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金:美联储降息周期中的经济与市场前景
创建于 更新于
摘要
本报告分析美联储2024年9月启动的降息周期,预判其可能经历“快-慢-快”三阶段宽松路径,反映未来经济或从滞胀向过热转变。基于历史降息周期与经济指标拐点序列,提出通过追踪核心指标顺序预测增长上行时点。结合流动性环境、政策变动及宏观变量,报告从全球资产表现、估值比较和市场风险角度给出资产配置建议,强调在中美流动性共振窗口期内超配A股、港股与黄金,标配债券与美股,并提示警惕流动性转紧可能引发的波动风险 [page::0][page::1][page::2][page::4][page::5][page::6][page::7][page::8][page::9][page::10]
速读内容
美联储降息节奏预测:“快-慢-快”三阶段模型 [page::0][page::1]

- 2025年四季度降息节奏较快,因通胀刚确认上行拐点且就业下行风险加大。
- 2026年上半年降息节奏放缓,美联储需权衡持续增长下行与通胀压力。
- 2026年下半年降息步伐或重新加快,受美联储换帅及关税影响通胀收敛。
- 美元贬值有利黄金、商品及非美股表现,政策路径存在一定不确定性。
美元贬值周期下全球资产表现及投资胜率 [page::2]

| 资产类别 | 涨幅中位数(%) | 胜率(%) |
|---------|--------------|---------|
| 黄金 | 211 | 100 |
| 日经225 | 44 | 80 |
| CRB指数 | 31 | 80 |
| 标普500 | 14 | 100 |
| MSCI欧洲| 10 | 80 |
| 美元指数| -24 | 60 |
- 美元贬值伴随黄金、商品和全球股票普遍上涨,非美股长期表现优于美股。
美联储降息周期内经济指标拐点及经济路径分析 [page::2][page::3][page::4]
- 当前美国经济高概率为滞胀状态,增长转正或触发过热情景。

- 历史降息周期显示增长拐点后移不定,核心指标顺序为地产->调查->就业->消费->投资->库存->信贷。
- 消费和就业拐点是确认经济转折的关键,失业率和信贷拐点具有滞后性,需警惕误判。
流动性窗口与宏观资产表现趋势 [page::5][page::6]

- 9月全球大类资产普涨,创业板、恒指、黄金涨幅显著。
- 中国政府债券快速发行推动流动性环境,10月仍处于中美流动性共振窗口期。
资产配置建议:聚焦中国股票、黄金与债券,警惕市场波动 [page::7][page::8][page::9][page::10]


| 指标 | 解析 |
|------|------|
| 沪深300市盈率| 低于历次牛市高点,具备市盈率提升空间 |
| 美股风险溢价 | 偏低且波动率过低,存在潜在风险 |
| 黄金行情 | 处于牛市初期,短期或有波动但长期向好 |
| 中国债券 | 利率相对基本面偏低,信用周期中枢下移,建议标配 |
| 美债利率 | 走势预计受通胀与发债压力影响,维持标配 |
- 基于宏观及估值分析,建议维持相对较高风险偏好,超配A股创业板与港股科技板块,标配美股及中外债券,适度配置黄金。
- 关注10-11月政策和流动性变化,灵活调整仓位以应对波动风险。
深度阅读
中金公司报告分析——《美联储降息周期中的经济与市场前景》
---
一、元数据与报告概览
- 报告标题:《美联储降息周期中的经济与市场前景》
- 作者:李昭、杨晓卿
- 报告发布机构:中金公司(中国国际金融股份有限公司)
- 发布日期:2025年10月10日
- 主题:美国即将开启美联储降息周期,及其对中外经济、金融市场与资产配置的影响与展望。
核心论点与主要信息传递:
报告基于2025年9月美联储启动降息的事实,提出降息周期将经历“快-慢-快”三阶段:第一阶段(2025年第四季度)降息节奏较快,第二阶段(2026年上半年)放缓,第三阶段(2026年下半年)再次加快;同时分析美国经济现处滞胀或衰退边缘,未来增长拐点临近,政策与市场反应将带动美元宽松周期成为全球资产涨势的主线。报告最后给出详尽资产配置建议,强调全球及中国股票、黄金等资产应站上风口军,债券稳健配置。整体观点较为积极,但同时提示政策路径变动带来的不确定风险。[page::0,1,2,3,4,5,6,7,8,9,10]
---
二、逐章节深度解读
1. 美联储“快-慢-快”降息节奏及宏观背景
- 核心观点:
美联储降息周期将分三阶段:2025年Q4节奏较快(3-4次降息),2026年上半年节奏放慢(降息停滞或转向政策工具调整),2026年下半年再次加快降息步伐,主要驱动力为通胀拐点已现、特朗普政府政治压力加大及鲍威尔任期届满的预期。
- 逻辑与依据:
- 8月美国通胀已确认上行拐点(见图表1),加上特朗普的政治影响下,美联储优先考虑稳定增长,边际放松政策。
- 2026年上半年,通胀持续上升,美联储需在“控通胀与稳增长”之间重新平衡,降息放缓。
- 2026年5月新主席上任,利于鹰派转鸽派,美联储再次提速宽松。
- 关键数据点:
图表1显示美国名义CPI及核心CPI的变化,未来3季度预期持续上升。
- 推断及影响:
预计宽松周期将带来美元贬值,非美股债黄金等资产受益。关键词“快-慢-快”贯穿全篇。[page::0,1]
2. 美元贬值对资产的影响
- 核心观点:
美元处于下行周期时,黄金、商品、非美股票表现优于美股,历史数据显示宽松节奏的切换点会对资产走势形成冲击。
- 图表重要信息:
图表2示例美元贬值阶段各资产涨幅及胜率,黄金涨幅218%胜率100%,标普500涨幅14%但整体收益偏低,美债收益率变动幅度带来不同波动率,美元指数-24%修正。
- 政策与预期关联:
美联储政策受到特朗普施压,独立性受限可导致政策路径不可预测,维持预测“快-慢-快”为最合理路径。[page::1,2]
3. 美国经济路径与财政政策
- 核心观点:
当前美国经济在滞胀或衰退之间震荡,政策重启宽松周期及预期财政赤字将在2026年扩张,终将推动增长转向上行。
- 图表3和4解读:
- 图表3显示美国财政赤字率预计2025年缩小,2026年重新扩大,表明财政刺激力度将在2026年回升。
- 图表4,经济处于四象限模型滞胀区域,软着陆复苏空间有限;过热(增长和通胀双升)可能出现但有风险;滞胀可能性高于衰退。
- 推断:
未来经济增长拐点预计不远,但面临通胀上行压力。过热区域风险需警惕,影响市场定价及资产走势。[page::2,3]
4. 美联储降息周期中关键经济指标拐点分析
- 核心观点:
通过复盘1970年代以来11轮美联储降息周期,经济增速拐点平均落后降息启动约12个月,但具有较大变异;因此依赖单一时间点预测不稳妥,应通过追踪16个核心经济指标拐点顺序判断趋势。
- 指标排序逻辑:
地产→调查→就业→消费→投资→库存→信贷,形成比较清晰的经济复苏序列。尤其关注消费和就业数据拐点,失业率及信贷拐点滞后,可能误导政策判断。
- 图表说明:
表格详细列示了每轮周期各指标距GDP增长拐点的时间差,确认指标领先滞后关系。
- 案例说明:
美国8月新房销售反弹,但缺少其他指标交叉佐证,不能断言经济增长拐点已到。[page::4,5]
5. 流动性与资产市场表现,10月市场展望
- 核心观点:
中美流动性趋于宽松,美元走弱,带动全球股票、黄金、债券上涨,9月市场已经验证预期,10月流动性共振窗口将继续带动资产上涨。
- 关键数据和图表:
- 图表8显示9月全球主要资产均普涨,创业板、恒生科技涨幅较大。
- 图表9展示中国政府债券发行节奏今年靠前发力,后续发行节奏放缓,货币供应和社融增速预计见顶拐点,后续流动性或趋紧。
- 市场风险提示:
依赖流动性刺激的市场容易波动,未来可能因流动性转紧或美联储政策超预期而出现调整。[page::6]
6. 资产配置建议
- 核心观点:
预计9-10月仍是流动性宽松环境,建议维持风险资产配置偏好:
- 超配中国A股、港股、黄金,重点创业板和恒生科技。
- 标配美股和中美债券。
- 估值与风险情况:
- 沪深300市盈率低于历史牛市高点,有上升空间(图表10)。
- 美股相对美债及非美市场估值偏高,风险溢价接近0且波动率偏低,存在隐含风险(图表11、12)。
- 黄金涨幅较快,处于牛市初期,建议淡化短线交易价值,关注长期配置(图表13)。
- 中国债券利率相对基本面过快下降,估值偏贵但考虑信用周期与增长通胀下降,利率难以明显上行,标配(图表14)。
- 美债利率可能因通胀风险等因素阶段性反弹,但整体仍向下,标配(图表15)。
- 策略灵活:
需密切关注10月11月政策流动性变化,及时调整仓位。[page::7,8,9,10]
---
三、图表深度解读
- 图表1 & 2 (通胀与美元宽松周期预判):
展示了从2016年至2025年美国名义CPI和核心CPI变化(图1),最新数据反映通胀确认转向拐点;配合政治压力背景,预示快速降息局面。美元贬值阶段各资产的表现优势(图2)凸显黄金、日经225、CRB指数涨幅领先,标普500涨幅小,美元指数大幅回落。
- 图表3 & 4 (财政赤字与经济场景):
财政赤字率曲线显示预算收缩后将重新扩张,符合政策刺激带动经济回升模式。经济四象限模型形象说明当前处滞胀,复苏路径难走,警示未来政策需谨慎权衡。
- 图表5 & 6 (核心指标拐点数据库):
以历史11轮降息周期为样本,图表列出各主要经济指标相对于GDP拐点的领先或滞后月份,有助精准把握经济转向节奏。指标如地产、调查先行,消费和就业拐点是切换节点。
- 图表7 (新房销售反弹):
8月数据表现明显增长,但报告提醒单一指标不能决定全局,需配合其他指标验证。
- 图表8 & 9 (全球资产表现与中国财政):
资产表现排序明确资金偏好向风险资产倾斜,特别是创业板、科技股与黄金。中国财政债券发行高峰预示流动性可能从宽松转趋紧。
- 图表10-15 (估值、风险及债券利率趋势):
- 沪深300估值还有上升空间(图10)。
- 美股与中国股市风险溢价对比及波动率显示市场情绪与估值风险(图11、12)。
- 黄金历史牛市对比明确当前阶段尚属初期,潜力仍大(图13)。
- 中国债利率与制造业PMI负相关,估值和经济基本面存在错位(图14)。
- 信用周期与利率走势匹配,美债利率可能有阶段性调整风险(图15)。
---
四、估值分析
报告未深入运用DCF或详细多因子模型,而是通过比较历史估值区间、风险溢价以及市场波动率分析估值合理性。核心估值判断基于:
- 股票市场:沪深300市盈率接近历史平均水平,但仍低于牛市高点,估值有扩展空间。美股标普500风险溢价已接近零,估值偏贵,波动率未充分反映潜在风险。
- 黄金:以历史牛市涨幅和持续时间为参照,当前行情处于牛市初期。
- 债券市场:中国债券利率下行速度快于经济基本面反映一定估值偏贵;美国国债利率考虑通胀风险与供给压力,短期或跌至4%以下,但后续或上涨。
整体估值判断基于资产相对历史表现和宏观经济及政策背景,相对估值法与趋势分析结合,强调政策宽松预期是当前估值的重要支撑。
---
五、风险因素评估
报告重点识别以下风险:
- 美联储政策不确定性:政策独立性下降,政治因素可能导致实际政策路径偏离基准预测,影响市场预期及资产表现。
- 通胀上行节奏超预期:可能导致降息放缓或停滞,影响宽松环境,增加市场波动。
- 流动性窗口的持续性:依赖财政和货币政策支持,一旦政策调整,流动性收紧将带来资产波动和调整。
- 中国债券利率调整风险:利率估值偏高,信用风险和经济基本面回落仍可能引发利率上行压力。
- 美股估值与波动性脱节:隐含市场风险被低估,可能存在系统性价格调整风险。
报告未明确缓解策略,建议投资者加强市场数据监控,灵活调整仓位,把控风险。[page::1,3,6,7,8,10]
---
六、审慎视角与细微差别
- 预测路径依赖假设较强:整个周期基于经济指标和政策推断形成“快-慢-快”降息节奏,但未来可能因突发事件(如地缘政治冲突、供应链受扰等)导致偏离,报告也做了适度提醒。
- 指标拐点差异波动大:利用历史拐点顺序分析经济趋势,但经历多轮周期的历史均值和方差较大,预测增长拐点依然存在较高不确定性。报告对此通过指标数据库定义滞后领先关系加以完善。
- 资产配置建议乐观偏向宽松:在宏观经济尚未完全确定复苏前提下,配置建议重风险资产多,需关注潜在流动性收紧带来的调整风险。
- 缺少对不同资产具体估值模型细节的剖析,整体分析偏重宏观与相对行情。
- 强化中美流动性“共振”逻辑,但细节如政策协同及国际资本流向等变量仍需动态审视。
---
七、结论性综合
该报告围绕2025年9月美联储启动降息的新阶段,提出其降息节奏将经历“快-慢-快”三阶段,背后逻辑基于通胀动态、就业风险和政治因素的综合考量。美国经济正处滞胀或轻度衰退边缘,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刺激将在2026年推动经济增长转向上行,但通胀风险依然存在,需警惕过热风险。
通过梳理历史经济指标拐点先后顺序,报告为判断经济增长转折点提供了科学的实证基础,强调不能过分依赖单一指标。全球和中国市场流动性整体宽松,带动资产涨幅显著,尤其是中国创业板、港股科技股、黄金等风险资产表现突出。报告建议维持超配中国及港股、黄金,标配美股及债券,但需密切关注5~6个关键宏观变量和政策流动性窗口变动,警惕市场波动风险。
图表与数据深入佐证了通胀、财政赤字、经济增长拐点、资产估值及波动率等核心论点,尤其强调资产相对估值与历史趋势对配置决策的指导意义。报告整体立场谨慎乐观,认为宽松周期是大势,但具备较强灵活调整仓位的实用价值。
---
总结:
《美联储降息周期中的经济与市场前景》为投资者系统剖析降息周期宏观环境,合理串联政策、通胀、经济指标和市场表现,明确提出“快-慢-快”降息节奏假设和相应资产配置策略。报告以详实数据和历史经验为依托,兼顾动态风险,提供了针对当前复杂市场环境的清晰分析框架和操作建议,值得投资者重点关注并据此做好风险管理与机会捕捉。[page::0-11]
---
主要引用页码总结
- 降息周期框架与通胀数据页:[0][1][2]
- 财政政策与经济情景页:[2][3]
- 经济指标拐点评估页:[4][5]
- 流动性与市场表现页:[5][6]
- 资产配置建议与估值页:[7][8][9][10]
- 法律声明页:[11]
---
以上为本报告的详细系统解构与剖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