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布局加速,再创记录,北向资金 2021 年盘点——量化策略系列研究报告之二

创建于 更新于

摘要

2021年北向资金净流入4321.69亿元,创历史新高,持股市值达2.74万亿元,占A股流通市值3.66%。资金行业配置集中于食品饮料、电力设备及新能源、医药和电子,电力设备及新能源行业配置和净流入显著增长,特别是宁德时代大幅加仓。配置盘资金持续净流入,交易盘波动较大但超配趋势类似。证监会加强对“伪外资”监管,规范市场秩序 [page::0][page::3][page::5][page::6][page::9][page::11][page::15][page::21]

速读内容


北向资金2021年净流入创历史新高 [page::3][page::4]


  • 2021年累计净流入4321.69亿元,同比增长106.85%。

- 沪股通净流入1937.27亿元,深股通净流入2384.42亿元。
  • 12月北向资金净流入达到历史峰值,达889.92亿元,占全年45.67%。


北向资金持股市值及覆盖广度持续提升 [page::5][page::6]



  • 持股市值升至约2.74万亿元,占流通市值3.66%。

- 持股标的覆盖数2360只,占A股数量逾50%。

北向资金行业偏好聚焦食品饮料与新能源等 [page::6][page::7][page::8]




  • 食品饮料、电力设备及新能源、医药、电子为资金主要配置行业。

- 电力设备及新能源行业配置权重显著提升,超配比例增加6个百分点以上。
  • 食品饮料与家电行业虽为重仓但超配幅度有所下降。


行业净流入分析显示电力设备及新能源领跑 [page::9][page::10]


  • 电力设备及新能源全年净流入1038亿元,占北向资金增仓23.19%。

- 计算机、基础化工、电子和银行行业也获得显著资金流入。
  • 食品饮料行业净流出达152.92亿元,为最大减仓行业。


个股配置体现集中度,宁德时代大幅加仓 [page::11][page::12]




| 股票 | 2021年持股市值(亿元) | 北向持股占自由流通市值比(%) | 北向资金集中持仓比例(%) |
| ----- | ------------------------- | -------------------------------- | ----------------------- |
| 贵州茅台 | 1838.48 | 16.3 | 持仓前10占26.7% |
| 宁德时代 | 1173.77 | 16.05 | |
| 美的集团 | 898.24 | 26.12 | |
  • 宁德时代持仓规模由440.77亿元升至1173.77亿元。

- 贵州茅台和美的集团仍为北向资金集中持股标的。
  • 前十大持仓占比为26.7%,集中度略有下降。


资金拆解:配置盘持续净流入,交易盘波动明显 [page::15][page::16][page::17]




  • 配置盘2021年累计净流入3569.5亿元,交易盘净流入261.52亿元。

- 交易盘净流入呈现较大波动,且与市场指数走势相关。

配置盘与交易盘行业配置趋同,超配食品饮料、新能源和家电 [page::16][page::17][page::18]





  • 配置盘和交易盘均超配食品饮料、电力设备及新能源和家电行业。

- 配置盘低配非银金融和国防军工行业趋势明显。
  • 配置盘与交易盘在电力设备及新能源的配置比例同比大幅提升。


行业净流入拆解:配置盘增持新能源及计算机,交易盘加仓银行和电子 [page::18]



  • 配置盘净买入电力设备及新能源840.31亿元,计算机435.7亿元,基础化工338.29亿元。

- 交易盘净买入银行129.34亿元,电子93.31亿元,基础化工91.45亿元。
  • 食品饮料行业均为净卖出,规模较大。


证监会出台新规,加强“伪外资”监管 [page::21]

  • 证监会禁止香港经纪商为内地投资者新开沪深股通权限。

- 过渡期结束后,内地投资者不得通过沪深股通主动买入A股。
  • 防范跨境违规交易,净化北向资金市场环境。

深度阅读

报告名称与概览



本报告标题为《布局加速,再创记录,北向资金2021年盘点——量化策略系列研究报告之二》,由光大证券研究所分析师祁嫣然撰写,发布日期为2022年1月10日。该研究主要围绕2021年北向资金在中国A股市场的流入、配置和交易行为展开系统梳理与量化分析,重点关注北向资金的行业及个股持仓结构变化,以及配置盘与交易盘的区分表现,辅以对监管新规的解读和相关风险提示。

报告核心论点强调:2021年北向资金净流入创新高,达到4321.69亿元,同比增速超过100%;资金布局加速且行业结构优化,以电力设备及新能源为代表的新兴行业受青睐;北向资金作为外资配置主渠道,其市场影响力和覆盖率稳步提升;配置盘与交易盘表现出不同的资金流动和行业偏好;证监会出台新规加强对“伪外资”的监管;报告还点明其分析基于历史数据,存在不可重复验证的风险。

逐章节分析



1. 2021年北向资金盘点



1.1 资金规模与流入趋势



报告回顾了陆股通制度自2014年11月正式实施以来的外资流入情况。2021年,北向资金全年累计净流入4321.69亿元,创历史新高,较2020年增长106.85%。其中沪股通净流入1937.27亿元,深股通净流入2384.42亿元。图1直观展示了2017年到2021年间北向资金累计净流入的持续上升趋势,2021年增速明显,反映外资对A股市场的信心与加仓意愿。净流入的月度分布(见图2)显示主要集中在2021年上半年及12月,12月单月净流入889.92亿元,为历史最高,显示年末资金积极布局。表1进一步罗列了历史前十月度净流入,佐证12月的突出表现。[page::3,4]

1.2 行业配置情况



从资金绝对配置规模角度,食品饮料、电力设备及新能源、医药、电子是北向资金的配置重点。截止2021年末,分别持有市值3920.68亿、3678.43亿、2676.01亿和2092.44亿元。电力设备及新能源行业持股市值较2020年激增超过2000亿元,配置比例提升6个百分点以上(见图5、图6、表3),展现了资金对新能源板块的强烈偏好。北向资金持股占自由流通市值比例显示家电和消费者服务行业持股集中度较高(分别为20.41%和16.07%),进一步说明外资偏爱稳定消费领域。

从配置比超配视角(图7、图8),北向资金显著超配食品饮料(配置比14.20%,超配5.82个百分点)、家电和电力设备及新能源行业,低配非银金融和国防军工。值得注意的是,长期趋势体现超配食品饮料和家电比例下降,而电力设备及新能源超配比大幅上升,反映资金结构转向新兴产业和绿色经济板块成为热点。[page::5,6,7,8]

1.3 净流入行业与个股



行业维度看,2021年北向资金净流入规模最大的行业是电力设备及新能源,全年累积加仓1038亿元,占全部资金增量比重23.19%;其次是计算机、基础化工、电子、银行等行业,合计占比超过67%(见图9、表4)。5个行业出现净卖出,食品饮料减仓最大,全年净流出152.92亿元,且减仓明显集中一季度,四季度则转为净买入。

个股层面,北向资金集中加仓宁德时代(持仓市值1173.77亿,超配比例升至2.23%)、招商银行和东方财富,对贵州茅台、格力电器和海康威视则出现明显减仓(见图10、图12,表5、表6)。贵州茅台虽持仓规模最大(1838亿元),但全年净流出280亿元,表明北向资金结构调整与个股轮动趋势。总体看,北向资金的个股持仓高度集中,前十持仓占比近27%,前五十占比超54%(图11),显示资金配置存在集中度风险。[page::9,10,11,12,13]

2. 北向资金的拆解分析



2.1 托管机构分布



通过港交所中央结算系统持股明细,报告划分北向资金为银行类(占比约80.66%)和券商类(约19.34%)两大托管机构,反映北向资金主要由大型银行主导持有(表7)。香港上海汇丰银行位列第一,持股市值7855亿元,渣打、摩根、花旗银行紧随其后,显示外资主力资金多集中于国际大型银行。[page::14]

2.2 配置盘与交易盘资金配置差异



基于投资收益来源与投资风格区分,报告区分出两类资金:配置盘(长期持有、价值投资为主)和交易盘(短期交易、市场定价套利为主)。

2.2.1 总量表现



配置盘2021年累计净流入3569.5亿元,持续积极加仓;交易盘净流入仅261.52亿元,波动明显且与市场指数走势相关,10月以后交易盘波动加剧(图13、14、15)。

2.2.2 行业配置规模



配置盘和交易盘均偏爱食品饮料、电力设备及新能源、医药行业,且相较市场基准均超配这些行业,低配非银金融和国防军工,表现出部分共同的价值偏好(图16、17,表8)。2021年交易盘和配置盘均大幅提升在电力设备及新能源上的配置比例,分别增长4.11和6.79个百分点,反映新能源行业得到资金高度关注。

2.2.3 行业净流入差异



行业资金流向呈现显著分化。配置盘持续加仓电力设备及新能源(净流入840亿元)、计算机(436亿)、基础化工(338亿),净卖出食品饮料、国防军工和房地产。交易盘主要购买银行(129亿元)、电子(93亿元)、基础化工(91亿元),出售食品饮料、非银行金融和医药(图20、21,表9、10)。此差异反映,配置盘追求长期战略布局,倾向成长和周期属性强的行业;交易盘更关注短期机会、银行及电子行业流动性和波动性较高,适合短线交易。[page::15,16,17,18,19,20]

3. 证监会关于“伪外资”的新规监管



2021年12月17日,证监会发布公告,自新规实施日起,香港经纪商不得为内地投资者新开设沪深股通权限,严控通过跨境渠道的“伪外资”行为。政策存在一年过渡期,存量内地投资者可继续操作,过期后权限注销。报告指出,约有170万内地投资者开通沪深股通权限,但实际交易的仅约3.9万,整体交易金额占北向成交不到千分之一。此次监管目标在于防范跨境违规交易风险,维护A股市场秩序与外资的真实透明度,有利于市场健康发展。[page::21]

4. 风险提示



报告特别强调所有分析基于历史数据,无法保证历史趋势在未来可重复验证,提醒投资者注意因历史数据局限带来的潜在分析误差。[page::0,21]

图表深度解读


  • 图1(2021年北向资金累计净流入):从2017年至2021年累计净流入资金稳步攀升,2019年、2020年存在阶段性波动但总体向上,2021年呈现加速流入高潮,图中注释点明美国债收益率倒挂、新冠疫情等市场事件对流入节奏的影响,充分体现宏观事件背景下资金流动特征及市场情绪的敏感度。
  • 图2(2021年北向资金月度净流入变化):绘制不同通道(沪股通、深股通)净流入叠加柱状图,配合万得全A指数走势(折线),体现资金与指数间的互动,特别是12月资金大幅流入与市场同期表现形成呼应,验证资金年底布局意愿。
  • 图3(北向资金持股市值与占比)图4(北向资金A股覆盖率):柱状加折线组合图清晰展示外资持仓市值增长及其A股占比递增趋势,A股覆盖率稳定超50%,表明资金广泛分布而非集中于小范围内单一标的。
  • 图5~8(行业配置及超配分析):采用条形与折线叠加,直观比较配置资金比例与行业自由流通市值,揭示资金偏好行业与超配变动趋势,重点突出新能源及消费行业。特别图6反映新能源行业配置权重快速攀升,呈现出北向资金风格转变。
  • 图9(行业净流入)为叠加条形图,显示各季度行业净流入规模,量化辨识行业季度资金起落,清晰显示电力设备新能源行业为持续流入头部。
  • 图10、图11、图12(个股持仓、集中度及净买入):图10结合柱状和折线,突出重点个股配置变化,显示宁德时代增长显著。图11展示前十大及前五十持仓占比趋势,反映资金集中度稍有下降。图12净买入排名柱状图揭示资金买卖集中度及季度动向。
  • 图13、图14、图15(配置盘与交易盘资金流):累计净流入曲线与月度净流入柱状图形象说明两种资金类型流入节奏和与市场关系,体现配置盘的稳定增配特征及交易盘与指数高度相关的波动性。
  • 图16、图17(交易盘与配置盘行业配置比例)结合折线和条形,显示二者均明显超配食品饮料、新能源及家电,体现共识配置板块。
  • 图18、图19(行业配置比变化趋势)时间序列折线图揭示交易型和配置型机构对前五行业配置比的走势,新能源行业表现出显著增长,食品饮料超配比例同步下滑,说明资金布局逻辑动态调整。
  • 图20、图21(交易盘与配置盘行业季度净流入)分组柱状图呈现行业资金净流入具体季度分布,揭示两类资金结构差异。


表格数据进一步补充图表信息,提供详细月份、季度的资金流入值及个股、行业配置比例变化,支持图表解读结论的准确性。

估值分析



报告并未给出具体的价格目标或买卖评级,亦无详细估值模型运用说明。其核心为资金流及持仓结构的定量盘点,侧重于资金行为分析而非传统财务估值。仅在附录明确了行业评级体系定义,并对分析及估值方法的局限性进行了免责声明,提醒投资者谨慎使用历史数据和定量建模结果。

风险因素



报告明确指出其结论基于历史数据,存在历史不可重复的固有限制风险,间接提示未来市场变动可能随机性和不确定性。进一步,对新规监管“伪外资”部分暗含政策风险提示,即法规变动可能带来的资金流向调整风险。

批判性视角



报告整体数据详实、逻辑清晰,展示了北向资金投资行为的多个维度。然而存在以下方面需要审慎对待:
  • 历史依赖性较强:报告的分析和结论均基于历史资金流和持仓数据,缺少对宏观经济、政策或突发事件的深度预判,可能对未来趋势预测能力有限。
  • 缺乏估值及盈利预测:报告主要聚焦资金流动与配置,未结合企业基本面和估值指标,导致对行业及个股价值判断不足。
  • 配置盘与交易盘界定基于成交数据代理,这种分类方法背后存在假设,可能存在部分资金行为归属错误的风险,影响判断精准度。
  • 监管“伪外资”新规解读浅显,虽清晰罗列政策内容,但未系统评估该政策对未来资金流入结构、市场流动性的潜在影响及应对策略。
  • 集中度风险隐忧:报告反映北向资金集中持股度较高,部分核心股票占比大,潜在加剧市场波动性,但对此风险强调不足。


结论性综合



本报告通过详尽的数据分析和图表支持,系统盘点了2021年北向资金在A股市场的流入情况、行业及个股配置偏好、资金类型拆解及监管环境。其主要结论包括:
  • 2021年北向资金流入显著加速,净流入规模达到4321.69亿元,创历年最高,显示外资配置意愿增强。
  • 资金覆盖广泛,持股约占流通市值3.66%,涉及超过2360只股票,覆盖率稳定保持50%以上。
  • 行业配置偏好明显,新兴产业如电力设备及新能源显著加仓,逐渐成为主力配置板块;食品饮料虽持仓规模大但出现净卖出,体现资金结构调整和行业轮动特征。
  • 个股方面,宁德时代、招商银行和东方财富持续获大规模加仓,体现资金对新能源及金融板块的关注;而贵州茅台等传统龙头出现一定幅度减仓。
  • 配置盘和交易盘资金表现差异显著,配置盘主导长期持有和战略布局,交易盘更注重短期市场机会,二者行业偏好虽趋同但资金流入节奏不同。
  • 监管层出台新规,针对“伪外资”行为加强监管,短期或对资金流动性和账户开通造成影响,但有助于维护市场秩序。
  • 报告以历史数据为基础,可能不完全反映未来潜在风险,投资者应关注政策及市场环境变化。


整体来看,报告客观呈现了北向资金的动态及趋势,强调新能源汽车等新兴行业的吸引力,同时提示资金集中与政策风险。尽管缺少估值及盈利预测,本报告为投资者理解外资动向提供了详实量化基础数据,适合作为把握北向资金投资偏好及市场风向的参考资料。[page::0,1,2,3-22]

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