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颜值经济:分化加剧,优选成长

创建于 更新于

摘要

报告分析2024年美护行业需求承压及2025年恢复趋势,指出美妆、医美、个护子板块均有望回暖,国货品牌崛起和头部集中度提升是主要供给端逻辑。梳理行业景气、估值、重点公司及细分赛道增长机遇,建议关注白马高成长及管理改善等结构性机会 [page::0][page::1][page::4][page::5][page::13]

速读内容


2024年行业表现及估值回顾 [page::1][page::4]


  • 2024年美容护理指数下跌10.3%,个护用品小幅上涨12%,化妆品与医美板块承压。

- 美容护理行业估值处于近三年中低位,P/E(TTM)约30倍,化妆品与个护细分行业估值分位差异显著。

细分板块趋势与核心变量分析 [page::5][page::6][page::11][page::12][page::13]


  • 美妆需求韧性体现在线上销售和销量增长,需求恢复与终端补库存将驱动2025年增长。

- 医美行业高度依赖消费政策和居民收入,产品创新和新材料丰富将激发需求弹性。
  • 个护板块线上化率持续提升,婴童护理、女性卫生用品、口腔护理等细分赛道具备可持续成长空间。


| 细分板块 | 2024年涨跌幅 | 2025年展望 |
|--------------|--------------|---------------------------------------------|
| 个护用品 | +12.0% | 线上化率提升驱动渠道改革,产品高端化升级 |
| 化妆品 | -9.1% | 结构调整叠加理性消费,技术创新带来成分升级 |
| 医疗美容 | -13.5% | 低基数改善,促消费政策激发弹性需求 |

品牌与竞争格局:国货崛起与头部集中度提升 [page::9][page::10]


  • 线上护肤品牌集中度持续提升,CR200提升至77.6%,国货线上份额近40%且持续增长。

- 流量成本上升与价格竞争促使行业毛销差下行,尾部品牌出清,头部国货品牌研发和渠道能力增强。
  • 芭薇股份、珀莱雅、百亚股份等个股2024年逆势涨幅显著,基金重仓持股市值占比较高。


2025年投资主线及风险提示 [page::0][page::14][page::15]

  • 投资建议聚焦:质地优良估值合理白马企业,高成长阶段核心品牌,及管理与并购驱动的反转机会。

- 关注风险:行业竞争激烈、政策监管变化以及原材料成本波动等可能对盈利构成压力。

深度阅读

中金2025年展望报告详尽分析


— 颜值经济:分化加剧,优选成长 —



---

一、元数据与概览

  • 报告标题:《中金2025年展望 | 颜值经济:分化加剧,优选成长》

- 作者:徐卓楠、黄蔓琪等
  • 发布机构:中金公司研究部

- 发布日期:2025年1月22日
  • 主题:聚焦中国美容护理行业(包括美妆、医美、个护等细分领域)的行业现状、发展趋势、投资机会和风险提示。


核心论点
2024年由于需求承压、渠道红利趋缓及成本上升,美容护理行业整体表现疲弱,但展望2025年,预计终端消费力回暖,行业需求将在低基数效应下回暖,美妆和个护展现韧性,医美具有更优弹性;供给侧格局优化,头部集中度提升且国货品牌持续崛起。投资重点聚焦于优质白马股、高成长标的及业绩估值改善的反转机会。整体建议精选成长,避免行业内结构分化风险。

---

二、逐节深度解读



2.1 摘要与投资要点

  • 美妆行业:市场分化明显,集中度持续提升。国货品牌凭借科研、技术创新和渠道优势快速崛起。外资品牌虽有反扑,但多通过压价换取份额,影响品牌力和售价稳定,难以持续。

- 医美领域:受益于政策落地刺激和新品供给丰富,需求弹性较强。产品创新和监管合规要求推动头部药械厂商竞争力加强。
  • 个护领域:线上化率继续提升,愈加细分及功效化的产品满足“悦己需求”促使国货品牌快速崛起。重点关注婴童护理、女性卫生用品、口腔护理等赛道。


2.2 2024年行业回顾

  • 指数整体下滑10.3%,其中医美跌幅最大,个护表现最佳(12%涨幅),化妆品略跌(-9.1%)。

- 部分企业逆势上涨,如A股领域芭薇股份涨145%,百亚股份涨58%,显示精选白马股的韧性。
  • 基金对板块热情下降,2024年三季度美容护理板块基金重仓比例持续下滑(3.4%→2.6%)[page::1][page::2][page::3]。


2.3 估值状况

  • 美容护理整体PE约30倍,处近三年28%的低位,化妆品PE约28倍(14%分位),个护PE约30倍(97%分位),显示化妆品板块估值处于底部,而个护走强估值承压较大[page::4]。


2.4 2025年趋势展望

  • 需求端:受益终端消费力回暖,多个子行业在基数低下实现增速修复,医美呈现更强弹性,化妆品和个护需求韧性较好。产品升级和创新(如胶原蛋白等新成分)释放新的成长动力。

- 供给端:头部品牌优势明显,行业集中度提升。国货品牌灵活高效,拥有性价比优势和创新能力,国货崛起逻辑持续;医美新产品审批增多将推动供给丰富,头部药械厂商具备更高门槛的取证和推广能力将享市场红利[page::4]。

2.5 行业分板块详解



2.5.1 美妆

  • 2024年整个行业承压,社零累计同比约-1.1%,销量稍有正向,价格方面部分产品价格下行,反映消费者理性消费态势。

- 线上渠道:天猫收入逐季回暖,抖音流量红利减弱,流量成本提升,价格竞争加剧,促使品牌线上运营门槛提升。微信电商及线下渠道调整带来潜在增长新机会。
  • 细分品类成分升级带动增长,胶原蛋白等功效成分渗透率持续提高。东方美学及悦己文化推动彩妆、香氛、洗护细分市场创新迭代。

- 品牌格局:线上品牌集中度提升,CR200提升4ppt至79%。外资品牌通过价格战短暂反扑份额,但难撼头部国货品牌技术与渠道优势。国货份额持续提高,特别是线上护肤top200品牌中,2024年国货份额环比持续增长。
  • 毛销差整体呈下行趋势,行业盈利门槛提高,尾部品牌出清加快。部分标杆国货品牌毛销差仍维持较高水平,如珀莱雅2024Q1-3约24%[page::5][page::6][page::7][page::8][page::9][page::10][page::11]。


2.5.2 医美

  • 受宏观经济和消费疲软影响,2024年医美景气度边际下滑明显,部分重点上市公司收入增速从年初的高速回落。

- 国家稳增长及促消费政策推进预期将带来一定消费力释放,医美行业2025年弹性显著,有望恢复增长。
  • 供给端多条产品线包括新型玻尿酸、胶原蛋白、再生材料、肉毒素、表麻产品、光电仪器设备等有望2025年陆续获批上市,丰富医美产品结构。

- 竞争格局趋向强者恒强,头部机构将通过更强用户运营和解决方案提供商能力实现增长,尾部机构因价格压力和竞争加剧出清加快。
  • 药械厂商需具备前瞻性管线布局、强大的取证和市场推广能力,才能在未来竞争中胜出[page::11][page::12]。


2.5.3 个护

  • 婴童护理、女性卫生用品、口腔护理细分赛道市场空间及成长性优异,23-28年平均复合增长率分别为6%、4%、3%。洗衣护理体量大且结构优化显著。

- 悦己文化催生个护产品向功效化、高端化升级,推动品牌产品结构和毛利提升。如百亚股份益生菌系列提升毛利率,登康口腔高端产品带动出厂价和利润改善。
  • 线上渠道占比快速提升,2023年婴童护理线上占比48%,口腔护理42%,洗衣护理36%。线上国货份额持续提升,带来格局重构空间。

- 抖音内容电商等新兴线上渠道破局,促进国货品牌营销效率和消费者触达能力提升,强化竞争优势[page::13][page::14]。

---

三、图表深度解读



图表1-3:2024年行业指数及重点公司涨跌幅

  • 美容护理行业指数全年下跌约10.3%,分子行业个护用品实现12%上涨,化妆品及医美分别下跌9.1%和13.5%。[page::1]

- 重点个股中,芭薇股份涨幅145%引人注目,显示明星产品和渠道优势的重要性[page::2]。
  • 基金持仓热度下降,表明机构投资者对行业信心谨慎[page::3]。


图表4-6:基金持仓比例及估值分位

  • 基金持仓比例整体呈下降趋势,尤其医美板块,由2023年初的高位明显回落,显示对行业不确定性的反应。

- 行业PE下移至近三年低位,提示当前估值具备一定安全边际[page::3][page::4]。

图表7-10:美妆销售数据及线上渠道趋势

  • 专业统计显示化妆品销售同比略降(-1.1%),但线上渠道如天猫、京东、抖音GMV同比有所增长,主要源于销量及渠道结构调整,部分享受价格增长。

- 部分类别件均价下滑反映理性消费趋势,消费者更注重性价比与功效[page::5][page::6]。

图表11-12:渠道分化,线上成本上升,线下及微信电商机会

  • 抖音渠道流量及美妆GMV增速减缓,成本上升压力明显,天猫表现稍好。

- 线下销售虽整体恢复缓慢,但仍具活力,微信电商有望成为新流量增长点。渠道多元化的重要性凸显[page::7][page::8]。

图表13-14:成分趋势和品牌文化创新

  • 胶原蛋白成分渗透率持续上升,新成分应用促进产品差异化,提升消费者购买意愿。

- 国潮文化和“悦己”消费推动彩妆、香氛、洗护等细分产品创新和迭代[page::8][page::9]。

图表15-19:品牌格局与价格竞争

  • 美妆Top10品牌份额呈微调态势,国货品牌如珀莱雅、韩束份额扩大,外资品牌表现较为分化。

- 毛销差整体下降,行业盈利压力加大,毛利率高的企业更具竞争力。
  • 线上护肤品牌集中度提升,国货品牌份额不断扩大(护肤CR20、CR50、CR200均稳步上升)。

- 海外高端品牌“双11”等主力大促折扣力度同比加深,国货品牌折扣幅度相对稳定[page::9][page::10][page::11]。

图表20-21:医美行业收入表现与新品管线

  • 细分各公司医美业务收入波动显著,整体上2024年增长趋缓,2025年多款刺绣新产品获批预期提升,供给端持续丰富。

- 产品涵盖玻尿酸、胶原蛋白制剂、再生材料、肉毒素、表麻及仪器设备,提升行业创新动力及竞争壁垒[page::11][page::12]。

图表22-24:个护市场规模和线上国货份额增长

  • 个护细分市场显示婴童护理、口腔护理、女性卫生用品具备较好空间和稳健增长。

- 线上渠道渗透率快速提升,尤其婴童护理达到48%,带动国货品牌线上份额持续攀升,形成新的增长动力[page::13][page::14]。

---

四、估值分析


本报告未具体披露详细DCF或多重估值模型,但通过PE分位和行业集中度的历史比较,指出化妆品和整体美容护理估值处于较低水平,存在估值修复潜力。
推荐标的主要基于质地(盈利能力、成长性)、估值合理性及潜在业绩反转,符合价值成长精选理念。

---

五、风险因素评估

  • 行业竞争加剧:竞争加剧可能压缩企业盈利空间,尤其尾部企业风险较大。

- 行业监管政策:医美等行业政策变动可能对行业供需产生重要影响。
  • 原材料价格波动:高比例原材料成本(如无纺布、石油化工产品)价格波动将加大企业成本压力。

报告中对风险均做明确提示,但未详述具体缓解策略,投资者需关注政策和宏观经济变化带来的冲击[page::1][page::15]。

---

六、批判性视角与细微差别

  • 报告对国货崛起持肯定态度,强调其渠道和研发优势,但对外资品牌未来反扑的持谨慎态度,可能隐含对国货公司过于乐观的判断。

- 医美行业受政策高度影响,风险较大,报告对政策风险提及有限,需关注监管动态。
  • 线上流量成本上涨被指出为重点挑战,报告未详述品牌如何具体应对,需结合企业经营策略深化判断。

- 报告基于目前市场数据做预判,未来宏观经济和消费力变化的不确定性可能带来较大波动。

---

七、结论性综合


综合来看,2024年美容护理行业整体承压,尤其医美和传统化妆品品类面临需求疲软、加剧竞争和成本压力,但个护表现较好。展望2025年,随着终端消费能力回暖、供给端创新丰富及渠道格局演变,行业各细分板块均有望实现低基数反弹和结构性成长,特别是国货品牌凭借灵活的渠道运营、较强的研发创新能力及胜出的品牌运营优势,继续稳步扩大市场份额。

报告重点推介的投资主线聚焦于:
  • 估值合理且质量优良白马公司的长期成长兑现,

- 核心产品和品牌处于放量阶段的高速成长标的,
  • 内部管理或外延驱动业绩改善及估值反转机会。


整体判断美护行业优选成长,警惕行业内部分化与流量成本上涨带来的经营挑战。报告图表详实,数据支撑充分,强调以数据为依据,体现专业研究态度[page::0-15]。

---

图表示意(示范)



图表1:2024年美容护理行业及细分板块指数涨跌幅对比,个护增长最强,医美跌幅最大。

图表7:2024年化妆品社会零售累计同比微降,显示行业承压的销售趋势。

图表13:胶原蛋白成分在功效性护肤品中的渗透率和市场规模持续提升,成分升级带动产品创新。

图表17:线上护肤品牌集中度提升,CR20、CR50、CR200均呈上升趋势,集中度结构优化明显。

图表23:个护细分品类线上化率大幅提升,婴童护理线上化率最高,带来新的增长驱动力。

---

溯源


本文分析内容均依据中金公司《颜值经济2025年展望:分化加剧,优选成长》报告(2025年1月21日发布)[page::0-15]。

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