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属|华友钴业(603799)2025年三季报点评】钴价大幅上涨,业绩同比提升

创建于 更新于

摘要

华友钴业2025年前三季度业绩显著提升,营收同比增29.57%,归母净利润增39.59%。钴价大幅上涨和公司产业一体化优势成为主要驱动因素。下游与LGES签订长期供货合同,业绩有望持续增长。基于钴价上涨,上调2025-2027年盈利预测并维持“增持”评级,但面临金属价格波动、汇兑及环保等多重风险[page::0][page::1]。

速读内容


2025年前三季度核心业绩表现 [page::0]


  • 营业收入589.41亿元,同比提升29.57%

- 归母净利润42.16亿元,同比增长39.59%
  • 扣非后归母净利润40.12亿元,同比增长31.92%

- 2025年三季度单季营收217.44亿元,同比增长40.85%;净利润15.05亿元,同比增长11.48%

钴价与产业链一体化优势驱动业绩提升 [page::0]

  • 2025年三季度钴现货价格同比上涨41.98%

- 公司上游红土镍矿湿法冶炼产能释放,印尼湿法镍冶炼项目提供钴副产品
  • 一体化产业链保障原材料供应,强化竞争优势及盈利水平


重要长期供货合同支持未来业绩 [page::1]

  • 子公司衢州新能源与LGES签订2026-2030年三元前驱体长期供应协议约7.6万吨

- 成都巴莫及匈牙利巴莫向LGES及其波兰工厂供货三元正极材料8.8万吨合同签署
  • 长期合作助推业绩增长可持续性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调整 [page::1]


| 年份 | 归母净利润(亿元) | EPS(元/股) | PE(倍) | 评级 |
|-------|-----------------|------------|---------|--------|
| 2025年 | 56.97 | 3.00 | 20.18 | 增持 |
| 2026年 | 64.50 | 3.40 | - | 增持 |
| 2027年 | 71.37 | 3.76 | - | 增持 |
  • 调整盈利预测基于钴价走势及公司一体化优势

- 目前PE低于可比公司均值,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 [page::1]

  • 金属价格波动带来的市场风险及存货跌价风险

- 汇率波动及跨国经营带来的汇兑风险
  • 环保政策趋严及技术研发不确定性风险

- 管理复杂度提升风险及产能过剩风险

深度阅读

渤海证券研究报告《金属|华友钴业(603799)2025年三季报点评》详尽分析



---

一、元数据与报告概览


  • 报告标题: 《【金属|华友钴业(603799)2025年三季报点评】钴价大幅上涨,业绩同比提升》

- 作者与机构: 张珂,渤海证券研究所
  • 发布时间: 2025年10月22日09:15

- 研究主题: 针对华友钴业2025年前三季度财报数据进行点评,主要聚焦钴价上涨对业绩的影响,分析公司上下游一体化的经营优势及未来业绩展望。
  • 核心论点总结:

- 华友钴业2025年前三季度在钴价大幅上涨的带动下,营业收入及净利润实现快速增长。
- 公司一体化产业链带来成本及供应保障优势。
- 通过与LGES签订长期供货协议,业绩具有较高可持续性及确定性。
- 维持“增持”投资评级,强调钴价上涨推动的盈利能力提升及估值优势。

报告整体围绕华友钴业的最新财务表现、行业环境、未来订单保障与风险提示展开,为投资者提供较为全面、及时的业绩以及前景判断。[page::0,1]

---

二、逐节深度解读



2.1 核心观点与事件回顾


  • 业绩概要: 华友钴业2025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589.41亿元,同比增长29.57%;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42.16亿元,同比增长39.59%;扣非后归母净利润40.12亿元,同比增长31.92%。

- 三季度单季收入217.44亿元,同比增长40.85%,归母净利润15.05亿元,同比增长11.48%。

这组数据体现公司整体收入及利润同比均获得较大幅提升,尤其得益于钴价上涨拉动,公司盈利水平明显好于去年同期。[page::0]

2.2 点评详解



1) 一体化经营优势与钴价上涨


  • 从分季度看,三季度钴价同比上涨41.98%,且公司钴产品定价及产业链优势显著。

- iFind数据显示:8系三元前驱体市场均价上涨6.61%,8系三元材料市场价格下滑3.20%,镍现货价格下降5.79%。公司印尼湿法镍冶炼项目带来的钴副产品保障了下游原料供应。
  • 产能方面,公司上游红土镍矿湿法冶炼产能释放,形成产业链上下游紧密衔接。


此部分重点说明华友钴业利用钴价上涨的产品直接受益,且上下游协同带来稳定供应及成本竞争力;同时注重分析镍、三元材料价格走势,为公司业绩提供宏观与微观双重支撑。[page::0]

2) 长期供货订单的战略意义


  • 公司子公司与LGES签订三元前驱体及三元正极材料长期供货合同:

- 衢州新能源:2026-2030年供应三元正极前驱体7.6万吨;
- 成都巴莫及匈牙利巴莫:同期供应三元正极材料8.8万吨。
  • 该长期订单为公司业务转型向下游拓展提供强保障,稳定订单流,有利于未来业绩稳定增长。


此处强调长周期订单的确定性,强化公司深度绑定主流动力电池厂商的布局,反映公司下游新业务开拓取得实质进展,为内生增长提供有力保障。[page::1]

3) 盈利预测与评级


  • 以钴价格大幅上涨为核心驱动力,上调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分别为56.97、64.50、71.37亿元;对应EPS分别3.00、3.40、3.76元/股。

- 2025年动态市盈率20.18倍,低于可比上市公司的平均水平。
  • 维持“增持”评级。


盈利预测基于多个假设:钴价维持高位,公司产业一体化效应继续释放,下游产能扩张持续,且市场对钴、镍等金属需求支撑公司增长。估值处于合理偏低区间,考虑估值安全边际,给予积极投资建议。[page::1]

---

2.3 风险因素揭示


  • 市场风险: 金属价格波动剧烈,钴、镍、锂、铜等对全球经济、供需等高度敏感,价格大幅下跌会导致业绩波动甚至亏损。

- 汇率风险: 国际化经营背景下,美元结算占比高,人民币汇率波动影响利润核算与外汇损益。
  • 环保风险: 未来环保政策趋严可能增强公司成本负担及管理难度。

- 研发风险: 新产品开发及技术升级具有不确定性,可能影响中长期竞争力。
  • 管理风险: 跨国、多品类、长产业链对管理系统能力提出高要求,管理不善可能影响投资回报。

- 跨国经营风险: 国家政策、法律及监管环境不确定性带来潜在诉讼或发展风险。
  • 产能过剩风险: 新能源汽车增速放缓,电池及锂电材料产能释放,面对供过于求带来的竞争压力。


风险部分全方位覆盖了从宏观市场、经营管理、技术创新到政策与产业链结构层面的潜在风险,提醒投资者关注可能影响公司未来表现的不确定因素,突显了行业波动性与公司跨境经营的复杂性。[page::1]

---

三、图表深度解读



封面图片(images/71711591a7f2a57b89d0d80c11463b1e58aa6b22b9841e3049e0c6459bfd2fdb.jpg?page=0)


  • 描述: 封面以机械齿轮与时钟为背景,彰显渤海证券研究所“独立诚信、细研深究”的企业文化。

- 解读意义: 机械齿轮象征产业链环环相扣,时间钟表则寓意研究对时间与趋势的准确把握,隐喻华友钴业上下游联动和精准时机把握。
  • 该图片与报告主题紧密相关,强调专业性与细致性。[page::0]


渤海证券研究所logo及品牌形象图(images/d93c6e491b187af004fefb81de7f96aae1347e283237a9a68bb5903fbdfe2da7.jpg?page=3)


  • 描述: 渤海证券研究所官方logo,突出研究实效与权威形象。

- 作用: 增强报告的品牌信誉度,提醒读者该报告为专业研究所成果,非普通市场评论。[page::3]

---

四、估值分析


  • 报告中未详细展开估值模型,如DCF或其他绝对估值模型,但通过动态市盈率PE20.18倍与同行比较,体现出合理估值基准。

- 动态PE的低位主要基于:
- 公司盈利预测增长稳定;
- 钴价大幅上涨成为利润提升主要驱动力;
- 一体化产业链保障了成本优势和供应稳定。

报告维持“增持”评级,暗示当前价位具备安全边际,投资者可关注公司业绩兑现带来的估值提升空间。[page::1]

---

五、风险因素评估


  • 报告详尽列出七项主要风险,涵盖市场价格波动、汇率变化、环保合规、研发技术不确定性、管理难题、跨国经营风险及行业产能过剩压力。

- 风险可能导致业绩波动、盈利能力下降甚至潜在亏损,对投资判断构成挑战。
  • 报告未详述具体缓解措施,但提示投资者风险存在,提高风险意识。

- 风险覆盖面广,且与公司业务和行业特性高度匹配,体现出报告的审慎态度和风险提示充分性。[page::1]

---

六、批判性视角与细微差别


  • 报告对华友钴业持明显乐观看法,核心基于钴价上升驱动利润增长;然而钴价波动风险本身极高,单一商品价格大幅波动对公司利润影响较大,潜在的业绩波动未被深度量化。

- 报告中对长期订单给予较大正面评价,但未详细披露合同执行风险及产业链变化带来的供货压力潜在影响。
  • 估值方面只给出单一市盈率指标,无DCF、EV/EBITDA等多维估值辅助,分析相对单薄。

- 风险提示较全面,但未结合具体影响概率与可能应对策略,使投资者难以评估风险发生的概率及公司抗风险能力。
  • 公司跨国经营风险被提及,实际受限于地缘政治和法律环境,报告未给出具体定量或定性评估深度,略显保守但也可视为合规披露。

- 总体而言,报告论据充实,数据可靠,但对价格波动敏感性及潜在订单执行风险分析深度不足,需后续动态跟踪钴价和合同执行情况。[page::0,1]

---

七、结论性综合



渤海证券研究所发布的华友钴业2025年三季报点评报告,以详实的财务数据和行业趋势分析为基础,凸显了钴价大幅上涨对公司业绩的显著推动作用,并充分强调公司产业链一体化优势和长期订单的战略价值。报告认为华友钴业凭借镍钴锂资源保障和向锂电下游延伸的产业布局,拥有持续成长的盈利能力和较低的估值,维持“增持”评级。

财务数据方面,2025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同比增长近30%,净利润增长近40%,显示强劲的经营韧性。三季度单季业绩的显著增长主要受钴现货价格同比上涨超40%的影响,印尼及红土镍矿湿法冶炼项目钴副产品丰富,提供上游保障,进一步巩固公司供应链优势。

长期供应协议与LGES的7.6万吨三元前驱体及8.8万吨三元正极材料供货合同,为未来5年业绩稳定增长提供确定性基础。盈利预测合理上调,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测试均处于稳步攀升轨道,动态PE20倍左右低于同业可比,说明估值具备吸引力。

报告图表部分虽简约,但通过数据体现钴价与单季度业绩的关联性,辅以企业品牌与形象塑造,增加报告的权威感和专业性。风险提示详尽,涵盖市场、汇率、环保、研发、管理、跨国经营及产能过剩七大关键领域,提示投资者审慎关注潜在不确定因素。

总结来看,本报告为投资者提供了一个逻辑清晰、数据支持充分、亮点突出且风险警示完备的华友钴业三季报深度解析,体现出公司当前盈利能力的强势提升及未来业绩的可持续增长预期;但对价格波动的敏感性分析尚需加强,估值分析亦可丰富多样,后续需持续关注业绩兑现与合同履约情况,谨防大宗商品价格调整及行业周期变化的冲击。[page::0,1]

---

参考图片



| 文件名 | 内容描述 |
| ------ | -------- |
| | 华友钴业三季报点评封面,机械齿轮及时钟元素象征产业链运转和时间把握。 |
| | 渤海证券研究所Logo及品牌形象展示,体现报告权威性。 |

---

总体评分


  • 全面性: 报告涉及业绩、市场价格、产业链上下游、长期订单及风险提示较全面。

- 逻辑性: 结构清晰,论点层层递进,数据支持有力。
  • 数据支撑: 多处数据引用具体,钴价、收入及利润同比均有明确数字。

- 风险提示: 多维度提示风险,符合行业特点。
  • 改进空间: 估值方法多样化分析不足,风险概率量化及对价格敏感性分析较弱。


报告整体是一份专业、详实且具备指导性的三季报点评,对投资者了解华友钴业最新业绩与前景具有较大参考价值。

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