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指数基金布局分析与投资图谱第二版

创建于 更新于

摘要

本报告系统梳理了2019年中国公募指数基金的规模增长及结构变化,股票型指数基金规模大幅增长58%至8398亿元,债券型指数基金规模激增244%,达到3638亿元,显示债市指数化潜力巨大。ETF产品成为指数基金布局主力,尤其主题类ETF规模显著扩大。管理人布局加速多样化,报告还从费率、跟踪误差及风险调整收益角度,筛选156只优质指数基金工具,为投资者选择提供参考 [page::0][page::3][page::4][page::5][page::10]

速读内容


指数基金市场规模显著增长 [page::3][page::4]


  • 2019年底指数基金总数907只,资产管理规模达1.26万亿元。

- 股票型指数基金占比最大,规模8398亿元,债券型指数基金规模增长244%至3638亿元。
  • 债券指数化潜力巨大,当前指数化程度低,未来空间广阔。


股票指数基金持续扩大影响力 [page::4][page::5]


  • 股票指数基金数量743只,2019年规模增长58%,达到8398亿元,其中被动型占89%。

- 股票仓位超过60%的股票型及混合基金中,股票指数基金占比提升至32%。
  • ETF成为指数工具布局重点,2019年90%新成立股票指数基金为ETF产品。


主题指数基金快速发展,新成立规模占六成 [page::6][page::7]



| 投资目标 | 数量 | 资产管理规模(亿元) | 规模占比 | 规模增量(亿元) | 增长比例 | 变动拆解(净值变化/申赎/新成立/分红) (亿元) |
|--------------|------|--------------------|----------|----------------|----------|--------------------------------------------------------|
| 规模指数基金 | 320 | 4757.55 | 56.65% | 1286.55 | 37.07% | 301.64 / 599.55 / 439.42 / 54.06 |
| 行业指数基金 | 146 | 1249.77 | 14.88% | 565.66 | 82.69% | 78.80 / 426.84 / 64.92 / 4.90 |
| 主题指数基金 | 180 | 1925.06 | 22.92% | 1040.02 | 117.51% | 63.28 / -75.92 / 1053.27 / 0.62 |
| 策略指数基金 | 87 | 425.07 | 5.06% | 178.01 | 72.05% | 25.20 / -28.09 / 182.76 / 1.85 |
| 风格指数基金 | 10 | 40.30 | 0.48% | 12.44 | 44.66% | 2.42 / 11.89 / 5.19 / 7.06 |
  • 主题类指数基金新成立规模占2019年全部新成立基金60%,覆盖央企结构调整、一带一路等热点领域。


宽基指数竞争白热化,证券公司指数基金规模激增203% [page::7][page::8]


  • 跟踪沪深300、中证500、上证50、创业板指的宽基指数基金规模合计3886亿元,占股票指数基金总规模46%。

- 证券公司指数基金规模增长203%,体现细分行业类指数的快速兴起。

管理人布局提速,产品多元化 [page::8][page::9]

  • 2019年末,99家管理人管理907只指数基金,前十大管理人合计规模7344亿元,占58%,但集中度有所下降。

- 五家顶尖公司布局覆盖股票、债券和商品指数,产品形态趋向多样。

指数基金工具功能综合评价 [page::10][page::11][page::12]

  • 本报告选取156只主要指数基金(包括ETF、LOF、普通指数基金和分级基金),结合费率、跟踪误差、冲击成本和风险调整后收益进行综合评估。

- 基金费率低、跟踪误差小的产品偏受到投资者青睐。
  • 信息比率分析显示部分增强型指数基金在风险调整收益方面表现优异。


投资者视角:指数产品丰富,选择需理性 [page::10][page::11]

  • 指数基金作为配置工具,符合不同风险收益需求。

- 选择时应考量费率、流动性及跟踪误差,合理匹配投资目标。
  • 本报告提供的投资图谱及工具功能评价,为投资者筛选优质指数基金提供参考。

深度阅读

指数基金布局分析与投资图谱第二版 —— 深度分析报告



---

一、元数据与概览


  • 报告标题:《指数基金布局分析与投资图谱第二版》

- 发布机构:中信证券研究部
  • 发布日期:2020年2月12日

- 核心分析师团队:张依文、赵文荣、王兆宇、刘方、厉海强等
  • 研究主题:指数基金尤其是股票型和债券型指数基金的布局与发展趋势,指数基金产品的工具性价值评估,以及构建全面的指数基金投资图谱,涵盖A股、港股、商品、债券、跨境和货币等资产类别。


核心论点
  • 2019年,股票型和债券型指数基金均实现了显著增长,尤其是债券型指数基金呈爆发式扩张,指数化潜力巨大。

- 股票型ETF成为基金公司布局的重点,新成立基金显著集中于主题指数板块。
  • 管理人方面,指数基金业务布局加速,产品类型多样化。

- 本报告结合基金费率、跟踪误差、流动性及风险调整收益对指数基金工具功能进行细致评估,并整理出全口径的投资图谱,助力投资者理性选择合适工具。

整体上,报告传递了指数基金特别是主题ETF和债券指数基金将持续成为资本市场重要增长点的观点,鼓励投资者关注指数基金的工具属性,追踪指数的稳定表现和费用效率。[page::0,3,10]

---

二、逐章深度解读



2.1 指数基金规模及市场份额(页3-4)



报告揭示,截至2019年末:
  • 99家基金公司共管理907只公募指数基金,规模达到1.26万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增长86%。

- 股票型指数基金数量743只,规模8398亿元,占指数基金规模67%,是市场主力。
  • 债券型指数基金102只,但规模达3638亿元,增长244%,显示出低起点上巨大的发展空间。

- 股票型指数基金在对应股票型公募基金中的数量和规模占比均超过60%,且占比持续提升。

逻辑上,股票型指数基金的稳健表现是由于市场认可度高和成熟的ETF布局,而债券型指数基金受益于市场低指数化程度的升级机会,预计未来持续扩容。

相关图表(图1-3)清晰展示了近15年各资产类型指数基金规模持续上升趋势,特别2019年债券型指数基金规模同比几乎翻三倍,表明行业快速扩张。[page::3,4]

---

2.2 股票指数基金增量分析(页4-7)


  • 2019年股票指数基金资产净增3083亿元,其中:

- 净值上涨贡献471亿元;
- 净申购增加934亿元;
- 新基金成立贡献1746亿元。
  • 主题类指数基金成为主要增量来源,成立规模1053亿元,占当年新增规模约34%,表现出资本市场对主题投资的浓厚兴趣。
  • ETF产品成为股票指数基金规模增长的主力,2019年新品中90%来自ETF,规模达到5599亿元,占股票指数基金整体66.67%。
  • 股票仓位超过60%公募基金中的指数基金占比从2018年二季度的22%上升至32%,指数化程度持续提高。


图4-11分别展示了股票指数基金数量与规模增长曲线、仓位占比的提升趋势、被动型与增强型基金规模及比例、ETF与普通指数基金规模占比变化,以及指数类型分布变化,图形数据佐证了报告文字论述。[page::4,5,6,7]

---

2.3 主流宽基及主题指数基金竞争格局(页7-8)


  • 跟踪沪深300、上证50、中证500、创业板指这四大宽基指数的基金总规模达3886亿元,占股票指数基金总规模46%,竞争激烈,基金数量持续上升,市场份额创新高。
  • 行业和主题指数快速增长,其中证券公司指数基金规模增长尤为突出,2019年同比增长203%,呈现爆发特征。
  • 表4详细列示了前20大指数的基金数量、资产规模及同比变化,对顶尖指数基金的市场地位和增长幅度进行了具体量化。
  • 图12-13直观呈现了覆盖上述宽基指数的基金资产规模和基金产品数量的动态变化,显示市场活跃度持续攀升。[page::7,8]


---

2.4 指数基金管理人格局(页8-9)


  • 2019年底,指数基金管理人数量为99家,管理规模前10强合计7344亿元,占资产规模58%。尽管集中度高,但相较2018年略有下降,表明市场竞争加剧,布局更广泛。
  • 5家基金公司实现股票、债券和商品指数基金多资产类别交叉布局,产品线日益多样化。
  • 华夏、易方达、南方基金依然位居前三,新增规模与排名变化体现市场份额调整。
  • 表5-7详细列举了管理规模前10名基金公司资产统计、变动及排名。
  • 管理人集中度数据显示,前10强控制67%规模,略有分散趋势,体现行业竞争趋向多元化格局。[page::8,9]


---

2.5 指数基金工具功能评估(页10-12)


  • 评估维度包括基金费率、跟踪误差、冲击成本和风险调整后收益(信息比率),反映指数基金作为投资工具的成本效益及风险收益表现。
  • 本次筛选156只样本基金(剔除ETF联接、规模小于10亿、成交不活跃基金),涵盖股票型(103只)、债券型(42只)、QDII型(7只)及商品ETF(4只)。
  • 费率指标涉及最高申购费、管理费与托管费;跟踪误差反映基金跟踪指数的精准度;冲击成本以规模及日均成交额衡量流动性;信息比率衡量风险调整后的超额收益性价比。
  • 表8罗列了各基金具体指标数据,帮助投资者在同类别产品中择优选择。
  • 评估显示大部分ETF产品具备低费率、较佳跟踪表现及良好流动性,强化ETF作为投资指数工具的核心位置。[page::10,12]


---

2.6 全口径指数基金投资图谱(页12-41)


  • 依据六大主流资产类别(A股、港股、商品、债券、跨境、货币),将指数基金划分成19个子板块,详细罗列涉及ETF、LOF、普通指数基金和分级基金等产品类型。
  • 表9及后续大量细致表格集中展示了各资产类别内重要指数基金产品的完整图谱,包括基金代码、管理人、跟踪指数、产品类型等关键信息。
  • 该全景式图谱极具实用性,便于机构和投资者全面了解市场指数基金结构,精准把握可配置产品范围和特征。
  • 具体涵盖上证50系列、沪深300、中证相关指数、创业板、MSCI中国A股国际通、主题指数(新能源、军工、医药等)、港股指数基金、商品及债券类ETF/指数基金等。(详细见表9及后续页面)
  • 此图谱代表了对中国指数基金市场细致且全覆盖的技术性梳理。[page::12-41]


---

三、图表深度解读



以下选取典型重要图表及数据进行详解:

3.1 图1:全市场不同资产类型指数基金规模变化


  • 图示2005年至2019年间,股票型指数基金规模连年增长,最近五年尤其快速。

- 债券型指数基金规模自2017年起显著提升,2019年增速最高。
  • 数量曲线显示指数基金产品数量同步扩大,特别是股票型增势明显。


这一图表直观展现了各资产类别指数基金在市场中的扩展速度及行业关注点转移,验证了2019年债券型指数基金爆发增长的观点。[page::3]

3.2 表1:2019年公募基金中指数基金数量及规模统计


  • 股票型基金共有1080只,其中743只为指数基金,占比69%;规模8398亿占74%,远超债券型占比。

- 债券型公募基金数量多(1908只)但指数化率低,仅5%数量、9%规模为指数基金,显著增长空间。
  • 商品型和QDII型相对规模小但指数化程度较高(商品型100%为指数基金)。


该表凸显指数化率存在较大差异,债券市场指数化仍处于初级阶段,奠定未来增长基石。[page::4]

3.3 图4-5:股票指数基金规模及仓位占比趋势


  • 图4显示自2003年以来,股票指数基金规模与数量持续增长,尤其2018年后规模快速增至8000亿元。

- 图5展示股票指数基金在股票仓位≥60%基金中的规模占比从2005年不足10%涨至2019年超30%,反映指数基金获得更广泛认可。

这体现了指数化进程的稳定推进,尤其是被动投资逐步升温。[page::4,5]

3.4 表4 & 图12-13:主流指数基金规模及数量


  • 沪深300规模1943亿元,基金数量82只,市场份额最高。

- 中证500、上证50、创业板指分别呈现多基金分布和增长,体现市场认可度及竞争白热化。
  • 证券公司指数基金规模翻倍,显示细分行业指数需求强劲。


表和图补充说明市场热点指数带来的基金布局差异化机会。[page::7,8]

3.5 表5-7:基金公司管理规模及集中度


  • 华夏、易方达、南方三强守住首位,规模合计大幅领先,其他基金凭借多元化产品布局争夺市场份额。

- 股票型指数基金管理人集中度有所下降,体现市场分散化程度提高,竞争加剧。

投资者可依托此数据衡量管理人的行业影响力及产品丰富度。[page::8,9]

3.6 表8:指数基金工具功能评价(样本示例)


  • 评价涵盖成交量(流动性)、费用(申购、管理费)、跟踪误差、信息比率等多维度。

- 以ETF为主的基金通常费率较低,成交活跃,跟踪误差小,信息比率相对较高。
  • 一些增强型指数基金具有较高信息比率,反映其在风险调整收益方面的优势。


此表有助投资者从多角度挑选适合自身需求的产品。[page::12]

---

四、估值分析



本报告侧重于指数基金市场布局和工具功能评估,并未针对单一标的公司进行传统估值分析(如DCF、PE倍数等)。报告重点在于解释指数基金整体规模、增量来源、产品分类和管理人集中度,因此没有直接估值模型或目标价。

---

五、风险因素评估


  • 评估偏差风险:报告风险提示中指出指数基金的工具功能评估及板块划分基于公开数据与主观判断,存在评估结果偏差的可能。

- 指数基金投资风险:虽指数基金成本与透明,但仍存在市场波动风险、跟踪误差、流动性风险等。
  • 市场竞争加剧:指数基金产品日益饱和,尤其是主流宽基指数产品竞争白热化,可能影响基金管理人与产品的市场份额及收益稳定性。

- 债券市场指数化风险:债券型指数基金在成长阵痛期,流动性与定价机制可能不够成熟,带来潜在操作风险。
  • 投资者理性选择风险:产品类型复杂,投资者需准确评估自身需求,产品选择不当可能导致投资目标偏离。


报告未详细量化风险概率和缓解手段,但强调合理评估和风险意识重要性。[page::11]

---

六、批判性视角与细微差别


  • 偏见风险:报告主要由指数基金管理方视角撰写,强调指数基金规模扩张与优势,同时呈现对债券指数基金的乐观判断。部分估值与展望或存在市场理想化趋势,未充分考量潜在流动性瓶颈和极端市场环境冲击。
  • 数据完整性与解读:虽然数据详实,但存在大量表格堆砌,未能对应深入分析某些极端表现的基金具体成因;部分增强型基金的风险调整收益表现波动,需投资者进一步探究。
  • 产品重叠与同质化:指数基金市场激烈竞争,表中多只产品覆盖相同标的指数,可能导致资源分散,管理费和流动性优势缩小。
  • 基金管理人集中度下降:虽体现市场分散趋势,但也反映竞争白热化,可能影响部分中小管理人利润及可持续发展能力。


总体而言,报告客观展现指数基金行业态势,但投资建议应结合更广泛市场和风险评估视角加以考量。[page::10,11]

---

七、结论性综合



本次中信证券研究部发布的《指数基金布局分析与投资图谱第二版》详细阐述了2019年中国公募指数基金市场的显著变迁与趋势:
  • 规模与结构:指数基金资产管理规模快速扩容,达到1.26万亿元,主要由股票型指数基金主导(8398亿元,67%),但债券型指数基金以244%的高增速成为爆发点,潜力巨大。
  • 产品形态与布局:ETF产品迅速崛起,成为基金公司指数工具布阵核心力量,尤其是在股票指数基金中占比达66.67%。主题指数基金新成立规模占比显著,反映市场对细分投资方向的追捧。
  • 管理人竞争:顶尖基金公司虽长时间占据领导地位,但指数基金管理人集中度有所下降,产品布局多元化推动竞争加剧,行业格局正在演变。
  • 工具评估:基金费率合理,跟踪误差低,流动性充裕,风险调整收益水平良好,强化指数基金作为配置工具的价值定位。
  • 投资图谱丰富:涵盖19个子板块,覆盖A股(超大盘、行业、主题)、港股、商品、债券以及跨境资产,投资者可据此精准匹配配置需求。
  • 风险警示:指数基金工具功能评估存在一定的主观性,市场竞争激烈且债券指数化仍处于初期阶段,投资者需警惕流动性和估值风险。


图表和数据支撑了指数基金行业的高速发展和产品深度多样转换趋势,为投资者和机构提供科学、系统的配置参考框架。整体态势显示指数基金,特别是股票ETF和债券指数基金,将是未来资本市场投资配置的关键方向,主题指数和债券指数基金布局或将加速重塑市场格局[page::0-42]。

---

# 综上,中信证券所提供的这一全面深度研究,为理解中国指数基金行业的全貌和细节提供了宝贵参考,兼具数据严谨性与实操指导意义,值得投资者与金融机构重点关注和应用。

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