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泰海通 · 晨报1016|宏观
创建于 更新于
摘要
2025年9月核心CPI同比继续回升,反映消费补贴政策和金价上涨等外生因素推动消费品价格修复,但内生消费动力尚不明显。工业品价格上涨偏结构性,主要集中在原材料和上游环节,且动力已有边际减弱。总体物价端需依赖内需政策加码以支撑,近期政策边际放松地产限购及推新型金融工具,有望带来后续提振效果。[page::0][page::1]
速读内容
核心CPI及PPI同比走势分析 [page::0]

- 2025年9月,CPI同比回升至-0.3%,PPI同比回升至-2.3%。
- 核心CPI价格修复动力来自消费补贴及金价上涨,其他消费品价格内生动力有限。
- 工业品价格上涨多为结构性,集中在原材料及上游环节。
- 价格上涨动力已有边际减弱,经济整体放缓背景下持续性存疑。
政策环境与市场预期 [page::0][page::1]
- 市场对反内卷政策效果抱有较强预期。
- 政府近期边际加码内需政策,如放松一线城市地产限购、第四批国补资金落地、5000亿元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投放。
- 后续仍可期待更多政策措施发力及其效果显现。
风险提示与策略建议 [page::1]
- 关注房地产走势不确定性及政策力度不及预期的风险。
- 10月策略建议超配权益和黄金,标配债券,以应对不确定宏观环境和价格波动。
深度阅读
资深金融分析师对《国泰海通 · 晨报1016|宏观》报告的详尽分析
---
1. 元数据与报告概览
- 报告标题:《核心CPI同比继续回升》
- 发布机构:国泰海通证券研究所
- 发布日期:2025年10月15日21:09(上海时间)
- 报告作者:应镓娴(登记编号S0880525040060)、贺媛(编号S0880525040129)、梁中华(宏观首席分析师,编号S0880525040019)
- 报告主题:宏观经济分析,重点聚焦2025年9月中国物价指数(CPI和PPI)的表现及其结构性特征,结合政策背景,分析物价、通胀及宏观经济走势。
核心论点及传达信息:
报告指出,2025年9月核心CPI同比继续回升,显示消费品价格修复迹象,但主要动力来自政策刺激和金价上涨,内生消费动力不足。同时,PPI尽管反弹,但更偏向结构性上涨,尤其体现在工业品原材料的价格环节。经济整体放缓的态势下,核心CPI和PPI的持续修复将依赖于后续力度更强的内需政策支持。报告认为近期政策已边际加码,未来有望提振价格和经济,尽管房地产及政策力度不足的不确定性仍存[page::0] [page::1]。
---
2. 逐节深度解读
2.1 报告摘要及宏观观察
报告开篇描述了9月物价数据的总体情况:
- CPI同比为-0.3%,PPI同比为-2.3%,均处于负增长区间,表明整体物价压力仍然偏低,价格端的恢复动力不足;
- 核心CPI(剔除食品和能源价格)同比持续上升,反映核心消费品价格有所企稳回升,但结构不均衡,更多依赖于消费补贴政策和贵金属价格上涨;
- 工业品价格上涨主要集中在原材料和上游环节,呈现出结构性、非均衡的价格反弹,边际动力减弱;
- 当前经济存在放缓趋势,物价修复的可持续性依赖政策,尤其是内需政策的扩展和深入[page::0]。
作者推理依据:
- 统计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25年9月物价数据;
- 逻辑建立在价格指数的细分结构和相关政策解读上,特别是对消费补贴、地产限购放松及政策性金融工具投放的关联分析;
- 分析了价格趋势的结构性差异,判断内生动力不足的原因,尤其强调非价格因素对价格的推动作用。
---
2.2 价格结构分析
- 核心CPI回升的驱动力:
- 主要由消费补贴政策作为“外生因素”推动;
- 以及金价上涨影响,推动贵金属及其替代品价格上升;
- 但其他消费品价格无明显上涨,意味着居民消费内生需求尚无实质改善;
- 工业品反内卷政策推测影响:
- 市场对政策促进工业品价格上涨有较强预期;
- 然而7月以来的工业品价格上涨依旧偏向结构性,尤其是原材料价格上涨;
- 高频数据(如每日、每周工业品价格指数)显示,价格上涨动力在边际减弱;
- 风险提示:房地产市场走势不确定,以及政策力度可能不及预期,都可能制约价格和经济的持续改善[page::0] [page::1]。
---
2.3 经济放缓与政策响应
- 结合整体经济放缓,报告认为:
- 核心CPI和PPI的修复持续性依赖于政策发力,特别是内需刺激政策;
- 最近政策已在边际上有所加强,包括:
- 超一线城市房地产限购放松,有助于提振相关消费;
- 第四批国家补贴资金落地,利好消费和相关产业链;
- 5000亿元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开始投放,强化信贷支持功能;
- 预计未来会有更多政策措施跟进,以期改善价格水平与经济活力。
---
3. 图表深度解读
报告第一页配有一幅湖南衡阳衡山的自然风光图片,营造静谧、开阔的宏观视野,具有文化与精神层面的象征意涵。
另有一张以梁中华为主体的图片,强调其宏观首席分析师身份,为报告提供权威背书。
关于物价数据图表:
- 图片中的数据展示了CPI和PPI近月同比变化趋势:
- CPI从负值逐渐回升至-0.3%,表明通缩压力有所缓解;
- PPI依然为负2.3%,但走势也趋于好转。
- 该趋势图形象表现了报告中对价格指数改善的论述,使数据可视化,增强说服力;
- 图表显示的边际变化支持了价格回升动力有限且依托结构性因素的观点。
---
4. 估值分析
本报告为宏观研究报告,未进行个股或行业估值分析,也未提供企业层面的财务预测或估值模型(如DCF、市盈率等)。主要集中于宏观价格指数解读和政策影响分析,不涉及具体量化估值方法。
---
5. 风险因素评估
报告明确提出的风险:
- 房地产市场走势不确定性:房地产作为中国经济的重要支柱,其回暖与否直接影响整体需求和价格走势。若房地产调控未明显放松或复苏路径受阻,将拖累消费和工业品价格。
- 政策力度不及预期风险:若政策刺激不足,尤其是内需政策不到位,将影响价格和经济的恢复动力,导致报告中预期的价格修复难以持续。
- 目前政策边际加码,但尚无法保证未来力度和效果,故存在执行和效果的不确定性[page::0] [page::1]。
---
6. 批判性视角与细微差别
- 报告对核心CPI价格回升的解释较为谨慎,突出政策补贴和外生因素的作用,暗示内生需求尚难以自发恢复,这种视角客观,但也可能低估某些消费领域潜在的复苏动力。
- 对工业品价格上涨看法偏向结构性和短期,未过度乐观,然而对后续价格动力的预期持中性态度,体现出分析的稳健性。
- 风险部分没有详细量化房地产或政策失效的具体概率或潜在冲击大小,留有一定空间理解政策变量带来的不确定性。
- 图片文字和政策解读虽简洁,但缺少更细致的分项消费结构分析(如服务业价格、耐用品消费等),略显宏观层面较粗放。
- 报告对政策边际加码的解读较为积极,隐含一定乐观看法,短期关注政策成效,长期仍需观察。
---
7. 结论性综合
《核心CPI同比继续回升》报告在基于2025年9月国家统计局物价数据的分析基础上,围绕中国物价指数的回升态势进行了系统解读。报告综合了价格结构变化、政策环境和经济发展趋势,提出:
- 近期核心CPI的同比回升,主要受消费补贴政策及金价上涨推动,内生消费修复动力仍显不足;
- 工业品价格上涨聚焦于原材料及上游结构性环节,价格上涨动力边际减弱;
- 结合经济放缓态势,物价的持续回升依赖政策的进一步发力,特别是内需刺激措施;
- 近期政策已在边际逐步加强,释放积极信号,包括放松房地产限购、第四批国补资金到位及5000亿元政策性金融工具启动,预期未来政策力度将持续增大;
- 报告同时警示房地产走势及政策力度不及预期的潜在风险,强调需密切关注宏观环境变化。
整体现有物价数据图表对应文本逻辑严密且相辅相成,数据趋势图清晰展现CPI、PPI回暖轨迹,但回升幅度仍有限,符合报告论述。对图表趋势的细致解读强化了报告在价格结构与政策关系方面的洞见。
总体来看,报告立足客观数据,采用稳健分析框架,既识别通胀回升中的积极信号,也理性指出内生需求疲软和政策不确定性的挑战,为投资者和政策制定者提供了有价值的宏观经济监测和前瞻判断[page::0] [page::1]。
---
图表示例展示:

---
总结
国泰海通《核心CPI同比继续回升》晨报,通过对2025年9月中国CPI、PPI数据的深度解读,结合政策分析,揭示当前价格回升虽存在,但非内生消费动力推动,结构性特征明显。报告强调政策对物价和经济复苏的关键作用及不确定性风险,为宏观经济监测提供有力参考。
[page::0] [page::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