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量化研究如何赋能主动权益——国君金工2025年度策略会报告

创建于 更新于

摘要

本报告系统介绍国泰君安金工团队关于主动权益投资的量化研究成果,涵盖量化择时、风格轮动、行业轮动及量化选股;重点展示了基于估值、流动性和拥挤度构建的量化择时模型,及六维度大小盘风格轮动和PEM-VC行业轮动策略的设计与回测表现,策略在样本外均表现优异,显著超额收益且风险可控,结合宏观超预期指标和基金仓位数据对行业配置提供动态指导,为主动权益投资提供量化赋能 [page::1][page::5][page::7][page::13][page::22][page::32][page::39][page::40]

速读内容


量化择时模型及绩效亮点 [page::5][page::6][page::7]


  • 宽基量化择时模型结合估值、流动性及交易拥挤度,采用证券研究的2+1思维框架构建,弥补总量思维的不足。

- 模型历史年化收益达20.69%,相对沪深300基准超额18.64%,绝对年胜率高达84.6%,展现出较强的择时能力。
  • 多空信号标注历史关键时间点,均对应市场重要反转,模型可有效捕捉多空行情。[page::6]


行业择时模型:高景气行业表现优异 [page::8][page::9]


| 行业 | 年化收益率 | SHARP比率 | 最大回撤 | 基准年化收益 | 年度超额收益 |
|-----------|---------|-------|-------|----------|---------|
| 有色金属 | 30.23% | 1.21 | 27.34%| -1.18% | 31.40% |
| 通信 | 31.64% | 1.15 | 38.09%| 4.04% | 27.60% |
| 消费者服务 | 31.24% | 1.24 | 35.74%| 6.65% | 24.59% |
| 农林牧渔 | 25.47% | 1.09 | 38.21%| 2.10% | 23.36% |
| 房地产 | 9.27% | 0.38 | 31.47%| 1.39% | 7.88% |
  • 行业配置策略表现出更高的年化收益31.48%,相对基准超额27.96%,胜率达92%。

- 行业景气度、超预期、估值及拥挤度等因子综合提升行业配置精准度。[page::8][page::9]

大小盘轮动量化模型及月度效应显著 [page::12][page::13][page::14]


  • 结合宏观、估值、资金、情绪六大维度构建的大小盘风格轮动模型,历史年化收益超26%,夏普比率超1.07,超额收益显著。

- 大小盘轮动呈现明显月度效应,2、3、5、8月小盘占优,1、4、12月大盘占优。
  • 当前量化模型与主观分析结合,提示12月风格切换机会,建议超配大盘风格。[page::14][page::16]


PEM-VC行业轮动策略核心框架与绩效 [page::20][page::21][page::22]


  • 行业轮动基于景气度、超预期、估值趋势和交易拥挤度四大方面,综合“总量”与“边际”思维选股。

- 历史年化收益率约30.72%,超额收益26.64%,组合胜率高达93%,回撤控制良好。
  • 行业内基于流通股本分布的抛压因子表明抛压越小的行业,未来超额收益越显著。[page::23]


宏观超预期指标驱动行业配置策略及表现 [page::27][page::28][page::32]


  • 利用Bloomberg、Wind宏观经济数据构建超预期指标体系,包括产量、PMI、信贷、消费等多维数据。

- 结合“参数-状态-指标”多层投票法确定指标方向,科学评估宏观指标对行业的影响。
  • 基于指标得分的行业排名组合策略统计显示Top5行业组合年化超额收益达14.84%,表现稳定且过拟合风险可控。[page::28][page::32]


基金仓位估算辅助行业轮动及实战案例 [page::33][page::34]

  • 基金仓位中位数及动态变化与行业未来超额收益正相关,仓位过高或过低均不利于超额表现。

- 以煤炭和银行为例,展示基于基金持仓分位数的行业波动规律,指示主动资金动向与风险点。
  • 大多数行业当前仓位与未来超额收益负相关,提示仓位指标可用于捕捉行业资金流动趋势。[page::33][page::34]


事件驱动量化选股策略与指数调样套利 [page::36][page::39]

  • 构建六大事件驱动策略,包括盈利超预期、产品涨价、股价趋势、指数成分股调整、港股通监控及题材日历效应。

- 中证300及中证500指数调样套利策略年化绝对收益分别达到30.39%、20.18%,多空收益达到35.97%、28.89%,Sharpe比率表现优异。
  • 利用指数成分股未来调样预判实现超额收益,策略具备良好实战价值。[page::38][page::39]


风险提示 [page::40]

  • 所有量化模型基于历史数据,存在历史规律失效风险,外部及市场环境变化均可能导致模型表现不佳,投资需谨慎。

深度阅读

国君金工2025年度策略会报告详尽分析报告



---

一、元数据与概览


  • 报告标题:《量化研究如何赋能主动权益》

- 作者与团队:张雪杰、余齐文、张晗、梁誉耀等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金融工程团队
  • 发布机构: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

- 发布日期:2024年12月8日
  • 主题:围绕量化方法如何助力主动权益投资,包括量化择时、风格轮动、行业轮动及量化选股的多维研究和策略。


核心论点及目标准确传达

报告主张通过科学的量化模型与量化工具提升主动权益投资效率与效果。核心强调:
  • 结合估值、流动性、拥挤度等微观结构指标,实现更精准的市场、行业乃至风格择时;

- 利用多维度风格与行业轮动模型,辅助主动基金更有效地进行资产配置;
  • 事件驱动等量化选股策略,挖掘短期与中长期Alpha机会;

- 量化模型尽管强大,但面临历史规律失效等风险,需审慎运用。

总体评级并未直接显式给出,但报告多处使用显著绩效数据证明模型有效,实现对主动权益投资的赋能目标[page::0,1]。

---

二、逐节深度解读



2.1 量化择时



2.1.1 宽基择时模型框架


  • 关键论点:突破传统总量择时思维,采用证券研究领域提出的“2+1”思维,将市场估值、流动性、交易拥挤度三大维度结合,用于宽基指数的择时。

- 市场特征遵循“估值与情绪的钟摆周期”,情绪高涨时风险提高,估值低迷时风险下降。
  • 具体以PB/PE估值、股权风险溢价(宽基估值)、流动性成本与指标、波动率及价格相关性(拥挤度)计量构成。

- 图示(见图5页)呈现了三者交集及逻辑,呈现微观结构层面的择时边际改善。

该框架强调在估值极端点结合流动性和拥挤度数据的边际变化进行更有效择时,避免单一估值或市场情绪变量的局限性[page::5]。

2.1.2 多空信号及绩效


  • 数据解读(图6页):沪深300指数走势叠加多空信号点(多头、空头、拥挤度信号)

- 信号点多出现在市场极端波动节点,验证择时模型识别重要转折的能力。
  • 绩效概括(图7页与表格):

- 组合年化收益20.69%,基准超额18.64%,最大回撤39.09%,夏普比率0.93(模型)远优于市场0.61。
- 绝对年胜率高达84.6%,超额年胜率100%(排除平盘年),换手率为13.9%(月度)。
- 累积净值表现优异,表明择时模型可以显著提升收益且有较好的风险控制。

整体说明该宽基量化择时策略实证有效,能够持续捕捉市场节奏[page::6,7]。

2.1.3 行业择时模型


  • 行业多空绩效分析(页8-9):

- 通信、有色金属、消费者服务、农林牧渔行业年化收益均超25%,且这些行业夏普比率普遍超过1.0,体现优秀表现。
- 地产、轻工制造、电子等行业表现较弱,夏普均小于0.5。
- 年化超额收益最高亦集中在前述表现优异行业。
- 行业择时组合整体年化收益达31.48%,超额27.96%,最大回撤29.29%,夏普比率更高达1.78,年度胜率92%,表现卓越。

行业层面的量化择时策略通过融入行业景气、资金面等因素,提升了行业配置的风险调整收益能力[page::8,9]。

2.1.4 技术分析择时(流通股本分布)


  • 将传统技术分析指标定量化,避免主观不一致。

- 以流通股本分布为基础,结合行为金融学逻辑和指标设计。
  • 典型信号如“超跌反弹”后5日平均收益4.56%,持有5日胜率71%,盈亏比1.87;后10日仍有7.22%收益,胜率62%。

- 另趋势信号“平台突破”亦展现较强收益与胜率。
  • 表明结合流通股本分布进行技术择时,能提供稳定的策略表现[page::10]。


2.2 风格轮动



2.2.1 大小盘风格轮动模型设计


  • 多因子综合量化模型,涵盖宏观、估值、基本面、资金、情绪和量价6大维度。

- 结合“均值回归”与“主观分析”,弥补量化模型无法全面捕捉的市场变化和政策驱动。
  • 模型通过因子权重与长短均线趋势判定大小盘风格走向。

- 配合月度效应营造轮动策略,增强稳定超额收益的可能。
  • 图12页示意模型设计及因子种类,覆盖政策变动及市场情绪等多层面[page::12]。


2.2.2 历史回测绩效


  • 模型年化收益达26%左右,超额17%-18%;最大回撤在50%左右,均显著优于基准(7%-9%年化收益,55%左右回撤)。

- 夏普比率超1,表示良好风险调整收益。
  • 月均胜率约74%,充分体现模型稳定性。

- 图13页数据与净值曲线表现直观展示模型强劲表现。
  • 近两年模型回测与信号显示结合,实际操作效果良好[page::13]。


2.2.3 月度效应与风格切换示范


  • 2月、3月、5月、8月小盘风格明显占优,1月、4月、12月为大盘风格占优,体现显著季节性风格表现(图14页)。

- 结合历史中证2000相对沪深300的净值曲线,印证上述月度规律。
  • 具体十组细分市值超额收益表(页15)进一步佐证小盘风格周期及季节效应[page::14,15]。

- 当前模型信号结合最新政策及监管分析,提示存在大小盘风格切换窗口,建议根据调仓频率灵活超配大盘或均衡配置(页16)。

2.2.4 风格分化均值回归的极值预警


  • 利用定量指标捕捉大类风格间的分化,识别极端偏离后出现风格切换机会(图17页)。

- 可有效辅助捕获反转信号,避免被风格极端熨平误导[page::17]。

2.3 行业轮动策略



2.3.1 PEM-VC行业轮动策略框架及分类


  • 结合有效市场与微观结构理论,聚焦景气度、超预期、估值趋势和交易拥挤度四个维度,双重思维(总量与边际)驱动行业选择。

- 详细指标包括:财报、快报、分析师预期、公告异常收益、报告跳空幅度、PB估值、行业指数趋势、成交量和波动率等。
  • 图20-21页明晰地阐释上述框架及分类逻辑[page::20,21]。


2.3.2 行业轮动绩效


  • 全维度复合模型历史年化收益30.7%,超额收益26.64%,最大回撤19.16%,超额最大回撤31.03%,夏普比率综合1.74,超额1.39。

- 组合绝对年胜率93%,超额年胜率100%(仅2018年负收益)。
  • 量化回测结果(图22页)显示该模型具有显著Alpha贡献[page::22]。


2.3.3 基于流通股本分布的行业抛压分析


  • 创新利用流通股本分布量化股票抛压,证明抛压较小的行业将获得更高超额回报。

- 模拟组合年化超额达 24.49%,最大回撤仅13.59%,表现稳定。
  • 净值曲线显示抛压因子显著区分行业表现[page::23]。


2.3.4 行业景气度指数构建与指标筛选


  • 以行业自身指标为基础,结合逻辑方向及实验方向双重过滤,去除不确定指标,形成稳定的指标集。

- 例如煤炭调度吞吐量、港口场存量等指标经过综合筛选,剔除方向不稳定变量(见表24页)。
  • 进一步对指标数据进行滞后、同比及降频处理确保稳健性(见表25页)[page::24,25]。


2.3.5 行业景气度指数历史回测与月度更新


  • 样本外年化超额8.1%,模型发布后3个月收益稳定持平于基准。

- 最新高景气行业包括家用电器、有色金属、电力设备、机械设备及电子。
  • 图26页展现净值变化及行业景气度排名动态更新,利于行业轮动投资决策[page::26]。


2.3.6 基于宏观超预期状态的行业配置策略


  • 覆盖22个宏观指标跨10大类,数据主要源自Bloomberg优于Wind,保证预测精准度。

- 以MLF一年利率为例,揭示其频繁处于超预期状态,具备价值发现潜力(图28页)。
  • 采用层层投票方法确定指标方向与行业联动关系,结合实验结果校正,确保方向合理(见表29页)。


2.3.7 宏观指标对行业重要性评分


  • 以钢铁行业为例,固定资产投资、房地产开发、PMI、利率等指标得分权重较高,体现行业周期属性。

- 指标打分框架合理反映宏观与行业间的因果关系与敏感性(见表30页)[page::27-30]。

2.3.8 触发状态跟踪与行业排名


  • 随宏观数据公布更新对应状态触发,进而计算行业得分。

- 截至2024年11月,电子、机械设备、综合体、家用电器、计算机排名前列。
  • 图31页展示动态得分与部分宏观指标触发详情[page::31]。


2.3.9 行业选择与组合表现


  • 以得分Top5行业构建组合,年化超额收益14.84%,表现稳定,换手23.34倍,胜率超过55%。

- 分层组合回测净值稳定上升,风险可控,超额收益具有持续性(图32页)[page::32]。

2.3.10 基于基金仓位的行业轮动与实战


  • 研究发现基金仓位过高影响正向超额收益,多数行业最高收益位于中等仓位区间。

- 表示基金在仓位中位及上升阶段较易实现超额表现(见表33页)。
  • 实战复盘煤炭行业中,基金仓位90分位后走势趋弱,说明高仓位或触顶(图34页)。

- 银行业中基金仓位滞后价格上涨,需提早警惕潜在风险(图34页)[page::33,34]。

2.4 量化选股


  • 聚焦事件驱动,设计六大策略:

1. 盈利超预期策略:基于盈利漂移PEAD效应,超预期持续性强;
2. 主营产品涨价策略:产品价格上涨且股价未反应时买入信号;
3. 股价平稳上涨策略:稳量上涨趋势延续性强,适合趋势交易;
4. 指数成分股调整策略:预测指数成分股调入调出获取套利;
5. 港股通入监控:借助港股通资金提升估值优势;
6. 题材日历效应:政策与技术日历造成的短期股价波动机会。
  • 其中成分股调样套利策略流程清晰,2024年6月案例生动(图38页),执行绩效优异(多空年化收益逾17%,夏普比超4.2)(图39页)[page::35-39]。


---

三、图表深度解读


  • 宽基择时模型框架图(图5页):展现了2+1思维在估值、流动性、拥挤度空间的交织逻辑,突出了市场价格形成的多维度解析,图形清晰勾勒出模型依据。

- 沪深300量化择时多空信号图(图6页):通过时间序列线+多头空头点标示,实现择时信号与市场走势的可视对比,辅助判断信号有效性。
  • 量化择时绩效淋漓尽致展现(图7页):曲线与条形图表现累积净值、最大回撤及超额收益,显示出模型有力的性能。

- 行业择时模型绩效表格与图示(页8-9):综合展示各行业年化收益、夏普比及超额收益,图形直观展现多空组合收益曲线,对策略有效性给出强力支撑。
  • 量化选股中的指数调样套利示例(图38-39页):细腻展示调样阶段、公告期、实施期沿革以及净值曲线演变,体现事件驱动策略的实操路径与绩效水平。


其他图表如风格轮动模型(12-16页)、行业轮动指标与收益表现(20-34页)等均系统清晰,数据详实,有效联结文本分析,形成严谨闭环。

---

四、估值分析



本报告没有直接涉及传统估值方法定价(如DCF、PE倍数定价等),更多侧重于:
  • 量化择时层面的估值指标辅助判断(PB/PE等估值分位);

- 行业轮动中的估值趋势与拥挤度指标对比风险控制;
  • 风格轮动中包含估值溢价因子,对大小盘配置价值贡献判定。


估值作为风控与择时的一个维度,与流动性和资金交易行为共同驱动组合构建,形成多维配合的估值辨识体系。

---

五、风险因素评估


  • 量化模型均基于历史数据,存在“历史规律失效”风险,尤其面对市场结构性变化、宏观政策突变等外部环境变化时容易失效;

- 市场微观结构的持续演变(流动性、拥挤度)可能影响模型的稳定性与适用性;
  • 选股策略效果依赖数据的准确性和及时性,政策日历和资金动向亦带来非系统风险;

- 报告提示模型可能出现短期信号摆动,尤其在风格轮动中,需结合主观分析及多频调仓考虑;
  • 风险提示直接体现在报告尾页(第40页)并贯穿各章节,说明团队对模型局限保持谨慎态度[page::1,40]。


---

六、批判性视角与细微差别


  • 报告高度依赖历史数据回测,尽管统计绩效良好,但对非历史经验事件的应对措施描述不足,存在一定的模型依赖盲区;

- 风格轮动模型虽结合主观分析弥补,仍需预防主观偏见影响定量判断;
  • 行业轮动中指标筛选严格,但因数据延迟和模型选取的复杂性,可能影响实盘操作效率与调仓节奏;

- 基金仓位分析的相关系数存在统计显著性波动,对此应保持模型信号的弹性和风险预警的多元维度;
  • 行业超额收益与仓位的因果关系复杂,报告中案例较多,较少探讨宏观政策、市场情绪同步影响的叠加效果;

- 风险提示显示模型稳健性有待进一步实证检验,尤其在极端市场环境中。

---

七、结论性综合



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金融工程团队通过系统化的量化研究体系,提出了一套结合宏观、基本面、资金面与交易行为三大维度的主动权益投资策略框架。报告核心优势在于:
  • 量化择时通过引入估值、流动性、拥挤度等多因子,改善传统择时缺陷,实现沪深300及行业多空信号的高胜率、高超额收益。

- 风格轮动模型涵盖宏观周期和资金面多维度因子,辅以主观调控,实现大小盘风格的动态调配,效果优异且季节性明显。
  • 行业轮动通过PEM-VC框架搭建,结合行业自身景气度与宏观超预期指标,精细识别高Alpha行业,补充资金层面的敏感度分析,提升配置精度。流通股本抛压指标的创新应用更为策略提供了差异化优势。

- 量化选股依托事件驱动策略,捕捉盈利超预期、产品价格、指数调整、资金流等多重维度,形成可操作的套利策略,调样套利表现尤为出色。
  • 全报告的回测与实证结果表明,团队量化方法在主动权益投资的择时、风格配置、行业选择、股票挑选各方面均展现显著Alpha,提升投资决策的科学性和效率。


图表支持:
  • 量化择时的多空信号及绩效曲线真实展现策略强劲;

- 风格轮动的月度超额收益与季节性图示及历史绩效验证;
  • 行业轮动模型多维指标分析图、得分排名及净值演进清晰呈现策略演变;

- 事件驱动中的调样套利阶段与收益曲线,实战价值突出。

总体上,报告展现了国君金工团队在量化赋能主动权益领域的前沿研究深度和实用方向,强调以数据驱动+主观辅佐的多维策略体系,注重风险控制,展现对未来市场节奏与结构的高度适应能力。

然而,投资者需警惕模型依赖的历史规律有效性风险、短期信号摆动风险及外部政策市场结构快速变动带来的潜在影响。[page::全篇综合]

---

附:报告结构一览


  • 投资要点与目录(页1-2)

- 量化择时(页3-10)
  • 风格轮动(页11-17)

- 行业轮动(页18-34)
  • 量化选股(页35-39)

- 风险提示与声明(页40-42)

---

本分析严格依据原文信息,引用页码见对应括号,确保内容可溯源和复核。

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