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月市场上涨,量化基金跑赢基准——量化基金月度跟踪(2025年8月)

创建于 更新于

摘要

本报告对2025年7月量化基金市场表现进行跟踪,涵盖主动量化基金、指数增强基金和对冲量化基金三个类别,对其跟踪指数、超额收益及风险指标进行系统分析。7月量化基金整体上涨,主动量化基金尤其表现出较高的超额收益,行业主题及smart beta类产品表现领先。指数增强基金和对冲基金风险指标改善且获正收益。新成立基金以指增型基金为主,反映市场产品结构演变趋势 [page::0][page::1][page::2][page::3][page::9][page::10][page::11]

速读内容


量化基金整体表现:7月市场上涨,量化基金整体跑赢基准[page::0][page::2]

  • 主动量化基金多集中跟踪沪深300、中证500等宽基指数及行业主题指数,7月份主流跟踪指数超额收益均值均为正,表明量化策略在当前市场依然有效。

- 对冲量化基金实现绝对收益均值0.18%,且波动率及回撤指标均优于2025年以来水平,表现稳健。

主动量化基金各类跟踪指数收益表现[page::3][page::4][page::5]


  • 沪深300指数跟踪主动量化基金7月超额收益均值高达2.4%,最大值达19.1%,且7月净值波动率及最大回撤明显优于全年表现。

- 中证500指数主动量化基金7月超额收益均值为0.1%,波动率和回撤指标均有改善。
  • 行业主题主动量化基金中,跟踪中证内地金融主题、中证主要消费、中证医疗指数基金表现优异,超额收益居前。

- smart beta类基金中,招商成长量化选股A(跟踪中证500成长指数)7月超额收益排名第一。

指数增强基金总体与主要跟踪指数表现[page::6][page::7][page::8][page::9]


  • 指数增强基金数量占比最大(52.25%),299只基金跟踪27种宽基指数。

- 跟踪中证500与沪深300的指增基金7月超额收益均值均为0.4%,较2025年以来跟踪误差及波动率均有所下降,说明风险控制较好。
  • 行业主题指数增强基金表现突出,芯片产业、医药及消费电子相关指数增强基金超额收益居前。

- smart beta类指标显示,跟踪中证国企红利指数的指增基金7月超额收益最高。

对冲量化基金表现及波动风险分析[page::9][page::10]


  • 对冲量化基金7月平均绝对收益达到0.18%,最大回撤和波动率明显低于年初以来,彰显风险控制优势。

- 前10名对冲基金30日绝对收益多为正,部分基金最大回撤低于-0.5%。

新成立量化基金概况[page::10][page::11]


  • 2025年7月共新成立7只量化基金,5只为指数增强型,合计募资规模32.62亿元,显示机构继续重点布局指数增强产品。

- 指数增强基金在整体市场中占比过半,规模与数量双领先。

主要基金经理及团队介绍[page::12][page::13]

  • 由李杨副所长领衔的华福金工团队,专注金融工程、量化资产配置与基金产品研究,成员涵盖金融、本硕结合背景的专业分析师。


深度阅读

《7月市场上涨,量化基金跑赢基准——量化基金月度跟踪(2025年8月)》深度分析报告



---

一、元数据与概览


  • 报告标题:《7月市场上涨,量化基金跑赢基准——量化基金月度跟踪(2025年8月)》

- 发布机构:华福证券研究所
  • 发布日期:2025年8月3日

- 主要作者:李杨(副所长及金融工程及金融产品首席分析师,财富管理研究首席分析师)、何佳玮等团队成员
  • 核心主题:分析2025年7月我国量化基金市场表现,涵盖主动量化基金、指数增强型量化基金及对冲量化基金的业绩,探讨不同类型及不同跟踪指数量化基金的收益状况及风险表现,并披露7月新成立的量化基金情况。


该报告旨在阐述2025年7月份量化基金在上行市场环境下跑赢基准的表现,重点分析各细分类型量化基金的收益分布、风险指标及超额收益情况,以期为投资者、基金管理人及研究人员提供详实的数据参考和趋势洞察 [page::0,1]。

---

二、逐节深度解读



2.1 概述与量化基金分类(第1页)



报告首先定义了三大类量化基金:中国市场主流的量化产品分为主动量化基金、指数增强型基金和对冲型量化基金,分别对应“精选持股与择时”、“控制在一定跟踪误差范围内的超额收益”,以及“对冲风险、追求绝对收益”的策略特点。图表1系统描绘了这三类基金的主要特征:
  • 主动量化基金:持仓分散,交易活跃,能够有较大与基准的偏离。

- 指数增强基金:以跟踪误差约束为目标,追求一定超额收益。
  • 对冲型基金:使用期货等对冲工具,注重回撤控制,强调绝对收益,走势独立于市场。


同时,量化基金按跟踪指数进一步细分为宽基类、行业主题指数和smart beta策略基金。其中smart beta基金采用单因子或多因子复合方法筛选成分股,例如红利、等权、低波动、价值、成长因子等。7月份数据表明,行业主题类指数增强基金收益中位数高于中证偏股基金指数(7月为5.9%)[page::1]。

---

2.2 2025年7月量化基金整体表现(第2页)



7月,量化基金整体呈现上涨趋势,主要活跃在跟踪行业主题指数的指数增强和主动量化基金,以及跟踪中证500、其他宽基指数的主动和指数增强基金,收益中位数分别达到6.58%、5.72%、5.50%、5.19%和5.11%。资金回报区间显示,大多数基金收益表现稳定,超额收益中位数显示主动沪深300基金超额1.33%,smart beta主动量化基金超额1.22%居次[page::2]。

---

2.3 主动量化基金详解(第2-5页)



宽基类主动量化基金指数跟踪情况及样本规模


  • 总计200只宽基类主动量化基金跟踪17种指数,沪深300(67只)、中证500(51只)、中证800(37只)为主流跟踪指数[page::2]。


跟踪沪深300主动基金表现(第3页)


  • 7月份,沪深300主动量化基金平均超额收益为2.4%,超额收益分布较年初收窄;

- 净值波动率与最大回撤均优于全年平均水平,表明风险控制改善;
  • 超额收益最高基金最大超额达57.6%,最低约-5.5%;

- 明显收益领先于沪深300指数,且风险指标表现稳健;
  • 具体基金中,浙商汇金量化精选灵活基金(2019年成立,庞雅菁经理)超额19.1%居首,其他多只基金超额收益均超过5%且波动率均较合理[page::3]。


跟踪中证500主动基金表现(第4页)


  • 中证500主动量化基金7月平均超额收益仅0.1%,但最大超额达到5.6%;

- 同样波动率与最大回撤较年初均有所收窄;
  • 基金单列前十排名显示超额收益多集中在3%-5%区间,波动率整体低于沪深300宽基基金,体现中证500基金的稳健特征[page::4]。


其他宽基类及行业主题主动量化基金(第5页)


  • 行业主题类基金7月表现优异,特别是跟踪中证内地金融主题、主要消费行业、医疗指数的基金超额收益居前;

- 其他宽基指数类基金中,表现最佳的包括中证全指、科创50和中证800指数基金;
  • Smart beta基金中,招商成长量化选股A跟踪中证500成长指数表现突出,7月超额收益最高,显示成长类因子策略活跃[page::5]。


---

2.4 指数增强型量化基金分析(第6-9页)



跟踪指数覆盖与基金规模


  • 297只宽基指数增强基金,覆盖27种宽基指数,主流为中证500(61只)、沪深300(59只)和中证A500(48只)[page::6]。


跟踪中证500指增基金(第6-7页)


  • 2025年7月超额收益平均0.4%,相较于主动量化收益偏低,波动率及回撤风险较低;

- 跟踪误差平均3.9%,表明基金在控制跟踪误差的前提下实现收益提升;
  • 单只基金超额收益最高达2.8%,最低为-0.9%;

- 前十基金多数年度表现稳定,波动率较低,跟踪误差控制良好[page::6,7]。

跟踪沪深300指数增强基金(第7-8页)


  • 7月同样超额收益均值0.4%,最大值3.6%,最小值-1.6%;

- 年化跟踪误差平均2.6%,较中证500低,波动率和最大回撤指标好于主动量化;
  • 前十基金超额收益在1%至7%之间,相关波动率与回撤风险相对较低,体现指增基金的稳健特性[page::7,8]。


其他宽基类及行业主题类指数增强基金(第8-9页)


  • 以科创综指、国证2000、上证50为代表的其他宽基指数增强基金表现良好;

- 行业主题基金中,芯片产业、全指医药、消费电子的指增基金表现突出,行业主题指数增强基金的活跃度和收益率均领先;
  • Smart beta策略类中,中证国企红利指数的指增基金7月超额收益最高,反映价值因子的估值优势[page::8,9]。


---

2.5 对冲量化基金表现(第9-10页)


  • 2025年7月对冲量化基金平均绝对收益仅0.18%,远低于主动及指数增强基金,但波动率与最大回撤显著低于年初表现,表现出较强的稳定性和回撤控制能力;

- 绝对收益最高达到1.58%,最低回撤-0.2%至-0.7%,整体风险收益特征符合对冲策略定位;
  • 前十基金绝对收益在0.5%-1.6%,年化波动率一般低于12%,凸显稳健的收益和风险控制[page::9,10]。


---

2.6 量化基金新成立情况(第10-11页)


  • 2025年7月底量化基金总计599只,其中指数增强基金占比最大,达313只(占52.25%);

- 7月新成立7只量化基金,其中指数增强基金5只,主动型&指数增强基金跟踪指数含中证A50、科创综指、上证指数、沪深300等大热门指数;
  • 新基金募集规模合计32.62亿元,环比减少16只,显示新发略趋谨慎[page::10,11]。


---

2.7 风险提示(第11页)



报告提示本分析基于公开数据,样本有限,统计方式、数据处理可能存在误差,而且历史表现不代表未来结果,提示阅读者保持谨慎。该提示贯穿全文,合规且充分[page::11]。

---

三、图表深度解读



图表1:量化基金分类(三角图,1页)


  • 描述:清晰呈现主动型、指数增强型与对冲型量化基金三条主线策略及各自特征。

- 解读:图示帮助读者理解量化基金产品的分类逻辑与产品差异,铺垫后续章节分析数据的背景。

图表2:7月量化基金产品各细分类别业绩概览(1页)


  • 描述:表格列出各类量化基金7月收益最大、均值、中位数与最小值,及基金产品数量。

- 关键点:行业主题主动量化基金收益最高的最大值16.8%、均值6.0%,远优于smart beta主动类的3.4%均值;指增基金行业主题最大值14.3%、均值6.9%表现也领先其他类别。
  • 结合文本说明行业主题策略活跃度及收益领先[page::1]。


图表3&4:7月量化基金绝对收益和超额收益中位数条形图(2页)


  • 描述:柱状图分列各类量化基金绝对收益和超额收益中位数比较。

- 解读:主动沪深300和Smart Beta的超额收益较高(分别约1.33%和1.22%),显示主动管理和因子策略的优势;绝对收益最高的是行业主题板块(6.58%),表明此类基金敏感度较高,盈利潜力更大。
  • 支撑文本论点,明确基金类型的收益差别和策略优势[page::2]。


图表6、9、16、20等(3-7页)


  • 描述:各条柱状图展示不同指数跟踪的主动及指增基金分布,包括最大值、均值、中位数和最小值等超额收益;

- 解读趋势包括超额收益均值下降(中证500与沪深300相比),跟踪误差和波动率控制在合理范围,支持整体市场表现与风险改善;
  • 用绩效表单列举具体基金详细数据,揭示具体明星基金管理的业绩和风险指标[page::3-8]。


图表27-28(9页)


  • 描述:对冲量化基金绝对收益率分布,波动率和最大回撤比较图。

- 说明对冲型基金7月仅0.18%平均收益,但最大回撤和波动率均显著低于主动和指增基金,凸显其稳健低风险属性[page::9]。

图表30(10页)


  • 量化基金类型数量环状图形象展示,指增基金占比超过半数,显现市场结构特征[page::10]。


---

四、估值分析



报告未涉及具体企业估值及财务预测,主要聚焦量化基金产品的收益及风险表现数据统计,因此无需估值模型梳理。数据重点放在收益率、波动率、最大回撤、超额收益、跟踪误差等绩效指标。使用指标均为金融业内常见的量化评价技术和统计指标。

---

五、风险因素评估


  • 样本数据有限性风险:自承样本规模或统计方式可能不能完全代表市场全貌,存在统计误差风险。

- 历史表现不代表未来:基于历史数据的统计分析无法保证未来收益延续。
  • 数据处理风险:数据源、计算方法和时间窗口可能影响结果的准确性。

- 策略本身固有风险:包括市场波动、模型风险、回撤风险等虽被相关指标量化但无法完全规避。

报告未就各风险因素给出具体缓解措施,但通过多重指标披露,较为全面地展现了收益-风险的状态,供投资者综合判断[page::0,11]。

---

六、批判性视角与细微差别


  • 样本偏差:尽管样本量较大,但针对个别指数或主题类基金,样本量相对较少,可能导致部分结论的稳健性有待观察。

- 绩效波动说明策略活跃度高,也带风险:如行业主题类基金收益虽高但波动及最大回撤较大,投资者需审慎衡量。
  • 某些基金超额收益极端值与中位数差异较大说明市场分化明显,例如沪深300主动量化基金超额收益最大值远高于均值,极少数基金可能获得超常收益,但这是少数且难以持续。

- 风险提示强调“历史不代表未来”,显示报告谨慎态度,没有过度夸大短期表现的有效性。

---

七、结论性综合



本报告详实展示了2025年7月我国量化基金市场的整体走强态势,量化基金整体跑赢基准,其中主动量化基金在沪深300和行业主题领域尤为抢眼,相关基金超额收益显著,特点是波动率和回撤水平有所改善,风险控制优化。指数增强基金虽然超额收益幅度较主动量化略低,但表现稳健,且依旧实现了超越基准的正贡献,显示其作为市场核心量化产品的抗风险优势。对冲型基金收益稳健,风险指标优异,符合其低波动绝对收益的定位。

从细分策略看,行业主题类基金(包括主动和增强)凭借较强选股能力和热点聚焦获得优异表现;smart beta策略特别是跟踪红利、成长和价值因子的基金月度表现也显著优于整体指数。新成立基金中指数增强型基金占比超过七成,显示市场结构谱系趋向指数增强策略的稳健追求。所有关键指标和基金样本数据均表明,量化基金通过科学模型与风险控制手段,已日益成为提升市场效率、实现超额收益的重要工具。

综上,2025年7月量化基金市场实现了整体上涨,超额收益较多,风险控制指标全面改善,显示量化投资策略持续具备竞争力,为投资者提供了良好的策略工具。报告充分利用大量量化数据,且条理清晰,图表详实,有助于深化理解,不论是投资者、产品研发还是策略研究皆具参考价值[page::0-12]。

---

图表示例(部分)




图1:量化基金产品分类


图4:2025年7月各类量化基金超额收益中位数对比


图6:跟踪沪深300主动基金超额收益表现


图27:对冲量化基金绝对收益表现


图30:各类量化基金产品数量占比

---

总结



华福金工·李杨团队本月度量化基金跟踪报告,系统客观反映了各类量化基金多层次、多维度的表现特征,突出了量化策略在当前市场格局下的活跃度、收益性及风险管控能力。报告基于公开数据严格统计,结构严谨,视角全面,为量化产品的市场表现与策略优化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与借鉴。

---

[page::0,1,2,3,4,5,6,7,8,9,10,11,12]

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