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量资金难觅,TMT 板块趋势仍在
创建于 更新于
摘要
本报告分析当前宏观预期趋稳,A股市场进入存量博弈阶段,短期内难见显著增量资金流入,市场交易主要集中于TMT行业。资金层面缺乏“二级火箭”推动大幅反弹,历史上大规模资金流入往往伴随经济增长预期提升。机构持续加仓TMT,减仓新能源等高估值板块。市场分歧向一致转变,右侧行业预计将延续超额收益。当前TMT板块拥挤度较高,但具备资金换股不换赛道的条件,适合关注股价滞涨且受益于人工智能降本增效的企业 [page::0][page::2][page::4][page::6][page::10][page::11][page::13][page::14]
速读内容
宏观预期趋稳,市场进入存量博弈阶段 [page::2][page::3]

- 美联储加息点阵图显示2023年底联邦基金利率预期稳定,市场宏观预期变得一致。
- 大宗商品价格及工业品期限结构体现市场对经济增长预期的走弱。
- 行业轮动速度由高位回落,整体市场成交平淡。
增量资金缺乏,市场以存量资金博弈为主 [page::4][page::6][page::10]

- 3月份以来,北上资金净流入有限且与经济增长预期高度相关,难以持续流入。
- 公募基金新发规模回温但仍处低位,且多数近年入场基金仍处负收益状态,基民赚钱效应弱。
- 融资余额涨幅乏力,IPO抽血效应稳定,资金层面缺乏推动大规模反弹的“二级火箭”。

TMT行业是阻力最小的方向,机构持续加仓 [page::11][page::14]


- 市场从高度分歧向一致转变,右侧TMT行业延续超额收益,左侧行业主要为新能源和周期制造业。
- 机构基金加仓TMT板块(尤其是ChatGPT相关子行业),减仓新能源、消费及地产链。
- 当前TMT板块拥挤度较高,成交额占全市场超20%,拥挤度通常通过个股轮动得以化解。

行业轮动速度与市场预期趋稳相关 [page::5][page::11]

- 轮动速度在两会后由高位开始回落,显示宏观预期稳定,市场风格趋于一致。
- 以ChatGPT为代表的TMT右侧行业预计将持续获得投资超额收益。
深度阅读
金融工程报告深度分析报告
---
1. 元数据与概览
- 报告标题:增量资金难觅,TMT板块趋势仍在
- 作者:陈奥林、张晗等(金融工程团队)
- 发布机构: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
- 发布日期:2023年3月后
- 研究主题:主要聚焦中国A股市场资金结构与行情趋势,特别提及TMT(科技、传媒、电信)板块的资金结构与行情演绎。
报告核心论点简述:
- 当前市场短期内难以见到显著增量资金流入,整体资金面偏谨慎,多数增量资金如北上资金、公募基金申购等均面临瓶颈或不足,导致大级别反弹缺乏“二级火箭”资金推动。
- 随着宏观经济预期趋于一致与稳定,市场由宏观预期主导阶段进入存量资金博弈阶段,风格轮动减缓,整体市场成交率较低。
- 尽管资金压力大,结构面上TMT板块依然是市场阻力最小的方向,机构持续加仓TMT,且微观结构显示TMT板块从分歧到一致的预期转变,短期内赚钱效应显著。
- 当前行业内部出现较高的资金拥挤度,行情更多表现为板块内部个股轮动,而非趋势终结。
- 风险因素包括经济复苏超预期、地缘政治等不确定性。
整体立场为:在市场缺乏增量资金驱动的背景下,TMT板块延续趋势,但操作上建议关注板块内部轮动,规避追高拥挤个股[page::0,1,2,10,14]。
---
2. 逐节深度解读
2.1 宏观预期渐稳,A股进入存量博弈(第1章)
- 核心观点:以3月美联储加息25bp为标志,海外货币政策与市场预期趋于一致;中国政府GDP增速目标5%被充分定价,市场宏观预期稳定,宏观预期驱动的行情阶段暂时结束,未来市场行情更多依赖微观业绩和分行业预期变化。
- 支撑证据:
- 美联储点阵图显示2023年及未来联邦基金利率预期一致,强化政策预期稳定(图1)。
- 大宗商品期货价格期限结构恶化,体现远期经济增长信心减弱(图2)。
- 行业轮动速度指标显示,2月三会之后宏观预期确认,轮动速度迅速回落(图5)。
- 数据洞察:
- 3月市场换手率仅1%,远低于2020-2021年1.5%的平均水平,表明市场活跃度偏低,短期资金流动有限(图4)。
- 行业间资金流动呈现“TMT”独占鳌头,成交量增幅主要源于TMT板块(图3)。
- 逻辑推理:
- 宏观预期稳定意味着此前的宏观消息驱动行情消退,资金短期内以存量资金博弈为主,导致整体活跃度下降,但结构性资金仍看好TMT板块[page::2,3,4,5]。
2.2 市场短期内难见增量资金(第2章)
- 核心观点:市场当前不存在大规模增量资金,融资成交和基金发行规模均未达到推动大反弹的水平,资金主要取自存量资金在行业之间的轮动。
- 关键数据及说明:
- 2月以来北上资金净流入较为平稳,但3月融资余额增长乏力,公募基金发行规模虽回暖但仍偏低,IPO及产业资本减持形成抽血效应(图6)。
- 历史复盘表明,2019、2020、2022年反弹均依赖于三类资金同时发力:北上资金流入、融资活跃度提升及基金发行规模快速增加,这些形成了市场的“二级火箭”(图7、8、9)。
- 当前外资流入与中国经济增长预期高度正相关,而当前经济增长预期被5%的GDP目标压制,短期难现强劲资金流入(图10)。
- 基金持有人赚钱效应疲弱,近两年最大规模的20只股票基金平均亏损18%且基金申购潮多发生在基金赚钱效应明显时(图11)。
- 逻辑分析:
- 当市场缺乏“超预期”因素(如经济强复苏或货币政策进一步宽松),增量资金难以形成,市场进入资金存量博弈阶段,风格轮动加快而非整体上涨,资金在板块内分散(轮动)尤为重要[page::6,7,8,9,10].
2.3 从微观结构看TMT仍为阻力最小方向(第3章)
- 核心观点:在资金存量博弈状态下,机构持续加仓TMT板块,板块赚钱效应明显,且市场从高度分歧逐渐走向一致,未来TMT有望延续超额收益,且板块内部存在轮动空间。
- 结构方法:
- 报告定量划分行业为“左侧”和“右侧”,右侧是指关注度高且有超额收益的板块,左侧为相对低关注且跑输市场的板块。
- 以行业轮动速度刻画分歧-一致过程。
- 关键数据说明:
- 行业轮动速度指标显示市场近期由高度分歧向趋同转变,右侧行业超额收益周期延续(图12)。
- 标杆行业多为TMT相关细分行业(如计算机设备、游戏、通信设备、数字媒体等),同时左侧行业多为新能源和周期制造业(表格)。
- 标杆行业成交额占比超过20%,处于历史高位(图14)。
- 历史高拥挤度状态有两种化解路径:一是抱团股价趋势反转伴随景气拐点(如2021年初消费股抱团后景气见顶);二是赛道内部轮动(如2021年新能源汽车赛道内轮动)。
- 当前拥挤度多表现为个股轮动,资金在TMT板块内切换个股,但维持对板块的整体看多,尤其以人工智能、ChatGPT等概念股为主要标的。
- 机构持仓变动:
- 公募基金持续加仓TMT(尤其ChatGPT相关),减持新能源和地产链板块(图15、16)。
- 机构仓位调整与板块景气变化高度相关,新能源板块近期盈利增速放缓导致减仓,TMT仍为资金“避风港”。
- 投资建议提炼:
- 尽管市场高拥挤,整体TMT板块趋势依旧,但操作应避免追高热度极高的个股,更应关注趋势中滞涨、具备人工智能降本增效潜力的公司[page::10,11,13,14].
2.4 风险提示(第4章)
- 经济复苏强度超预期或引发风格切换;
- 地缘政治紧张及海外银行流动性危机风险;
- 欧美经济衰退持续都可能影响出口导向型行业;
- 以上因素可能扰动资金流向和市场风格,投资需谨慎[page::14].
---
3. 图表深度解读
图1 美联储加息点阵图(第3页)
- 该图展示了美联储官员对未来联邦基金利率的预测点阵。
- 显示2023年底利率将达到约5.1%,随后逐年回落至2025年3.1%。
- 说明市场和美联储对利率路径预期趋同,进一步确认货币政策稳定。
- 这为宏观预期稳定奠定基础,间接影响国内市场情绪和资金流入预期[page::3].
图2 工业品期限结构(第3页)
- 展示2023年3月初和3月24日工业品期货期限结构对比。
- 曲线均下行且3月24日明显更陡峭,说明远期价格相较现货贴水变大。
- 表达市场对未来经济增长信心转弱的信号,支持宏观预期趋弱观点[page::3].
图3 日均成交额环比变化(第4页)
- 展示不同行业日均成交额环比变化,TMT相关子行业如计算机、传媒、电子位居前三。
- 体现TMT板块资金流入明显,其他行业则表现平稳或下跌。
- 佐证报告观点:当前成交放量来自TMT,表明资金偏好集中[page::4].
图4 换手率指标(第5页)
- 过去十年万得全A日均换手率走势,当前处于1%的较低区间,约为近三年15%分位。
- 与换手率高峰(如2015年)相比,市场整体流动性较弱。
- 表明当前市场热度不足,资金活跃度不高[page::5].
图5 行业轮动速度(第5页)
- 行业轮动速度指标从2020年至今趋势,3月达到高峰后开始回落。
- 说明市场行业间板块切换加速的阶段结束,趋势向更加稳健一致的行业表现靠拢。
- 表明市场风格趋于稳定,盘整迹象增强[page::5].
图6 资金流入情况(第6页)
- 显示2023年初以来各类资金累计净流入/净流出。
- 北上资金净流入最大,但融资和公募基金发行不足,IPO规模较小且产业资本净减持。
- 综合导致整体资金面增量有限,市场处于存量博弈状态[page::6].
图7/8/9 各年份反弹期资金流向(第7-8页)
- 分别展示2019年初、2020年4月和2022年6月市场资金状况。
- 三次反弹周期均体现出北上资金大幅流入带动融资活跃,辅以基金发行规模扩大形成资金“二级火箭”。
- 对比当前(2023年)缺乏此类多重资金助推,估计短期难有强势反弹[page::7,8].
图10 北上资金与经济预期关系(第10页)
- 条形图为北上资金月度买入成交净额,折线为中国企业经营状况指数。
- 两者趋势高度正相关,北上资金流入多发生在景气度或预期回升阶段。
- 当前虽然流入,但基于5%GDP目标,未来持续大规模流入存在困难[page::10].
图11 基金净值表现与申购规模(第10页)
- 折线展示主动股基净值趋势,红色柱状表示基金日均募集规模。
- 2021年6月底以来基金净值整体负收益,基金申购潮往往集中在净值上涨期,显示当前赚钱效应疲弱,短期内基民增量资金有限[page::10].
图12 行业轮动速度与超额收益关系(第11页)
- 折线展示行业轮动速度与右侧行业超额收益。
- 显示行业轮动速度回落往往伴随右侧行业持续跑赢市场,反之亦然。
- 当前行业轮动速度虽略回落,但右侧行业仍具超额收益潜力,符合TMT方向[page::11].
表格(第13页)
- 当前典型右侧行业示例包含游戏、计算机设备、通信设备、数字媒体等,左侧行业多为新能源、周期制造等。
- 反映出资金结构明显向TMT聚拢[page::13].
图14 热门行业成交占比(第13页)
- 热门行业(标杆行业)成交占比超过20%。
- 显示高拥挤度状态,但结合历史经验,这往往先通过赛道内部个股切换缓解,而非全面趋势结束。
- 投资者不宜追高热门个股,而要关注潜力股轮动[page::13].
图15/16 基金持仓变化(第14页)
- 图15显示基金持仓探测的ChatGPT相关板块持续加仓,与市值占比走势相符;新能源板块相反。
- 图16显示消费及地产链等顺周期板块自3月中旬以来呈现减仓趋势。
- 明确指示资金轮动偏好突出,TMT一枝独秀[page::14].
---
4. 估值与预测
报告主要以资金流向、市场情绪和行业轮动角度进行分析,未直接展开估值模型(如DCF或市盈率方法)计算,但通过对资金结构与历史大反弹板块资金变化规律的比较,隐含了对未来资金供给及市场涨幅空间的谨慎预期,提示短期缺乏资金二级助推可能限制估值提升力度。
---
5. 风险因素评估
- 经济复苏强度超预期:如经济数据远超5%的GDP目标,可能快速改变市场风格和资金流向。
- 地缘政治与海外银行流动性危机:外部突发风险可能扰动资金流和市场信心。
- 欧美经济衰退进程加快:影响中国出口及相关周期性板块表现。
报告未具体提出针对策略,仅提示风险存在,投资时需保持警惕并关注宏观、地缘政治及海外资金动态[page::14].
---
6. 批判性视角与细微差别
- 报告客观指出当前市场缺乏大规模增量资金,资金结构以存量博弈为主,逻辑严密并有丰富历史数据对比支持。
- 关于TMT板块“阻力最小”论断主要基于资金流入和机构仓位持续加仓,风险在于高拥挤度和潜在的技术性回调尚存,报告本身已指出需要关注个股轮动而非全面追高。
- 报告中“长期看TMT是投资主线”的语气相对坚定,但对经济强复苏可能导致风格切换风险提示较为简略,可考虑进一步强化风险对冲建议。
- 估值方面缺乏具体的市场整体估值水平分析,未来行情判断较依赖资金面,可能忽视其它估值驱动因素的变化。
- 报告整体结构完整,数据详实,但对中长期产业基本面和政策变化对资金结构影响讨论有限。
---
7. 结论性综合
该份报告通过系统分析宏观经济预期、美联储利率路径、大宗商品价格、资金流动结构、市场换手率及行业轮动等多个维度,得出当前中国A股市场正处于宏观预期平稳与资金增量缺乏的存量博弈阶段,市场整体成交率和资金活跃度下降,但结构性机会依然存在,尤其TMT板块表现为资金持续流入且机构加仓,表现出阻力相对较小。
报告基于详尽的历史对比,强调当前市场缺乏两大利好因素聚合的“二级火箭”资金推动,增量资金难觅多数资金为存量资金板块间轮动,导致风格呈现由高度分歧转向趋同。TMT板块则因其流动性强、资金接受度广、炒作题材丰富(如ChatGPT),成为当前行情主要延续点。行业内部的拥挤度较高使得资金更多选择个股轮动而非板块替换,提示投资者操作应谨慎追高、关注滞涨蓝筹及成长兼具的细分龙头公司。
风险方面主要集中于经济复苏节奏不及预期或超预期、国际地缘政治及流动性危机、欧美经济衰退对外需的影响。整体来看,报告判断当前行情短期内缺乏外生资金驱动,结构性把握TMT是较优策略,且关注资金在板块内部个股之间的切换,为市场主流趋势的延续提供了理论和数据支持。
---
总结关键词:增量资金缺乏,宏观预期稳定,存量资金博弈,TMT板块结构性机会,行业轮动,机构加仓,资金拥挤度高,风险提示。
---
(以上分析内容均引用自报告各章节与图表内容,标注具体页码。[page::0,1,2,3,4,5,6,7,8,9,10,11,1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