 [page::32][page::33]



  • 盈利预期上调数量占比与指数呈正相关,近期上调比例下降至14%,低于过往一年均值。

- 卖方分析师覆盖趋于两极化,近50%A股公司无人覆盖,约三分之一被3名以上分析师覆盖,覆盖集中在工业、信息技术和材料板块。

深度阅读

报告详尽解析:浦银国际量化策略:A股市场情绪指数构建和运用(下)



---

一、元数据与概览


  • 报告标题:浦银国际量化策略:A股市场情绪指数构建和运用(下)

- 作者:赖烨烨,首席策略分析师
  • 发布机构:浦银国际证券有限公司

- 发布日期:2024年1月18日
  • 研究对象:A股市场、情绪指数及其构建的14个成分指标

- 主题摘要
本报告延续前期对浦银国际独创A股市场情绪指数的介绍,重点深度解析构成该指数的14个指标,探讨近期各指标变动对市场情绪的影响及投资策略。当前指数显示市场情绪仍然偏低,短期股指或震荡,IPO募资、产业资本减持规模、股债收益差等指标改善如能持续,将可能带动整体情绪回暖。报告同时提出短期建议“以守待攻”,偏好防御性高息股,注重稳定现金流和合理估值的成长股。报告谨慎提示了数据来源偏差、历史数据对未来预测的局限及不可预测风险等投资风险。[page::0,4]

---

二、逐节深度解读



1. A股市场情绪指数总体情况


  • 核心论点总结

- A股市场情绪指数最新读数为0.15,稍低于一年移动平均值的0.3标准差,市场整体情绪仍偏弱。
- 指数与上证指数的表现高度相关(相关系数0.75),指出情绪指数具有一定的预测市场短期趋势能力。
- 若无理性恐慌上升,短期保持震荡,地缘风险缓解及政策支持或助推情绪改善。
  • 推理依据

- 采用14项指标量化表征市场情绪,通过历史数据回测验证指数与市场走势相关。
- 当前指数低于均值,尚无明确反弹信号。
  • 关键数据

- 指数值0.15,偏低。
- 14个成分指标中6个指标环比放缓(占权重57%),4个指标持平(占比28%),4个指标改善(占比15%)。
  • 结论

- 市场整体情绪仍偏低迷,改善动力不足。[page::0,4,5]

2. 情绪指数构建核心指标权重与变动


  • 指标权重分布

- 主要权重集中于两融余额(20%)、陆股通成交额(14%)、成交量(14%)、股债收益差(10%)、封闭式基金折价率(10%)、开放式基金持仓(6%)等指标。
- 其余如换手率、盈利预期、RSI指数、再融资、限售股解禁、涨停股及产业资本变动占较低权重,总计14个成分指标。
  • 近期指标表现总结

- 多数成交量、换手率、RSI、盈利预期上调比率等指标低迷或下滑。
- IPO募资、再融资、产业资本减持呈正面改善趋势。
- 封闭式基金折价率下降,股债收益差扩大,显示资金对股市风险溢价提高。
  • 结论

- 改善动力虽存在但尚不足,短期市场情绪仍偏谨慎。[page::5]

3. 主要指标详解与动态



3.1 A股成交量与换手率


  • 成交量与上证综指正相关(0.50),换手率相关性稍弱(0.41)。

- 成交量在2023年呈现先升后落,12月环比回落,2024年日均成交量较12月下降3.3%。
  • 换手率近期低于过去平均水平,且高换手率通常对应牛市阶段,过高换手率或预示短期市场过热,可能提前出现回调拐点。

- 换手率见顶回落的时间领先股指约20天。
  • 创业板换手率更高但与创业板指相关性低。


3.2 RSI指数


  • 6日短线RSI为26.7,12日长线RSI为33.8,均低于50,表明空头力量强,市场可能处于或接近超卖区间。

- 6日RSI向下跌破12日RSI,形成卖出信号,暗示市场压力较大。

3.3 两融规模


  • 两融余额与市场正相关性最高(0.68),融资余额远高于融券余额。

- 2023年各板块两融余额普遍缩减,仅保险、电信服务板块保持或微增,材料、资本货物、技术硬件板块减少明显。
  • 调整与监管收紧有望维稳市场利率与融资成本。


3.4 北向资金(陆股通)


  • 陆股通成交额与市场呈正相关(0.50),成交占比自2015年0.6%升至2023年12%。

- 2023年北向资金累计净流入437亿元,8月后转为净流出。
  • 北向资金青睐高盈利低估值板块,如资本货物、食品饮料、材料等。

- 北向资金持股的优质股跑赢大盘,表现出“聪明钱”特征。

3.5 首次公开招股(IPO)


  • IPO发行数量与募资总额均与市场呈正相关(数量0.28,募资0.16)。

- 注册制改革推动IPO规模提升,2023年IPO数量略降但12月募资环比大增54%。
  • IPO活跃度局部回暖,或利于市场氛围改善。


3.6 再融资规模


  • 再融资规模与指数正相关较弱(0.15),2023年受流动性收紧与监管收紧影响再融资规模大幅缩减。

- 材料、资本货物、银行、公用事业较活跃。

3.7 股份解禁


  • 限售股解禁规模与市场相关性正却很低(0.17),表明占比小对市场影响有限。

- 但短期大规模解禁会加大市场压力,2024年信息技术和工业板块待解禁规模较大。

3.8 产业资本增减持


  • 产业资本增减持与市场负相关(相关系数-0.16),2023年净减持规模大幅减少,监管趋严抑制“清仓式”减持,利于市场稳定。


3.9 封闭式基金折价率


  • 折价率与市场负相关(-0.40),折价率低时预示市场资金需求旺盛,股指后续可能上升。

- 2023年折价率经历短期上升后回落至较低水平,投资者买入积极性增强。

3.10 股债收益差


  • 负相关度较高(-0.44),股债收益差扩大时市场通常回升。

- 目前股债收益差为5.01%,处于过去一年均值正0.5标准差,显示股票相较债券估值吸引,可能存在低估。

3.11 开放式基金持仓比例


  • 与市场正相关(0.26),2023年基金持仓先升后降,当前略高于过去一年均值。

- 小盘股基金股票持仓调高明显,股票型基金占比逐步提升。

3.12 涨停股票数量


  • 涨停股数量与市场正相关(0.18),牛市涨停股数量大增,熊市萎缩。

- 近期日均涨停股数约44只,处于正常均值水平。

3.13 盈利预期上调比例


  • 盈利预期上调数量占比与市场正相关(0.32),持续回落至偏低。

- 2024年沪深300盈利预期持续下调约0.1%-0.13%。
  • 卖方分析师覆盖趋向两极化,约半数A股无覆盖,重点集中工业、信息技术、材料板块。


---

三、图表深度解读


  • 图表1&3:情绪指数与上证指数具有高相关性(0.75),情绪指数能较好反映市场行情波动,当前指数处于低位,提示市场情绪偏悲观。[page::3,4]
  • 图表4 & 5:显示14个成分指标在情绪指数中的权重及近期变化,成交量、两融余额等为权重较大的指标,且多数指标近期表现平稳或微弱下滑,少数指标有所回暖,如IPO募资总额大增。[page::5]
  • 图表6 & 7:2023年成交量前期回升后下滑,2024年持续回落,流动性稍显受限。[page::6]
  • 图表8-11:换手率与市场呈正相关,牛市期间换手率明显上升且换手率拐点领先指数拐点,具备预判市场的潜在能力。创业板换手率虽高但与指数相关性低。[page::7,8]
  • 图表12-14:RSI指标显示市场处于空头状态,超卖区域,短线下跌压力大,提示短期谨慎。[page::9,10]
  • 图表15-18:两融余额与指数高度正相关,2023年多板块两融余额减少,显示市场融资活跃度偏弱。[page::11-13]
  • 图表19-23:陆股通成交额持续上升,北向资金青睐于优质高盈利低估值股,对市场流动性和情绪影响明显,有“聪明钱”特征。[page::14,15]
  • 图表24-26:北向资金最近3年偏好资本货物、材料、信息技术等行业,2023年底偏好出现分化,消费者服务等板块被大规模减持。[page::16,17]
  • 图表27-30:IPO总量自注册制推行年以来增长,但2023年有所放缓,年底小幅回暖,注册制对市场活力有促进作用。[page::18,19]
  • 图表31-33:再融资规模与市场相关性较弱,2023年规模下降,房地产行业再融资不受限制,金融监管趋严带来资金面改善。[page::20,21]
  • 图表34-37:限售股解禁规模与市场长期正相关但影响有限。2024年信息技术和工业板块解禁压力较大,短期可能带来卖压。[page::22,23]
  • 图表38-39:产业资本增减持规模与市场负相关,2023年净减持大幅下降,监管新规抑制无序减持,有利流动性及信心。[page::24]
  • 图表40-41:封闭式基金折价率与市场负相关,折价率降低意味着市场购买力增强,近期折价率有所下降,预示资金情绪改善。[page::25]
  • 图表42-44:股债收益差对市场具预测力,当前差值创近年新高,显示股票相对债券更具吸引力,短期存在估值修复可能。[page::26,27]
  • 图表45-48:开放式基金股票持仓与指数正相关,小盘股基金持仓大幅上升,表明市场情绪或处于调整后阶段,机构风险偏好有改善。[page::28,29]
  • 图表49-52:涨停股票数量牛熊明显,当前处于过去一年均值附近,反映市场短期无明显放量或恐慌。[page::30,31]
  • 图表53-57:盈利预期上调占比与市场正相关,近期有所下降,市场盈利预期承压且被卖方分析师覆盖的公司数量两极分化,表明市场分化明显。[page::32,33]


---

四、估值分析



本报告聚焦市场情绪及构成指标解析,并未单独披露估值模型,但通过股债收益差、基金持仓变动、IPO及再融资规模等数据,反映市场资金面、估值层面的动态:
  • 股债收益差作为隐含风险溢价指标反映市场相对估值,当前处于高位,显示市场股票可能被低估,潜在估值修复空间。
  • 开放式基金持仓与两融余额虽短期低迷但基金结构升级与持仓上调表现市场潜在回升动力。
  • IPO活跃度与再融资节奏体现供给侧调整,注册制改革促活市场,提高市场估值活力和质量。


整体显示市场估值处于调整修复期,情绪恢复需资金面、盈利预期和政策的共同发力。

---

五、风险因素评估


  • 数据偏差风险:模型基于第三方数据库,数据可能有误差,影响情绪指数测算精准度。
  • 历史数据局限性:模型以历史数据为基础,对未来市场变化的预测存在不确定性及失效风险。
  • 不可预见事件影响:地缘政治风险、宏观经济变化、政策调整等突发事件可能引发情绪剧烈波动。
  • 监管政策变化:如产业资本减持新规、融资融券调整等,尽管有助稳市场,但政策变动带来不确定性。


报告未明确具体缓解措施,提示投资者关注风险管理,保持警惕。[page::0,4,5]

---

六、批判性视角与细微差别


  • 偏向防守建议:报告强调短期“以守待攻”,偏向防御型股票,提示市场风险偏好降温,但是否过于谨慎,可能限制了机会探索。
  • 情绪指数权重分配多集中在资金面指标:两融余额、陆股通成交额、成交量等占比较大,可能在市场结构调整或特定事件影响时产生权重失衡。
  • 盈利预期持续下调及分析师覆盖两极化,说明市场分歧加大,分析不足以反映个股或行业差异的微观因素。
  • 部分指标的相关性较低(例如换手率、涨停股数、IPO募资总额等),单独作用有限,整合模型解读时需注意指标间交叉验证风险。
  • 解禁压力对短期市场影响有限的结论值得关注,但个别大股解禁压力可能导致阶段性波动未充分详细提示。


总体来看,报告数据详实严谨,但储备货币政策、全球环境等宏观因素未深入讨论,或限制了对情绪指数未来动态的更广泛视角。[page::5,22,32]

---

七、结论性综合



浦银国际构建的A股市场情绪指数,基于14个关键指标系统量化市场情绪,广泛涵盖资金面、市场活跃度、股权结构及机构行为等方面。研究显示该指数与市场走势高度正相关,具备一定的趋势判断能力。当前,整体市场情绪指数处于较低水平,短期股指预计震荡,市场依旧承压。资金面指标如IPO募资、再融资规模及产业资本增减持规模虽有改善,但成交量、换手率、盈利预期上调占比等指标信号偏弱。资金净流入的北向资金偏爱高盈利低估值板块,封闭式基金折价率下降及股债收益差扩大显示部分投资者风险偏好有所恢复。投资策略建议以“以守待攻”为主,配置基本面稳健、估值合理的高息成长股,以应对不确定市场环境。

图表数据充分印证了情绪指数的构建合理性和多维度市场观察能力,有助于投资者在复杂市场情绪中获得量化指引。唯需关注统计数据局限及宏观不确定风险,结合市场基本面与政策面动态灵活调整策略。

---

整体评价:报告结构层次分明,通过详实数据和图表,系统地拆解了情绪指数及成分指标,结合市场历史表现和现状,科学揭示了市场情绪的驱动机制与投资逻辑,为投资者提供了量化工具和宏观方向指引,内容丰富且深入,具备较高实用价值。[page::0-33]

---

主要重点图表索引


  • A股市场情绪指数与上证指数走势(图表1,3)

- 14个情绪指标权重与月度环比变化(图表4,5)
  • 成交量与换手率与指数相关性及趋势图(图表6-11)

- RSI指数当前与历史走势(图表12-14)
  • 两融余额及行业分布(图表15-18)

- 北向资金流入及持股结构(图表19-26)
  • IPO历年规模与注册制节点(图表27-30)

- 再融资规模与行业分布(图表31-33)
  • 限售股解禁规模与个股压力(图表34-37)

- 产业资本增减持(金流走势)(图表38-39)
  • 封闭式基金折价率走势(图表40-41)

- 股债收益差动态及历史反转点(图表42-44)
  • 开放式基金持仓比率变化(图表45-48)

- 涨停股票数量牛熊市对比(图表49-52)
  • 盈利预期调整与分析师覆盖(图表53-57)


---

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