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河有色华立】行业周报丨贸易战风险再起,建议关注避险金属与反制金属
创建于 更新于
摘要
本报告回顾了2025年10月上旬有色金属市场行情,重点分析了中国稀土出口管制政策的升级及其对全球市场的影响,指出贸易战升级带来的市场避险情绪抬升,有望推动黄金等避险金属价格上涨,同时建议关注反制性金属的投资机会。此外,报告详细披露了不同金属价格变动及行业风险,强调供需格局的持续变化对价格形成支撑。 [page::0][page::1]
速读内容
本周有色金属市场行情回顾 [page::0]

- 上证指数周涨幅0.37%,沪深300指数下跌0.51%。
- 有色金属行业指数上涨4.44%,其中工业金属涨幅达5.35%,贵金属小金属及金属新材料均有不同程度上涨。
- 铝铜锌铅等金属价格表现稳健,上期所多种金属价格同比上涨,伦敦LME金属价格波动较大,部分金属有所回调。
- 稀土及电池材料价格波动有限,钴及钼等金属价格有明显上涨。
贸易战风险加剧,稀土出口管制升级驱动行业预期 [page::0]

- 商务部发布多项稀土出口管控政策,全球范围内强化长臂管辖。
- 稀土生产设备、原辅料及关键技术出口受限,进一步巩固中国稀土全球优势及定价权。
- 预计四季度稀土价格在供应紧缩及订单支持下仍有上涨空间。
- 美国威胁对中国商品加征双倍关税,升级贸易摩擦,将压制市场风险偏好,提升黄金等避险资产需求。
风险提示与行业评级体系介绍 [page::0][page::2]
- 主要风险包括国内经济复苏不及预期、美联储降息进展迟缓、有色金属价格大幅回落及中美贸易关系的进一步恶化。
- 报告内构建了行业和公司评级体系,明确了推荐、中性及回避等级标准,辅助投资者决策。
深度阅读
【银河有色华立】行业周报详尽解析 —— 贸易战风险再起,聚焦避险金属与反制金属
---
一、元数据与概览
- 报告标题:【银河有色华立】行业周报丨贸易战风险再起,建议关注避险金属与反制金属
- 作者:华立、孙雪琪
- 发布机构:中国银河证券研究院
- 发布日期:2025年10月15日
- 报告主题:全球及中国有色金属行业最新行情动态、贸易战风险分析及投资策略建议,重点关注避险金属和反制金属
- 核心观点与主旨:报告基于最新全球与中国有色金属市场行情及国际贸易形势,分析美国加征关税及中国稀土出口管控升级对有色金属价格与行业格局的影响,提出投资建议聚焦避险金属(如黄金)和反制金属(如稀土),并指出潜在的多重风险点。报告传递出的主旨是,当前贸易战风险再次升温,供需格局和政策导向驱动避险及稀土等金属行情看涨,投资者应关注相关板块机会。[page::0]
---
二、逐节深度解读
1. 市场行情回顾
- 核心论点:截至2025年10月10日,上证指数小幅上涨0.37%,沪深300指数轻微下跌0.51%,而有色金属整体表现显著优于大盘,行业指数上涨了4.44%。在有色金属子行业板块中,表现最突出的是工业金属(+5.35%)、小金属(+4.64%)和金属新材料(+4.44%),表明市场资金青睐基础及新材料类金属产品。
- 数据解析:
- 上期所主要金属价格均呈现上涨趋势,其中铜涨幅3.18%,锡涨幅2.72%,显示工业金属需求稳健。
- 伦敦LME金属行情则出现不同走势,铜和锡价格分别下跌3.19%和5.62%,可能反映国际市场对贸易战及全球经济增速担忧加剧。
- 贵金属板块,国内黄金和白银价格分别上涨3.35%和1.43%,表现出典型避险资金流入特征。
- 稀土相关品种氧化镨钕、氧化铽等价格变化幅度较小,中重稀土价格保持基本稳定。
- 锂及电池材料价格大体趋稳,反映电动车及储能产业需求相对稳固。
- 电解钴及相关钴产品价格显著上涨(电解钴涨3.26%,四氧化三钴涨13.03%),凸显供应偏紧及新能源行业支持。
- 逻辑与推断:
- 国内金属价格普遍上涨受益于贸易战担忧,国内市场对避险与供应紧张的双重预期推升价格。
- 国际市场部分金属价格回落则与全球经济增长放缓风险和贸易紧张关系紧密。
- 贵金属价格的上涨和能源金属稳定体现了市场的风险偏好调整和避险资产需求升级。[page::0]
2. 投资建议
- 核心观点:
- 中国政府针对中重稀土的出口管制政策全面升级,涵盖稀土矿产及生产技术,公开扩大管辖范围到全球,强化对关键技术和原辅料的掌控。
- 此举有利于巩固中国稀土在全球供应链的主导地位,提升行业整体的定价权及长期垄断时间。
- 受供应收紧与稳定需求支撑,预计2025年第四季度稀土价格有进一步上涨空间。
- 另一方面,美国威胁对中国商品加征高达100%的额外关税,并限制关键软件出口,美国政府持续停摆背景下,贸易战风险升级,市场避险情绪上升。
- 建议投资者关注受益于避险资金流入的黄金等贵金属,以及作为反制战略资源的稀土金属。
- 逻辑依据:
- 稀土的出口限制加强了稀土行业的供给端控制,有助于提升相关公司的行业估值。
- 美国贸易加税政策可能显著冲击外贸及市场信心,推动投资者资金向安全资产转移。
- 投资逻辑延伸:
- 避险金属在宏观不确定性加剧时表现突出。
- 反制金属尤其是稀土的战略地位提升,将增强相关产业链公司的盈利和估值。[page::0]
3. 风险提示
- 报告指出四大风险因素:
1. 国内经济复苏不及预期,可能抑制金属需求。
2. 美联储降息幅度低于预期,导致流动性收紧,令金属价格承压。
3. 有色金属价格可能出现大幅波动或下跌,影响投资收益。
4. 中美贸易摩擦及关税战可能比市场预期更加激烈,增加市场不确定性。
- 风险因素均可能对价格走势和行业景气度产生显著影响。
- 报告未详细列出缓解策略,但借助行业分散布局与对冲避险金属等配置逻辑,隐含具有一定风险管理意识。[page::1]
4. 研究团队与评级体系介绍
- 三位核心分析师均具备丰富的国际背景及行业研究经验,体现报告研究的专业性和权威性。
- 评级体系明确以行业及公司股价相对于各自市场基准指数表现为标准,明确分为推荐、中性、回避等等级,利于投资者基于风险收益分层决策。
- 评级时间维度为6到12个月,符合行业研究常见的中期视角。[page::2]
---
三、图表深度解读
图表1(页面0的价格及指数行情汇总)
- 描述:图表综合展示了截至10月10日,上证指数、沪深300指数及SW有色金属行业指数的表现,及有色金属细分子行业涨跌幅。同时以两大交易所(上期所、伦敦LME)为主,展现主要金属价格收盘数据和涨跌幅。
- 数据细节与趋势:
- 上证指数微升,沪深300微跌,显示大盘波动不大。
- 有色金属行业指数大幅上涨4.44%,明显强于大盘,体现资金有意向金属板块聚集。
- 上期所主要金属价格均呈上涨趋势,尤其铜、锡涨幅突出。
- LME金属价格相对疲软,铜、锡分别大幅下跌,反映国际贸易风险及经济担忧。
- 黄金与白银价格上涨,呼应避险资金流入大趋势。
- 稀土与电池材料价格走势稳中有涨,反映供应端收紧和新能源产业持续支撑。
- 图表联结文本:
- 图表提供市场价格及指数波动的直观数据支撑了文本中市场行情回顾章节关于行情分化、避险需求提升及供应收紧的论点。
- 数据潜在限制:
- 价格涨跌幅均为周度变化,短期波动较大,对中长期趋势判断需要结合更长周期数据。
- LME与上期所价格分化较大,可能因结算货币(美元vs人民币)、交货地及供需结构差异所致。
- 原图溯源(Markdown示意):



图表2(分析师及评级体系)
- 描述:团队成员的资质介绍、及银河证券的行业及公司评级体系说明。
- 意义解读:
- 明晰的团队专业背景增强了报告的权威性和可信度。
- 评级体系有助读者理解报告中“推荐”“中性”“回避”等评判标准,理解未来走势的市场期待。
- 图解连贯性:团队资质介绍为报告研究深度提供信任基础,评级体系为报告结论的后续应用奠定制度基础。
- 原图溯源(Markdown示意):



---
四、估值分析
报告主要聚焦行业周度行情及政策形势解读,没有详细披露具体公司的估值模型或目标价。估值分析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 稀土出口管制升级被视为提升行业整体估值的催化剂,因其强化垄断期和定价权,从而提升未来盈利预期。
- 避险金属价格的升高,也明显推升相关行业公司的市场估值。
- 报告评级体系虽有明确分级标准,但未见具体个股估值方法论披露,如市盈率、现金流折现等。
基于此,可推断估值提升的逻辑依赖于政策变量驱动的供给端紧缩和避险情绪带来的价格上涨,这反映了典型的政策风险与供需基本面结合的估值驱动思路。[page::0][page::2]
---
五、风险因素评估
- 经济风险:国内经济复苏速度不及预期,可能导致金属需求下降,价格压力增大。
- 货币政策风险:美联储降息幅度低于预期会抑制流动性,增加资本市场不确定性,影响有色金属价格。
- 市场价格风险:有色金属价格短期波动大幅下跌,可能导致板块整体估值降低。
- 贸易摩擦升级风险:中美贸易对抗如果超预期升级,带来更大市场动荡和产业链风险。
- 这些风险提示表明尽管当前贸易战和政策导向带来机会,但投资者仍需密切关注宏观和地缘政治风险动态。
报告没有具体提及风险缓释策略,但强烈暗示通过关注避险资产与政策受益板块,以及分散布局来应对潜在波动。[page::1]
---
六、批判性视角与细微差别
- 视角审慎:
- 报告乐观强调稀土管控带来的行业垄断和定价权提升,但未充分论述此举可能引发的国际反制或替代品研发加速风险。
- 美国加税政策描述侧重风险传导但未细致讨论其对下游产业链具体影响及中长期市场结构性调整可能。
- 内部一致性:
- 价格市场表现部分,报告显示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上期所vsLME)价格走势出现显著背离,暗示短期供需与贸易政策摩擦导致市场分化,这一点在文本中未加深挖掘。
- 风险提示与投资建议均强调贸易摩擦风险,但对于经济复苏不及预期的影响评估略显简略,缺少量化分析。
- 建议提升:
- 如果能补充针对不同金属的供应链波动影响、终端需求弹性分析,以及更多的财务模型支持,报告的深度与实用性将更强。
- 图表中的数据呈现良好,但对价格波动的因果分析及宏观变量联动尚可加强。
---
七、结论性综合
本报告以详尽的市场数据与政策更新为基础,深刻揭示当前全球及中国有色金属市场面临的复杂环境:贸易战风险加剧使得避险需求上升,促使贵金属价格走强,而中国稀土出口管制升级则显著优化稀土行业的供给格局,有望提升稀土相关公司的估值与全球影响力。报告的行情数据展示了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不同的价格波动态势,强调了政策因素对价格和投资情绪的重要驱动作用。投资建议聚焦避险金属(黄金等)和反制金属(稀土),体现战略上的双重防御视角。风险提示准确指出宏观经济、货币政策和贸易政策的不确定性,提醒投资者需保持警惕。尽管缺乏具体估值模型及部分细节深度,但总体报告内容系统、数据详实、逻辑清晰,具备重要的行业参考价值。同时,报告提供的评级体系为投资者构建相对收益的评判框架。最终,报告所传达的立场是:在贸易战升级和政策风险背景下,有色金属特别是稀土与贵金属板块具备相对优势,值得重点关注和配置。[page::0,1,2]
---
整体来看,本周行业周报通过严格的数据支持和政策分析,为投资者提供了动态清晰的行业及宏观环境透视,具有较高的指导性和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