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金 • 全球研究 | 国别研究系列之哈萨克斯坦篇:中亚经济引擎
创建于 更新于
摘要
本报告系统评估哈萨克斯坦作为中亚最大经济体的经济发展与改革进展,重点关注能源矿业支柱地位、多元化制造业发展、资本市场深化、国际贸易合作及货币金融政策。报告指出哈国经济增长稳健,制造业潜力大,金融市场改革促进私有化及吸引外资,且中哈合作深化成为区域合作亮点 [page::0][page::3][page::5][page::14][page::15][page::17][page::18]
速读内容
哈萨克斯坦经济增长稳健 [page::3][page::4]

- 2024年实际GDP增长4.8%,消费和投资推动持续扩张。
- 1994-2024年名义GDP复合增长率达20%,人均GDP增长年均10.4%。
- 2025-2026年IMF预测经济将保持4.9%和4.3%的中高速增长。
产业结构与重点领域发展 [page::5][page::6][page::7][page::8]

- 能源矿业仍为经济支柱,2024年油气及金属矿业GDP占比12%,出口占比64%。
- 新兴金属矿业FDI流入持续增长,2024年刷新历史高位。
- 制造业名义GDP占12%,发展空间广阔,政府推动产业多元化和工业化。
- 哈国为全球最大铀生产国,钨矿、黄金储量和产量全球排名靠前。
交通物流与国际贸易合作亮点 [page::9][page::10][page::16]

- 哈萨克斯坦位居欧亚交通枢纽,新亚欧大陆桥与中间走廊运输能力提升。
- 2024年中欧班列开行列数及货运量同比增长近10%,极大提升对欧亚贸易连接。
- 中哈贸易规模持续扩大,2024年双边贸易额达440亿美元,中国为最大贸易伙伴。
金融与资本市场深化改革 [page::11][page::12][page::13][page::14][page::18]

- 哈萨克斯坦实行自由浮动汇率政策,高通胀高利率背景持续存在。
- 阿斯塔纳国际金融中心AIFC建设加速,吸引私有化项目及境外投资,促进区域金融枢纽形成。
- 2025年6月KASE综合指数较2020年上涨125%,显示股票市场快速发展潜力。
- 中哈两国金融合作深化,人民币国际化及跨境本币使用增强。
中哈合作与未来展望 [page::15][page::16][page::17][page::18]
- 双边贸易和投资结构互补,重点集中于能源、矿业及基础设施建设。
- 中国企业积极参与新能源项目,扩展绿色能源合作。
- 新疆自贸区建设推动区域联通,为中哈经贸和金融合作创造新机遇。
- 地缘政治下哈萨克斯坦区位优势凸显,参与“一带一路”等区域机制,保持中亚经济引擎地位。
深度阅读
中金•全球研究 — 《国别研究系列之哈萨克斯坦篇:中亚经济引擎》详尽分析报告
---
一、元数据与概览
- 报告标题:《国别研究系列之哈萨克斯坦篇:中亚经济引擎》
- 作者及发布机构:陈健恒、杨鑫等,出自中金公司全球研究部
- 发布时间:2025年7月17日
- 研究主题:哈萨克斯坦国别经济研究,聚焦其能源矿业、产业多元化、资本市场发展、对外经贸与中哈合作
核心论点与评级:
报告主张哈萨克斯坦作为中亚经济引擎,依托丰富矿产能源资源、特殊地理区位及深化改革,正在迈向经济结构多元化和持续增长。核心观点强调:
- 以能源矿业为基石,推动工业多元化和制造业发展;
2. 资本市场深化与私有化引领改革新机遇;
- 中哈合作进入新阶段,支持跨境贸易与金融合作;
4. 政府积极推进交通物流枢纽建设和绿色低碳经济转型;
- 在当前地缘政治背景下,哈萨克斯坦的区域战略地位进一步巩固。
虽然报告未提供具体买卖评级和目标价,但其整体分析表达了对哈萨克斯坦经济前景的积极和看好态度。
---
二、逐节深度解读
2.1 国家概况与地缘战略地位
报告首章对哈萨克斯坦的地理位置、人口、历史及其在中亚和欧亚区域的政治经济地位作深入介绍。哈国为全球第9大国土面积国家,中亚第一大经济体,且人口规模适中(2023年约2033万人)。经济从计划体制转向市场经济后迅速发展,经济总量30年增长10倍。其国际信用评级稳步提升,2024年穆迪把长期主权评级提升到Baa1,显示国际资本市场信心增强。
哈国是独联体、上海合作组织和欧亚经济联盟重要成员,2025年为“上合组织可持续发展年”,强调能源合作潜力,为地区安全稳定和经济发展发挥关键作用。该章节奠定了哈国在区域经济政治格局中的基础地位和战略优势。[page::1,2]
2.2 经济增长与改革历程
自1991年独立以来,哈萨克斯坦经济经历从“休克疗法”和私有化的探索期,到面向2030和2050的长期发展战略,再到2019年后加强工业化和基础设施建设的新阶段。特别提出了“公正经济”理念,力求转变经济发展模式,强化民营经济和消除垄断。
2024年《至2029年国家发展规划》提出显著目标——经济规模翻一番,达4500亿美元。四大改革措施分别是:制造业多元化、绿色经济发展、交通物流枢纽强化和激发私营经济活力。
经济数据方面,2024年名义GDP达131.6万亿坚戈,20年复合年增长率20%,人均GDP 14,186美元,10.4%的年均增长。实际GDP增长4.8%,消费、投资和政府支出的增长均较强,2025—2026年IMF预计GDP增长仍将维持4%以上的中高速态势。整体说明哈国经济处于较好增长轨道上,改革政策推动有效。[page::2,3,4]
2.3 产业结构与资源优势
- 能源矿业依然是经济支柱。油气产业GDP占比约9.1%,金属矿业占比3.8%,合计12%。重点油田如田吉兹、卡拉恰甘纳克、卡沙甘的开发由国家企业KazMunayGas和国际巨头参与。2024年石油天然气出口占哈国出口64%,依靠油气资源支撑经济增长。
- 金属矿业被认为是未来经济新亮点,外资流入显著提升。2024年金属矿业FDI流入创新高,而油气FDI正逐步趋缓,表明矿业多元发展战略取得阶段性成果。
- 制造业增加值占GDP仅约12%,但增速高达15%,产业多样化明显。制造业主要包括机械制造、化工、食品加工等,政府积极通过经济特区扶持制造业发展以推动产业升级。
- 交通物流作为国家战略重点,铁路公路大规模建设及数字基础设施升级增强欧亚运输枢纽地位。
矿产资源丰富且多样化,哈国是全球最大铀生产国(占全球产量超40%)、第1钨矿、前十黄金生产国等,矿产储量涵盖90%元素周期表元素的重要矿产种类。政府推行矿业监管改革,简化审批流程,吸引外资,试图延续和扩大矿业优势。
农牧业是中亚“粮仓”的称号,国土77.4%为农业用地,小麦出口占全球3.3%。农业劳动生产率及出口目标显著提升,配合产业升级与加工比率增加计划。
尤其新能源开发处于初期阶段,拥有水电、太阳能、风电、生物质、地热等丰富潜能,未来可成为绿色低碳转型重要动力。
整体产业结构表现为“能源矿业主导、制造业快速发展、农业战略性保障、交通物流枢纽建设促进产业融合”,经济结构优化步伐加快。[page::5,6,7,8,9,10]
2.4 对外贸易与中哈合作
哈国是中亚贸易投资自由化的领导者,中国是其最大贸易伙伴。2024年哈对中国出口149亿美元,主要出口矿石、油气、铜及制品;中国对哈出口以机械、纺织服装、汽车运输设备为主,中哈贸易额近年显著增长。中哈双方在能源、矿业、农业、新能源和基础设施领域保持深度合作,制订多个重大项目和运输走廊建设,如新亚欧大陆桥、中间走廊和多条跨境铁路。中国技术和投资优势推动哈工业化和绿色转型。新疆自贸区的设立进一步增强双方经济合作平台。
货币金融领域,中哈本币互换协议扩大,人民币国际化合作推进。阿斯塔纳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提升区域金融枢纽地位,积极推动AIX与国际交易所双重上市政策。港交所助力哈企引入亚洲投资资本。
中哈产业链互补,涵盖高附加值技术、标准建设、科研合作,前景广阔。[page::15,16,17,18]
2.5 金融市场与货币政策
哈国金融体系为两级结构,中央银行NBRK负责货币政策及宏观监管。2025年以来,坚戈兑美元保持相对稳定,尽管经历货币贬值压力。政策以通胀目标制为核心,基准利率调节货币市场利率,传导至实体经济。报告指出哈国政策利率较高且持续高通胀(2024年通胀显著高于多数发展中国家),资金成本上升限制投资,部分表现金融抑制特征。
资本市场包括KASE和AIX两大交易所,国有企业正加快私有化和上市步伐,资本市场规模和深度逐渐扩大。2025年KASE综合指数较2020年涨幅125%,展现活跃的投资机会。
报告强调资本市场整合趋势,以及国际多重上市和跨境融资的潜力。所有这些金融改革致力于克服资金成本高、金融体系宽度和深度不足的问题。
风险提示方面,重点为货币大幅贬值、高通胀导致货币超预期紧缩以及资本外流风险。[page::11,12,13,14]
---
三、图表深度解读
图表1:哈萨克斯坦实际GDP增速(1995-2024)
- 描述:2024年实际GDP增速为4.8%,过去二十年整体保持中高速增长,最低时疫情影响下出现-2.5%衰退,复苏后持续回升。
- 解读:增长的波动明显体现了从经济转型探索期,到2030和2050发展战略实施的过程,以及全球油价波动和地缘政治影响。新国家发展计划带来稳健持续增长预期。
- 联系文本:强化2024年发展战略目标的实施力度及经济结构调整的必要性。
图表2和3:名义GDP各分项与实际GDP增速分项(2014-2024)
- 描述:消费占GDP最大比重,2024年达71万亿坚戈,年均约13%增长,投资增长显著且占比提升至37万亿坚戈。
- 解读:消费为经济成长主引擎,投资作为第二,展现基础设施和工业扩张动力。政府支出较平稳增长,净出口贡献较小波动。
- 联系文本:显示经济由资源依赖转向内需驱动结构调整过程。
图表4:2022年以来FDI流入结构变化
- 描述:油气领域FDI流入下降,金属矿业FDI流入2024年达到新高,显示投资结构调整。
- 解读:表明将重点从传统能源扩展到金属矿产,更有利于推动产业多元化发展战略。
- 联系文本:进一步验证报告中提及金属矿业将成为哈萨克斯坦未来增长新引擎的观点。
图表5:主要矿产资源储量与产量全球排名(2024年)
- 描述:钨储量占全球50%以上,铀储量14%且产量40%全球第一,铬储量26.7%第二,锰、锌、白银、黄金等排名前十至十几位。
- 解读:矿产资源的丰富度与稀缺性为哈国经济提供长远支撑,尤其是铀和钨对全球市场有较大影响。
- 联系文本:强化矿业作为经济核心产业的重要地位。
图表6:主要黄金生产国2024年产量对比
- 描述:哈萨克斯坦2024年黄金产量达到130吨,居全球第六位。
- 解读:黄金产量位居世界前列,具有战略价值,但非法采矿问题影响行业规范发展。
- 联系文本:强调需持续推进矿业治理改革,规范产业链。
图表7和8:发展中国家货币汇率变动与通胀利率对比
- 描述:哈萨克斯坦货币兑美元明显贬值,但仍有升值趋势,通胀与利率均居高位。
- 解读:表明哈股经济处于高通胀、高利率并存的转型期,货币政策面临压力与挑战。
- 联系文本:加剧资本流动性风险,推动金融体系改革和货币政策调整。
图表9和10:哈萨克斯坦KASE股票市场综合指数与主要上市公司
- 描述:KASE指数2025年6月达6018.6,五年大涨125%,多主要国企包括KazMunayGaz等已上市。
- 解读:资本市场快速发展,私有化及现代企业制度改革有效推动股票市场活跃度。
- 联系文本:支持资本市场深化改革与跨境融资的政策趋势。
图表11和12:中国与哈萨克斯坦贸易结构(2014-2024)
- 描述:中国对哈出口机械、纺织服装大幅增长,2024年合计约15亿美元;进口哈矿产和金属等资源占比大幅提升。
- 解读:体现中哈产业互补和贸易快速增长,建设“一带一路”关键节点作用。
- 联系文本:进一步验证报告观点“中哈合作进入新时代”及产业链协同发展。
---
四、估值与资本市场分析
本报告虽无具体公司层面估值模型,但提及:
- 资本市场改革驱动估值提升:私有化和企业IPO通过股权市场引入透明、高效的管理,提升资产价值,推动整体经济效率。
- 双重上市与国际资本流入:AIX推行“AlIX+”双重上市政策,引入多国投资者,增强融资渠道,改善资本市场活力。
- 金融监管架构逐步完善:NBRK强化货币政策工具,ARDFM监管资本市场及银行保险行业,国际经验借鉴提升监管水平。
估值分析隐含对哈国宏观经济稳健增长、资本市场扩容及外资投资环境改善持乐观态度。
---
五、风险因素评估
- 货币贬值风险:坚戈面临大幅贬值压力,加之外部美元周期波动,相关汇率风险恐加剧资本流出。
- 高通胀和高利率风险:高利率抑制投资活动,且通胀或引发进一步货币紧缩,影响经济增长质量。
- 金融市场深度不足:资金成本高企、投资渠道有限,构成经济结构升级的瓶颈。
- 矿业资源依赖风险:油气价格波动将持续影响出口和财政收入,制造业及多元化推进受限。
- 地缘政治与区域安全风险:中亚地缘政治复杂,对外交通及贸易通道安全存在潜在影响。
报告未详细列出缓解措施,但强调深化改革、吸引外资、政策透明度和区域合作为主要应对手段。[page::1,11,18]
---
六、批判性视角与细微差别
- 报告整体表现出对哈萨克斯坦经济增长和改革力度的积极评价,但对产业改革面临的实际执行难度和地缘政治风险未充分展开,特别是在矿业资源价格大幅波动和区域安全稳定性方面的潜在不确定性。
- 制造业虽然增速快,但占比仍低,且高利率对工业投资和结构升级构成挑战,报告对此关注尚不够深入。
- 关于资本市场,尽管重视私有化和双重上市推动资本市场发展,但未充分强调市场流动性、投资者结构多元化等可能制约因素。
- 汇率政策受美元周期影响较大,潜在外部冲击风险需要高度关注,报告对此风险评价尚属轻描淡写。
---
七、结论性综合
关键发现与论点总结:
- 哈萨克斯坦依托丰富的能源和矿产资源,稳坐中亚经济“龙头老大”的位置,是欧亚大陆重要经济枢纽,经济总量和人均GDP稳步提升,国际信用评级处于历史高位。
- 政府推动深化全方位经济改革,强调公正经济与民营经济发展,制定了至2029年的国家发展规划,谋求产业多元化与绿色经济发展。石油、天然气、金属矿业仍为经济核心,但制造业和交通物流等新兴领域呈现强劲增长态势。
- 资本市场改革进展显著,国有企业私有化和IPO提速,阿斯塔纳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推动区域金融服务创新,支持人民币国际化和中亚金融体系的国际化整合。
- 中哈合作进入新时代,中国成为哈最大贸易伙伴,双方贸易额、投资及基础设施项目快速增长,互补优势促进跨境经济一体化。
- 哈经济虽有亮点,但面临高通胀、高利率、汇率波动及金融抑制等结构性风险,需持续深化改革以保障经济可持续增长。
图表数据深刻见解:
- GDP实际增长率稳健,消费和投资是主要驱动力,显示内需和固定资产建设双轮驱动模型有效运行。
- 外商直接投资流向从油气转向矿金属矿业,新兴产业投资信号释放改革政策效果。
- 矿产资源储量及产量位居全球前列,支撑出口和财政收入基础。
- 资本市场指数大幅提升,反映私有化和市场化改革激发的资本活力,投资机会明显。
- 中哈贸易品类多样,双边贸易额持续快速增长,具有强烈的产业和区域联动效应。
总体立场:
报告立场积极,表达了对哈萨克斯坦经济中长期增长潜力和改革深化成果的肯定,同时提醒关注与防范经济结构调整中的金融及宏观经济风险。建议持续关注资本市场发展及跨境金融合作机会,尤其是在“一带一路”倡议和新亚欧大陆桥等战略框架下的区域经济合作成果。
---
参考资料溯源
以上分析内容均源自原报告内容,并在每段落末均标注对应页码,部分摘要数据及图表详见报告内各页。
[page::0-19]
---
附:各重要图表示例(部分)
— 哈萨克斯坦实际GDP增速
-

— FDI流入结构变化
-

— 中国对哈出口商品类别
(此处仅为示例,可根据需求继续添加)
---
以上即为该中金全球研究报告的详尽剖析与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