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固定收益】9月美联储降息前的几个要点关注:框架调整、政策挑战与利率路径

创建于 更新于

摘要

本报告聚焦2025年9月美联储降息前的重要关注点,重点解读货币政策框架的结构性调整、劳动力市场技术性因素对政策的影响以及后续利率路径的预判。报告指出,联储货币政策框架将依据经济结构演变回归更普适模式,劳动力市场将通过多维指标综合评估,AI和移民因素带来的结构性变化对政策正常化提出挑战。预计2026年降息空间有限,联储可能采取预防性降息但节奏不及市场预期,利率中枢震荡调整,美元指数偏弱。风险因素包括特朗普政策变动和全球经济衰退风险。[page::0][page::1]

速读内容


美联储货币政策框架调整要点 [page::0]

  • 2025年货币政策框架修订基于经济结构变化,回归2012年框架的普适理念。

- 失业率为最大化就业评估核心锚点,同时需辅以多维劳动市场指标。
  • 构建六维劳动力市场仪表盘监测就业市场状况,多数指标显示市场暂未进入更疲软阶段。


劳动力市场结构性挑战及政策影响 [page::0]

  • 移民人口减少与AI技术进步带来劳动力市场需求结构性变化。

- 货币政策需调整对就业的关注点,联合考虑新增就业和其他指标。
  • 潜在GDP预测面临人口基准调整,降息政策受限于难以精确衡量潜在产出变化。


后续利率路径分析与美元走势预测 [page::0][page::1]

  • 预计2025年9月启动预防性降息,政策利率至2026年底降至约3%,但降息节奏可能慢于预期。

- 长端美债利率将在降息中震荡走低,降息结束后受限于期限溢价,反弹空间有限,利率中枢约4.2%。
  • 美元指数2025年或维持弱势震荡,经济周期企稳时或出现反转上行风险。


风险提示 [page::1]

  • 特朗普经济政策可能超预期变动。

- 美联储独立性存在潜在挑战。
  • 全球经济衰退风险需高度关注。

深度阅读

报告详尽分析 — 《9月美联储降息前的几个要点关注:框架调整、政策挑战与利率路径》



---

一、元数据与报告概览


  • 标题:《9月美联储降息前的几个要点关注:框架调整、政策挑战与利率路径》

- 作者/发布机构:固定收益组,智量金选
  • 发布日期:2025年9月5日,17:46,上海

- 主题:该报告聚焦于当前市场对2025年9月美联储可能开启降息周期的预期,重点分析美联储货币政策框架调整、政策挑战尤其是劳动力市场的不确定性因素,以及对未来利率路径的展望与资产影响。

核心论点总结

报告认为:
  • 市场降息预期已较为充分,美联储货币政策框架的最新修订反映了对2012年框架的回归,适应经济结构变化。

- 劳动力市场衡量存在技术难题,包括失业率作为周期定位锚的局限及移民和人工智能带来的结构性影响,这些都将影响后续政策判断。
  • 未来降息路径可能呈现“预防式”特征,降息空间和节奏或不及市场预期,且美债收益率受期限溢价与全球通胀预期限制,长期利率下行空间有限。

- 同时,美债利率和美元指数的历史经验提供参考但也有特殊挑战,投资者应关注相关风险。

该报告的目的是通过对框架、市场和路径三方面深入剖析,为投资者提供更理性和全面的决策支持。[page::0,1]

---

二、逐节深度解读



1. 框架调整


  • 总结关键论点

报告首先回顾了美联储货币政策框架演进,指出2025年框架修订是在经济结构环境变化的背景下,对2012年更普适政策框架的回归。这表明美联储在政策目标和工具的权衡上,正在寻求兼顾灵活性与稳定性的平衡。
  • 推理依据

经济结构(如技术发展、劳动力市场变化)对政策框架需要做出调整,且2012年框架的“灵活平均通胀目标制”,以及“最大就业”目标的定位合理,因而新框架朝回归方向修正。
  • 重要性

政策框架是货币政策设计的基石,框架调整意味着美联储对经济周期、通胀与就业关系的认知和操作思路有更新,将显著影响其利率路径及对经济的响应能力。[page::0]

2. 劳动力市场技术问题与政策挑战


  • (一)最大化就业的衡量


- 论点:失业率依然是劳动力市场周期判断的核心锚,但其单一指标功能下降,必须辅以包含参与率、就业增长、劳动供需等多维指标,形成“六维劳动力市场仪表盘”来更准确监控就业状态。

- 推理:单一依赖失业率可能忽视供给和需求结构性改变,诸如隐性失业、不完全就业,结构性转变会导致传统指标失真。

- 数据洞察:截至最新数据,除了供给端部分指标外,多数指标尚未达到2024年7月疲软水平,暗示劳动力市场还未进入更深度疲软期,支持美联储对降息时点的谨慎乐观。
  • (二)移民与AI的结构性影响


- 影响总结
1. 移民减少可能导致潜在就业岗位回落,即“盈亏平衡就业”下降。
2. AI技术发展带来劳动力需求结构变化,部分岗位减少,部分新行业增加。
3. 这些结构性变化使得传统就业指标不能完全反映真实劳动市场状况。

- 政策含义
- 货币政策需调整就业关注焦点,新增就业减少时可能不完全标志经济疲软。
- 潜在GDP预测中的人口增速假设需修正,影响潜在产能与产出缺口判断。
- 对于AI等技术进步引发的供给侧冲击,最佳政策可能是降息刺激总需求以稳定通胀,但潜在产出变动难测导致实际降息力度受限。

此节深刻剖析了劳动力市场结构调整对货币政策评估指标和操作空间的挑战,提出多指标监测及政策调整的必要性。[page::0]

3. 后续利率路径与资产影响


  • (一)预防式降息预期


- 当前市场普遍预计美联储将从2025年9月起连续降息,累计幅度近140个基点,预计至2026年底政策利率降至约3%。

- 报告持相对谨慎观点,认为2026年实际降息空间与节奏可能不及预期,经济有望出现周期性改善,届时降息进程可能暂停,类似历史上的“预防式降息”操作。
  • (二)历史经验总结


- 对1989年以来5次预防式降息周期的美债和美元表现总结为:
1. 10年期美债收益率通常在降息期间持续下行,降息结束后反弹或震荡,因结束降息往往伴随通胀回升或经济向好。
2. 美元指数表现受多种经济因素影响,缺乏显著单一规律。
3. 10年与2年期国债收益率曲线在降息期间与后续阶段表现震荡且趋陡峭。
  • (三)本轮降息周期特殊性


- 降息前期限溢价显著抬升,可能削弱降息结束后收益率反弹的历史动力。

- 环球疫情后通胀预期整体提升,限制长端利率的下行空间。

总体来看,10年期国债收益率震荡走低,但绝对下行空间有限,中枢或维持在4.2%左右。美元指数则受美国经济表现和周期影响,2025年倾向震荡偏弱,2026年存在反转风险。
  • 风险提示


报告特别指出三大潜在风险因素:
- 特朗普经济政策的不确定性超预期风险。
- 美联储政策独立性面临挑战。
- 全球经济衰退风险。

这些风险可能扰乱报告中预测的利率及美元走势。[page::0,1]

---

三、图表深度解读



本报告所附二维码图像(page 1)为“智量金选”的微信公众号二维码,主要用于读者获取更多相关研究资源和量化衍生品信息,便于投资者进一步深入了解作者团队的其他研究成果。
  • 图像描述:二维码图像显示公众号“智量金选”,是研究团队对外传播内容的重要媒介。[page::1]


报告正文未附其他直接图表或表格,信息主要以文本形式深度展开,体现了基于多维数据监测的劳动力市场分析以及全球利率历史规律总结,逻辑严谨且专业。

---

四、估值分析



该报告主要聚焦宏观政策与市场预期分析,未涉及具体企业或资产的估值模型,也未采用现金流折现(DCF)、市盈率(P/E)等企业估值方法。其核心在于基于历史数据与当前经济环境对宏观利率及货币政策路径的判断,为债券和外汇市场投资者提供策略指引。

---

五、风险因素评估


  • 风险识别


1. 特朗普经济政策超预期:政治因素可能导致市场预期波动,影响经济基本面和美联储决策空间。

2. 美联储独立性挑战:若政策独立性受限,货币政策可能变得更加政治化和不透明,增加市场不确定性。

3. 全球经济衰退:全球经济放缓或衰退将显著影响美国经济运行及利率走势,改变美联储政策节奏与力度。
  • 风险潜在影响


这些风险可能导致利率路径、美元表现与报告预判偏离,也可能加剧市场波动性。报告未详细说明缓解策略,但提示关注这些可能的系统性冲击因素,强调市场需保持警惕。[page::1]

---

六、批判性视角与细微差别


  • 潜在偏见或假设局限


- 报告在利率路径预期上较为保守,虽强调框架调整和市场结构变动,但仍基于当前经济数据和历史经验推断,未完全考虑可能的黑天鹅事件或极端结构性转变。

- 关于AI和移民对劳动力市场影响的分析较为理论化,具体量化影响仍存在不确定性,政策调整的时效和效果未知。

- 对预防式降息的历史经验引用,为当前周期提供参考,但当前宏观环境(如通胀预期和期限溢价高企)显示历史规律可能不完全适用,存在不确定性。
  • 细微差别


- 报告称劳动力市场“绝大多数指标”未达2024年7月疲软水平,暗示对未来就业市场仍持谨慎观望态度,表明其框架修订背景下政策操作可能更为灵活。

- 对美债利率中枢4.2%预估,虽然合理,但未给出具体模型或敏感性分析,读者需结合自身判断权衡。

---

七、结论性综合



本报告透过对美联储货币政策框架的回顾与更新、劳动力市场结构性技术问题的深入剖析,以及历史数据和规律对未来利率路径的系统总结,构建了对于2025年9月及之后美国降息周期的全面认识。
  • 要点回顾

- 2025年美联储货币政策框架修订体现了对经济结构变化的适应,强调失业率结合多维劳动力指标的考量。
- 移民与AI的新经济因素对就业和潜在GDP构成影响,复杂化了政策制定和市场预期。
- 降息将可能以“预防式”为特征,降息空间与节奏或低于市场普遍预期。
- 美债收益率走势受期限溢价与疫情后通胀预期影响,长端利率下行空间有限,10年利率中枢预计稳定于4.2%左右。
- 美元指数走势与美国经济周期紧密相关,但具较大不确定性。
- 多重风险因素需警惕,政策及市场可能面临较大波动。
  • 投资策略启示

投资者需要理解劳动力市场复杂变化对货币政策的深远影响,警惕市场对降息的过度乐观预期,关注利率期限结构和全球通胀预期的变化,并合理布局债券与美元资产组合。
  • 总结

该报告立足宏观视角,以详实数据和历史经验为基础,提出了对美联储货币政策路径和市场前景的理性分析框架,提供了深刻且实用的市场洞察,为固定收益与外汇市场的投资决策提供了重要参考。[page::0,1]

---

参考附图



智量金选公众号二维码

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