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波动率震荡上行, 牛市价差策略盈利近 $2\%$

创建于 更新于

摘要

本报告分析了上证50股指期货及50ETF市场走势,期权市场及波动率相关指标表现。近期50ETF涨幅明显,波动率指数快速上升并进入震荡上行通道,认沽认购比率显示市场情绪较为乐观。推荐基于认购期权的牛市价差策略,最新回测显示策略本周盈利接近1.87%,展现出较好收益潜力。同时提醒投资者关注波动率短期回落风险。报告结合多个核心图表展示成交量、基差、波动率及策略表现趋势,为投资决策提供了量化支持与实时市场解读[page::0][page::3][page::7][page::8]

速读内容


50ETF与上证50期货市场走势跟踪 [page::3]


  • 50ETF近期价格持续上涨,伴随明显放量,说明资金流入活跃。

  • 上证50期货基差维持震荡走势并处于20以上的正值区间,显示现货与期货价格具备合理溢价。


期权市场认沽认购比及波动率动态分析 [page::4][page::5][page::6]


  • 期权认沽持仓量持续上升,认购持仓下降,但交易量认沽认购比处于中低水平,整体反映出市场偏乐观情绪。

  • 短期历史波动率有所下跌且接近中长期水平,预示短期波动将维持震荡。

  • 历史波动率锥显示当前波动率处于低位回升阶段,短线仍将震荡波动。


期权隐含波动率及波动率指数表现 [page::5][page::6]


  • 认购与认沽期权隐含波动率存在期限结构差异,认购期权整体隐含波动率偏低。

  • 波动率期限结构呈现认沽隐含波动率显著高于认购期权。

  • 日间波动率指数近期走出震荡区间并明显上升,预计短期仍维持震荡但存在回落压力。


牛市价差策略回测表现及推荐操作 [page::7]


  • 以100万元初始资金,买入7月行权价2.6和2.65牛市价差期权策略,本周实现近1.87%收益。

  • 保证金利用率上升,已接近资金上限,因此策略选择平仓。

- 交易成本费用详细说明,含买卖手续费及冲击成本。

投资建议与风险提示 [page::0][page::8]

  • 近期50ETF涨幅较大,波动率伴随上涨,推荐买入7月认购期权牛市价差策略。

- 市场情绪偏乐观,持仓量认沽认购比处于历史高位,存在行情反转风险。
  • 不建议做空波动率策略,短期波动率可能有回落压力,需注意行情变化对策略冲击。

深度阅读

金融研究报告详尽分析 — “波动率震荡上行,牛市价差策略盈利近2%”



---

一、元数据与报告概览



报告标题:波动率震荡上行,牛市价差策略盈利近2%
分析师:田钟泽(金融工程分析师)
发布机构:上海东证期货有限公司,东证衍生品研究院
报告日期:2017年7月16日
报告主题:基于50ETF及其期权和期货市场数据,分析当前市场波动情况,期权市场情绪及策略表现,给予投资建议和风险提示。

报告核心论点摘要
  • 50ETF近期上涨明显,伴随期权成交量和持仓量活跃,波动率指数处于近期高位,短期波动率震荡。

- 市场情绪偏乐观,持仓量认沽认购比处于历史高位,交易量认沽认购比维持中低水平,显示行情有延续强势的可能,但也提示回调风险。
  • 推荐买入7月行权价2.65和2.7的认购期权牛市价差策略,策略本周盈利约1.87%。

- 风险提示关注波动率短期回落可能对策略造成冲击。

总体上,作者看好短期市场强势,但同时审慎防范波动率回落后的调整风险[page::0,8]。

---

二、逐节深度解读



1. 市场运行状况跟踪



1.1 50ETF及上证50股指期货价格变动


  • 本周50ETF呈现明显上涨趋势,成交量也显著增加,显示市场活跃度提升(图表1)。

- 上证50股指期货基差(现货价格减期货价格)持续震荡,保持在较正的水平(20元以上),意味着期货价格略低于现货,市场预期保持稳定或者略显强势(图表2)。
信号说明期货与现货市场未出现明显背离,支持持续多头行情[page::3]。

1.2 期权市场运行状况


  • 期权交易量自11月以来整体呈波动走势,认购期权交易量高于认沽期权(图表3),表明多头情绪占优。

- 持仓量方面,认购期权持仓长期高于认沽期权,但认沽持仓量在不断上升,可能显示部分投资者在增持防护性认沽仓位(图表4)。
  • 认沽认购比(put/call比值)成交量维持中低水平,持仓量比接近历史高位,暗示认购势力占优,市场偏乐观但防范潜在调整[page::3,4]。


2. 市场波动率跟踪



2.1 滚动历史波动率


  • 短期(5日)历史波动率本周明显回落并趋于与中期(20日)及长期(60日)波动率持平,显示短期波动正趋于稳定和震荡(图表6)。

- 历史波动率锥显示当前波动率约16%,处于近一年多期中位数20%以下的较低水平,尚处平台震荡区域(图表7)。
这说明虽然波动率回升迹象已现,但整体仍处于中性震荡,波动未激增,风险情绪较为温和[page::4,5]。

2.2 隐含波动率


  • 从行权价维度,隐含波动率曲线呈现“微笑”形态不突出,认购期权虚值波动率较认沽期权低。

- 期限结构图表显示认购和认沽的远期隐含波动率之间差异较大,认沽期权整体波动率高于认购,反映市场对下跌风险的隐含担忧略高(图8、9)。
  • 主力合约隐含波动率呈震荡走势,近期周末有所回落(图表10),表明市场情绪虽维持活跃但有一定回调压力[page::5,6]。


2.3 波动率指数


  • 波动率指数近期走出震荡区间迎来明显上涨,伴随50ETF价格持续上升,波动率进入上行通道,但将随标的震荡调整而回落(图表11)。

综合历史和隐含波动率数据,市场短期波动率维持震荡偏高格局,反映投资者对行情持续性持谨慎积极态度[page::6]。

3. 推荐策略表现情况跟踪


  • 熊市价差策略不佳止损后,投资组合买入7月行权价2.6和2.65的牛市价差策略,获得近期近2%的盈利(1.87%),符合市场上行趋势(图表12)。

- 策略运行基于100万元初始资金,风险控制得当,手续费6元买入,2元卖出,冲击成本低,保证金利用率高(300个价差组合开仓)。
  • 历史表现显示该牛市价差策略在过去几个月总体呈上升趋势,保证金波动较大,但净值增长稳健(图表13)。

此处策略结合波动率及期权特征设计,适应当前市场形态,稳健实现盈利[page::7]。

4. 投资建议


  • 鉴于50ETF近期强势表现,金融工作会议利好金融板块,短期继续看好金融板块走势,保持偏强预期。

- 波动率伴随标的上涨明显上行,建议避免做空波动率策略,防范风险。
  • 持仓量认沽认购比处于历史高位,市场情绪偏乐观,交易量认沽认购比较中性到偏低,支持行情延续强势。

- 同时提示情绪极值可能导致行情反转,投资者需警惕潜在回调。
  • 推荐买入7月2.65和2.7行权价认购期权的牛市价差策略,顺应市场波动率上升和标的强势的市场环境[page::0,8]。


5. 风险提示


  • 主要关注波动率短期可能回落带来的策略冲击风险。

- 投资者应警惕情绪指标极值和波动率波动可能导致的市场调整,注意策略灵活调整与风险控制[page::0,8]。

---

三、图表深度解读



图表1(50ETF成交量)


  • 显示了2016年9月至2017年7月期间,50ETF价格(红线,左轴)与成交量(灰线,右轴)走势。

- 价格稳定上涨至2.65左右,成交量波动中有明显峰值,近期成交量大幅增加。
  • 反映市场资金活跃度提升,交易热度增加,支持价格上行力度[page::3]。



图表2(上证50股指期货基差)


  • 红线为上证50期货价格,呈逐步上扬趋势,灰线为基差,长期震荡但最近有所升至20以上。

- 基差长期保持正值,期货价格略低于现货反映正向基差,显示市场对未来走势预期积极,且期现价差正常[page::3]。


图表3(期权合约交易量)


  • 认购(红)和认沽(灰)期权交易量走势图,认购量整体高于认沽,数值区间大多在20万至100万张之间波动。

- 最近几个月认购交易量有明显攀升,表明多头兴趣增强,市场非对称积极[page::3]。


图表4(期权合约持仓量)


  • 认购和认沽期权持仓量走势,认购长期高于认沽,但近期认沽持仓量上升趋势明显。

- 这说明投资者在享受多头行情的同时,逐步加仓防范风险认沽部位,形成双重风险管理布局[page::3]。


图表5(认沽认购比)


  • 以5日移动平均成交量和持仓量的p/c比值显示,成交量p/c比维持中偏低水平(约70%左右),持仓p/c比处于历史高位(约120%)。

- 结合50ETF价格走势(红色虚线)看,市场持仓显示偏乐观,成交量表明新交易活跃度对认沽的关注较少,支持多头延续可能[page::4]。


图表6(滚动历史波动率)


  • 展示5日、20日和60日滚动历史波动率趋势,5日波动率短期内有所回落,接近20日和60日水平。

- 显示短期波动性趋于稳定和缓和,波动率震荡迹象明显[page::4]。


图表7(历史波动率锥)


  • 该图显示不同滚动窗口(5天至60天)历史波动率的最大、最小、25分位数、中位数、75分位数。

- 当前短期波动率落在较低分位值附近,尚有波动上行空间,波动率保持稳定可能性大[page::5]。


图表8(隐含波动率微笑)


  • 展示7月认购(红线)和认沽期权(灰线)按行权价隐含波动率的水平。

- 认购期权隐含波动率较低,且近似上升趋势,认沽隐含波动率整体较高,说明投资者对潜在下跌风险要求的溢价更高[page::5]。


图表9(波动率期限结构)


  • 认购和认沽期权隐含波动率按月份排列,从7月至12月,认沽明显高于认购,且波动率随时间拉升。

- 说明远期波动率预期相比近期更高,市场存在一定风险溢价,且看跌期权溢价更高[page::5]。


图表10(主力合约隐含波动率变化)


  • 本周内,认购期权隐含波动率有小幅波动相比,整体呈震荡下行趋势,认沽波动率虽波动更大但保持高位震荡。

- 显示短期内市场隐含风险水平保持中高位,波动率压力存在,但波动率指数波动不剧烈[page::6]。


图表11(日间波动率指数)


  • 近期波动率指数从较低区间震荡上升至约40以上,50ETF价格同步上涨。

- 表明近期市场波动率活跃度提升,进入波动率上行通道,短期仍存在回落压力[page::6]。


图表12(50ETF熊市价差收益与保证金)


  • 显示近期熊市价差组合净值跌落、止损后牛市价差策略净值逐渐回升,收益接近1.02(即2%收益)。

- 保证金水平提高至100万元,显示策略资金利用及风险控制有效(图表12)[page::7]。


图表13(推荐策略历史表现)


  • 自2016年9月末以来,牛市价差组合净值总体稳步上涨至1.3以上,保证金波动频繁,显示策略资本动态调整精细。

- 说明该牛市价差策略在当前市场环境下具有良好的盈利能力及风险控制,稳定增值[page::7]。


---

四、估值分析



本报告主要聚焦期权及期货市场的波动和策略表现,对标的资产本身的估值分析无详述,投资建议基于期权定价和波动率结构,没有明显评估传统股权估值模型或内在价值估算。

所用的方法:通过量化交易策略(牛市价差)利用期权隐含波动率及行权价间价差,结合历史波动率和市场情绪指标判断市场走势,进行风险与收益的平衡管理,实现盈利。策略以低风险暴露收获期权价格预期差异挖掘投资机会。

---

五、风险因素评估


  1. 波动率回落风险:波动率指数虽进入震荡上行通道,但短期存在回落压力,若波动率快速回落,期权价格与策略收益可能受到不利影响。

2. 市场反转风险:基于认沽认购比指标,当前市场情绪偏乐观,处于极值附近,情绪反转可能导致标的价格大幅调整,使得上述策略收益受损。
  1. 流动性风险:尽管当前成交量活跃,但期权相关成本(手续费和冲击成本)依然存在,若市场流动性突然恶化,将增加交易成本,影响策略执行效率。

4. 政策与宏观风险:报告提及可能受金融工作会议影响,若政策超预期调整,市场行情可能出现大幅波动,影响策略正常运作。

报告对风险有所提示,但未明确给出风险概率及缓解措施,投资者需要结合自身风险承受能力进行动态调整[page::0,8]。

---

六、批判性视角与细微差别


  • 报告核心偏向市场短期强势判断,虽然对回调风险有提示,但整体措辞偏乐观,可能对上涨预期持较大信心。

- 波动率及认沽认购比指标在不同时间窗口可能带来不同解读,报告侧重近期数据,忽略了历史多周期的变动规律。
  • 策略收益1.87%在短期内表现优异,但未详细披露策略在不同市场环境下的表现稳定性和最大回撤数据,不够全面。

- 期权市场流动性相关成本仅提及交易费和冲击成本估计,潜在市场流动性骤变的影响未充分分析。
  • 虽述及金融会议可能利好,但对更长远宏观经济和政策变动影响分析较少。

整体来看,报告结论合理基于数据支持,但偏乐观,投资者使用时需结合宏观市场全局进行综合判断。

---

七、结论性综合



本报告基于详细市场数据与期权波动率结构,客观分析指出50ETF近期强势上涨趋势与活跃期权市场相辅相成。期权持仓和交易量的数据表明市场当前情绪偏乐观,波动率指数虽处较高位,短期内预计保持震荡运行,符合市场逐渐进入震荡上行阶段的判断。

通过对历史波动率锥和隐含波动率微笑及期限结构的解读,作者揭示出市场对后续风险的定价差异,尤其认沽期权溢价更高,提示下行风险隐含存在,该点为风险提示提供了数据支撑。

针对行情与波动率特征,报告重点推荐牛市价差策略,结合期权手续费和冲击成本对策略的实际运行效率进行了量化分析,策略近期获得近2%回报,验证了理论与实际相符。

风险提示合理强调波动率或情绪指标回落带来的潜在风险,提醒投资者严格风险控制。

综上,报告呈现的市场多头主导情绪及波动率逐步上行的背景较为合理,牛市价差策略的盈利表现进一步增强了报告观点的说服力,是短线投资者关注期权策略动态的有用参考资料。

总体评级:短期看涨偏强走势,建议持有相应认购价格价差期权策略,注意波动率回落风险。投资者应结合自身风险承受能力和流动性状况灵活配置。

---

参考文献页码



本分析中引用数据均基于报告第0至8页图表及文字内容综合解读,详细溯源如下:
  • 报告主文及策略建议综述[page::0,8]

- 市场行情及成交量、基差解读[page::3,4]
  • 波动率历史及隐含波动率分析[page::4,5,6]

- 推荐策略表现及成本分析[page::7]
  • 风险与投资意见提示[page::0,8]


---

(完)

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