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量化观察:首批浮动费率基金本周集中发行
创建于 更新于
摘要
本报告聚焦2025年首批浮动费率基金的获批及发行情况,系统回顾ETF市场资金流动与交易表现,跟踪主动权益及增强指数型基金业绩,重点分析浮动费率基金管理费结构及其业绩基准特征。同时,报告详尽梳理增强策略ETF的表现及最新基金发行业务动态,为投资者提供全面基金量化研究视角 [page::0][page::1][page::2][page::4][page::6][page::9]。
速读内容
首批浮动费率基金公告及发行要点 [page::0][page::1][page::2]
- 26只浮动费率基金获证监会注册,16只发布基金合同及募集说明书,预期本周集中发行。
- 业绩基准均涵盖沪深300、中证500、中证800及港股指数,浮动管理费率分为0.6%、1.2%、1.5%三档。
- 持有期不足1年统一按1.2%费用计收,持有期超1年则按超额收益表现动态调整费率。
- 管理费计提方式由原按日计提转为赎回或合同终止时计提,大幅度提升投资者利益契合度。
ETF市场资金流动与交易综述 [page::2][page::3][page::4]



- 2025.5.19–5.23期间,债券型ETF净流入106.51亿元,股票型ETF净流出116.76亿元。
- 宽基股票ETF流出明显,主题行业ETF有部分板块净流入,资金偏好向高端制造、科技、金融地产集聚。
- ETF日成交979亿元,股票ETF成交额中宽基活跃,科创50主题ETF成交较高,融资净买入总体偏负。
增强策略ETF及主动基金表现跟踪 [page::4][page::5][page::6][page::7]
- 36只增强策略ETF上市,21只超越业绩比较基准,招商中证1000增强策略ETF近一年超额收益最高达12.98%。
- 主动权益型基金中医药主题表现突出,上周医疗先锋类基金收益率达10%以上。
- 主动量化基金近一年的收益中位数达7.92%,金融地产与TMT主题基金长期表现优异。
- 主要增强指数基金如沪深300、中证500、国证2000增强型基金均有不同程度超额收益。
量化策略未见具体因子构建细节,仅披露增强ETF绩效表现及资金动向 [page::5][page::6][page::7]
- 报告未详细描述具体量化因子构建与筛选过程,多以策略整体业绩和资金流向为分析重点。
- 多只增强策略ETF展示回测及市场表现优势,反映指数增强策略正逐步获得投资者认可。
深度阅读
证券研究报告详细分析
《首批浮动费率基金本周集中发行》【国金金工高智威团队】
---
1. 元数据与报告概览
- 标题:《基金量化观察:首批浮动费率基金本周集中发行》
- 作者:高智威、赵妍(国金证券量化智投团队)
- 发布机构:国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 发布日期:2025年5月28日
- 研究主题:公募基金费用机制创新、基金发行与市场表现、ETF资金流与交易动态、主动权益及增强指数基金表现跟踪
- 核心论点:随着2025年公募基金新规出台,首批采用浮动费率机制的基金获批并将于当周集中发行,业绩基准以沪深300、中证系列及港股指数为主。与此同时,ETF市场表现呈现债券型资金流入,股票型资金流出等多方动向,主动权益基金和增强指数基金中医药及特定主题表现优异。
- 目标与意图:报告旨在提供基于最新政策背景下公募及ETF市场的资金流动和业绩表现信息,分析浮动费率基金产品的设计特征与市场接受度,并追踪主动权益及指数增强基金表现,为投资者和机构客户提供决策参考。
---
2. 逐节深度解读
2.1 公募新规后的首批浮动费率基金发行
- 关键论点
新规后首批26只浮动费率基金5月23日获证监会注册,16只已发布募集说明书拟本周发行,均以宽基和中小盘指数以及港股指数为业绩基准。基金管理费率设定为三档,并以持有期限及超额收益率为计费基础。
- 逻辑与假设
传统固费率基金按日计提费率,而新型基金在赎回或合同终止时基于持有时间及基金表现动态计费,理论上激励基金经理提升绩效并吸引长期投资者。
- 费率具体机制详见图表2(管理费率分档情况)
- 持有期不足1年:管理费1.2%
- 持有期超过1年且年化超额收益低于-3%:费率降至0.6%
- 持有期超过1年且年化超额收益高于6%且持有收益率为正:费率升至1.5%
- 其他情况:1.2%
此机制体现“业绩挂钩”管理费结构,兼顾基金管理绩效与投资者持有时长[page::0][page::1][page::2]。
- 16只产品的业绩基准设计
多数混合指数基准组合,通过沪深300、中证500/800加权搭配港股指数,覆盖大陆与港股,体现跨市场多元战略。比如“银华成长智选A”基准为中证800成长指数60%加中证港股通综合指数20%[page::1]。
2.2 ETF市场回顾
- 一级市场资金流动
上周(5.19-5.23),非货币ETF资金净流出72.6亿元。债券型ETF资金净流入106.51亿元,抵消了股票型ETF的116.76亿元净流出。商品与跨境ETF则分别小幅流出。
- 股票型ETF细节
- 宽基ETF净流出112.54亿元,唯“科创50ETF”小额净流入12.55亿元。
- 行业内,“高端制造”“科技”“金融地产”主题ETF分别净流入27.75亿、12.83亿与8.97亿元。
- “周期”“消费”“医药生物”板块ETF出现资金流出,尤其是医药生物流出29.08亿元,显示资金阶段性偏离医药等板块[page::0][page::2]。
- 二级市场交易
- 非货币ETF本周成交总额9658.88亿元,股票型约2794亿元,其中宽基ETF成交额最高。
- ETF融资净买入额为-10.43亿元,显示整体杠杆资金偏向谨慎。中证1000及金融地产为融资净买入热点。
- 个股ETF中,商品型黄金ETF表现活跃,成交金额排行榜上多只黄金ETF成交亮眼,涨幅较大(近3.8%上下)[page::3][page::4]。
- 增强策略ETF表现
上周共有36只增强策略ETF交易,21只超过基准。其中招商中证1000增强策略ETF过去1年超额12.98%,2025年年初以来工银中证1000增强策略ETF表现最优,涨幅5.92%。体现量化增强策略在小盘股指数上的一定领先性[page::4][page::5]。
2.3 主动权益及增强指数型基金表现
- 绩优基金亮点
上周医药主题基金表现突出,板块内成份率先上涨。主动权益基金中,前五名基金收益均超10%,如汇丰晋信医疗先锋A收益12.15%。长期来看,灵活配置型泰信鑫选A近一年收益达85.47%,偏股混合型中特别优选基金表现甚至超过百倍增长(如华夏北交所创新中小企业精选两年定开147.03%)[page::1][page::6]。
- 量化基金表现
主动量化基金上周中位收益率-0.24%,近一年中位收益7.92%。主题基金中,医药与周期主题表现相对优异,金融地产和TMT主题基金近一年收益表现领先,中位收益达15.17%和17.21%[page::6]。
- 增强指数基金
四大增强指数基金细分市场表现较好,长城久泰沪深300A上周超额收益1.07%,申万菱信中证500优选增强挂线超额0.90%,博道中证1000指数增强A达1.00%,汇添富国证2000增强A达0.94%。近一年超额收益率方面,汇添富国证2000指数增强位居榜首,超额19.31%[page::6][page::7]。
2.4 本周基金发行及申报情况
- 新发行的涉足主题ETF(如国证机器人产业ETF、华宝中证制药ETF等)及主动权益基金扎堆发行,共20只主动权益及增强指数基金开启认购,含16只浮动费率基金,表明市场对新费率机制产品的高度关注及推行力度[page::5][page::7]。
---
3. 图表深度解读
3.1 浮动费率基金产品表(图表1,页1)
- 描述:展示已发布募集说明书的16只浮动费率基金基本情况,包括代码,基金简称,发行公告日,投资类型及业绩基准构成。
- 观察:均为偏股混合型,业绩基准多为沪深300、中证800成长指数及港股通综合指数的加权组合,突显跨境配置思路。部分产品基准包含恒生指数,体现汇率折算影响。
- 支持文本观点,体现基金基准多元化及港股联动策略,预示基金管理费率与市场表现挂钩机制的创新尝试[page::1]。
3.2 管理费率结构(图表2,页2)
- 描述:呈现持有期超1年时按年化超额收益表现不同分档管理费率(0.6%、1.2%、1.5%)
- 解读:管理费率依托持有期收益表现进行动态调整,负收益奖励低档费率,良好表现则收取最高费率,体现对基金经理业绩激励的制度创新,提升基金产品竞争力[page::2]。
3.3 ETF资金流动图表(图表3-5,页2)
- 图表3显示债券型ETF大规模净流入(约106亿元),股票型净流出116亿元,跨境类ETF净流出57亿元,商品ETF净流出现象轻微。图表4进一步诠释股票型ETF资金流向,宽基资金退潮明显,主题行业及增强策略净流入微弱。图表5则显示具体细分指数资金流细节,高端制造、科技板块获利资金流入明显,医药生物主题资金回撤,[page::2]。
- 趋势说明市场短期偏债券及偏主题热点资金流入,股票宽基调整压力显著。
3.4 ETF交易情况(图表6-9,页3-4)
- 整体成交额结构明晰,债券型和股票型ETF成交突出,股票型ETF中宽基ETF成交最高,交易活跃度大。融资净买入负值体现融资资金整体流出状况,短线资金谨慎。
- 股票型ETF子类呈宽基大量成交、主题/行业和smartbeta交易额分布合理,顶部表格罗列前五成交额及融资情况ETF,横跨SmartBeta、跨境、宽基、商品及债券领域,数据支持市场活跃度评价与风险控制策略[page::3][page::4]。
3.5 增强策略ETF表现(图表10,页5)
- 展示主流增强策略ETF具体超额收益率,近一年和今年表现不一,但招商中证1000增强策略基金表现突出,年内收益稳定超基准,体现增强策略对中小盘市场的优势捕捉力。
- 反映量化增强基金的稳健性与波动,辅助投资决策[page::5]。
3.6 绩优主动权益基金及行业主题表现(图表14-16,页6)
- 主动权益中,医药主题基金表现尤为亮眼,多个基金单周收益超10%。行业主题基金图表说明医药和周期板块当周和近一年收益表现持续优异,量化基金收益统计图表现中位数绩效趋势,显示医药和金融地产及TMT主题基金整体优势明显。
- 结合行业与宏观周期进行策略布局的重要依据[page::6]。
3.7 增强指数型基金详细表现(图表17,页7)
- 表格详列沪深300、中证500中证1000及国证2000增强指数基金当周及近一年的超额收益情况及基金管理者,显示丰富的基金管理经验和多样的超额表现,有部分基金近一年保持较高超额收益(如汇添富国证2000指数增强A20.64%),提供投资标的参考。
- 有效体现分层情况和基金管理绩效比较[page::7]。
---
4. 估值分析
本报告主要以市场资金流动、基金发行及管理费结构的叙述为主,未涉及对基金资产进行传统意义上如DCF、市盈率估值模型等定价估值方法的详述,因此估值部分主要从费率结构设计和业绩比较基准角度理解:
- 浮动费率基金通过动态挂钩超额收益率的管理费用设计,摒弃传统固定费率,强调以超额收益表现对应的报酬合理性,这种“按业绩付费”机制通过激励基金经理优化投资绩效,间接提升基金估值吸引力。
- 结合产品业绩基准多元化(含港股指数),提升基金的跨市场估值弹性。
---
5. 风险因素评估
报告中风险提示明确指出:
- 基于历史数据和模型测算,存在模型失效风险,尤其在政策和市场环境变化时。
- 历史业绩不代表未来表现,提醒投资者警惕未来业绩表现不及预期风险。
- ETF二级市场存在价格波动风险,受市场流动性和资金面影响较大。
- 所有数据和基金资料仅用于研究,非募集和宣传材料,意味着投资需基于充分调查和判断[page::0][page::1][page::7]。
---
6. 批判性视角与细微差别
- 报告多以数据统计与新规解读为主,未明显体现对潜在管理费率激励机制是否足够优化基金经理行为的深度批判。
- 新型浮动费率基金实操层面仍有不确定性,如费率按持有期末结算可能导致短期内基金内份额流动带来额外管理难题,报告未深入讨论此类风险或对投资者行为的影响。
- 虽然数据详尽,但部分表格因篇幅限制集中呈现,缺乏对资金流背后宏观及微观驱动力的更细腻解释,例如为何医药主题ETF资金流出与主动医药基金表现优异出现表面上的不一致。
- 报告对市场资金偏好转变分析较为表层,建议后续对跨境ETF资金流出、股票宽基ETF大规模流出之逻辑原因进行更深入论证。
---
7. 结论性综合
该报告详尽回顾了2025年5月19日至26日公募基金及ETF市场最新动态,突出以下几点:
- 浮动费率基金的创新推出及发行:公募基金新规呼应监管层推动基金费用结构改革,首批采用动态管理费率的基金对投资者和基金经理均提供了激励机制,管理费率从0.6%到1.5%不等,结合基金持有期和超额收益率,旨在提升行业服务效率与投资者收益匹配度。多数基金业绩基准覆蓋沪深300、中证500/800及港股指数,映射市场多维资产配置趋势。
- ETF市场资金流动分化:债券型ETF资金净流入显著,股票型ETF资金净流出明显,内部宽基资金流出压力较大,但主题行业比如高端制造、科技及金融地产则吸引资金,表现出投资者对热点板块的精选关注。
- 主动权益基金与增强指数基金亮点:医药主题基金表现优异,部分绩优基金展现超10%的周收益率,量化增强基金特别是在中证1000等小盘及新兴板块表现更佳,彰显量化策略在细分市场的竞争优势。
- 申购发行活跃:本周有20只主动权益及增强指数型基金发布认购,含16只首批浮动费率产品,体现市场对新费用模式的认可和积极响应。
- 风险提示谨慎:持续强调模型及历史业绩的局限性,提醒投资者需警惕未来不确定环境下潜在风险。
综合来看,本报告通过详实的数据图表和多维分析,系统梳理了基金新规落地后的市场反应和流动格局,其中针对浮动费率基金的解构尤为详尽,ETF资金流和指数增强策略表现的细致追踪为投资者提供了动态的市场情绪和机会洞察。图表数据支持了报告金融创新与市场活跃度的核心论断,也体现出资金在公募基金改革与市场价值重估之间的微妙变化趋势。[page::0][page::1][page::2][page::3][page::4][page::5][page::6][page::7]
---
总结
此份国金证券《基金量化观察:首批浮动费率基金本周集中发行》报告,以详实数据和市场分析为基础,充分揭示了2025年基金管理费率革新对基金发行与市场资金流动的深远影响,特别是在ETF及主动增强策略领域展示的最新动态。其客观务实、条理清晰的研究框架和多图表展现,能为机构及专业投资者提供丰富的决策参考和战略思考方向,尤其在推动基金费用结构改革相辅相成的阶段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