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低空科技系列农业篇:田野上的无人机

创建于 更新于

摘要

本报告系统梳理农业无人机在低空经济与科技兴农背景下的发展趋势与市场空间。无人机通过精准施药、播撒和智能监控等多场景应用,有效缓解农业劳动力短缺,提升农产品产量和质量,推动农业数字化转型。报告预测未来农业无人机硬件市场空间可达2246亿元,服务市场空间达2256亿元,产业链各环节同步受益。头部企业如大疆创新、极飞科技集中市场份额,政策和技术双轮驱动将助推行业快速发展,同时存在政策依赖和技术迭代风险。[page::0][page::1][page::8][page::12]

速读内容


消费需求与粮食安全驱动农业无人机发展 [page::1]


  • 2025年上半年居民人均食品烟酒消费支出占比达30.4%,食品消费占居民生活较大比重。

- 中国人口占全球18%,但消费全球约30%大米、51%猪肉、46%蔬菜等农产品,粮食安全战略地位重要。
  • 农业耕地占全球仅8.2%,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和产量需求迫切。[page::1][page::2]


农业供给侧环境与无人机适应性分析 [page::3][page::4]


  • 农村劳动力减少、用人成本上升,传统农业劳动力密集模式难以为继。

- 农业生产高重复性、大面积作业及规模化趋势增强,无人机匹配其高负荷、大范围作业需求。
  • 以大疆“云上疆果”脐橙园为例,无人机应用实现产量增加25%、节约用水42万斤、节省用药及人工成本11万元以上。[page::3][page::4]


农业无人机多场景功能与产业生态 [page::5][page::6]


  • 应用涵盖农业播种、施肥、植保、投饵、监测等多环节,涉及农林牧渔全产业链。

- 不同农用无人机产品成熟度及优势各异,产品多样以适应不同农业场景。
  • 强大的工业体系支持无人机低成本、高质量制造和技术快速迭代。[page::5][page::6]


政策扶持与技术迭代推动行业高速增长 [page::6][page::7]

  • 多项政策推动高素质农机手和无人机飞手培养,农机购置补贴降低了无人机入门门槛。

- 核心部件实现规模化生产,国产供应链成熟,推动无人机成本下降与产品性价比提升。
  • 政策与技术催化农业无人机快速发展,促进产业链上下游多方共赢。[page::6][page::7]


市场规模测算:硬件与服务潜在空间巨大 [page::8][page::9]


| 市场类别 | 面积(亿亩) | 单台覆盖面积(亩) | 潜在需求量(万台) | 单价(万元) | 市场空间(亿元) |
|----------|------------|-----------------|------------------|------------|--------------|
| 耕地无人机 | 19 | 193 | 98 | 4 | 392 |
| 园地植保无人机 | 3 | 500 | 6 | 4 | 24 |
| 林地无人机 | 43 | 1800 | 24 | 4 | 96 |
| 牧草地无人机 | 39 | 3000 | 13 | 4 | 52 |
| 水产养殖无人机 | 1 | 2000 | 0.5 | 4 | 2 |
| 合计 | | | 141.5 | | 566 |
  • 考虑共用性后,整体潜在需求约562万台,市场空间达2246亿元。

- 服务市场因中小农户专业化服务需求增长,单年潜在空间达2256亿元,包括耕地、林地、牧草地、园地作业和高频水产养殖服务。[page::8][page::9]

产业链全景及核心企业格局 [page::10][page::11][page::12]


  • 上游包含传感器、芯片、电池、PCB、代工、结构件等细分环节持续扩容。

- 中游品牌以大疆创新、极飞科技领跑,2024年分别占有约30%和9%的全球市场份额,大疆在2023年也占据国内补贴无人机约80.54%的份额。
  • 大疆重点机型T100/T70,极飞P150 Pro/P60 Pro,载荷功能及AI/AR技术领先,驱动农业无人机规模扩张。

- 下游由经销商、服务团队及规模化农户共同推动终端渗透率上升,构建良性产业生态。[page::10][page::11][page::12]

风险提示 [page::1][page::13]

  • 政策依赖风险:补贴政策调整或执行力减弱或影响购买力及需求。

- 市场竞争与价格战风险:行业竞争加剧可能压缩整体盈利空间。
  • 技术更新与可靠性风险:技术投入不足可能导致产品性能不足及客户流失。[page::1][page::13]

深度阅读

金融研究报告详尽分析报告


——《低空科技系列农业篇:田野上的无人机》(中金公司,2025年8月27日)

---

一、元数据与概览


  • 报告标题: 低空科技系列农业篇:田野上的无人机

- 作者: 陈昊,于新彦,贾顺鹤,彭虎等(中金公司分析团队)
  • 发布机构: 中金公司(CICC)

- 发布时间: 2025年8月27日
  • 主题: 聚焦中国农业无人机产业的发展现状、技术应用、市场空间及投资价值,分析低空科技如何赋能农业现代化和粮食安全保障。


报告核心论点与主旨



报告系统阐述了农业无人机作为现代农业“飞翔农具”的多维价值,强调其能有效纾解中国农业劳动力短缺问题,提升农产品产量与质量,从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推动农业现代化。报告认为政策扶持和技术成本下降是农业无人机行业快速发展两大驱动力,未来硬件与服务市场空间宽广,产业链各环节均有望共享增长红利。建议关注行业龙头及产业链相关企业,投资价值凸显。[page::0,1]

---

二、逐节深度解读



1. 摘要与行业背景



报告指出农业无人机技术正在中国农业领域发挥越来越关键的作用,从测绘、精准播种、智能植保,到空中投喂,均实现了机械化及数字化升级。中国农业面临耕地总量有限(仅占全球8.2%)与人口消费比例高的双重压力(全球人口18%却消费全球糙米近30%、猪肉51%等),因此传统劳动力密集型农业生产难以满足需求。无人机能缓解劳动力短缺,提高生产效率,推动农业智能化转型,保障粮食安全。[page::0,1]

关键数据点体现在政府文件与国际统计:
  • 2023年人口近14亿,消费多类农产品全球份额显著超人口比重

- 全国耕地保持相对稳定,2019-2023年略增0.58%至19.29亿亩
  • 食品烟酒消费占居民支出30.4%(2025年上半年)

- 农村人口外流和城镇化率攀升至67%,劳动力供给压力逐步显现[page::1,3]

2. 市场需求侧详细分析



居民消费结构图表(图表1)直观展示出食品烟酒为居民消费最大占比,体现粮食安全对民生幸福的重要性(30%消费权重)。与此同时,中国的农业供给侧结构显示耕地面积有限、以小农户为主体且劳动力持续下降,推动对自动化、规模化和智能化技术需求提升[page::2,3]。

农业无人机的多样机型(固定翼、多旋翼、垂直起降等)适配农业生物多样化和复杂作业需求,能高效精准施药施肥,避免地面机械压实土地,提升产量和质量。例如,大疆“云上疆果”脐橙示范园例证单人操作150亩大坡度果园,产量提升25%,用水节省42万斤,农药减量6万,人工成本节约5万,综合降本超过11万元[page::4,5]。

3. 应用场景与功能演化



报告通过图表6归纳农业无人机的典型应用,涉猎农田测绘、播种、追肥、果蔬打药、投饵以及病虫害光谱分析等,评估了每项功能的产品成熟度和无人机相对优势。测绘和病虫害分析成熟且无人机优势明显;播种和打药中无人机技术较为成熟,绩效显著;施肥、授粉等应用仍处于初级阶段。[page::5]

产业链侧重介绍了发动机(燃油、电动)、动力系统(固定翼、多旋翼、垂直起降固定翼)、导航定位(GNSS、RTK)、避障(超声波测距、光学传感)、喷洒(喷头类型、液化雾化技术)等细节,展示农业无人机技术复杂且集成化高,技术门槛和迭代动力强[page::6,10]。

4. 政策与技术双驱动力


  • 政策层面: 2025年农业农村部等多次发布支持政策,包括飞手培训、高素质农民培育、机械购置补贴金额细化,推动无人机产业人才和资金支持系统建设。国家发改委、工信部、国务院等多部门协同围绕农业科技创新、低空经济监管架构完善和标准制定给予系统保障。表格细化政策节点及内容,结构严密[page::6,7,12]。
  • 技术层面: 国产无人机核心部件(电池、芯片、传感器、飞控系统)批量化生产带来成本显著降低。大疆、极飞等龙头厂商产品迭代速度加快,性价比提升,促进市场扩容和应用普及。技术涵盖从基础硬件到软件云系统的整体生态建设[page::6,10]


5. 市场空间测算


  • 硬件市场规模: 未来潜在需求约624万台,年度更新需求约112万台。考虑单价4万元,无人机硬件市场空间潜力达到2246亿元,单年约449亿元[page::8]。

- 服务市场规模: 随着中小农户接受度提升,服务市场快速扩张。预计单年服务市场空间可达2256亿元,其中土地领域占1756亿元,水产养殖占500亿元[page::9]。

市场测算结合不同作业面积(耕地19亿亩,林地43亿亩,牧草39亿亩,园地3亿亩,水产养殖1亿亩)、不同无人机作业效率与频次,考虑共用率等因素,测算方法全面严谨。[page::8,9]

6. 产业链全景展望


  • 上游: 传感器(豪威、思特威)、芯片(兆易创新、瑞芯微、海格通信)、PCB(嘉立创)、电池(欣旺达)、整机代工(立讯精密、中诺通信)、复合材料(光威复材)等关键领域稳步壮大,技术创新驱动性能提升和成本下降[page::10]。

- 中游: 大疆创新、极飞科技为头部品牌,市场份额显著,高度集中(2020年分别55%、37%),产品从硬件到软件数据服务一体化解决方案的整合,推动行业集中化和规模扩张[page::11]。产品典型机型对比如大疆T100、T70,极飞P150 Pro、P60 Pro,均强调载荷、航测、智能路径规划及AI避障等先进功能[page::12]。
  • 下游: 经销商、服务团队、农业生产者组成生态圈。市场规模提升带动多主体协同发展,规模化种植和社会化服务网络促进终端渗透。农业无人机行业正形成良性生态系统,推动农业高效发展[page::12]


7. 风险因素


  • 政策依赖风险: 农机补贴和社会化服务等对无人机需求有较大扶持作用,若政策调整或削弱,短期或中期存在需求波动风险。

- 价格和竞争风险: 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头部企业巩固份额的同时,新进入者和区域品牌也活跃,或触发价格战,影响盈利能力。
  • 技术更新与可靠性风险: 作业环境复杂,对续航、抗摔、视觉识别等技术要求高。技术迭代不足或产品稳定性不佳,会影响市场接受度与品牌声誉。[page::13]


---

三、图表深度解读



图表1(1H25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及构成)


  • 内容描述: 饼图展示2025年上半年居民消费支出结构,食品烟酒占30%,居住22%,交通通信14%,教育文化娱乐10%,医疗保健9%等。

- 趋势与意义: 食品消费在总支出中占比最大,体现其生活必需性和战略意义。直接支持粮食安全作为国民经济和民生重点保障的判断[page::2]。

图表2&3(中国牧草地/耕地和初级农作物产量全球占比)


  • 说明: 牧草地和耕地面积中国分别约为全球12%和8%左右;主要农作物如甘蔗、玉米、小麦、水稻等中国产量占全球较大比例,尤其水稻达到50%以上。

- 分析: 尽管耕地面积占比有限,但产量贡献显著,强调提升生产效率的重要性;也是无人机市场潜力的基石[page::2,3]。

图表4(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上升)


  • 说明: 2008至2024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持续上升,从约5000元攀升至超22000元。

- 意义: 农村收入提高导致对农业现代化装备(如无人机)的支付能力提升,推动政策与市场需求的叠加效应[page::4]。

图表5(大疆“云上疆果”脐橙示范园案例)


  • 案例详细阐述无人机促进产量25%提升,节省水、药、人工成本合计超11万元,且保障果品质量和病虫害防控效果,数字量化了无人机实际应用效益。案例凸显效率、节能、品质三重提升的综合价值[page::5]


图表6(主要应用场景成熟度坐标图)


  • 展示无人机各功能(播种、追肥、授粉、果蔬打药、投饵、测绘等)横纵坐标分别代表“无人机相对优势强弱”和“产品成熟度”。农田测绘、光谱病虫害分析等成熟度高且无人机优势强,基础功能发展良好,施肥授粉等仍有提升空间,显示产业发展阶段细分[page::5]


图表8(政策时间线)


  • 梳理2022年至2025年中国数十项政策细节,涵盖补贴政策、飞手培训、技术标准制定、产业规划、智慧农业支持等,体现国家对农业无人机及相关低空经济产业的系统性战略支持[page::6,7,12]


图表9(硬件市场空间测算)


  • 分农田无人机、园地无人机、林地无人机、畜牧业无人机、水产无人机五大应用场景,结合不同面积与单机高效作业面积,计算潜在需求624万台,市场空间2246亿元,更新周期5年对应单年需求112万台,年市场空间449亿元[page::8]


图表10(服务市场空间测算)


  • 结合小大型农户占比、各类土地面积、作业频次、单价估算未来农业无人机服务市场约2256亿元空间,说明服务市场潜力巨大且与硬件市场并驾齐驱[page::9]


图表11(产业链梳理)


  • 清晰展示农业无人机产业链分为上游部件供应商、软件、设计测试商;中游无人机品牌商;下游流通销售及农业生产者三大环节,关联企业列表具体、链条完整[page::10]


图表12(2020年农业无人机市场份额)


  • 饼状图显示大疆创新与极飞科技合计占市场92%,体现高度垄断格局,中小厂商市场份额较低但存在分散竞争[page::11]


图表13(主流农业无人机机型参数对比)


  • 详细对比大疆T100/T70与极飞P150 Pro/P60 Pro,涵盖载荷、喷洒容量、飞行速度、电池性能、传感器配置、AI辅助功能和价格。体现农业无人机向大载荷、高智能化及集成化发展趋势[page::12]


---

四、估值分析



报告核心未提供具体估值模型、目标价或评级,更多侧重行业和市场空间前景分析。从需求测算和政策环境联结看,推断中金公司对农业无人机产业持积极推动意义的中长期投资观点,但具体估值和敏感性分析未明确披露[page::0-13]。

---

五、风险因素评估


  • 政策依赖性风险: 农机补贴是无人机销售的重要动力,一旦补贴减少或放松,可能导致市场需求下降。

- 市场竞争加剧风险: 行业集中度高但不排除新进品牌冲击,可能出现价格战,影响利润。
  • 产品技术更新与可靠性风险: 复杂地形和作业环境下,技术瓶颈或产品质量问题可能影响用户体验和续购率[page::7,13]。


---

六、批判性视角与细微差别


  • 报告对无人机成本下降和政策支持高度乐观,暗含对政策延续性和行业持续高增长的前提依赖。

- 对实际推广难度(如中小散户接受度、无人机作业复杂性)讨论较少,未来若面临法规、安全或操作门槛变化,可能影响预期。
  • 大疆、极飞市场集中度极高,可能带来创新瓶颈或市场垄断竞争不充分的问题,报告未显著涉及监管风险。

- 报告对硬件和服务市场运作分段详尽,但估值及收益路径尚缺具体财务模型支持,后续研究需补充。[page::13]

---

七、结论性综合



总体来看,《低空科技系列农业篇:田野上的无人机》报告通过系统数据支撑,从技术、市场、政策、产业链和风险维度全面分析了农业无人机行业的投资价值和发展趋势。核心结论包括:
  • 农业无人机凭借其适配农业高负荷、重复性强、广域覆盖等特点,正成为缓解中国农村劳动力短缺和提升农业生产效率的关键工具。

- 政策支持和技术进步双轮驱动,降本提效显著,推动硬件需求和服务购置同步高速增长,未来市场潜力广阔,单年硬件市场空间接近450亿元,服务市场超2200亿元。
  • 行业结构显示集中度高,头部厂商依托技术积累与一体化解决方案优势领跑市场,中游品牌和上游核心部件供应链形成良性联动。

- 服务生态多元,下游农业经营主体与服务团队间协同日益密切,带来市场渗透与规模效应,助推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 风险主要聚焦政策依赖、市场竞争和技术创新持续性,需持续关注。


图表深度解读揭示了中国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农业用地及作物产量全球占比,农户收入趋势,应用实例的数字经济效益,核心政策时间线,市场潜力估算及产业链格局,为行业投资分析提供坚实数据与逻辑支持。[page::0-13]

综上,报告整体立场积极,视角全面,既定贸易主张推进农业无人机行业具备显著成长的产业共识和投资机会,适合关注低空经济与农业科技融合带来的结构性创新与市场拓展。建议投资者关注头部厂商与产业链核心供给方,留意政策动态与行业技术迭代节奏。

---

参考文献与资料来源



报告引用包括国家统计局数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官方政策文件、中金公司研究部实地调研及第三方市场调研机构数据,确保数据权威性和准确性。详见篇末数据来源说明[page::1,7,13]。

---

声明



本分析遵守报告溯源标准,结合报告原始数据与逻辑推理,客观解读与评价,未涵盖个人观点,旨在为专业投资者提供全面详实的行业和投资决策辅助。

---

(全文约2500字)

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