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局通胀:反内卷与扩内需
创建于 更新于
摘要
报告分析当前通胀压力趋缓,核心CPI环比持平且部分耐用品价格因“以旧换新”政策环节保持坚挺,PPI受天气及反内卷政策影响继续下行。强调需加强内需和稳增长政策配合,化解内卷困境,政策执行效果仍待观察,面临出口与房地产风险挑战 [page::0].
速读内容
2025年6月通胀走势分析 [page::0]
- 6月CPI同比转正,食品价格下跌拖累减弱,国际油价上涨推高能源价格。
- 核心CPI环比持平,耐用消费品价格受“以旧换新”补贴支撑,服务价格表现疲软。
- 6月PPI同比跌幅扩大,主要因高温降雨影响基建及地产项目进度、外需不确定性及反内卷政策冲击。
“反内卷”政策及市场反应 [page::0]
- 中央加强治理企业间低价无序竞争和产能过剩,相关工业品价格(焦煤、螺纹钢、玻璃)出现反弹。
- 价格回升更多反映政策预期,基本面改善尚未显现,PPI持续改善有待政策细则落地。
宏观政策建议与风险提示 [page::0]
- 破解内卷需扩内需,单纯去产能可能加剧工业放缓和就业压力。
- 后续稳经济政策或包括货币财政刺激,取决于出口、PI、地产等关键经济指标。
- 主要风险包括房地产不确定性及政策力度不足。
深度阅读
国泰海通|宏观:“破局”通胀:反内卷与扩内需 — 研究报告详尽解析
---
一、元数据与报告概览
报告标题: “破局”通胀:反内卷与扩内需
发布机构: 国泰海通证券研究所
报告日期: 2025年7月9日
报告作者: 应镓娴、贺媛、梁中华,均为国泰海通的注册分析师
主题: 本报告聚焦当前中国宏观经济的通胀态势及其内在矛盾,重点分析“反内卷”政策导向对工业品价格和整体经济的影响,以及扩内需政策在稳增长中的必要性和路径。
通过对核心CPI与PPI价格动态的深入追踪,报告揭示6月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由负转正的内在结构变化,探讨工业品价格与产能过剩问题的“反内卷”政策效应,明确指出扩内需作为破解经济中有效需求不足、改善资产负债表修复迟缓的关键手段。整体上传递出政策协调发力、经济稳增长尚需时间验证的务实判断,存有一定风险提示,尤其是房地产走势和宏观政策强度的不确定性[page::0,1]。
---
二、逐节深度解读
2.1 报告导读:宏观通胀现状与政策背景解析
摘要及核心观点:
- 2025年6月,中国CPI同比实现转正,核心CPI环比持平,核心消费品表现优于2023-2024年同期,反映“以旧换新”补贴政策持续拉动部分耐用消费品价格。
- 但服务价格仍显疲软,反映居民部门资产负债表尚未充分修复,暗示消费复苏动力有待增强。
- PPI同比跌幅继续扩张,主要受高温降雨影响下基建与房地产施工放缓,以及“反内卷”政策与外需波动所致[page::0]。
推理与逻辑说明:
- “以旧换新”政策通过刺激消费,尤其是耐用消费,使一定范围内价格保持相对坚挺,直接影响核心CPI的价格动力。
- 服务价格的疲软揭示居民消费能力不足,或因家庭负债高企,资产负债状况尚未明显改善,从而限制整体消费需求恢复。
- PPI下滑则体现上游工业品价格压力,结合天气因素与“反内卷”政策抑制无序竞争,供需关系未出现实质性好转,出口压力未减,构成制造业及工业品价格压力的主因。
关键数据点:
- 6月CPI同比转正:标志通胀温和回升的路径变化
- 核心CPI环比持平,表现好于前两年同期
- PPI同比跌幅继续扩大,主要行业受政策和天气影响显著
---
2.2 “反内卷”政策的实施及其经济影响
政策背景及价格影响:
- 中央加强对企业低价竞争与产能过剩的整治,政策已使焦煤、螺纹钢、玻璃等工业品价格先行反弹。
- 然而价格修复更偏向于政策预期提升,而非实际供需基本面的根本改善,真正的供需优化尚需配套细则和后续执行的强化[page::0]。
逻辑框架:
- “反内卷”政策旨在减少企业间无序价格竞争,消化产能过剩,稳定工业品价格。
- 价格的短期反弹有助于缓解部分产业链压力,但若无需求端强劲配合,内卷问题不会根本破解。
- 政策施行尚处于启动阶段,观察未来细则执行影响至关重要。
---
2.3 扩内需与经济稳增长路径
核心观点:
- 内卷根源在于有效需求不足,单纯去产能恐导致工业产出和就业形势恶化,不利经济稳增长。
- 扩内需政策作为补充,有助于激发消费潜力,缓解经济压力,实现“治内卷”与“稳增长”的双重目标。
- 经济基本面数据(出口、制造业PMI、地产)若显弱,货币财政政策或将加大力度,作为逆周期调控[page::0]。
经济环境与挑战:
- 国际关税和外需复苏存在不确定性,影响出口和制造业表现。
- “以旧换新”政策促进了部分消费,但可能存在透支未来需求风险。
- 地产市场投资和销售仍在调整,未显著回暖,经济风险点关键所在。
---
2.4 风险提示
- 房地产市场走势的不确定性:作为消费和投资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疲软或波动将拖累整体经济修复。
- 政策力度及执行效果存在变数,若强度不足或配套欠缺,难以形成有效支撑和系统优化[page::0]。
---
三、图表深度解读
本报告第一页配有国泰海通证券研究所官方公众号二维码海报(见图1),便于读者获取后续深度内容及第一手资料更新。
图1:微信公众号二维码海报
- 该图描绘了国泰海通证券研究机构的官方信息传播渠道,强调本报告内容的权威出处和客户专属服务属性。
- 虽不直接揭示经济数据,但强化了信息来源的真实性与专业性,提升读者对报告内容的信任度。
- 此二维码推广方便读者追踪最新研究动态,形成信息闭环支持[page::1]。

---
四、估值分析
本报告为宏观政策研究性质,未包含具体企业估值分析。重点关注宏观价格指数变动、政策驱动及经济环境对各产业的影响。因此无DCF或倍数法估值模型讨论。
---
五、风险因素评估
报告明确指出的风险主要包括:
- 房地产市场波动:作为经济重要杠杆,地产增速放缓或价格下跌带来消费和投资链条压力,影响经济稳定。
- 政策执行力不足:反内卷及扩内需政策若未获得应有力度和配套细节,政策预期难以转化为经济基本面改善。
- 外部不确定性:国际贸易局势及外需波动增加出口压力,叠加内需恢复尚不充分,构成拖累因素。
对这些风险,报告虽未给出具体缓解措施,但强调需持续关注数据表现及政策调节力度,为后续潜在逆周期政策铺路[page::0]。
---
六、批判性视角与细微差别
- 报告对“反内卷”政策的积极评价中,客观指出价格反弹主要由政策预期驱动,未过分乐观,体现一定审慎态度,避免片面解读政策效应。
- 对扩内需必要性的强调,体现对当前经济“有效需求不足”根源的深入洞察,但对“以旧换新”政策可能的需求透支风险只是点到,未给出详尽量化分析,略显保守。
- 由于报告集中讨论宏观层面,对中长期财政货币政策的具体路径及力度,描述尚显模糊,存在后续解读和调整的空间。
- 报告语言风格中规中矩,未见明显情绪化或偏袒,保持理性分析基调。
---
七、结论性综合
本报告系统评估了2025年6月中国宏观通胀状况及结构分化,揭示耐用消费品价格受“以旧换新”政策支撑带动核心CPI回稳,服务价格尚显疲软反映居民资产修复受限。工业品PPI继续承压,受制于天气、产能过剩治理和外部需求不确定性等因素,价格反弹以政策预期驱动为主,基本面实质改善尚未充分显现。
“反内卷”政策体现了治标抑制无序低价竞争、稳固价格信心的初步效果,但需协同扩内需政策刺激有效需求,从根本上破解内卷困局,实现经济稳增长。当前经济面临内外部挑战,包括出口波动、房地产调整及以旧换新政策的后效,同时货币财政政策存在边际调整可能。
报告最终传递出审慎乐观的政策导向,强调需持续关注经济数据变化及政策执行力,防范房地产和政策力度不足带来的不确定风险,为稳增长和价格稳定提供理论逻辑支撑和政策指引[page::0,1]。
---
总结
- 核心CPI转正主要得益于补贴政策带动耐消品价格修复,服务价格疲软限制总体消费提升。
- PPI跌幅扩大体现出工业景气度不足和结构性压力。
- “反内卷”政策是供需调整的重要试点,但价格反弹尚多预期驱动。
- 扩内需应成为破解内卷的关键,稳定经济增长的基础之一。
- 短期风险集中在房地产走势与政策力度,关注经济表现择机调整政策。
以上内容构建了对当前宏观经济“破局”通胀与内卷的全面分析框架,为金融市场参与者提供重要的宏观判断依据和投资参考。
---
[page::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