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基于股票回购信息,构建高性价比的主动权益基金组合
创建于 更新于
摘要
本报告基于上市公司股票回购占比与溢价比率构建回购信心强度因子,映射基金持仓计算基金持仓回购信心得分,选取因子得分高的基金构建组合。重仓与全仓回购信心强度选基组合均表现出波动率低、弹性强的特点,加入估值限制后风险控制表现和超额收益能力均得到优化。基金经理投资理念多契合价值及低估风格,组合适合左侧布局逆向投资策略,显著提升了主动权益基金组合的性价比和收益稳定性 [page::0][page::2][page::3][page::4][page::5][page::6][page::7][page::8][page::9][page::10]
速读内容
基于回购信息构建的“回购信心强度”基金量化因子简介 [page::2]
- 利用上市公司预计回购股份占比和回购溢价比率组合得分,反映回购信心强度。
- 基于基金持仓股票权重加权计算基金期末的持仓回购信心强度得分。
回购信心强度选基组合的回测表现分析 [page::3][page::4][page::5]

- 以季度调仓频率选取重仓持股中最高信心得分前5只基金从2019年回测至2023年。
- 组合收益率87.57%,显著优于基准63.04%,波动率和回撤均更低,风险调整收益更优。
- 加入重仓持仓PE估值限制后,组合累计收益提升到94.39%,夏普比率提升至0.81,风险控制更优。
| 指标 | 回购信心强度选基组合(重仓) | 万得偏股混合型基金指数 |
|---------------|-------------------------|-------------------|
| 累计收益率 | 87.57% | 63.04% |
| 最大回撤 | -26.75% | -35.72% |
| 年化收益率 | 14.13% | 10.81% |
| 波动率 | 17.83% | 18.34% |
| 夏普比率 | 0.71 | 0.51 |
基于全部持仓的回购信心强度选基组合测试及表现优化 [page::6][page::7]

- 基于全年报与半年报计算全部持仓的回购信心得分,半年度周期调仓,持有10支基金。
- 组合累计收益43.90%,PE限值限制后提升至76.48%,显著优于基准30.67%。
- 加估值限制组合风险调整水平最佳,最大回撤有所降低,夏普比率达到0.71。
| 指标 | 回购信心强度选基组合(全仓) | 回购信心强度选基组合(全仓+估值限制) | 万得偏股混合型基金指数 |
|---------------|---------------------------|---------------------------------|-------------------|
| 累计收益率 | 43.90% | 76.48% | 30.67% |
| 最大回撤 | -26.07% | -19.29% | -35.72% |
| 年化收益率 | 8.24% | 13.15% | 5.99% |
| 波动率 | 16.39% | 16.42% | 18.07% |
| 夏普比率 | 0.41 | 0.71 | 0.25 |
基金经理投资理念与持仓风格解析 [page::7][page::8][page::9]
- 持仓基金集中于估值处于低位或具显著价值属性行业,如医药、化工、机械等。
- 基金经理普遍采取左侧布局投资、价值投资策略,注重企业自由现金流与深度价值挖掘。
- 投资理念与基于回购信息构建的选基因子高度契合,能有效提升基金组合的整体稳定性与超额收益。
选基组合适用场景与风险提示 [page::9][page::10]
- 组合在震荡及估值修复行情中表现优异,上涨行情具备较强弹性,权益普跌时表现趋同基准。
- 风险提示:基于历史数据构建模型可能失效,本文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需谨慎评估风险。
深度阅读
金融研究报告详尽分析与解读报告
报告原文标题
如何基于股票回购信息,构建高性价比的主动权益基金组合
---
1. 元数据与报告概览
- 作者与机构
- 作者:贾依廷,分析师登记编码:S0890520010004
- 研究助理:黄浩
- 发布机构:华宝证券研究创新部
- 联系电话与邮箱详见报告首页
- 发布日期
- 2023年11月9日(相关前置报告)与后续衍生分析
- 研究主题
- 研究基于上市公司股票回购信息,构建所谓“回购信心强度因子”,进而筛选主动权益基金组合。
- 探寻以上市公司回购占比和回购溢价率为基础,映射基金持仓,最终形成能够选出风险较低、收益弹性较好的高性价比基金组合。
- 核心论点
- 通过基金持仓股票回购信心强度得分加权,得到基金“回购信心强度因子”,用于筛选基金。
- 利用该因子构建基金组合,表现出低波动率、可抗跌以及在超跌反弹行情中获取明显弹性的特点。
- 加入基金估值限制(PE筛选)后,优化组合风险控制的同时保持弹性,以期达成长期超额收益。
- 研究定位
- 该报告为华宝证券基于其先前研究《如何挖掘上市公司回购信息,构建选股策略》的延伸与衍生,聚焦权益基金筛选维度。
- 报告明确强调:基于历史数据建模,存在失效可能,不构成投资建议。
---
2. 逐节报告深度解读
2.1 报告导言与背景阐述
报告起始部分回顾了先前对股票回购信息构建选股因子的研究成果,确认“预计回购股份占比”和“回购溢价比率”为有效反映公司回购信心的核心指标。基于公开持仓信息,将此选股因子映射至基金,计算基金的整体“回购信心强度得分”[page::2]。
- 计算方法涉及对股票回购信心得分做月度平均,再根据持仓权重作加权平均。
- 选基策略中同时考虑重仓持股与全部持仓两种视角,换仓频率分别为季度制与半年制。
- 基金选择限制了规模,避免规模过小导致净值异常波动以及持仓不稳定。
- 避免同一基金经理多只基金重复入选,保障投资风格的多样性。
此背景铺垫清晰,展现了从微观选股信号向宏观基金组合构建的理路。
2.2 回购信心强度因子构建细节
利用数学表达式描述了股票回购信心强度的构成(两个因子的加权),随后定义基金得分的加权计算公式,确保了因子从个股回购数据到基金持仓的传递路径完整严谨[page::2]。
2.3 因子选基效果测试
2.3.1 基于重仓持股因子的选基回测效果
- 方法与结果:
- 自2019年起,依据季度重仓持股回购信心评分选出得分最高的5只基金,构建组合。
- 2019-2021年,组合表现与万得偏股混合型基金指数较为接近,波动率较低。
- 2022年权益市场波动加剧时,组合展现出明显优势,凭借对低估股票的配置,实现反弹行情估值修复的弹性表现。
- 2023年初,组合在宽松估值修复后表现优异,随后回调反映一定的估值修复周期性原则[page::3-4]。
- 数据说明(见表1):
- 累计收益率:87.57% vs 63.04%
- 最大回撤:-26.75% vs -35.72%
- 年化收益率:14.13% vs 10.81%
- 波动率:17.83% vs 18.34%
- Calmar比率(风险调整收益):0.9497高于0.5798
- 夏普比率:0.7081 vs 0.5078,反映了显著更优的风险收益特性
- 滚动一年的正收益比率提升至72.42%,显示出组合稳定性较高[page::4]
- 估值限制的引入(重仓+估值限制):
- 基于基金重仓PE进行阈值筛选后再评分选基,进一步降低回撤幅度,同时在上涨行情中保持较好弹性。
- 组合累计收益率提高至94.39%,最大回撤缩小至-23.72%,年化收益率提升至14.99%,波动率下降至16.57%。
- 滚动一年内平均最大回撤、正收益率、夏普比率均有所改善,显示加入估值限制优化了风险收益结构[page::4-5]。
- 分年度收益表现:
- 在牛市2019,2020年,组合表现略逊于基准,主要因基准依赖主线行业强势。
- 2021至2023年组合持续跑赢,尤其在震荡下跌行情显示较强抗跌性[page::5]。
2.3.2 基于全部持仓因子的选基回测效果
- 考虑部分基金前十大重仓集中度低,全面持仓因子对基金持仓风格映射更完整。
- 换仓频率半年一次,选择得分最高的10只基金。
- 回测结果显示,组合特征与重仓版本类似,表现稳定,超跌反弹时弹性明显,调整时优于基准。
- 加入估值限制后,年化收益率从8.24%提升至13.15%,最大回撤从-26.07%缩小至-19.29%,夏普比率由0.411增至0.7093,远超基准0.2484,充分彰显估值限制风险控制效果[page::6-7]
- 分年度大部分时间段均优于基准,且2023年超额优势明显[page::7]
2.4 组合历史持仓基金标的解析
- 除了数据和选基方法论,报告对组合底层基金的产品与基金经理投资理念进行了质性剖析。
- 以2023年上半年为例,组合重仓基金经理及其策略包括徐治彪(长期投资+左侧布局)、童兰(注重高性价比和风险管理)、王鹏、周思捷(价值投资、逆向投资)、侯春燕、戴军(低估成长股)等,投资理念均契合低估值、逆向投资、注重自由现金流和深度价值[page::7-8]。
- 2022年和2021年持仓基金分析显示,组合基金经理多数投向估值低位行业,采取稳健价值策略,尽管在牛市主线中有时表现平平,但在震荡和回调期展现了强大韧性[page::8-9]。
---
3. 图表与数据深度解读
图1:重仓持股回购信心强度选基组合净值曲线(2019.01-2023.10)[page::3]
- 展示对比“回购信心强度选基组合(重仓)”与“万得偏股混合基金指数”
- 图中红线(组合)整体表现平稳且在震荡年显著优于基准(蓝线),显示组合风险调整后回报较强。
- 起伏与市场行情紧密相关,2022年下半年市场大跌时组合回撤控制更好。
表1:重仓组合收益表现统计[page::4]
- 全面量化指标说明组合不仅收益更高,且风险指标均优于基准。
- 提示因子+估值限制双驱动显著提升风控水平。
图2:重仓+估值限制组合净值曲线[page::4]
- 增加估值限制后,组合下跌时的回撤进一步缩小,尤其在震荡市中表现更稳健。
- 反弹波走势仍强,兼顾弹性和风险。
表2、表3:重仓+估值限制收益统计及分年度收益[page::5]
- 表2展示估值限制后的指标持续优化。
- 表3显示组合在2022、2023年的下跌行情中优势明显,验证策略抗跌性。
图3:全仓组合及全仓+估值限制组合净值曲线[page::6]
- 全仓组合体现类似的趋势,蓝色基准波动较大,加入估值限制后组合红色曲线表现更优。
- 组合波动率下降,但弹性和收益均明显改善。
表4、表5:全仓版本收益表现及分年度统计[page::6-7]
- 加估值限制后组合最大回撤明显缩小,年化收益提升,风险调整收益加强。
- 分年度表现显示与重仓组合趋势一致:牛市跑输、震荡市跑赢,显示策略风格特征。
表6-8:不同年份持仓基金名单和业绩表现[page::7-9]
- 详细展示标的基金代码、基金经理、管理规模和持有期收益及排名。
- 根据基金经理投资理念与持仓行业,验证组合风格和选基逻辑的高度契合。
---
4. 估值分析
- 重点在于引入估值限制——对基金重仓(或全仓)股票的PE值设定阈值筛选。
- 估值限制是基金选择过程中重要的风险控制手段,可看作为传统“安全边际”指标。
- 组合表现对估值限制反应较强,说明通过低估值筛选能够有效减少大幅回撤风险,同时保持上涨弹性。
- 并未详细披露折现率等DCF参数或复杂估值模型,估值限制更多是基于PE设定阈值,是简单有效的量化约束。
---
5. 风险因素评估
- 报告明确风险提示:模型基于历史数据,存在失效风险。
- 回购信心强度因子的有效性未必永久,市场环境变化可能导致策略失灵。
- 报告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需自负风险,结合自身判断。
- 持仓基金波动和组合超额表现受到宏观经济和行业轮动影响,短期内可能表现波动。
---
6. 审慎视角与细微差别分析
- 报告作者保持谨慎,逻辑连贯,避免过度乐观宣称。
- 组合在牛市中表现落后,提示模型更适合震荡及估值回归行情。
- 部分基金的业绩及排名存在较大波动,部分年份的持有期收益与基准有差距,强调策略并非万能。
- 模型依赖季报、半年报持仓数据,较为滞后,可能导致前瞻性不足。
- 组合规模及基金经理多样化限制策略中重仓基金数量,降低单一经理集中风险,这是一种有效操作,但同时可能降低集中度优势。
- 部分金融术语表达略显复杂和抽象(特别因子计量公式),对非专业读者有提升理解门槛。
- 无明显矛盾信息,整体体系稳健,模型合理。
---
7. 结论性综合总结
本报告系统阐述了基于上市公司股票回购信息构建“回购信心强度因子”,再映射到基金持仓,形成一种创新的基金量化选基方法。实证检验表明:
- 通过对基金持仓中高回购信心强度股票的筛选,能挑选出风险较低、波动较弱,且在震荡反弹行情中表现弹性较好的基金组合。
- 加入基金估值层面的限制(PE筛选),组合风险控制明显优化,收益性和稳定性均提升,尤其在下跌行情中回撤缩小,超额收益积累更为持续。
- 组合整体表现优于万得偏股混合基金指数,周期性抗跌能力彰显。
- 组合的基金经理投资理念均以价值投资、逆向布局、关注企业自由现金流及估值安全边际为核心,这与选股策略理论基础高度一致,验证了因子设计的内在逻辑。
- 历史持仓基金的具体案例也展示了组合能够融汇多样且风格契合的优质主动型基金,增强组合多样化和长期稳定表现潜力。
图表及数据支持了组合收益率、风险指标(波动率、最大回撤)、风险调整率(夏普、Calmar比率)均对比基准明显优越,且该体系在不同持仓视角(重仓与全仓)和加入估值限制前后均体现良好适应性。
总体评价:
这份报告科学地将个股回购行为与基金层级的量化评估结合起来,创新性强且数据逻辑清晰,为主动权益基金产品的筛选提供了有效工具。该方法尤其适合追求低波动、风险可控且在市场震荡时能获取弹性收益的投资者。风险提示合理,谨慎提醒策略存在的局限,适合专业及有一定量化基础的投资机构及投资者参考。
---
参考资料来源
- 报告正文所有引文均附带对应页码标识,确保观点和数据追溯可靠。
- 所有图表均为华宝证券研究创新部基于Wind及东方财富网数据回测所得。
---
附:关键图表示例
- 图1回购信心强度选基组合(重仓)净值曲线示意

- 图2回购信心强度选基组合(重仓+估值限制)净值曲线示意

- 图3回购信心强度选基组合(全仓)及(全仓+估值限制)净值曲线示意

---
综上,报告提供了一个结合微观企业回购信号与宏观基金持仓特征的新颖选基思路,数据和实证分析充分,具有较强的理论和实操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