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君金工】化工行业基本面量化及策略配置

创建于 更新于

摘要

本报告聚焦化工行业中化纤与聚氨酯两大子行业,结合产业链结构与下游需求变化,基于量化指标构建涤纶和聚氨酯景气度指标,并与已完成的光伏及新能源汽车景气度指标结合构造化工综合景气指标。报告指出传统单环节价差指标因产业链一体化布局失效,景气分析侧重需求端指标,包括织机开工率、房屋新开工面积及国际主要经济体领先指数。回测显示各景气指标择时策略均实现显著超额收益,验证了量化方法对行业景气度的有效刻画及择时能力 [page::0][page::4][page::5][page::8][page::9][page::13][page::15][page::17]

速读内容

  • 化工行业细分多,涤纶和聚氨酯两大子行业市值占比较高,分别约占化纤总产量90%和聚氨酯市值90%以上。报告重点分析这两大行业景气变化 [page::0][page::1][page::2][page::9]

  • 涤纶产业链梳理及需求端重点:涤纶主要由PTA和MEG制成,下游终端为纺织服装,涤纶长丝产量占比更大,且长丝下游以服装、家纺为主,下游织机开工率直接反映需求。图示显示纤维级PET占比近80%,涤纶长丝需求占比达约80% [page::2][page::3][page::4]



  • 传统PX、PTA等价差指标对行业盈利能力判断失效,主要因产业链一体化布局显著,龙头企业多环节布局导致价差指标与毛利率相关性低甚至负相关。需求端指标如织机开工率对景气度刻画更有效 [page::4][page::5][page::6]


  • 涤纶景气度构建:选用江浙织机开工率、纺织服装内外销市场数据及美欧日领先经济指标等8个底层指标,经主成分分析和等权加总得到涤纶综合景气度指标。基于景气指标边际变化择时策略,2017-2022年实现105.8%收益,超越Wind化纤指数及全A指数,表现较稳健[page::8][page::9]


  • 聚氨酯行业以万华化学为主导,MDI为核心产品。上游原料主要为纯苯和化工煤,下游主要应用在家电、建材家具、汽车、纺织服装等,需求受地产周期及海外经济影响显著 [page::9][page::10][page::11]


  • 产品价差与聚氨酯业务毛利率有较好正相关性(相关系数0.58),以MDI-纯苯-煤炭价差指标监测盈利变化。下游需求选用房屋新开工面积、汽车销量、纺服零售额及美欧日领先指数等7项指标构建聚氨酯景气度指标。基于该指标择时,2015-2022年实现263.6%收益,策略较行业指数更稳健,规避多次大跌风险 [page::11][page::12][page::13][page::14][page::15]



  • 化工综合景气指标由化纤、聚氨酯、光伏及新能源汽车四个子行业景气指标等权加总构成。该指标可反映行业整体景气走势,择时策略2017-2022年实现70.4%收益,超越基准指数20%以上,较好捕捉行业强势行情 [page::15][page::16][page::17]


  • 报告强调量化模型有失效风险,突出景气指标大幅波动时的失真可能,提醒投资者注意风险控制,量化指标结果应结合行业一体化趋势及市场环境进行动态评估 [page::0][page::18]

深度阅读

【国君金工】化工行业基本面量化及策略配置报告详尽分析



---

1. 元数据与概览


  • 报告标题: 【国君金工】化工行业基本面量化及策略配置

- 作者: 陈奥林、徐浩天、Allin君行
  • 发布机构: 国泰君安证券

- 发布时间: 2022年9月20日
  • 研究主题: 主要聚焦中国化工行业,尤其是化纤和聚氨酯两个重点子行业的基本面量化分析及策略配置。


核心论点与投资策略总结



报告指出,化工行业内细分广泛,全面分析复杂,故选取市值占比较重的四大板块——化纤、聚氨酯、光伏和新能源汽车材料——聚焦研究。重点分析化纤中的涤纶产业链及聚氨酯产业链,并基于对下游需求的深入理解构建行业景气度指标。鉴于产业链一体化趋势导致传统价差指标失效,作者创新以下游织机开工率、产品价差及需求端宏观指标为核心,开发了针对涤纶和聚氨酯的景气度指标,进一步综合光伏、新能源汽车版块景气指标,构建化工行业综合景气指标。回测显示,这些指标在择时上均显著优于基准指数,实现了超额收益。报告对量化指标存在波动带来的模型失效风险也做了警示。

---

2. 逐章节深度解读



2.1 引言及行业细分(页0-1)


  • 关键点总结:


- 化工行业细分品类繁多,申万化工行业包含近400只股票,覆盖7个二级行业和33个三级行业,逻辑差异大,难以全面分析。
- 市值集中在化纤、聚氨酯、光伏、新能源汽车四大板块,本文主要聚焦化纤和聚氨酯两板块。
- 万华化学(聚氨酯龙头)、荣盛石化(涤纶一体化龙头)等公司市值突出。
  • 数据点解析:


- 图1展示了申万细分化工指数成分股市值排名,万华化学市值最高,明显领先其他成分股,反映化工聚氨酯板块以龙头企业市值为主导。
- 化纤、聚氨酯及新能源材料占大约50%指数权重,说明这些板块是行业走势风向标。
  • 逻辑与假设:


- 由于行业结构复杂,聚焦主要市值版块可更准确捕捉行业动态,合理分配分析资源。
- 重点子行业的景气度直接影响整体指数表现。

2.2 化纤行业重点——涤纶(页2-7)


  • 关键点总结:


- 涤纶产量占全部化纤约90%,涤纶产业链重点包括原油、石脑油、PX、PTA及涤纶生产。
- 涤纶下游主要是纺织服装,涤纶长丝与短纤细分产品中长丝占比更高,长丝主要用于服装家纺。
- 行业内企业积极布局炼化一体化(如荣盛石化、恒力石化),传统价差指标对盈利判断越来越失效。
- 因产业链一体化及下游需求的决定性作用,分析从需求端入手,采用织机开工率和国内外经济景气指数综合构造涤纶景气指标。
  • 数据与图表解读:


- 图2显示2008-2017年涤纶产量占比稳定在90%左右,说明涤纶对化纤行业的主导地位。
- 图3涤纶产业链示意图直观展示了主要原料及下游,强调纺织服装作为核心下游。
- 图4-5和图6,纤维级PET占比达78%,涤纶长丝占纤维级产量80%以上,下游服装为53%,家纺32%,工业丝15%。说明终端需求多样但以服装为主。
- 图7显示2020年PTA下游应用以聚酯长丝占50%为最大份额,进一步佐证需求端导向。
- 图8表明传统价差指标和行业毛利率无明显正相关,反而部分指标呈负相关,显示产业链一体化影响下传统判断失效。
- 图9-10纺织服装产业链及江浙织机开工率变化趋势,采用三类开工率指标减少噪音,为景气度构建提供有效需求信号。
- 图11-12 内销及出口占比均衡,纺织服装出口集中在美、欧、日三地,后续需监测这些地区经济状况。
  • 逻辑与方法论:


- 转变视角,从成本端向需求端转移,避免价差指标误导。
- 多指标合成,通过主成分分析统一多个开工率指标,兼顾国内外经济景气,基于需求变动构建综合涤纶景气度指标。

2.3 涤纶景气度指标构建与回测(页8-9)


  • 核心构建:


- 对纺织服装产业链需求端指标进行等权加总,包括开工率主成分及多项国内外宏观经济领先指标。
- 责任归一化、多因子综合,生成涤纶景气度指数。
  • 回测表现:


- 图13显示涤纶景气度指数波动趋势契合实际行业周期。
- 采用“景气指标边际上行买入化纤指数,边际下行买入全A”策略,2017年至2022年8月实现累计收益105.8%,显著跑赢基准Wind化纤指数的60.0%及全A的23.2%。
- 图14和图15分别展示策略净值及相对净值走势,表现出对行业主要上涨行情的有效把握,策略表现稳健。

2.4 聚氨酯行业分析及指标构建(页9-15)


  • 行业特点:


- 聚氨酯行业集中度极高,万华化学市值占比超过90%,是全球最大MDI和第三大TDI供应商。
- 行业进入壁垒高,产能分布集中于少数龙头,分析侧重万华化学公司特征。
  • 产业链及下游:


- 产业链上游主要原料为纯苯、化工煤,转化出苯胺、氮气、甲苯二胺,最终产出MDI及TDI。
- 下游集中于家电(冰箱、冷柜)、新能源汽车、建材家具、汽车制造和纺织服装。
  • 关键价差指标及需求信号:


- MDI-纯苯-煤炭价差与万华化学毛利率高度正相关(图19相关系数0.58),可有效反映盈利变化。
- 房屋新开工面积作为地产周期指标预判冰箱、家具、建筑保温等需求,此外汽车销量和纺服零售额指标追踪行业最终需求。
- 出口主要面向美欧日三大市场,通过其领先经济指标预测海外需求波动。
  • 行业景气度指标构建与回测:


- 采用7项指标的等权加总构建聚氨酯景气度指数。
- 图25显示指标走势,反映行业周期特征明显。
- “指标边际上行买入申万聚氨酯指数,边际下行买入全A”策略回测期内总收益为263.6%,虽略低于行业指数292.2%,但策略的波动更小,规避了多次大跌,表现更稳健(图26、27)。

2.5 化工综合景气指标构建与策略表现(页15-17)


  • 综合构建思路:


- 综合分析覆盖化纤、聚氨酯、光伏、新能源汽车四大板块,四个行业合计占化工板块约50%权重。
- 光伏与新能源汽车景气指标来源于国君前期专题报告,本文重点补充化纤、聚氨酯分析。
- 各行业景气指标等权加总构建化工综合景气指数。
  • 策略与回测:


- 以综合景气指标边际变化择时买卖中证细分化工指数,回测显示2017年至2022年收益70.4%,优于同期板块指数29.9%及全A指数20.0%。
- 图28-30形象展示策略净值及相对净值表现,策略能够捕捉整体化工行业主要周期性机遇。

2.6 风险提示(页18)


  • 指标和模型均基于量化方法构建,若驱动指标出现异常大幅波动,可能导致综合指标结果失真及失效。

- 量化模型未必能适应所有市场情形,提醒投资者注意模型适用范围及周期风险。

---

3. 图表深度解读


  • 图1(页1): 按市值排序的中证细分化工指数成分股,万华化学居首,差距明显,反应聚氨酯板块龙头集中度高,其他包括恩捷股份、盐湖股份等,体现细分行业板块市值差异,佐证报告聚焦重点。

- 图2(页2): 2008-2017年涤纶占化纤产量稳定约90%,反映涤纶对子行业的绝对主导地位,为后续重点分析资金投入合理性提供支撑。
  • 图3(页2): 涤纶产业链示意,将原油逐层加工为PTA、MEG再到PET及各种纤维及包装应用,强调需求端连结纺织服装,表明研究重点应聚焦终端需求。

- 图4-7(页3-4): 显示纤维级PET占比最高、涤纶长丝产量和占比逐年增长、涤纶长丝下游以服装与家纺为主,揭示需求细分市场构成,为下游织机开工率作为景气指标合理性提供基础。
  • 图8(页5): 传统价差指标与行业整体毛利率波动趋势不同,相关系数甚至为负,说明一体化导致价差指标的局限和失灵,强调从需求侧分析合理性。

- 图9-10(页6): 纺织服装产业链及三类江浙织机开工率变化,三指标企稳及同步,体现织机开工率为需求变动直观指标,合理纳入景气度模型。
  • 图11-12(页7): 纺织服装下游需求内销与出口各50%,出口集中在美欧日,提示模型需兼顾国内消费与国外需求景气。

- 图13-15(页8-9): 涤纶综合景气度指标走势及择时策略净值、相对净值,回测效果显著超越指数,捕捉行情有效。
  • 图16-17(页10): 全球MDI、TDI产能分布,万华化学居首,显示行业集中度高,确定分析标的。

- 图18(页10): 聚氨酯产业链图谱,清晰展现纯苯、煤炭等上游原料经由MDI、TDI到多领域的下游应用,说明需求分散但重点明确。
  • 图19(页11): 万华化学毛利率与MDI-纯苯-煤炭价差走势高度正相关,验证该价差为盈利指标。

- 图20-22(页11-12): MDI及TDI下游需求结构占比,冰箱、汽车、家具等行业主导,说明地产周期和出口市场影响重。
  • 图23-24(页13): 冰箱出口近40%,出口主力为美欧日,呼应海外经济领先指标纳入。

- 图25-27(页14-15): 聚氨酯景气度指标及策略净值,策略稳健避险,突出合理配置价值。
  • 图28-30(页16-17): 化工综合景气指标走势图及择时策略净值及相对净值,体现四大板块合力判断行业周期、表现超额收益。


---

4. 估值分析



本报告并未展开传统估值模型分析。但在基本面与策略层面,报告基于多因子量化指标,通过核心盈利驱动因素(需求景气+产品价差)测算版块轮动,间接实现了行业价值的动态判断及择时模型。这种方法避免了传统静态估值困境,借助产业链结构及需求端数据,构建多维度景气度指标,从而指导行业股指配置。

---

5. 风险因素评估


  • 模型失效风险:核心指标本身基于量化历史回测,若主要驱动指标出现非理性波动,可能导致合成指标误差放大,影响择时准确性。

- 数据延时和更新风险:部分指标(如织机开工率、房地产开工数据)可能存在更新滞后,时滞风险影响判断敏捷性。
  • 宏观经济变动风险:海外经济领先指标随全球宏观变化而波动,若出现结构性经济转折,过往模型的预测能力可能下降。

- 产业链结构变化风险:产业链一体化虽使价差指标失灵,但若产业链逆向变革或新技术替代,当前模型的假设及指标有效性将降低。

---

6. 审慎视角与细微差别


  • 报告侧重三个核心方向(化纤涤纶、聚氨酯万华化学、及以需求为导向的量化指标),略微忽视产业链各细分环节的差异性,可能导致对次级品类或其他区域细分的判断不足。

- 以“等权加总”处理多指标,未对各指标未来权重作动态调整,存在均等赋权或简化处理导致的潜在信息损失。
  • 回测中相较于行业指数,聚氨酯策略收益略低,反映策略趋向稳健避险,可能错失部分行情,但提高了抗风险能力,体现平衡性。

- 光伏、新能源汽车指标依赖此前研究,未在本报告中详述,读者需对该部分指标构建方法自行补充理解,以完整掌握整体模型。

---

7. 结论性综合



本报告创新地突破传统单一成本和价差分析框架,将行业分析的重心转向需求端,利用织机开工率等下游直接反映纺织服装需求的量化指标,构建了更能精准反映涤纶化纤行业景气变化的综合指标。同时,聚氨酯行业参与企业高度集中,以万华化学为核心,通过MDI-纯苯-煤炭价差结合多维需求端指标如房屋新开工面积、海外经济领先指标等,建立了具备较强解释力和预测能力的景气度指数。

整合化纤、聚氨酯、光伏、新能源汽车四大行业景气指标,报告提出了化工行业综合景气指数,形成以需求链条驱动为核心的行业量化投资策略模型。量化回测显示:
  • 涤纶景气择时策略取得105.8%的收益,远超42个月期Wind化纤指数和Wind全A指数;

- 聚氨酯择时策略稳健获利263.6%,在规避大幅回撤的同时保持较高收益率;
  • 化工综合景气策略获得70.4%收益,明显优于行业指数和市场基准,且较好捕捉行业重要行情。


指标融合主成分分析与多重加权方法,有效滤除单一数据噪音,提升判别行业周期变化的信号强度。重要图表如图8、19展示传统指标与行业毛利率的背离及MDI价差与盈利间的强相关性,均佐证模型有效性与创新性。图14、26及29展示的各策略净值与相对净值充分体现投资策略的实际应用潜力。

报告同时识别了模型基于量化历史数据,有失效风险。整体上,该研究为化工行业投资策略提供了理论与实操性兼备的路径,强调下游需求对产业链影响的放大效应,具有较强的行业指导和市场实践价值。

---

参考文献与溯源



本分析严格依据报告原文内容,页码引用如下:

[page::0,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

---

附:部分关键图表示例(Markdown格式)


  • 图3:涤纶产业链示意图



  • 图8:传统价差指标与行业毛利率无明显相关性



  • 图19:万华化学毛利率与MDI价差显著正相关



  • 图29:化工综合景气指标策略净值表现




---

综上,本报告不仅详实呈现化工行业符合市场逻辑的景气度量化方法,也在策略回测中展示了良好的实战价值,为投资者在不确定宏观环境下提供较为稳定的行业配置方案。

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