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证通信】华工科技(000988.SZ):光模块增速靓丽,盈利能力或进一步改善

创建于 更新于

摘要

报告分析华工科技2025年上半年业绩,营收及净利润均超过40%的同比增长。重点光模块业务实现高速扩张,智能制造和传感器业务多元发展,费用管控显著,毛利率有望提升。预计2025-2027年净利润复合增速超过30%,维持买入评级,为投资决策提供重要参考 [page::0][page::1][page::2].

速读内容


2025年H1业绩超预期显著增长 [page::0]

  • 2025年上半年营收76.29亿元,同比增长44.66%,归母净利润9.11亿元,同比增长44.87%。

- 2025年Q2单季度营收42.74亿元,同比增长39.19%,环比增长27.36%。
  • 净利润及扣非净利润环比和同比均大幅提升。


业务板块表现分析 [page::0]

  • 智能制造业务营收16.76亿元,同比微降2.95%,但新能源汽车及其他细分行业显著增长。

- 联接业务营收37.44亿元,光模块业务实现高速增长,公司主导的3.2T CPO解决方案助力市场份额提升。
  • 感知业务营收21.54亿元,同比增长17%,传感器业务向汽车与光伏储能转型,订单增长迅速。

- 公司光联接业务400G及800G光模块批量交付,硅光技术渗透率提升,泰国工厂产能显著提升。

费用管控与盈利能力改善 [page::0]

  • 25H1毛利率20.24%,净利率11.88%,毛利率下滑因营收结构调整,但光联接业务毛利率提升了2.19%。

- 期间费用率同比下降3.22个百分点至9.94%,销售、管理和研发费用率均有所下降。

未来盈利预测与估值分析 [page::1][page::2]


| 会计年度 | 2023A | 2024A | 2025E | 2026E | 2027E |
|----------|--------|--------|--------|--------|--------|
| 营业收入(亿元) | 103.10 | 117.09 | 161.32 | 217.86 | 264.80 |
| 同比增长(%) | -14.2 | 13.6 | 37.8 | 35.1 | 21.5 |
| 净利润(亿元) | 10.07 | 12.21 | 18.65 | 24.10 | 29.59 |
| 同比增长(%) | 11.2 | 21.2 | 52.8 | 29.2 | 22.8 |
| 毛利率(%) | 22.5 | 21.5 | 20.8 | 20.5 | 20.6 |
| 净利率(%) | 9.8 | 10.4 | 11.6 | 11.1 | 11.2 |
| ROE(%) | 10.9 | 11.7 | 15.4 | 16.7 | 17.0 |
| EPS(元) | 1.00 | 1.21 | 1.86 | 2.40 | 2.94 |
| P/E(倍) | 58.5 | 48.3 | 31.6 | 24.5 | 19.9 |
  • 公司为国内数据中心光模块主力供应商、核心新能源汽车传感器企业。

- 预计2025-2027年净利润持续高增长,维持“买入-A”评级。

投资风险提示 [page::1]

  • 新能源、船舶、消费电子行业下游需求不及预期。

- 国产算力投资及组网技术路线变化或拖累光模块业务增长。
  • 新能源汽车市场增长不确定及海外市场拓展挑战。


深度阅读

华工科技(000988.SZ)研究报告详尽解读



---

一、元数据与概览(引言与报告概览)


  • 报告标题:【山证通信】华工科技(000988.SZ):光模块增速靓丽,盈利能力或进一步改善

- 作者:高宇洋、孙悦文
  • 发布机构:山西证券研究所

- 发布日期:2025年8月29日
  • 主题:聚焦华工科技2025年半年报业绩,涉及公司智能制造、光联接及感知三大业务板块的业绩表现、成长性及未来展望,主要分析公司盈利改善动力与投资价值。


本报告聚焦华工科技2025年上半年的财务表现及业务进展,强调公司核心增长引擎光模块业务的高速扩张以及智能制造和感知业务的稳健推进。报告核心观点为:公司光模块业务保持高速增长,盈利能力有望通过结构优化及产能释放进一步提升。基于盈利预测与估值分析,维持“买入-A”评级,目标价对应2025-2027三年净利润预计大幅增长。

---

二、逐节深度解读



2.1 事件描述(业绩快报与数据概览)


  • 主要业绩数据: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收76.29亿元,同比增长44.66%。
- 归母净利润9.11亿元,同比增长44.87%。扣非后净利润7.29亿元,同比增长43.01%。
- 2025年第二季度单季营收42.74亿元,同比增长39.19%,环比增长27.36%。归母净利润5.01亿元,同比增长48.30%,环比增长22.28%。扣非后净利润4.20亿元,同比增长49.23%,环比增长35.80%。

这表明公司不仅保持了稳定的成长势头,且季度环比增长迅猛,显示2025年下半年有望继续加速增长。[page::0]

2.2 事件点评(分业务分析)


  • 业务板块营收及增速:

- 智能制造业务营收16.76亿元,同比微跌2.95%。
- 联接业务营收37.44亿元,同比大幅增长124%。
- 感知业务营收21.54亿元,同比提升17%。
  • 智能制造:

- 智能装备事业部重点瞄准新能源汽车、船舶、商业航空及轨道交通领域,相关订单同比分别增长43%、26%、220%、67%。
- 精密系统事业部专注于“专精特新”产品,海外业务增长95%。
- 3D激光倒角智能装备破首个批量订单,布局增材制造在3C消费品、汽车电子及医疗领域,显示产业升级潜力。
  • 联接业务:

- 以“光联接+无线联系”为战略核心。
- 光模块业务实现爆发式增长,并行业首推3.2T CPO(co-packaged optics)解决方案,支持51.2T交换机。
- 无线联接领域,800G ZR、ZR+ Pro相干光模块实现量产并导入客户验收。
- 技术转型方面,400G光模块全面应用硅光技术,800G及1.6T光模块硅光渗透加快,产品竞争力显著增强。
- 泰国工厂产能释放快,预计年底月产能达15-20万只,产能保障充分。
  • 感知业务:

- 传感器营收19.42亿元,增长18.12%;激光全息防伪收入2.11亿元,增长6.11%。
- 传感器向汽车及光伏储能领域深度转型,取得多项新项目定点与量产,大客户订单增长显著。
- 在压力传感器领域实现突破,销售规模超过去年全年,三技术轨并进(陶瓷电容、玻璃微熔、MEMS),积极布局国产替代。

整体看,联接业务的高速成长是业绩爆发的主力,智能制造及感知业务则展现出产业深度拓展和技术突破的稳健势头。[page::0]

2.3 盈利能力与费用控制


  • 盈利能力:

- 25H1毛利率20.24%,净利率11.88%,均较去年同期下降,主要受营收结构变化影响。
- 光联接业务毛利率提升2.19个百分点,为整体盈利改善贡献潜力。
  • 费用控制:

- 期间费用率显著下降至9.94%,同比降低3.22个百分点。
- 销售费用率3.21%、管理费用率1.79%、研发费用率5.28%,均较去年同期下降,显示公司在成本管控和费用效率上取得积极成效。

毛利率小幅下降但净利率降幅更小,反映费用端管控收效显著,整体盈利稳定且改善趋势明显。[page::0]

---

三、图表深度解读



3.1 业绩及盈利数据(2023A-2027E预测表格)


  • 营业收入: 2023年103.1亿元,2024年增长至117.1亿元(+13.6%),2025年预计跳升至161.3亿元(+37.8%),2026年增至217.9亿元(+35.1%),2027年达264.8亿元(+21.5%)。

- 净利润: 2023年约10.07亿元,2024年12.21亿元,2025年大幅增至18.65亿元(+52.8%),2026年24.1亿元,2027年29.6亿元。
  • 毛利率: 由22.5%微降到2027年20.6%,体现毛利率在光模块业务快速扩张和结构调整中短期波动。

- 净利率: 逐步提升至11.2%。
  • ROE: 2027年预计17%,反映盈利能力及股东回报稳定提升。

- 估值指标: 2025年PE 31.6倍,2027年降至19.9倍,体现成长驱动下估值相对合理并具备上升空间。

图表表现公司收入及利润均保持高速增长,且盈利能力、资本回报率提升趋势明显,暗示其核心业务竞争力及扩张潜力。[page::1]

3.2 资产负债及现金流情况


  • 资产负债结构:

- 流动资产及非流动资产稳步增长,2023年总资产175.15亿元,预计2027年增至343.19亿元。
- 流动负债从54.87亿元增至159.77亿元,非流动负债减少趋势明显,长期借款由25.14亿元降至7.94亿元,财务结构趋于稳健。
- 资产负债率在47.3%至51.6%间小幅波动,整体杠杆水平适中。
  • 现金流:

- 经营现金流波动明显,2023年14.88亿元,2024年骤降至7.32亿元,2027年预计回升至14.96亿元。
- 现金持有量基本稳定。
  • 盈利能力指标:

- 毛利率与净利率承接前述趋势。
- ROE与ROIC2027年分别达到17%和14.4%,显示资本运用效率和经营回报逐步提升。

整体资产负债及现金流数据支持公司稳健扩张布局,债务逐步优化,未来盈利和现金流状况值得关注。[page::2]

---

四、估值分析


  • 估值方法:报告采用了以EPS及净利润预测为基础的动态市盈率估值法。虽然未明确提及DCF或多重估值模型,但通过PE和P/B倍数趋势反映其市场合理估值水平。

- 关键假设:
- 净利润年均增速保持在20%+以上。
- 毛利率保持在20%左右,费用率持续优化。
- 国内外光模块市场需求旺盛,公司产能释放顺利。
  • 估值区间及目标:2025-2027年PE逐渐下降至19.9倍,对应净利润和EPS持续增长。报告维持买入-A评级,基于成长性与估值合理性并存的判断。

- 风险调整空间:考虑了成长性和盈利弹性,公司股价具备上行潜力。

---

五、风险因素评估


  • 产业和市场风险:

- 新能源、船舶、消费电子等终端行业资本开支低于预期,可能拖累激光装备营收。
- 国产算力投资节奏放缓或技术路径调整,影响光模块需求增长。
- 新能源汽车市场成长不及预期,影响汽车传感器及相关业务。
- 海外市场拓展不顺利,限制业务扩张。
  • 公司应对策略:报告未详细列明风险缓解方案,但上述风险明显与行业环境及市场导向相关,投资者需重点关注外部需求波动风险。


---

六、批判性视角与细微差别


  • 依赖光模块业务高速增长带来的业绩支撑较为集中,智能制造业务2025H1数据显示同比稍降,存在结构性业务调整的压力。若光模块市场竞争加剧或需求放缓,短期业绩可能受限。

- 毛利率小幅下降但净利率下降幅度更小主要依赖费用控制的成效,长远盈利稳定性需要关注产品结构变化及产能利用率的持续改善。
  • 现金流波动较大,尤其2024年经营现金流大幅缩水,需关注营运资金管理和未来现金流的稳定性。

- 报告整体对行业前景及公司技术领先性的判断较为乐观,需警惕宏观及行业调控带来的不确定性。
  • 估值侧重于动态PE法,缺少DCF或多情境分析,投资者需结合市场行情动态审慎判断。


---

七、结论性综合



华工科技2025年上半年表现强劲,营收与净利润均实现超40%的高速增长,特别是光模块业务成为公司业绩爆发的主引擎,联接业务同比增长124%,大幅拉动整体业绩。公司光模块领域技术优势明显,率先推出现行业领先的3.2T CPO解决方案和扩展800G及1.6T硅光模块应用。泰国工厂大规模产能投放为未来增长提供保障。感知传感器领域,向汽车及储能等新场景转型初见成效,智能制造方面亦有3D打印及激光倒角设备量产订单。毛利率虽因结构变化略有下降,但得益于卓越的期间费用管控,使净利率下降幅度受控,整体盈利能力保持向好迹象。

财务预测显示2025-2027年净利润分别达到18.7亿元、24.1亿元和29.6亿元,年均增长高达30%以上,预期2027年ROE达17%。估值合理,PE逐年下降,符合成长型科技制造企业特征。报告基于上述业绩爆发及市场地位,维持“买入-A”评级,体现中长期投资价值。

风险方面,需重点关注下游行业资本开支节奏变动对光模块需求的影响,以及智能制造及感知业务拓展的不确定性。未来盈利与现金流能否持续改善,仍依赖于公司技术创新、产能释放与市场拓展的稳定推进。

综上,华工科技凭借领先的光模块技术实力和产业链布局,结合智能制造和传感器业务的稳健发展,展现出强劲的成长动能与盈利改善预期,投资价值明确,适合关注与布局。[page::0,page::1,page::2]

---

关键图表说明





该图为山西证券研究所LOGO及品牌展示,与本报告专业背景和权威性相关。

---

术语简释


  • 归母净利润: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反映上市公司本身的盈利能力。

- 扣非后净利润:剔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更能反映公司主营业务盈利水平。
  • 光模块:数据通讯领域中用于实现光信号与电信号转换的核心元件,技术创新直接影响数据中心性能和成本。

- 硅光技术:利用硅基集成电路工艺制造光器件,具有高集成度、低成本和高性能优点。
  • CPO(Co-Packaged Optics):将光模块与交换芯片封装在一起的新型集成技术,大幅提升交换机带宽和效率。

- 费用率:期间费用占营业收入的比例,是衡量企业管理和销售效率的重要指标。

---

综上所述,本报告通过详尽分析华工科技核心业务增长动态、财务表现及风险因素,提供了一个立体、精准的投资视角,为投资者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