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股息组合本月超额基准5.10%(20170717)

创建于 更新于

摘要

本报告围绕股息率选股策略,提出先选行业再选个股逻辑,指出行业生命周期决定股息率因子有效性,构建沪深300样本池高股息组合,回测年化收益19.8%,超额沪深300年化收益14.2%,组合信息比率1.61,且样本外2017年5-7月组合相对中证红利指数和沪深300均有显著超额收益,验证了策略稳健性[page::0][page::1][page::2][page::3]

速读内容


行业优选提升股息率因子选股能力 [page::0][page::1]

  • 单纯通过市值、PB、ROE、未分配利润筛选股票池对股息率因子能力提升有限。

- 依据行业平均未分配利润占比和行业股息率Spread筛选适合股息率定价的行业,显著增强选股效果。
  • 在沪深300中基于该思路构建的高股息组合,2007-2017年间年化收益19.8%,年化超额收益14.2%,信息比率1.61,换手率仅25%。



样本外高股息组合表现优异 — 相对中证红利指数 [page::2]


| 月份 | 高股息组合收益率 | 中证红利指数收益率 | 超额收益率 |
|------|------------------|--------------------|------------|
| 5月 | 4.72% | 0.82% | 3.90% |
| 6月 | 3.87% | 4.36% | -0.48% |
| 7月 | 4.25% | -0.84% | 5.10% |
| 跟踪以来 | 13.40% | 4.33% | 9.07% |
  • 2017年5月至7月高股息组合累计超额收益达9.07%。



样本外高股息组合表现优异 — 相对沪深300指数 [page::3]


| 月份 | 高股息组合收益率 | 沪深300指数收益率 | 超额收益率 |
|------|------------------|-----------------|------------|
| 5月 | 4.72% | 1.54% | 3.18% |
| 6月 | 3.87% | 4.98% | -1.10% |
| 7月 | 4.25% | -0.09% | 4.34% |
| 跟踪以来 | 13.40% | 6.51% | 6.90% |
  • 2017年5月至7月累计超额收益达6.90%,表现优于沪深300。



高股息组合构建方法及持仓明细 [page::4]

  • 每期从选定行业股票池中按照股息率从高到低选取30只股票,等权配置。

- 组合覆盖房地产、银行、非银行金融、交通运输等多个行业。
| 股票代码 | 股票名称 | 中信一级行业 | 股息率(ttm) |
|-----------|-----------|--------------|---------------|
| 600383.SH | 金地集团 | 房地产 | 9.59 |
| 601006.SH | 大秦铁路 | 交通运输 | 8.40 |
| 601818.SH | 光大银行 | 银行 | 7.29 |
| ... | ... | ... | ... |
  • 组合换手率较低,强调长期持有,体现行业优选+股息率因子双层过滤。

深度阅读

金融研究报告详尽分析报告:行业优选下的高股息组合策略研究(2017年7月17日)



---

1. 元数据与概览


  • 报告标题: 选股——高股息组合本月超额基准5.10%(20170717)

- 作者及发布机构: 长江证券研究所,联系人林志朋、杨靖凤,联系方式详见报告。
  • 发布日期: 2017年7月17日

- 主题: 以“先选行业,后选个股”为核心思想,构建基于股息率因子的高股息组合投资策略,研究其历史及样本外表现。
  • 核心论点:

- 根据市值、PB、ROE、未分配利润占比来筛选股票池并不能显著提升股息率因子选股能力。
- 股票是否适合用股息率定价,与其行业生命周期相关,因此需基于行业筛选优质的股票池。
- 行业优选后,股息率因子选股能力和策略绩效显著提升。
- 通过沪深300样本构建高股息组合,该组合在历史回测与样本外均表现优异,超额收益显著。
  • 评级与目标价: 报告本身为策略研究报告,无具体个股买卖评级和目标价,但阐述了行业和公司评级的定义标准,为后续投资评级提供了参照体系。


总体而言,作者希望传达“高股息因子在行业筛选基础上才能发挥强大作用”的发现,强调了策略的历史优异表现及良好的样本外跟踪效果。[page::0] [page::1]

---

2. 逐节深度解读



2.1 选股理念与策略框架(报告要点)


  • 关键论点: 使用传统市值、PB、ROE以及未分配利润占比等财务指标单纯筛选股票池,无法显著提升基于股息率因子的选股表现,因股息率因子价值体现受行业生命周期阶段限制。

- 逻辑依据: 不同行业生命周期决定了企业盈余再投资意愿以及股息分派政策,部分行业因成长阶段重视留存收益,导致股息率失效,而成熟行业则通过稳健的股息分配吸引价值投资。
  • 应用实践: 采用基于行业平均未分配利润占比和行业股息率Spread的行业筛选方法,打造适合股息率选股的行业股票池,实现因子选股能力的显著提升。

- 策略表现数据:
- 时间跨度:2007年1月1日至2017年4月27日。
- 年化收益率:19.8%。
- 相较沪深300年化超额收益:14.2%。
- 月度超额胜率:68.3%。
- 年度超额胜率:100%。
- 信息比率:1.61(衡量策略风险调整后超额收益的有效性,数值较高说明策略持续稳定)。
- 换手率仅25%,显示策略在保持稳定收益的同时具备较低交易成本。
  • 结论: 先行业优选再个股深度筛选的组合表现卓越,因子选股有效性显著增强。[page::0][page::1]


2.2 行业优选·高股息策略历史表现(图表解读)


  • 图1(来源:Wind,长江证券研究所)说明:

- 横轴时间跨度2007年至2017年,纵轴展示净值曲线及超额收益情况。
- 蓝色实线为沪深300股息率精选组合净值曲线,绿线为沪深300。灰色柱状表示月度超额收益,黑色虚线为累计超额收益。
  • 数据趋势解读:

- 组合净值明显优于沪深300,特别在2014-2017年阶段累计超额收益持续扩大,说明策略表现逐渐稳固并增强。
- 月度超额收益波动不大,表现较为稳定。
  • 文本与图表联系: 图1直观显示出策略优异的回测表现,支持文本中19.8%年化收益率和14.2%年化超额收益的量化结果,增强策略的说服力。[page::1]


2.3 样本外跟踪表现


  • 基准为中证红利指数(图2 + 表1)

- 2017年5月至7月,组合累计超额收益达9.07%。
- 月度超额收益率分别为:5月3.90%、6月-0.48%、7月5.10%。
- 净值曲线(红色)明显优于中证红利指数(蓝色)。
- 超额收益每日波动通过灰色柱状表示,显示绝大多数为正数,表明组合在大多数时间段内实现超越基准。
  • 基准为沪深300指数(图3 + 表2)

- 同期组合累计较沪深300超额收益为6.90%。
- 月度表现中,5月超额3.18%,6月稍负超额-1.10%,7月回升4.34%。
- 净值表现同样明显优于沪深300,灰色柱状体现日超额收益多数为正。
  • 逻辑推断与结论: 以上样本外跟踪显示该策略不仅在历史回测中成绩显著,且于2017年近期阶段在真实市场环境中依然能够实现相对基准的超额表现,从实战角度确认了策略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page::2][page::3]


2.4 组合成分(表3)


  • 构建逻辑:

- 2017年7月3日调仓。
- 选入行业样本池中,根据股息率(TTM)从高到低等权选择30只股票。
  • 行业分布显著集中:

- 银行(7只),非银行金融(7只),房地产(7只),交通运输(2只),其他(如纺织服装1只)。
  • 股息率区间:

- 最高9.59%(金地集团),最低1.91%(安信信托)。整体股息率水平较高,符合高股息策略定位。
  • 行业与股息率的联系: 房地产和金融类股票在组合内占据主导,说明这些行业在筛选中体现出成熟且股息分派稳定的特点,验证了行业优选的理念。

- 等权配置体现: 规避了单一大市值股票对组合的控制,有利于提升风险调整后回报的均衡性。
  • 该表为投资者提供了具体持仓清单,有助于透明化策略实施过程,方便复盘与跟踪。[page::4]


2.5 投资评级说明及附录(报告结尾)


  • 行业评级标准:

- 看好:未来12个月内行业指数表现优于沪深300。
- 中性:与市场持平。
- 看淡:表现弱于市场。
  • 公司评级标准:

- 买入:相对大盘涨幅大于10%。
- 增持:相对涨幅5%-10%。
- 中性:-5%到5%。
- 减持:低于-5%。
  • 说明: 评级基于未来12个月涨幅相较大盘的表现,并结合定量指标和定性判断,提供系统性的投资建议框架。

- 免责声明与合规声明详尽保障投资者知情权和权益。[page::5]

---

3. 图表深度解读



3.1 图1(高股息组合历史表现)


  • 显示2007年至2017年高股息组合与沪深300指数净值发展对比及其超额收益。

- 组合净值曲线自2007年起稳步上升,大幅跑赢沪深300,尤其2015年后出现加速上涨态势。
  • 月度超额收益呈现波动但多数为正,累计超额收益线持续攀升至约14%。

- 该图形象展示了策略的长期稳定择优能力,支持报告中19.8%的年化收益率和14.2%年化超额收益的结论。

图1:高股息组合历史表现

3.2 图2(2017年5月以来净值走势,中证红利指数为基准)


  • 展示组合净值线(红色)较中证红利指数(蓝色)的表现,及每日超额收益柱状(灰色)。

- 组合净值线整体趋势向上且高于基准,累计超额收益显著。
  • 日超额收益多次出现正值,表明组合持续创造正收益贡献。


图2:2017年5月以来高股息组合净值走势图(基准:中证红利指数)

3.3 图3(2017年5月以来净值走势,沪深300为基准)


  • 结构与图2类似,展示了高股息组合净值线(红色)明显优于沪深300指数(蓝色)的走势。

- 超额收益柱状图多数时段为正,显示组合日超额贡献稳定。

图3:2017年5月以来高股息组合净值走势图(基准:沪深300指数)

3.4 表1-表3数据含义解读


  • 表1与表2分别反映2017年5月至7月高股息组合相对于中证红利指数和沪深300指数的月度及累计超额收益情况,均显示积极的超额表现。

- 表3揭示了具体组合成分,展示行业分布和股息率水平,验证策略执行的行业优选与个股筛选逻辑。

---

4. 估值分析


  • 报告整体聚焦因子策略及组合表现,并未对单个标的或整体组合进行传统估值模型测算(如DCF、市盈率法等)。

- 行业优选主要基于财务指标(未分配利润占比、行业股息率Spread)筛选出成熟行业,再在优选行业中选取高股息股票。
  • 估值分析隐含假设是股息率作为价值指标的有效性依赖于行业所处生命周期,成熟行业股息率更能反映价值,驱动整体组合表现。

- 换手率低(25%)亦间接表明持仓估值和质量较为稳定,减少估值重置带来的波动风险。

---

5. 风险因素评估


  • 报告未直接列出系统风险细项,但逻辑暗示若行业生命周期判断错误,将影响股息率因子的选股效果。

- 组合重仓房地产、银行等行业,面临经济周期、政策调整等行业特定风险。
  • 策略稳定性依赖历史表现,有可能因市场结构变化或政策影响而失效。

- 换手率虽低但依然存在流动性风险和交易成本风险,尤其部分股票波动可能较大。
  • 报告内容展示了审慎的投资评级与免责声明,提示投资者需自行评估相关风险。


---

6. 批判性视角与细微差别


  • 报告重点突出高股息率策略的优越表现,或有一定的正向偏倚,缺乏对策略可能失效因素的深入剖析。

- 未详细描述行业筛选的具体阈值和量化标准,操作细节尚不完全透明,略显模糊。
  • 样本内与样本外验证期跨度不同,后者时间较短(仅约2.5个月),影响外推的统计置信度。

- 部分数据和图表未呈现风险指标(如最大回撤、波动率),限制对策略风险水平的全面评估。
  • 报告中的收益率计算未详尽披露是否包含股息再投资,可能对绝对收益产生影响。

- 组合成分高度集中于几个行业,行业依赖度较大,可能在行业快速变动时承受较大风险。

---

7. 结论性综合



本报告通过深入的行业优选,结合股息率因子构建高股息股票组合,展现了策略在沪深300样本内十年回测的显著超额收益(年化19.8%,相较沪深300超额14.2%)及优异的风险调整表现(信息比率1.61,换手率较低)。行业筛选通过行业平均未分配利润占比和股息率Spread有效区分成熟与成长阶段行业,从根本上增强了股息率因子的选股能力。

样本外跟踪(2017年5月至7月)进一步验证了策略的实战效应,相较中证红利指数和沪深300均实现明显超额收益,累计超额分别达到9.07%和6.90%。具体组合持仓原则为等权选取股息率最高的30只股票,构成以金融(银行及非银行金融)和房地产为核心的行业集中型策略。

图表直观展示了组合净值的稳健增长及月度超额收益的稳定性,强化了报告核心结论的可信度。报告虽未给出传统估值模型、详细风险评估及长期样本外表现验证,但披露了详尽的投资评级标准和合规声明,体现专业研究风范。

总体来看,作者通过逻辑严密的行业生命周期分层分析,提出了“行业优选-股息率选股”的创新选股思路,并以强劲的历史量化表现和样本外验证支撑其投资策略,在当前A股市场环境下为追求稳健超额收益的机构投资者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策略和投资框架。[page::0][page::1][page::2][page::3][page::4][page::5]

---

备注:所有引用的结论与论据均严格标注页码,符合长江证券研究所报告格式。

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