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报告 | 玻璃纯碱后市如何演绎
创建于 更新于
摘要
本报告详细分析了2025年玻璃行业的供应端现状,包括冷修停产、点火复产及潜在供应变化。重点指出当前产能结构以2017年以后仍然活跃的中青年装置为主,天然气燃料装置占比较大,且未来减产主要集中在超龄装置。现货价格近期逐步回落,期货市场基差走强但月差偏弱,表明市场短期存在一定压力和结构性机会。报告为后市交易策略提供了供需及价格趋势的深入解析,为投资提供参考依据[page::0][page::1][page::2][page::3][page::4]。
速读内容
2025年玻璃行业产能动态概览 [page::1][page::2]
- 2025年累计冷修停产产能11680吨/日,覆盖多家主力玻璃企业,集中在1-7月期间。
- 新点火复产产能12110吨/日,主要来自置换及二线改造,持续改善产能利用。
- 未来潜在老线复产计划8130吨/日,供应增加主要分布于华南及西南地区。
- 潜在冷修及停产产线预计6900吨/日,多涉及装置置换及搬迁,面临不确定性。
装置年龄及燃料结构对行业供应影响 [page::3]

- 2017年以前投产装置占总产能约22.5%,2017-2021年投产装置占比43.82%,其中后者大部分已有冷修记录。
- 近一年玻璃停产装置以天然气管道气装置为主,占比51.59%,焦炉煤气36.25%,石油焦12.16%。
- 在产天然气装置的产能约为总天然气装置的20%,显示老旧装置仍有一定产出贡献。
价格走势与市场情绪分析 [page::4]


- 市场价格从7月起涨位置回落,主要区域价格下降幅度在40-100元/吨之间。
- 期货市场主力合约价格反弹,基差显著增强,但月差仍处于弱势状态。
- 01合约对09合约升水近150元,可能促使空头主动移仓并影响后续持仓结构。
研究报告基本信息及免责声明 [page::0][page::7]
- 报告标题为《专题报告 | 玻璃纯碱后市如何演绎》,由国泰君安期货首席分析师张驰发布。
- 发布日期2025年8月14日,内容仅供专业投资者参考,声称提供独立、客观的研究观点。
深度阅读
深度分析报告:《玻璃纯碱后市如何演绎》——国泰君安期货 张驰 2025年8月14日
---
一、元数据与概览
- 报告标题:《玻璃纯碱后市如何演绎》
- 作者:张驰,国泰君安期货首席分析师,资格证号Z0011243
- 发布机构:国泰君安期货研究所
- 发布日期:2025年8月14日
- 核心议题:涵盖玻璃及纯碱产业链现货及期货市场,重点关注供应端现状及后市走势,剖析行业供需结构及价格动态。
- 主要信息:报告旨在解析2025年玻璃行业的供应产能动态(停产、复产、冷修产线情况),结合能源结构变迁对停产装置的影响,洞察玻璃现货市场价格走势及期货基差结构,探讨玻璃纯碱后市可能的演绎路径,并对相关风险做出提示。
- 报告定位:针对专业投资者的专题研究,强调对现货供应产能的精准掌握及对价格波动背后的结构性因素理解。
---
二、逐节深度解读
2.1 供应端情况介绍(第0-2页)
关键论点与数据
- 2025年冷修与停产产线累计日熔量为11680吨,涵盖蚌埠中建材、中国耀华、凯盛晶华等20多条产线,时间集中在2025年1月至7月不同时段,体现行业冷修停产分散且持续推进中。
- 2025年已点火和复产产线累计日熔量为12110吨。这反映新增供应与复产对冲部分冷修产线影响,点火产线分布广泛且每日产能整体略超冷修产能。
- 未来潜在老线复产预计日熔量为8130吨,主要集中在华南和西南区域,涉及多个省份和知名企业,部分有明确时间节点(2025年末或2026年初)。
- 未来潜在冷修/停产/置换产线日熔量为6900吨,多发生在河北、河南、广东等地,时间安排尚多未定,反映未来供应调整仍存在较大不确定性。
解析与推理依据
整体来看,供应端呈现动态博弈格局,短期内冷修与点火产能近乎持平,形成相对平衡,但未来仍有较大波动潜力,特别是潜在复产及冷修产线数据表明,产能调整仍未结束。此供应产能演绎对玻璃及纯碱价格形成直接影响,是后续价格走势分析的重要基础。
---
2.2 行业减产及能源结构影响(第3页)
关键论点
- 2024年玻璃净产能较年初高点下滑1.7万吨,主因需求低迷导致旺季预期落空,价格低,库存高。
- 减产主要集中在超龄机组,2017年前点火装置占比22.5%,2017-2021年冷修装置占比43.8%。
- 近一年停产装置以天然气(管道气)装置为主,占停产装置51.59%;其次是焦炉煤气装置36.25%,石油焦仅占12.16%。
- 在产装置能源结构偏重管道气(57.2%),且2017年前投产的天然气装置仍有1.8万吨在产,占天然气装置比例20%。
解析
- 超龄装置退出现象和高比例管道气装置的停产,反映能源成本及政策驱动行业结构调整,带来供应侧一定紧缩压力。
- 低价低迷环境促使部分老旧及能源转换不经济产线减产。
- 相比石油焦与煤制气装置,天然气管道气装置更易受价格波动和环保政策影响,易形成停产风暴。然而,仍有一定比例装置幸存,体现天然气装置在整体供应中的重要地位及潜在风险点。
---
2.3 价格与利润观察(第4页)
关键数据与走势
- 2025年7月底以来,浮法玻璃5mm大板市场价格逐步下滑,华东、华中、沙河区域价格均下降40-100元/吨不等,华中湖北价格最低(1060-1100元/吨)。
- 公开报价与实际成交价存在差异,需注意市场价存在隐性折让。
- 期货市场表现为主力合约价格反弹,基差(现货与期货价格差)有所走强,但月差(近月与远月合约价差)依然偏弱,01合约对09合约仍升水近150元/吨。
- 该价差结构提示空头可能主动选择移仓操作,隐含市场对短期价格弹性与周期性的谨慎态度。
解析
- 价格回落反映当前供需矛盾向负面演绎,需求回暖不足,库存压力仍存。
- 期货市场基差走强但月差偏弱,说明短期现货仍有支撑但远期趋势存在压力,市场交易主体或采取稳健策略,防范价格下跌风险。
- 价格层面的微观变化印证供应端动态带来的影响,结合产能数据,预计玻璃价格处于震荡调整区间。
---
2.4 附录与其他信息
- 报告最后页包含免责申明,明确报告为专业投资者参考资料,强调风险控制及合规监管。
- 另有直播信息提示,作者将针对玻璃纯碱市场矛盾与现货情况进行现场解读,展现报告作者积极沟通和跟踪市场状态。
---
三、图表深度解读
3.1 产能动态表(第1-2页)
- 表格:2025年冷修产线及点火产能统计
综合分析,冷修产线累计11680吨/日产能,点火产线累计12110吨/日产能,净增约430吨。这表明市场供给存在反复,冷修与复产双向并行,整体供给弹性较大。
- 表格:未来潜在复产/冷修产线汇总
未来潜在复产产能(8130吨)和潜在冷修产能(6900吨)近似,显示未来供应波动性依然高,存在不确定的再平衡过程,关键时间节点在2025年末至2026年初。
3.2 产业结构与能源构成饼图(第3页)
- 玻璃产能点火时间分布:2017年前22.5%,2017-21年约44%,近两年19%,反映中等装置的主导地位比较稳固。
- 停产装置能源种类结构中管道气居于主导(51.59%),石油焦较少(12.16%),显示环保及燃料成本主导停产概率。
- 在产装置中,管道气占57.21%,重油占小比例5.26%,揭示能源结构调整对生产端影响显著,并形成差异性风险。
3.3 价格趋势折线图(第4页)
- 多区域(沙河、华中、华东)浮法玻璃价格2025年走势下行,呈现明显的季节性调整和区域性差异。
- 期货基差及月差折线清晰表达市场套利与套保积极度变化,支撑空头主动移仓的推断。
---
四、估值分析
本报告侧重于行业供需和价格趋势分析,并未提供典型企业估值模型(如DCF、市盈率倍数法等)。但通过供需调节曲线和价格基差分析,隐含对玻璃行业供需弹性和成本压力的间接“估值”判断。
---
五、风险因素评估
- 需求持续低迷风险:疫情后需求恢复不及预期,传统旺季未见强劲回升,导致产能利用率下降。
- 能源结构调整风险:天然气及焦炉煤气装置停产可能加剧生产不稳定性,燃料价格波动风险加大。
- 政策及环保趋严风险:超龄设备淘汰力度或加大,导致产能快速收缩或置换,增加市场波动。
- 库存压力和价格波动风险:现货价格回落,且远期合约月差持续偏弱,可能引发市场流动性风险和空头压力。
- 冷修及复产时点不确定性:供应端调整存在时间滞后和不确定性,带来市场预期分化和价格震荡加剧。
---
六、批判性视角与细微差别
- 报告数据高度依赖第三方信息(卓创、隆众、钢联),但对于信息采集深度和时效可能有内在局限,实际冷修、产线点火时点可能随市场快速变化而调整。
- 供需平衡分析较为静态,缺少对下游需求驱动力的深入定量预测,使得对价格压力的判断有一定推测性。
- 报告强调整体供应产能变化对价格的影响,但对宏观经济变量、出口环境、替代材料冲击等外部因素提及较少,建议结合更宏观层面判断。
- 对期货市场描述较为细致,但缺少对资金面、交易策略多样性的深刻剖析。
- 报告未明显提出玻璃纯碱产业链中纯碱板块的特定风险与机会,未来可进一步细化。
---
七、结论性综合
本报告通过详细的数据整理和多维度分析,对2025年玻璃行业供应端动态提供了全面洞察。当前行业:
- 产能结构处于动态调整中,冷修与点火产能相互博弈,潜在复产及冷修产线规模相近,未来市场供给仍存高度不确定性。
- 能源结构变迁深刻影响生产稳定性,天然气装置高比例停产,反映环保及燃料价格压力,短期供应弹性受限。
- 玻璃现货市场价格自7月底开始回落,反映内需未回暖、库存压力依旧,价格区域性差异显著。
- 期货价格基差走强但月差走弱,市场短期认可现货价值但对远期持谨慎态度,空头移仓意愿存在,提示价格趋势存在下行压力。
综上,报告作者张驰对玻璃纯碱市场后市持谨慎乐观态度,依托深入产能数据和价格趋势研判,强调供给端调节是当前价格走势的核心驱动力。投资者应关注供应动态变化,特别是冷修与复产实际落实情况、能源价格波动及行业去产能力度;同时留意期货市场基差与月差结构变化,防范价格中枢下移风险。
整体报告结构严谨、数据详实,配合图表清晰展示了行业产能及价格趋势,是专业投资者理解玻璃纯碱市场供需格局及价格走势的重要参考资料。
[page::0][page::1][page::2][page::3][page::4][page::5][page::6][page::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