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置型VS交易型: 谁主导近期资金波动?
创建于 更新于
摘要
本报告通过分析配置型资金与交易型资金的动态,揭示两类资金在2021年8月的流入流出分化现象,重点跟踪行业配置、板块配置及重仓个股的资金流动情况。周期板块表现领先,核心持仓股白酒消费板块面临资金净流出压力。资金流动与ETF申赎数据结合,全面呈现市场资金结构与风格分化,为投资者理解资金主导结构变化提供参考 [page::1][page::4][page::8][page::10][page::19]
速读内容
配置型资金与交易型资金的分化格局 [page::4]

- 8月份总体北上资金小幅净流入,但配置型资金持续净流出,占比仍达77%,交易盘净流入。
- 中资机构净流入幅度最大,外资投行和港资银行净流出压力较大。
- 资金流出主要集中于消费及部分必选消费行业,资金增持多为周期类板块。
行业和板块持仓变化趋势分析 [page::5][page::6][page::7]


- 电力及新能源设备、金属材料及矿业、机械设备等周期行业持仓比例明显提升。
- 消费品类行业(食品饮料、家电制造等)持仓比例一致下滑,配置盘减持明显。
- 五类机构对综合金融、汽车、传媒互联网等行业存在分歧,券商配置盘减持,外资交易型资金增持。
资金流入流出及重仓个股资金动向 [page::8][page::18]
| 资金净流入前十大重仓个股 | 行业 | 资金净流入(万元) | 配置盘占比 | 交易盘占比 |
|---------------------------|--------------|------------------|--------------|-------------|
| 美的集团 (000333.SZ) | 家电制造 | 444392.9 | 85.97% /14.61%| -0.26% |
| 国电南瑞 (600406.SH) | 电力及新能源 | 438790.1 | 95.83% /0.61% | 3.38% |
| 三一重工 (600031.SH) | 机械设备 | 366711.4 | 77.90% /14.50%| 6.86% |
| 资金净流出前十大重仓个股 | 行业 | 资金净流入(万元) | 配置盘占比 | 交易盘占比 |
|---------------------------|--------------|------------------|--------------|-------------|
| 茅台股份 (600519.SH) | 食品饮料 | -3213345 | -75.07% | -22.40% / -1.98% |
| 五粮液 (000858.SZ) | 食品饮料 | -1048190 | -86.63% / -12.74%| -0.15% |
- 配置盘主导资金流向,重仓消费股如茅台、五粮液资金净流出显著。
- 部分个股如先导智能资金流向产生分歧,配置盘净流入,交易盘净流出。
主要ETF表现及资金流向 [page::10][page::11][page::14]


- 周度行业板块涨跌分化显著,煤炭和建筑工程等周期板块领涨,电子、军工、科技行业ETF跌幅较大。
- ETF份额跟行业收益呈负相关,创业板科创板及医药ETF逆势获增持,体现资金风格分化。
基金仓位及北上资金动态 [page::17][page::19]


- 灵活配置型基金仓位波动大,较8周均线略有下降,普通股票型和偏股混合型维持较高仓位。
- 北上资金持续净流入,近一周每日净入量大,且累积净流入显著提升。
深度阅读
金融研究报告详尽分析报告
一、元数据与概览
- 报告标题:配置型VS交易型:谁主导近期资金波动?
- 分析师及联系方式:覃川桃、陈洁敏(执业证书编号:S0490513030001、S0490518120005,联系电话、邮箱详见报告)
- 发布机构:长江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研究所
- 发布日期:2021年9月6日
- 报告主题:本报告聚焦A股市场近期资金流向与资金类型的分化,即“配置型资金”和“交易型资金”在市场波动中所扮演的角色。尤其着眼于8月份北上资金及各类机构的资金流动与行业/板块配置变化,结合ETF市场资金流向、基金仓位变动、北上资金具体个股持仓与资金流数据,深入剖析资金主导方与市场表现之间的关系。
核心论点及目标:
- 近期资金类型呈现明显分化,配置型资金(机构长期配置行为)整体呈现小幅净流出,而交易型资金(外资投行、交易盘)持续净流入。
- 行业资金配置偏好周期性产业,消费板块资金有所流出,尤其是白酒、医药等之前重仓消费股。
- ETF市场份额整体有所增长,创业板及科技、医药主题基金逆势申购,市场风格维持分化。
- 北上资金持续净流入且增仓周期板块,且资金流向对股价的影响明显。
- 投资者可以透过资金流和板块配置动向把握市场结构性机会。
报告未提供明确投资评级和目标价,重在资金流动分析与市场风格动态解读,适合中短期资金面洞察和机构投资者参考 [page::0,1]
---
二、逐节深度解析
2.1 报告要点与资金流动总体态势(第1页、第4页)
- 关键论点:
- 北上资金8月份整体保持小幅净流入,配置型资金(长线机构资金)延续7月净流出趋势。
- 交易型资金呈现持续净流入,且在机构类别中外资投行和港资银行流出较多,配置型资金占资金总量77%左右,仍占据主导地位。
- 行业配置上,周期板块(如电力新能源、金属矿业、机械设备)持仓市值增长显著,消费板块资金净流出明显,构成行业分化的趋势。
- 论据与推理:
- 基于机构持仓估算市值的历史对比(图表1、2),结合持仓占比变化,观察配置资金与交易资金表现分化。
- 资金流出集中在食品饮料、家电等消费板块,反映机构对传统消费权重股信心减弱。
- 交易盘净流入带来市场一定的短期波动性。
- 重要数据点:
- 配置型资金占比约77%。
- 行业持仓市值增加主要体现在电力及新能源设备、金属材料及矿业、机械设备等行业,增幅显著。
- 白酒板块资金净流出现象显著,如茅台、五粮液等。(后续个股分析详述)
图1和2清晰展示了2020年8月至2021年8月期间,不同类型机构的持仓估算市值及占比变化趋势,外资银行和中资机构资产规模对市场的拉动明显。图表显示,尽管资金总量稳中有升,但内部力量此消彼长,资金结构调整明显,体现资金主导方的差异[page::4]
2.2 行业与板块资金配置分化(第5-7页)
- 关键论点:
- 各机构持股比例增幅集中于周期类行业:电力及新能源设备(11%左右增幅)、金属材料及矿业(4-6%)、机械设备(2-4%)。
- 持仓占比下滑行业主要集中于消费板块,如食品饮料、家电制造、保险、交通运输等。
- 机构之间行业持股变化出现分歧,券商资金配置减少综合金融(券商板块),外资银行增配该行业,外资投行偏好银行、房地产。
- 具体推理:
- 图3、4展示各机构行业持股比例变化,通过多机构横向比较,体现了资金分歧。
- 图5揭示配置资金和交易资金在部分行业上的显著配置差异,体现机构和交易盘对行业前景的不同预期。
- 数据解析:
- 食品饮料行业持仓占比下降,代表配置型资金明显撤离该板块。
- 机械设备等周期品种获配置资金青睐,支撑政策导向及经济周期复苏预期。
- 港资券商、中资机构持仓比例移动趋势较为一致,外资投行有较大差异,特别是在金融板块。
- 板块层面进一步细分(图6-10):
- 港资银行、外资银行均增配工业和原材料板块,缩减必选消费和医疗板块持仓比例。
- 外资投行在金融板块持仓市值占比下降较明显。
- 中资机构持仓分布稳定,但在消费和通讯业务上略有下滑。
这一细致行业板块配置分析充分说明资金结构调整的方向,周期板块成为主流资金偏好的风口,而消费传统龙头遭受资金一定程度抛弃,反映市场风格切换[page::5,6,7]
2.3 重仓个股资金流入流出(第8页)
- 重点:
- 配置型资金主导重仓股资金流向。
- 资金净流入个股多为机械设备、电力新能源、计算机等,如美的集团、国电南瑞、三一重工、比亚迪、金山办公等,这些股票配置盘贡献超过70%,交易盘贡献较小或略负。
- 资金净流出个股以白酒(茅台、五粮液)、医疗保健(恒瑞医药、迈瑞医疗、爱尔眼科)、消费龙头(格力电器、京东方A)为主,配置盘占比较大,显示长期资金明显撤离。
- 推理:
- 描述资金主导权的差异,交易盘在部分个股呈现逆势行为,如先导智能配置盘大幅买入,而交易盘净流出。
- 配置型资金撤离消费重仓股,反映对部分消费板块信心不足或调整仓位。
- 交易盘资金流动相对活跃,且方向与配置盘不完全一致。
此部分详细说明当前资金结构差异导致个股资金流的分化,暗示市场波动背后的资金行为差异[page::8]
2.4 主要ETF资金流及申赎变动(第9-16页)
- ETF品种及特点简介(表3):
- 股票型、港股型、债券型、商品型、货币型等多样的ETF产品满足投资者多样化需求,流动性强、透明度高,成为观察资金情绪的重要窗口。
- 市场风格与ETF表现(图11-14):
- A股市场行业表现分化,周期类(煤炭、建筑工程等)领涨,科技、军工、检测服务表现落后。
- 海外市场日韩强势,美股风格分化,纳斯达克表现略优。
- 各类ETF周度规模加权收益率显示,港股类、主题类和QDII收益领先,行业和宽基ETF表现较弱。
- 行业细分看,金融地产及消费部分ETF上涨,科技、军工、家电等深度调整。
- ETF规模、份额变动情况(表4-5,图13-14):
- 整体权益类ETF份额逆势上升,创业板、科创板、科技、医药类ETF份额其升,反映高成长、高科技板块被逆势配置。
- 证券、券商相关ETF份额下降,反映市场风险偏好对金融板块带来的调整。
- 代表性ETF如华夏上证50ETF、科创板50ETF、医疗ETF、光伏产业ETF份额和规模均有阶段性增长。
- ETF规模增速前列主要为上海50、沪深300、科创创业50等重量级指数基金,显示资金对核心蓝筹及创新高科技板块的关注。
- 投资者行为解读:
- ETF资金流入章节充分揭示投资者分层资金流入热点,高成长及科技创新板块ETF逆势获得资金青睐,符合风格轮动逻辑。
- 数据详实,有助于多维度理解ETF市场动态[page::9-16]
2.5 基金仓位跟踪(第17页)
- 基金仓位测算方法:
- 通过基金历史日度收益回归分解大中小盘及债券仓位,测算多类型主动基金的当前持仓水平。
- 制约条件保证仓位合理性(仓位上下限0-95%)。
- 结果展示(图15、表7):
- 普通股票型基金、偏股混合型基金仓位维持高位,分别约94%和93.2%。
- 灵活配置型基金仓位近期波动较大但整体维持约82%,较8周均线有所下降。
- 意义:
- 高仓位反映基金对市场的积极配置态度,仓位波动透露资金对市场风险的调整和信心变化。
- 灵活配置型基金仓位下滑略反映市场风险偏好短期调整。
这是反映市场整体资金“配置热度”的重要指标,为后续资金流分析提供重要参考[page::17]
2.6 北上资金流向分析(第18-19页)
- 北上资金持股明细:
- 北上资金持股集中于部分行业和重点龙头个股,持股比例高达20%-30%,例:国瓷材料32%、索菲亚31%、科博达29%等。
- 持有市值居前的个股如贵州茅台1476亿元、美的集团867亿元、招商银行750亿元、宁德时代736亿元。
- 资金净流入前十个股与前十大行业趋势:
- 净流入主力行业为医药(85亿元)、电力设备新能源(77亿元)、电子、食品饮料、基础化工等。
- 个股净流入前位的宁德时代(26.46亿元)、药明康德(17.07亿元)、紫金矿业等,显示资金青睐高成长及周期板块。
- 资金流连续性及趋势(图16、17):
- 北上资金连续多日净流入显著,保持增配A股态势。
- 累计净流入数据表明外资整体增持情绪浓厚。
- 解读:
- 北上资金具备外资资金流向指标特征,最新持续流入标志外资对中国股市中长期看法趋于积极。
- 流入周期与成长板块平衡分布,反映全球投资者对中国经济结构调整和成长动力的双重认可。
北上资金分析为理解外资对市场波动的影响提供关键视角[page::18,19]
2.7 新发基金产品跟踪(第20-21页)
- ETF新发产品:
- 近期科技指数、smart beta、中盘ETF新发上市,体现市场对科技成长及质量成长策略的关注。
- 主动管理型基金新发情况:
- 偏股混合型基金发行活跃,主题偏股基金如碳中和、医药创新等方向产品多批次上市。
- 关注基金募集规模较大的新成立产品,反映市场资金对不同风格的偏好调整。
- 整体意义:
- 新发行基金产品涵盖科技、碳中和等前沿热点,反映市场热点选择与投资趋势。
- 新基金产品的募集成功情况可视为投资者风险偏好和市场活跃度的晴雨表[page::20,21]
---
三、图表深度解读
3.1 图1-2 各机构持仓估算与占比变化
- 描述:图1呈现2020年8月至2021年8月各类机构(中资机构、外资投行、外资银行、港资券商、港资银行)的月均持仓估算市值。图2展示不同机构的持仓市值占比的时间变化趋势。
- 数据趋势:
- 外资银行持仓规模最大且平稳在11000-12000亿人民币范围内。
- 港资银行和外资投行波动较小但趋势趋稳。
- 中资机构虽处绝对金额最低,但持仓占比在2021年初有所回升。
- 配置资金占比约77%,主导整体市场。
- 联系文本:
- 资金体量变化佐证8月份配置型资金净流出而交易型资金净流入的分析,资金结构分化明显。
- 局限说明:估算市值基于持股比例等多个假设,可能存在统计误差,但对趋势判断较为有效。
3.2 图3-5 机构行业持股比例变化
- 展示行业中增幅较大(电力新能源、机械设备)、下降(食品饮料、家电制造)及分歧行业(综合金融、汽车等)的资金持股比例变化分布,视觉数据反映配置型资金向周期及成长板块倾斜趋势,反消费板块资金流出。
3.3 图6-10 机构板块持仓比例
- 分机构横向对比板块持仓百分比,外资银行与港资银行对工业、原材料的配置明显上升,筑底周期品种。中资机构持仓在消费板块略有减仓,整体呈现资金轮动策略。
3.4 表1-2 重仓股资金流向
- 资金净流入的重仓股(如美的、三一重工、比亚迪)主由配置盘贡献,部分个股如先导智能配置与交易盘表现背离。
- 净流出个股白酒和医药为主,反映调仓造成短期资金扰动,对板块估值与流动性影响明显。
3.5 图11-14 行业及ETF收益表现
- 显示市场风格分化,周期板块强势,科技、军工、医药部分疲弱对应ETF收益回落,反映投资者资金配置和风险偏好的切换。
3.6 表4-6 ETF规模及申赎数据
- 追踪ETF份额、5日及10日份额变动率,创业板相关ETF虽整体指数调整,但资金份额逆势增长,说明机构投资者依然看好相关新兴成长方向。
3.7 图15 基金仓位
- 多类型基金保持高仓位,显示投资者整体积极参与,灵活仓位资金有一定回撤但总体偏乐观。
3.8 表8-9 北上资金持股与资金流入排名
- 北上资金加仓医药、新能源设备及矿业等板块龙头,流入规模大,持续释放对A股中长期利好信号。
3.9 图16-17 北上资金流入走势
- 连续多日大额净流入,支持市场多头趋势。
---
四、估值分析
本报告侧重资金流动与市场动态分析,无具体估值模型及目标价格设定。报告通过资金流动数据和机构持仓分析市场资金结构变化,未采用经典DCF、PE等估值方法,核心在于资金行为逻辑和趋势判断,而非绝对价格预测。
---
五、风险因素评估
- 报告显著提示历史数据不代表未来表现,ETF分类灵活,分析仅供参考。
- 市场资金结构调整加剧波动性,配置资金的大幅撤出可能造成部分核心资产价格下跌风险。
- 外资流入虽持续,但全球经济不确定性(美非农数据意外)可能在中长期引发资金流动逆转。
- ETF份额快速增减,且资金来源复杂,对市场价格稳定性构成潜在压力。
报告未详细描述缓解策略,风险提示较为基础,需要投资者自我评估资金流动对市场波动的影响。
---
六、批判性视角与细节
- 报告整体数据详实,逻辑清晰,但侧重于资金面解读,缺乏对宏观、政策、估值等基本面因素的深入补充,可能导致对价格波动成因解释过于单一。
- 交易型资金与配置型资金定义存在一定模糊,部分机构的资金分类可能交叉影响结果解读。
- 个股资金流出入数值使用绝对资金量为主,缺乏对持仓比例变动对股票价格实际影响的深入量化分析。
- ETF与基金仓位分析侧重现象描述,缺少相关性统计和未来方向预测,投资建议较为中性。
- 未来报告可加强对资金流变动背后驱动因素(盈利展望、政策预期、估值水平等)的综合分析。
---
七、结论性综合
本报告通过全面系统的资金流向监测与多维资金结构剖析,深刻揭示了当前A股市场“配置型资金”与“交易型资金”的分化格局及其对资金波动的主导作用。具体结论包括:
- 资金结构分化:配置型资金在8月份出现小幅净流出,交易型资金持续净流入,外资尤其是交易盘资金力量有所增强,资金来源结构调整明显。
- 行业及板块轮动:周期性产业板块(电力新能源、金属矿业、机械设备)受益资金流入,消费板块(食品饮料、医药、生物科技等)资金显著流出,代表市场风格从传统消费向周期及新兴产业转移。
- 个股资金流动体现资金主导差异:配置盘主导的重仓股获得资金支持,消费及部分医药、白酒龙头出现资金净流出,显示机构投资者对板块的观念调整。
- ETF市场表现与申赎活跃度:虽然市场分化明显,创业板、科技、医药相关ETF份额逆势上升,体现部分资金主动逆势配置高成长赛道。
- 基金仓位维持较高水平,显示多数主动管理基金继续对市场持积极态度,灵活配置基金波动较大但整体偏高。
- 北上资金作为外资风向标继续增持A股,流向以医药、电力设备、周期性行业为主,累计净流入规模持续扩大,强化对中国市场的长期看好。
- 新发基金产品活跃,尤其科技、碳中和等主题引发市场关注,反映资金流向的未来热点趋势。
整体来看,报告阐明了近期市场资金波动由配置型与交易型资金的互动主导,风格分化持续且资金关注周期与成长兼顾的趋势。投资者可据此把握资金动向,调整行业及个股配置策略,警惕消费板块资金流出所带来的结构性风险,同时关注外资持续加仓的周期板块与成长热点的机会。
---
报告中的图表与数据辅助说明交易与配置资金的动态特征,且北上资金流监测为外资流入幅度及行业偏好提供重要指数。ETF相关数据展现了申赎与资金集中趋势。整体信息结构完整,能够为投资决策提供严谨的资金流动视角。[page::1-22]
---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