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10月资金日历

创建于 更新于

摘要

本报告由渤海证券研究所发布,系统梳理了2025年10月份债券市场资金到期及重要经济数据发布时间节点,涵盖存单、国债、地方政府债等各类重要到期规模,重点提示10月中下旬大型公开市场操作及财政资金缴准节点,帮助投资者把握资金面节奏和利率债市场走势预期,为四季度利率债配置提供参考 [page::0][page::1][page::2]。

速读内容


2025年10月资金到期时间表及规模 [page::0]


  • 10月初有多笔存单到期,规模涵盖4亿至162亿元不等。

- 10月中旬至下旬为国债及地方政府债重要到期期,累计到期金额逾千亿元。
  • 15日有1500亿元1个月期国库现金定存到期,22日为缴准日,29日有7000亿元365天MLF到期。

- 10月份整体资金面波动较大,需关注公开市场操作节奏和缴准时间节点。

研究机构及免责声明说明 [page::1]

  • 本报告由渤海证券研究所发布,针对专业投资者提供市场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 强调投资风险,订阅者应基于自身情况自主决策,渤海证券不对任何投资损失负责。
  • 免责声明详细说明了报告的法律边界及版权保护。


渤海证券研究所背景介绍 [page::2]


  • 渤海证券研究所提供定期研究报告,涵盖宏观经济、固定收益及权益市场,为客户提供高质量研究支持。

- 公众号推介研究团队原创内容,强化投资者对研究成果的理解使用。

深度阅读

渤海证券《2025年10月资金日历》报告详尽分析



---

1. 元数据与概览


  • 报告标题:2025年10月资金日历

- 发布机构:渤海证券研究所
  • 发布日期:2025年10月14日 09:02

- 主要作者
- 王哲语,证券分析师,SAC No:S1150524070001
- 周喜,证券分析师,SAC No:S1150511010017
- 李济安,证券分析师,SAC No:S1150522060001
  • 主题内容:该报告主要对2025年10月的资金到期状况进行了详细梳理,以资金日历的形式展现十月内各类存单、国债、地方政府债及逆回购等资金到期时间和规模,旨在为投资者提供宏观资金面状况的参考,从而辅助其利率债及相关资产的投资策略决策。

  • 主要信息传达

- 报告通过详尽的资金到期安排,揭示市场流动性的时间节点和潜在压力点。
- 结合后续关联报告(如2025年10月10日发布的《债市逆风格局难改,但形势好于三季度——利率债四季度投资策略展望》),提醒投资者注意当前债市的逆风环境以及资金面的宽松和紧缩交替影响。

---

2. 逐节深度解读



2.1 资金日历概览(核心内容)


  • 报告通过一张完整的日历表,细化展示了2025年10月每天资金的到期情况,包括:

- 存单到期(如10月4日162亿元、10月5日32亿元等)
- 地方政府债到期(例如10月13日29亿元、10月15日74亿元等)
- 国债到期总量,部分日期显示巨额国债到期,如10月15日1040亿元,10月16日1253亿元。
- 逆回购到期(10月9日20633亿元7天逆回购到期,明显为资金面重要拐点)
- MLF到期(10月27日7000亿元365天MLF到期)
- 其他如缴准日、经济数据发布(日历中标注,美国9月CPI、零售数据等对市场资金面意向的提示)
  • 章节重点

- 资金规模庞大且多集中在中下旬,尤其国债及地方债大额到期,容易对资金面构成压力。
- 公共资金工具(逆回购、MLF)到期规模巨大,反映政策调节力度仍在持续。
- 通过时间分布展示了资本市场“资金节点”的节奏,提示投资者需关注短期流动性变化。
  • 作者推理依据

- 通过历史经验及资金期到期规模,推断本月资金面可能出现阶段性波动。
- 结合当月宏观经济指标和海外数据,分析流动性和债券市场潜在表现。
- 重点突出大额资金到期日,体现资金面“闸门”效应。
  • 报告还透露了资金管理及投研团队对流动性风险的关注,预判债市在逆风环境下仍有波动,但整体优于三季度。厘清资金供给与需求峰谷变动,为利率债投资提供阶段性策略指引 [page::0].


2.2 重要风险提示与免责声明


  • 明确指出该资金日历及相关投资策略仅对渤海证券客户中符合专业投资者资质者开放。

- 研报仅代表研究发布当日观点,未来有可能调整,提醒投资者注意信息时效性和投资风险。
  • 免责声明强调本发布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严禁未经许可转载。

- 反映渤海证券研究所合规意识强,保障信息合规披露与使用环境 [page::1].

2.3 研发团队介绍


  • 该报告由渤海证券研究所团队编写,体现专业背景和研究能力。

- 提供公开订阅号,用于向专业投资者持续提供最新研究成果,通过细致研究支持客户投资决策 [page::2].

---

3. 图表深度解读



3.1 资金日历表格解析



资金日历
  • 描述

- 表格横向为星期(日至六)
- 纵列为日期
- 以日历形式整月展现资金到期事件和额度,涉及存单、国债、地方政府债、逆回购、MLF等多种资金品种。
  • 关键数据与趋势

- 10月9日7天逆回购到期约20633亿元,远高于其他资金工具,显示公开市场操作在月中起到关键资金调节作用。
- 10月15日和16日,国债到期合计约2293亿元,地方政府债逾150亿元,加上政策性债券,短期大额资金回笼凸显流动性短缺风险。
- 10月27日7000亿元365天MLF到期,意味着长端资金面存在较大投放压力。
- 多个日期存单陆续到期,表明短期资金压力持续。
  • 图表与文本结合说明

- 此表为资金面动态的直观图示,充分支撑后续研报“债市逆风”和“资金紧张”主题的论证。
- 投资者通过此表可预判关键资金到期节点,准备相应操作策略。
  • 数据来源与局限

- 数据来源渤海证券内部大数据及公开市场交易信息,具备较高准确性。
- 该图未包含具体资金流向变化的微观结构,资金净流入与净流出的具体压力需要结合其他流动性数据辅助判断。
- 资金到期量的巨幅差异,还可能受到政策临时调整的影响,需关注后续政策动态。

---

4. 估值分析


  • 本报告为资金日历性质,未涉及具体企业估值或金融资产估值模型。

- 估值透视更多体现在后续关联专项报告中(如利率债投资策略报告),此处仅通过资金期限安排和规模数据,间接表达市场资金成本和可用性变化,构成利率动态的背后供给侧基础。

---

5. 风险因素评估


  • 报告通过资金到期集中度和规模呈现,隐含风险提示:

- 流动性风险:大额短期资金同时到期,若市场投放不足,将加剧资金紧张,推高利率。
- 政策调整风险:公开市场操作如逆回购和MLF规模巨大,资金面可能因政策调节不及预期而出现波动。
- 宏观经济波动:包含欧美CPI及零售数据公布,若数据超预期,将影响市场风险偏好,进而干扰资金供需平衡。
  • 风险概率和缓解策略:

- 未明确量化风险概率,但通过提供准确资金日历帮助投资者提前布局,部分缓解突发风险影响。
- 公开市场工具作为流动性缓冲手段,有助稳定市场,体现政策调控决心 [page::0] [page::1].

---

6. 批判性视角与细微差别


  • 优点

- 该报告在细节披露上较为全面,资金品种涵盖丰富,数据公开透明,具有较高参考价值。
- 明确风险警示和信息合规性说明,显示报告的专业性。
  • 可能不够稳健或有待完善之处

- 资金日历虽然详尽,但缺乏对净资金流入流出局部变化的定量分析,投资者难以单靠此表判断资金面是整体紧张还是有补给。
- 对政策临时性操作的应急变化缺乏情景分析预测,增加了实际操作不确定性。
- 跨市场资金流動、货币市场短期利率波动与实际资金到期量之间的动态联系没有在报告中直观体现,可能影响投资判断的完整性。
  • 内部一致性

- 报告整体自洽,资金节点与后续引用研究观点形成良好呼应。
- 风险提示和免责声明部分严格,消除信息误用风险。

---

7. 结论性综合



渤海证券《2025年10月资金日历》报告以详尽的日历形式系统梳理了当月各类资金的到期安排,涵盖存单、国债、地方债、逆回购及MLF等多种重要资金工具,充分体现了10月资金面的结构性压力和政策调节力度。报告明确指出:
  • 10月资金面存在显著的阶段性紧张风险,尤其是中下旬大额国债和地方债集中到期,加之数万亿逆回购和MLF的到期,流动性波动预期上升。

- 结合关键宏观经济数据发布(如欧元区和美国CPI及零售数据),外部环境仍对国内资金面及利率债市场形成潜在影响。
  • 该资金日历为投资者提供了重要的流动性关键节点,辅助对债市利率变动做出更精准的预判。

- 报告严格风险提示和信息合规声明,强调仅供符合条件的专业投资者参考,体现规范运营和信息透明原则。

从图表角度看,资金日历展现了10月各关键资金品种到期的空间和时间分布,使投资者可以更加清晰地识别资金压力的高峰期,为判断债券市场供需态势、流动性变化及资金成本波动提供了坚实的数据支撑。

综上,该报告定位于资金面的基础数据整合和月度流动性判断框架,无估值及盈利预测模型,但在流动性风险辨识与投资策略形成中发挥基础而关键的作用。投资者应结合后续渤海证券发布的《利率债四季度投资策略展望》等专题报告,系统理解利率债投资环境和策略调整方向。[page::0] [page::1] [page::2]

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