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信金工黑科技原理揭秘之二:价值中枢理论
创建于 更新于
摘要
报告系统介绍了价值中枢理论,基于100、200、400、800日均线构建价值轴心,发现价格围绕价值中枢呈现对称波动规律,结合周期分析理论进一步提升趋势及支撑阻力位判断能力,为市场价格走势提供全新解析框架及应用指导[page::0][page::2][page::4][page::6][page::7]。
速读内容
价值中枢理论介绍与均线体系选择 [page::2][page::3]

- 价值中枢定义为重要均线(100、200、400、800周期)在某一位置长时间水平震荡表现。
- 通过周期分析发现A股主要指数存在较为稳定的约41、20、11个月周期,分别对应800、400、200日均线参数,验证均线选择的科学性。
- 该均线体系在上证综指多次下跌调整中体现明确支撑作用,但单根均线并非每次都有效,需结合实际走势级别判断。
价值中枢理论基本原则及对称波动现象 [page::4][page::5]


- 价值中枢震荡区间为连续20个交易日内均线振幅小于千分之三,体现其稳定性。
- 价格通常围绕价值中枢呈现对称波动,如上证综指2016年低点与高点围绕2969价值中枢对称分布。
- 多个价值中枢之间亦存在对称波动,典型如中证白酒指数多价值中枢对称排列,表明价格波动的内在规律性。
- 价值中枢原则可解释震荡和趋势突破情形,配合周期分析可以判定波动区间和趋势方向。
价值中枢理论与周期分析的互补应用案例 [page::6][page::7]


- 周期分析用于判断趋势方向和周期起点,价值中枢用于确定关键支撑阻力位置及目标区间。
- 以创业板指为例,2018年上行情趋势仍在延续,价值中枢1847作为波动区间对称轴,结合低点1571预判潜在上轨2123位置。
- 价值中枢的重要性排序依据其对历史走势的解释力度,辅助判定当前关键价位。
- 结合两理论构建的框架既可用于趋势交易也可用于震荡反转,提升交易和分析准确性。
风险提示 [page::0][page::7]
- 基于历史数据构建的模型若遇市场急剧变化可能失效,应谨慎应用。
深度阅读
报告详尽分析:安信金工黑科技原理揭秘之二——价值中枢理论
---
一、元数据与概览
报告基本信息
- 报告标题: 安信金工黑科技原理揭秘之二:价值中枢理论
- 作者: 杨勇,安信证券分析师(执业证书编号:S1450518010002)
- 发布机构: 安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研究中心
- 发布日期: 2018年5月5日
- 报告主题: 介绍和解析“价值中枢理论”,作为一种基于移动均线的价格分析和预测方法,属于安信证券“黑科技”量化研究体系的一部分。
报告核心论点与目标
报告核心聚焦于价值中枢理论的原理及实际应用,主要观点包括:
- 利用关键均线(100、200、400、800日均线)在价格图表上形成的“走平”或“水平移动”现象,用以识别市场的价值中枢。
- 价值中枢象征着市场均衡价格区间,是价格波动的中心。
- 价格围绕价值中枢呈现对称波动,且价值中枢自身会发生规则性的对称波动。
- 结合周期分析理论,可以克服单一理论的缺点,提升价格走势判断和目标预测的准确性。
- 该理论不仅适用趋势交易,也可用于反转交易的分析框架。
报告无明确买卖评级或目标价,性质偏向理论创新和方法论展示,目标在于解释市场价格波动规律并指导量化交易模型开发与应用。
---
二、逐节深度解读
1. 价值中枢理论及四条均线体系(第3页)
关键论点总结
- 价值中枢是指在某个价格区间内,重要均线出现较长时间、明显的水平移动,形成市场均衡的价格区间。
- 四条重要均线分别是100、200、400及800周期的均线,这些均线在不同时间周期(日K、2小时K、1小时K、30分钟K等)上均有效,并能体现不同时间尺度的信息。
- 选择这四条均线的依据是基于周期分析结果:通过上证综指等指数的月K线周期分析发现,41个月(对应约800交易日)、20个月(对应400交易日)、11个月(对应200交易日)的周期长度是稳定存在且有明显影响的周期。
- 这些周期长度对应经济学上的货币政策周期及库存周期,具有经济逻辑基础和普适性。
- 该均线体系能反映不同周期级别的均衡价格点,便于识别重要支撑/阻力和价值区间。
支撑逻辑与数据
- 利用周期分析理论做基础,揭示均线参数和周期的数学关联性。
- 通过对A股主要指数(上证综指、深证综指、上证50、创业板指)进行月K线周期分析,发现稳定的谐波周期对,表现出41、20、11个月周期普遍存在,间接论证四条均线的选取合理性。
- 经济学中库存周期和货币政策周期的对应也为均线周期选择提供理论支持。
---
图表解读:图1(A股主要指数月K线周期分析)
描述:展现主流指数在不同历史时期(月K线)周期分析结果,着重展示周期1和周期2的谐波关系及存在的多个周期对(如41-20,57-29,41-22等)
解读:周期分析结果表明多个周期对在不同时期、不同指数均较为稳定地存在,其中41个月周期对应800日均线,20个月对应400日均线,11个月对应200日均线。这支持了均线体系选择的科学性和广泛适用性。
结合文本:这种周期和均线的天然联系为建立“价值中枢”理论提供了坚实理论和现实基础,说明均线的走平或者交叉意味着市场在特定周期范围内达成价格平衡,具有较高参考价值。
---
2. 均线与价格互动案例(第4页)
关键论点
- 通过实证观察2015年以来上证综指价与100、200、400、800日均线的关系,发现多次下跌走势在这些均线上得到有效支撑,多个重要低点与均线支撑基本吻合。
- 并非每次均线都可作为有效支撑,具体哪个均线有效与走势级别相关,使用错误的均线会导致支撑失效。
- 价值中枢理论较单纯的均线支撑判断更为精细,能够规范支撑和阻力位的设定。
数据与案例细节
- 重要低点如3373、2850、2638等与均线支撑相关联,显示均线的实际作用。
- 均线被突破后,可能需要切换到均线体系的下一根均线来寻找新的支撑/阻力,以适应不同级别的市场调整。
---
图表解读:图2(2015年后上证综指与100、200、400、800日均线关系)
描述:展示2015至2018年4月上证综指价走势与四条均线的交互,箭头标识出关键支撑点。
解读:多数关键下跌回调在四条均线上获得支撑,且均线走势呈现一定的层级规律。这体现了不同周期均线在市场中的分级作用和实际意义,也说明均线走平区域可能成为价值中枢。
限制:作者指出不是所有跌到均线都会止跌,表明均线支撑不能机械应用,还需结合价值中枢等多重判定。
---
3. 价值中枢原则一——价格围绕价值对称波动(第4-5页)
核心内容
- 价值中枢定义细化:均线在连续20个交易日内波动幅度低于千分之三时,视为价值中枢形成。
- 价格围绕价值中枢对称波动,表现为价格高低点相对于价值中枢呈现对称形态。
- 以2016年上证综指为例,100日与200日均线的走平且交汇于2969,该点被视为价值中心,价格在2638与3301的低高点围绕2969对称波动,反映市场基于该价值价格形成多空均衡。
理论逻辑
- 对称波动反映价格波动基本无系统性偏向,仅受交易者情绪(贪婪与恐惧)影响,二者假定对称,支撑价格围绕均衡点波动。
---
图表解读:图3(上证综指2016年价格围绕价值中枢对称波动)
描述:图中明确标出2969点处100日和200日均线的焦点位置,显示价格从2638低点到3301高点几乎对称分布。
解读:直接印证了原则一:价格围绕价值中枢存在对称波动,表现为震荡区间的均衡价格和相对高低点位置的平衡,支持价值中枢理论的市场均衡视角。
---
4. 价值中枢原则二——价值中枢对称波动(第5页)
核心内容
- 价值中枢自身会随着市场基本面或资金面变化发生波动,且这种波动亦表现为对称形态。
- 价格图上表现为多个时间点不同均线走平形成多个价值中枢,这些价位往往呈规律的对称分布。
- 以中证白酒指数为例,最新四个价值中枢(3322、2990、2673和另一个约为2990对称轴)表现较好的对称性,且均曾为重要支撑。
- 搭配原则一,构建完整框架,可以解释震荡和趋势中的价格运行,支持趋势或反转交易。
---
图表解读:图4(中证白酒指数2017年价值中枢对称波动)
描述:白酒指数日K线图,标注四条均线及价值中枢,显示2990点作为对称轴,3322和2673两个价值中枢对称分布。
解读:图形生动展示价值中枢非静态性质,且其波动亦呈对称规律,有助于在不同市场环境下定位重要价格区间,验证原则二的有效性。
---
5. 价值中枢理论与周期分析理论的互动配合(第6-7页)
重点解读
- 价值中枢理论精准定位关键价格区间,但缺乏对趋势方向的判断。
- 周期分析理论虽能判断趋势方向,但可能滞后或者目标位不稳定。
- 两者结合发挥“以长补短”作用,提升趋势判定和目标价预判准确性。
具体案例:创业板指2018年周期分析与价值中枢结合
- 周期分析显示2017年10月13日以来的下行周期结束,上行周期依然有效(图5)。
- 但双均线未交叉,趋势确认不足,目标位难以测算。
- 结合价值中枢理论确定数字化坐标和重要价格点(1847为最低价值中枢),以趋势起点1571为波动下轨,推算上轨指标2123,且2123正是另一已识别的重要价值中枢位置,形成自洽预测(图6)。
逻辑及方法
- 利用周期分析定义趋势起点和趋势方向。
- 基于价值中枢特性确定稳定的目标价格区间。
- 双重验证增强趋势操作的信心和操作的科学性。
---
图表解读:图5与图6(创业板指周期分析与价值中枢叠加)
- 图5显示周期趋势阶段,标明重要周期时间点。
- 图6在图5基础上叠加价值中枢分析,标明多个重要价值中枢点及起止时间,清晰展示基于双重理论预测的价格区间。
图表视觉上强化了价值中枢理论结合周期分析判断和预测市场趋势的适用性及科学性,且说明不同价值中枢有不同等级重要性。
---
6. 风险提示(第7页)
报告明确提示本理论基于历史数据和模型构建,因此在市场剧烈波动、突然事件或政策变化时可能失效,体现谨慎态度。
---
三、图表深度解读总结
报告中的六个核心图表(图1至图6)如下:
- 图1:周期分析结果
揭示主要指数的稳定周期结构,为均线参数选择提供科学依据。
- 图2:均线与价格互动
说明四条均线的支撑作用和局限,以现实案例展示均线的多级别有效性。
- 图3:价格围绕价值中枢对称波动
直观演示价格在价值中枢周围的对称性,验证价值中枢的市场均衡功能。
- 图4:价值中枢自身对称波动
以中证白酒指数为例,展示价值中枢波动的对称性和动态变化。
- 图5:创业板指周期分析
确定趋势阶段,显示大级别周期状态。
- 图6:创业板指价值中枢与周期分析叠加
演示价值中枢理论在趋势确认及目标价预测中的有效按钮。
总体图表结合文本,共同构建了一个层次清晰、方法论严谨的理论体系。
---
四、估值分析
本报告暂无具体公司估值分析,也未涉及传统的估值模型(DCF、市盈率等),其重点在于市场整体价格平衡区间的确定和趋势分析,是一种技术分析和金融工程相结合的研究。
---
五、风险因素评估
- 市场急剧变化风险:报告强调基于历史数据、统计规律的模型可能在市场突发变化时失效,提示投资者谨慎使用。
- 主观判断风险:价值中枢理论在具体应用时仍需结合主观判断选择最重要的价值中枢,存在操作上的不确定性和依赖性。
- 多价值中枢排序难题:多重价值中枢存在,确认当下最关键价值中枢需要经验,算法仍需优化,提示模型存在一定风险。
---
六、批判性视角与细微差别
- 报告清楚指明价值中枢理论存在局限,如不能单独判断趋势方向,依赖周期分析配合才能发挥最大效用。
- 价值中枢参数如区间长度20日和振幅千分之三亦为经验参数,虽有理论解释,但缺少严格的普适性检验,存在较大调整空间。
- 理论建立在假设价格波动无系统性偏差及波动对称的基础上,现实市场中突发性事件和非理性行为可能打破该假设,降低模型适用性。
- 报告诚实披露主观判断参与的重要性,体现科学态度,避免过度推崇模型客观准确性的偏差。
---
七、结论性综合
本报告系统介绍了价值中枢理论,重点阐述了通过观察四条关键均线(100、200、400、800日均线)的水平移动确认市场价值中枢,并结合价格的对称波动性,构建出价格运行的均衡框架。价格围绕价值中枢呈现对称波动,且价值中枢自身亦具备规律性的对称振荡,反映市场在不同周期内的均衡态势。
通过周期分析的配合,价值中枢理论克服了单一应用时难以判断趋势方向和目标位预测不准的缺陷,实现了从趋势定义到目标预判的闭环,显著提升了趋势交易和反转交易的操作效率和准确性。案例分析充分展示了该理论的应用潜力及实际市场表现。
图表直观呈现实证数据和理论联结,从周期的周期性谐波到均线支撑,再到价格-价值中枢的对称波动,为理论提供了坚实基础。
同时,报告不忘风险提示,强调市场急剧变化和主观判断的作用,表现出成熟的研究态度和科学精神。
综上所述,价值中枢理论作为安信金工黑科技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结合经济周期、技术均线与价格行为对称性的创新分析方法,能为市场价格波动规律的理解及趋势预测提供有力支持。报告虽未涉及个股估值,更多聚焦于市场层面技术判断和模型开发,对量化投资者和中高频交易者具有重要启发和应用价值。page::0,2,3,4,5,6,7]
---
备注
- 本报告原文中图片资源引用如下:
- 图2:[

- 图3:

- 图4:

- 图5:

- 图6:

---
此详尽分析全面覆盖报告主要论点、数据、方法与风险提示,结合图表深入解读,力求为读者提供完整且专业的理解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