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金:美国新总统就职,如何影响A股?
创建于 更新于
摘要
本报告分析特朗普2025年就职后可能推出的关税、移民、减税和能源政策,并结合其政策预期对A股的短期扰动及中长期影响路径,指出中长期A股表现仍主要由国内经济基本面和政策驱动,贸易政策带来的结构性调整凸显国产替代和创新产业机会,同时关注能源价格波动对相关行业利润的影响 [page::0][page::1][page::2]。
速读内容
特朗普就职首日及百日新政主要政策梳理 [page::0][page::1]

- 预计密集推行政令,重点涉及移民、关税、能源和减税领域。
- 关税有可能采取渐进式提高方式,包括对墨西哥、加拿大征25%关税,对中国产品额外加征10%关税。
- 移民政策或快速推进,承诺实施最大规模驱逐行动。
- 减税涉及财政预算调节程序,推进或需时间,重点是延长个税减税和降低企业税率到15%。
- 能源政策倾向传统能源放松监管,但部分措施面临程序和法律挑战。
- 相关法案推进存在不确定性,受众议院结构及多元政策目标影响。
对A股短期及中长期影响分析 [page::2]
- 短期来看,相关政策预期已部分反映在资本市场,开年A股表现偏淡,上证指数回调3.3%。
- 中长期,A股走势仍以国内经济基本面和政策为主线,2018年贸易战示例表明贸易摩擦虽有扰动但市场最终回升。
- 出口导向行业如家电、轻工、电子等短期受冲击,但半导体及国产替代相关产业获得政策和投资者关注。
- 出口关税和不确定性推动内需政策紧迫性提升,中国企业出海布局多元化市场份额提升。
- 能源价格波动可能压制煤炭和石油企业利润,但下游基础化学原料、水泥和公共事业行业或受益于能源成本下降。
- 中美关系进展仍需关注,双方互利共赢基调影响投资者预期。
研报性质与法律声明摘要 [page::3]
- 文章来源于中金公司的正式研究报告,分析员具备合法执业资质。
- 本文观点不构成直接投资建议,潜在风险由投资者自行承担。
- 报告重点帮助投资者理解特朗普新政与中国资本市场的相关影响,辅助决策但需结合完整信息审慎判断。
深度阅读
中金公司报告分析:美国新总统就职,如何影响A股?
---
1. 元数据与概览
- 报告标题:《美国新总统就职,如何影响A股?》
- 作者:李求索、朱嘉懿、黄凯松等,中金点睛团队
- 发布机构:中金公司研究部
- 发布日期:2025年1月20日
- 主题:美国新总统特朗普上任及其政策预期对中国资本市场特别是A股的影响分析
该报告主要围绕特朗普总统新一届执政初期可能推行的政策,诸如关税、移民、能源和减税,梳理其潜在出台的节奏及力度,进而剖析这些政策对全球资产和中国资本市场的影响机制。报告核心论点认为,尽管短期内市场对美国贸易保护等政策已有一定反应,但中长期来看A股表现仍根本依赖国内经济基本面和政策应对,强调创新驱动的新兴产业布局与内需扩展的重要性。报告并未给出具体评级或目标价,而是提供战略性观察指引。[page::0,1,2]
---
2. 逐节深度解读
2.1 政策梳理:行政令节奏及重点领域
- 主要论点:特朗普将于2025年1月20日就职,并计划首日及百日新政期间密集出台约100份行政令,涵盖边境安全、移民、关税、能源及减税等领域。
- 逻辑及推断:
- 行政令在程序上可快速出台,尤其是移民和关税领域,不需国会立法。
- 减税和能源政策涉及的立法及法律程序较为复杂,进展节奏可能较缓。
- 尽管国会众议院由共和党掌控,实际多数票优势有限,特朗普推政仍面临一定立法不确定性。
- 关键数据点:
- 100份行政令计划首日签署
- 众议院席位分布:共和219席,民主215席,显示议事不确定性[page::0]
2.2 细分政策领域分析
关税政策
- 论点:特朗普可能采用渐进式提高关税策略,竞选期间提及对墨西哥和加拿大产品征收25%关税,对中国商品额外征收10%至最高100%不同行业关税。
- 法律与流程分析:
- 基于《国际紧急经济权力法》(IEEPA),无须国会批准即可实施紧急关税,税率无理论上限。
- 301调查和相关贸易法条款允许对已有调查的商品加征关税,但新商品需听证,周期2-3个月。
- 对所有国家全面加征10%关税存在法律障碍。
- 关键假设:
- 法律框架允许一定幅度加征关税,但政治与司法阻力可能限制加征幅度与覆盖范围。
- 潜在影响:
- 关税加征将直接冲击中国出口企业利润和市场份额[page::1]
移民政策
- 论点:特朗普承诺实施历史最大规模驱逐,移民政策最快速出台。
- 经济影响:
- 移民减少可能拉低劳动力供应及消费需求,进而抑制美国经济增长并推升通胀。
- 逻辑:
- 移民政策作为特朗普核心主张,行政令执行可能迅速落实。
- 历史经验显示其前任期内曾推出400多项行政命令压缩移民渠道[page::1]
减税政策
- 论点:重点在于延长个人所得税减免、降低企业所得税税率(由21%降至15%),涉及财政赤字与预算调节程序博弈。
- 程序分析:
- 2018年减税法大部分条款2026年到期,特朗普计划提前通过预算调节程序推动永久化。
- 参议院简单多数(51票)即可通过,减少立法阻力。
- 财政风险:
- 减税法案可能加剧政府财政赤字和债务压力。
- 拟议财政部长强调减税是核心议题,但无计划削减社保医保支出,财政压力或持续存在[page::1]
能源政策
- 论点:强调传统能源回归,优先放松石化能源管制及资助传统能源开发,可能削弱气候政策。
- 政策进展复杂性:
- 如退出巴黎协定需经历一年生效周期。
- 废除拜登政府的相关补贴需预算调节程序,法律争议多,执行推迟。
- 经济影响:
- 低成本能源供应提升有利于石油、煤炭企业,但能源政策调整对市场价格影响复杂,可能传导至其他产业[page::1]
2.3 对A股市场影响分析
- 主要渠道:
1. 贸易措施影响出口企业盈利及产业链。
2. 外部政策变化影响中国货币政策和政策空间。
3. 国际资本流向及风险偏好调整影响市场资金面。
- 短期表现:
- 外部不确定性已于2025年初体现为A股市场分化,上证指数、恒生国企指数分别下跌3.3%、2.5%。
- 投资者风险偏好承压,受特朗普政策预期影响明显。
- 中长期判断:
- 历史经验表明,2018年相关贸易摩擦虽引发短期扰动,但政策适应后市场逐步回升。
- A股中受出口冲击较重行业包括家电、轻工、电子、机械和汽车。
- 另一方面,半导体、技术硬件等国产替代板块获益于政策鼓励和投资关注。
- 银行业板块表现稳定,对市场指数有稳定作用。
- 产业政策方向:
- 贸易风险催生推动创新、技术进步和国产替代热潮。
- 战略性新兴产业包括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先进制造、航空航天及生物医药等,成为政策重点布局领域。
- 能源价格影响:
- 传统能源价格下降,煤炭、石油板块利润或受压。
- 能源成本下降惠及基础化学、水泥、公共事业等下游行业盈利提升[page::2]
---
3. 图表深度解读
报告首页含一张作者肖像及标题,下方配图路径为:

,目前内容未提供图表内容描述。报告正文中没有表格或财务数据图表,主要依靠文字和政策解读呈现,由此关键数据均为政策方向、法律程序细节及市场指数波动幅度,未见具体的数值表格或估值模型图示,因此图表深度分析环节主要集中对政策描述的结构、时间序列和逻辑关系进行解读。
---
4. 估值分析
报告未直接提供具体公司估值分析、目标价格或估值模型(如DCF、PE倍数等)。整体分析为宏观政策及市场影响视角,聚焦宏观经济和资本市场趋势的判断,尤其是贸易政策和创新驱动产业方向的分析。
---
5. 风险因素评估
报告中的风险因素主要包括:
- 政策不确定性:特朗普政策推行可能遇到国会立法拖延,特别是减税和能源法案涉及复杂议程。
- 法律及程序制约:关税幅度和覆盖面受限于法律条款和司法审查,可能导致预期与实际差距。
- 中美关系波动:中美贸易摩擦及政治沟通政策进程对市场信心产生重大影响。
- 财政风险:减税政策可能加剧财政赤字,财政可持续性存在隐忧。
- 全球经济环境:能源价格波动及国际市场资本流向可能带来市场波动。
- 市场反应风险:短期市场对政策预期的过度反应可能导致资产价格波动。
- 缓解策略:文中提及国内政策应对能力、货币政策调节空间及改革推动,视为缓冲风险的潜在手段[page::0,1,2]
---
6. 批判性视角与细微差别
- 立场客观但用词具有预设立场:报告虽然中立分析特朗普政策预期,然而对某些观点如“历史最大规模驱逐移民”、“减税加剧政府财政压力”等表述较为严峻,存在政策风险色彩浓厚的倾向。
- 对法律路径的解释较为复杂:如关税法律依据详尽讨论,但未充分量化法律风险概率及实际执行难度,尤其对293条款法律障碍的描述缺少明确预判。
- 对中美关系波动的影响预估偏宏观:报告强调中美互利但具体政策调整的多变性带来不确定,未深入评估地缘政治或其他突发事件可能加剧市场动荡。
- 报告未系统覆盖其他宏观经济风险:如全球通胀、地缘政治风险对A股的潜在冲击。
- 缺少具体资本市场操作建议和定价层面分析,可能限制了对投资者的直接指导价值。
---
7. 结论性综合
本报告系统梳理了特朗普2025年就职后的政策推行节奏与重点领域,涵盖移民、关税、能源及减税等关键领域,揭示美国新一届政府可能采取积极行政命令快速施政的路径,同时识别立法和法律程序中的重要不确定性。关税加征措施虽技术上可迅速推进,但法律限制和国会审议仍影响实际施行幅度。
针对中国资本市场,报告认为短期交易已部分反映特朗普可能的贸易保护及外部不确定性压力,A股市场自年初以来出现一定幅度调整。中长期角度则强调,从2018年的经验看,贸易摩擦虽对相关出口行业带来短期冲击,但市场总体依旧受国内经济基本面和政策持续支撑,特别是通过创新驱动和国产替代战略布局中国新兴产业体系。
能源政策调整引发的价格变化一方面直接影响资源类企业利润,另一方面有助于降低下游企业生产成本,这种链条效应需投资者重点关注。与此同时,移民政策的快速施行可能对美国经济增长和通胀走势产生间接影响,间接影响全球资本流动和风险偏好。
综合上述,报告并未明确给出操作评级,更多侧重于政策解读与中长期市场结构性变化判断,提示投资者关注贸易保护政策波动带来的短期压力,同时注重创新及内需驱动的产业升级机会。
---
引用页码:[page::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