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估值蓄力,坚守主线 转债市场点评

创建于 更新于

摘要

报告指出当前转债估值较4月有所下降,性价比提升。建议以自主可控、内需和红利三条主线布局,优选业绩确定性强及低价格转债,降低关税影响风险,同时关注2025年银行转债退出带来的配置机会,体现权益市场修复动能及政策支持作用 [page::0][page::1]

速读内容


转债估值回落,性价比提升 [page::0]

  • 当前高平价转债加权平均转股溢价率较4月明显压缩。

- 平衡型转债估值同样低于4月初水平。
  • 建议优选价格低于115元且出口收入较高的转债,以价格安全垫对冲波动风险。


中美贸易摩擦对权益市场影响回顾 [page::0]

  • 2018-2019年贸易摩擦初期市场观望,后期大幅下跌再反弹。

- 2019年底签署第一阶段经贸协议后权益市场反弹,小盘成长风格占优。
  • 4月8日以来快速反弹反映市场对长期博弈认知深化和政策预期稳定。


投资建议与风险提示 [page::0][page::1]

  • 建议通过自主可控、内需发力和红利三大主线布局转债。

- 关注2025年银行转债退出趋势,提前布局优质底仓替代品种。
  • 风险包括理财赎回风险、转债溢价率压缩风险及转债正股表现不及预期。

深度阅读

国泰海通证券研究报告《估值蓄力,坚守主线 转债市场点评》详细分析



---

1. 元数据与概览



报告标题:《估值蓄力,坚守主线 转债市场点评》

作者与机构:顾一格,国泰海通证券研究员,登记编号 S0880522120006

发布日期:2025年6月17日

主题:专注于中国转债市场近期估值变化及投资策略,结合中美贸易关系背景,分析结构性风险与市场表现,并提出转债投资布局建议。

核心论点
  • 近期转债估值自4月初以来略有下降,性价比提升。

- 面对中美贸易摩擦缓和与结构性矛盾,建议分三条主线布局自主可控、内需发力和红利策略以降低关税影响。
  • 把握高确定性业绩转债品种,规避转股溢价压缩风险。

- 预计未来银行转债退出加快,提倡提前布局优质底仓替代标的。

简单来说,作者旨在传递当前转债投资机会与风险并存的市场现状,提供策略指引强调精选配置、通过主线把握政策与业绩确定性,以迎接未来潜在波动。[page::0][page::1]

---

2. 逐节深度解读



2.1 报告导读与市场回顾



关键观点
  • 2025年4月起转债估值有所回落,性价比提高。

- 5月12日中美日内瓦协议虽落地,但权益市场未走高,反映市场对美方撕毁协议风险的担心和此前预期已被价格充分反映。
  • 美方对华限制措施持续升级,技术竞争与产业升级矛盾短期未缓解。

- 2018-2019年中美贸易摩擦经验显示市场逐渐适应关税冲击,成长板块和中小盘表现较强。
  • 2025年4月以来A股反弹力度明显,政策连续稳定,风险溢价下移,市场下行空间有限。


推理与分析

作者基于历史中美贸易摩擦阶段不同时间点的市场表现,推断当前虽外部环境依旧紧张,但市场已部分内化事件预期,政策支持成为托底的重要力量。强调了从历史中小盘成长股走势优于大盘的经验,暗示当前布局也应重点参考此类资产。

关键数据与事实
  • 美方在贸易缓和期间仍不断针对AI芯片、芯片设计软件出口管制,反映矛盾非仅关税所限。

- 历史呈现股市对后期利空钝化,一阶段协议签署促成市场短暂反弹,显示利空见顶后的反转可能。
  • 4月8日以来市场快速触底反弹,政策成为核心驱动力。


该部分为后文提炼转债投资策略奠定宏观环境基础,突出结构性风险与估值修正共存。[page::0]

2.2 转债市场估值现状与策略建议



核心观点
  • 当前转债估值较4月初下降,转股溢价率明显压缩,提高性价比。

- 平价高(130元以上)和中千平衡型(90-120元)转债估值均低于之前水平。
  • 建议紧抓自主可控、内需拉动和红利三条主线。

- 中报业绩预期将成为投资重点,优选确定性高的转债。
  • 出口依赖较强的转债宜选择价格安全垫充足(绝对价格低于115元)的品种,以缓冲贸易波动风险。

- 未来银行转债退出加速,需提前布局优质替代品种。

推理基础

转债平价及溢价率指标作为估值衡量关键,体现转债当前市场认知风险溢价。作者认为近期溢价率压缩有助于提升转债投资的吸引力,市场中存在部分优质标的价格回调产生布局机会。

对出口依赖型公司转债提出配置建议是基于全球贸易环境稳定性不确定且关税缓和预期充满变量,要求更强安全垫以防大幅回调。

银行转债退出政策趋势提醒投资者规避政策风险,转向存量高质量底仓转债。

关键数据说明
  • 转债“高平价”指价格高于130元;“平衡型”90-120元二者的平均转股溢价率均出现明显下滑,为转债估值的有利信号。

- 安全垫概念意味着转债价格与转换成本的差异空间,低于115元意味着价格低估或有缓冲风险的能力。

该节为投资者提供了具体转债市场的估值分析及操作建议,强调风险与收益平衡。[page::0]

---

3. 图表深度解读



报告文本未附图表或表格,内容主要以文字形式展现市场逻辑与估值解读,未直接提供可视数据,故无法完成图表逐条分析。

报告虽然未展示辅助视觉材料,但文中提及的“加权平均转股溢价率变化”、“高平价与平衡型转债价格区间”,本质上反映了市场估值指标,建议后续关注报告更新或补充文件中的相应图表信息。

---

4. 估值分析



报告未详细披露具体估值模型或计算公式,但核心内容明显基于转债常用估值指标——转股溢价率和平价价格水平:
  • 转股溢价率:当前转债价格相较于转股价值的溢价比例,溢价率下降表示转债投资的相对吸引力增强。

- 平价价格区间:130元以上为高估状态,90-120元为平衡状态,价格兼顾安全垫和转换价值。

投资建议基于溢价率变化,平价价格落点,以及业绩确定性,对应不同风险偏好下的配比策略。

预计银行转债退出影响估值的流动性与结构性变化,提醒规避政策风险。

总体估值分析侧重于市场情绪与基本面估值指标的贴合,以组合策略应对结构性风险。[page::0]

---

5. 风险因素评估



报告明确提出三大风险:
  • 理财赎回风险:可能导致资金面波动,影响转债市场流动性和价格稳定。

- 转债转股溢价率压缩风险:溢价率进一步压缩将直接影响转债持有价值,带来潜在亏损。
  • 转债正股表现不及预期风险:正股股价下跌将拖累转债价格,尤其影响转债的转股价值,增大投资回调风险。


风险提示充分体现了当前环境下转债市场潜在冲击,尤其关注政策与市场联动对估值的影响。报告未提出特别的缓解措施,但通过强调“业绩确定性高的转债”和“价格安全垫”进行间接风险防范。[page::0]

---

6. 批判性视角与细微差别


  • 乐观假设与风险权衡:报告侧重于转债估值“性价比提升”的积极判断,同时强调结构性风险,但对于未来美方监管升级的持续冲击,文本相对谨慎未做乐观预期。报告本身逻辑自洽,未展现明显内在矛盾。
  • 政策影响评价较为肯定:报告强调“政策托底”和“风险溢价持续下移”,但对政策稳定性的可能变数和跨周期性管理并未展开更细致探讨。
  • 缺少量化估值模型细节:虽提及主要估值指标和参考价格区间,但未公开具体折现率、业绩增长假设或敏感度分析,可能影响投资者对估值严谨性的理解。
  • 图表缺失:缺少直观数据辅助说明,限制了对市场数据变化和历史对比趋势的更形象认知。


整体报告在当前版块结构与内容水准下保持了较好的均衡与稳健性,无明显极端观点或未说明重要假设,但在深度定量分析方面存在一定不足。

---

7. 结论性综合



国泰海通证券研究团队通过系统回顾中美贸易历史脉络和市场表现,结合2025年中美最新贸易谈判与地缘风险状况,指出当前转债市场估值自4月以来适度回落,性价比得到提升。

报告建议投资者重点布局三大主线:
  • 自主可控:聚焦我国重点科技、自主创新领域,规避国际贸易摩擦风险。

- 内需发力:布局受宏观内需支持强劲的标的,提升资产组合防御能力。
  • 红利主线:剖析转债及其正股的业绩确定性,依业绩中报表现调整权重。


强调需关注“转股溢价率”与“平价价格”指标,优选估值合理、业绩稳健、价格安全垫充足的转债品种,特别是出口依赖度高的品种,控制好价格安全边际。

风险层面涵盖理财产品赎回、估值压缩和正股表现不佳风险,提醒投资者审慎侧重业绩与安全缓冲,规避结构性冲击。

整体来看,报告以中美贸易摩擦的阶段性回顾为背景,结合市场估值数据,科学地提出了转债市场的配置建议与风险管理思路,体现了量化分析与宏观判断的结合。

该报告为转债投资者提供了有实操价值且风险意识明确的市场研判,力图在波动中捕捉转债投资机会,值得关注。

---

参考文献及出处


文本内容皆基于国泰海通证券2025年06月17日发布的《估值蓄力,坚守主线 转债市场点评》,作者顾一格,登记编号 S0880522120006。[page::0][page::1]

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