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债期货量化交易策略表现可期 CTA 产品及策略回顾与2019 年一季度展望
创建于 更新于
摘要
本报告系统回顾了2018年四季度CTA产品发行及业绩情况,分析了股指期货、国债期货及大宗商品相关量化交易策略表现。股指期货流动性提升但波动率下降,趋势跟踪策略收益有限;国债期货波动率提升,跨品种套利等量化策略表现优异,预期2019年一季度表现持续向好。大宗商品整体承压,黄金受避险情绪带动上涨,商品CTA策略建议关注仓位控制和波动性变化。[page::0][page::4][page::6][page::11][page::13][page::20]
速读内容
2018年四季度CTA产品发行与业绩概览 [page::3][page::4][page::5]

- 四季度新发行CTA产品6只,数量较上季度有所反弹但仍偏低。
- 风险收益指标显示年化收益中位数为4.11%,Sharpe比率中位数0.33,最大回撤中位数约-7.81%。
股指期货市场回顾与策略表现分析 [page::5][page::6][page::7][page::8][page::9][page::10][page::11]



- 2018年12月起股指期货交易保证金、手续费调整,促进流动性显著提升,成交量估计增长20%-30%。
- 近一年股指期货成交量和持仓持续上升,但波动率下降,限制趋势策略表现。
- 四大分类CTA策略表现不一:日内趋势策略(EMDT)表现良好,四季度收益7.52%;风格套利策略录得亏损2.54%;模式识别策略中SLM策略收益达12.12%,SMT策略表现平平;期权预测策略表现不佳,亏损3.66%。
国债期货波动特征及CTA策略表现 [page::11][page::12][page::13][page::14]



- 四季度国债期货波动率快速上升,处于上升通道,利好趋势跟踪量化策略。
- 日内趋势跟踪策略回测显示,5年期与10年期国债收益率分别为-0.35%和0.10%,表现平稳。
- 跨品种套利策略收益优异,四季度累积收益达到1.83%,胜率71.94%。
大宗商品市场回顾及量化趋势策略表现 [page::14][page::15][page::16][page::17][page::18][page::19][page::20]





- 2018年四季度商品整体下跌12%,大宗商品风险集中,避险黄金上涨7.6%。
- 波动率维持低位,较高品种为原油、焦炭、甲醇,较低为黄金、铝、白银。
- 商品趋势跟踪策略实现平均收益5%,焦炭、沥青等强趋势品种贡献明显。
- 量化策略建议关注商品仓位控制,因整体缺乏强驱动,短期波动率仍偏低。
量化策略重点回顾:国债期货CTA量化策略 [page::12][page::13]
- 日内趋势跟踪策略基于开盘区间突破进行买卖,选取突破区间宽度及止损阈值优化参数。
- 跨品种套利策略利用价差均值回复,基于10分钟滑动平均及标准差范围进行开仓和平仓操作。
- 跨品种套利表现领先,累积收益率达1.83%,显示国债期货内的统计套利特色优势。
深度阅读
报告标题与主题概览
本报告标题为《国债期货量化交易策略表现可期——CTA产品及策略回顾与2019年一季度展望》,由广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发布,撰写时间为2018年底至2019年初,报告主题聚焦于CTA(商品交易顾问)产品的表现及未来一季度的展望,具体涵盖股指期货、国债期货以及大宗商品期货的量化交易策略回顾和预测。报告旨在分析2018年第四季度CTA产品的发行与业绩情况,回顾各类量化交易策略表现,并对2019年第一季度市场行情及策略表现进行前瞻性预测,其核心信息强调国债期货量化交易策略表现值得期待,股指期货流动性有所提升但波动率下降限制趋势策略表现,大宗商品面临高位震荡并处调整阶段。[page::0][page::1]
一、CTA产品回顾
(一)2018年第四季度CTA产品发行情况
报告依据Wind资讯数据统计,2018年第四季度共新发行CTA产品6只,发行数量较前一季度回升,但整体处于较低水平。图1(CTA阳光私募产品数量及规模)展示了2016年以来到2018年第四季度各季度新增CTA产品数量的趋势,呈现出2016年中至2017年初的数量高峰后逐步下降,第四季度略有回升。
具体新增产品及投资顾问信息如表1所示,产品主要分布在智能商品期货增强、商品相对价值等领域,投资主体涵盖深圳俾斯麦资本、墨威(上海)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等多家私募基金管理机构。
图2列出CTA产品数量排名前十的阳光私募私募基金公司,其中浙江中大集团和冠通北纬分别拥有74只和66只产品,占据主导地位,显示部分机构掌握大量CTA产品资源。
数据反映CTA产品虽然新发有所回升,但整体市场仍显谨慎,发行规模与2016年高峰期相比明显减少。[page::3][page::4]
(二)2018年第四季度CTA产品业绩情况
Wind数据库中378只CTA阳光私募产品显示,本季度175只盈利,125只亏损,盈利产品数略多。排名前三的产品收益率分别为虚云1号47.44%、百航进取1号39.02%、千惠管理期货1号30.57%。亏损前三产品最大亏损分别达到-22.77%、-18.38%、-17.81%。
表3提供了近一年CTA产品风险收益的中位数指标:年化收益率4.11%,Sharpe比率约0.33,年化波动率10%,最大回撤中位数-7.81%。这些数据说明大量CTA产品绩效整体保持稳健,但收益相对有限,风险控制表现较为有效。
综合来看,尽管市场环境复杂,CTA产品依然通过量化策略实现部分盈利,但整体收益与风险水平均较为适中,缺少爆发性机会。[page::4][page::5]
二、股指期货回顾与展望
(一)股指期货进一步松绑
2018年12月,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宣布调低股指期货相关保证金比例(沪深300和上证50调整至10%,中证500调整至15%),降低平今仓交易手续费至成交金额的万分之4.6,同时放宽日内过度交易监管标准(单合约允许50手交易),整体为2015年以来最大规模的交易规则松绑,旨在提升市场流动性。
表4详细列出了2010年至2018年期间股指期货交易规则的历次调整,显示近年来保证金和手续费均逐步松动。
新规执行后,观察显示IF和IC合约成交量提升20%-30%,IH合约成交提升不显著,市场流动性明显改善,买卖深度与价差有望优化,从而为CTA类策略提供更优交易环境。
该政策松绑释放的潜力将对股指期货市场结构和参与者行为产生持续积极影响。[page::5][page::6]
(二)期指市场数据回顾
分析基差、持仓量、成交量和波动率:
- 基差(即期货价格与现货价格的差值)观察表明50股指期货维持正向期限结构,季月合约有稳定升水,300期货基差在零附近震荡,500期货整体处于贴水状态,表明市场预期不明朗。
- 持仓量逐步攀升,IF、IC、IH近一年日均持仓量分别为50785、43227、25020手。
- 成交量整体活跃,近一年日均成交量分别为30810(IF)、17861(IC)、18589(IH)手。
图3-图5图示详细呈现以上各指标的历史走势和季度变化。
- 波动率指标(图6、图7)显示IF当月连续合约的30日年化波动率在2018年下半年内持续走低,尤其11月以后趋势性降低。低波动制约了趋势跟踪等CTA策略的盈利能力,尽管流动性改善,交易策略四季度整体表现有限。
总体数据反映,股指期货市场成交量和持仓量活跃度提升,但波动率低迷,限制了中长期趋势策略的表现空间。[page::6][page::7][page::8]
(三)广发股指CTA策略表现回顾
报告分类评估了四类典型股指CTA策略表现:
- 趋势策略(EMDT)
- 策略依赖早盘的趋势信号,强趋势时交易,震荡时观望。
- 历史累计交易1240次,累积收益率455.01%。
- 2018四季度收益7.52%,交易成功率50%,最大回撤-2.89%。显示出较强的策略稳健性和确定性。
- 风格套利策略
- 通过大小盘股指(上证50、 中证500)间跨品种套利获取风格差收益。
- 2015年至今累积收益率15.6%,四季度亏损2.54%,显示风格差收益在当季较弱。
- 模式识别策略(SMT和SLM)
- SMT依据历史走势相似度做日内交易,累积收益率358.95%,四季度仅0.05%,成功率低于30%。
- SLM采用统计语言模型,隔夜持仓,累积收益率398.31%,四季度收益12.12%,但波动较大。
- 期权预测策略
- 通过认购认沽期权成交量预测期货走势,2015年至今145.61%累计收益,四季度亏损3.66%,表现欠佳。
上述策略数据详细见表5-14。总体上,趋势策略和隔夜模式识别表现较好,风格套利和期权预测策略四季度表现较弱。股指市场波动性降低制约多数CTA策略收益,流动性提升尚未推动趋势交易活跃。[page::8][page::9][page::10][page::11]
(四)2019年一季度股指CTA展望
历史经验显示,A股大级别探底后多是由快速大跌转为无量阴跌,再进入长期盘整期并逐步启动反弹。当前股指出现波动率下降通道,虽仍有下探空间,但整体趋势趋于震荡,缺乏明显趋势机会。
因此,展望2019年一季度股指以低位震荡为主,趋势跟踪策略可能表现平平。同时,虽交易规则松绑提升了流动性,但波动率偏低使得股指CTA策略的吸引力有限,短期不宜过度配置该策略。[page::11]
三、国债期货回顾与展望
(一)国债期货波动特征
图8展示五年期(TF)和十年期(T)国债期货自2013年以来历史30天年化波动率走势。2018年四季度国债期货表现为趋势性上涨,波动率明显上升,体现出市场对利率政策的敏感反应。
(二)广发国债CTA策略表现回顾
日内趋势跟踪策略(开盘区间突破)应用于5年期与10年期国债主力合约,选取突破区间宽度和止损阈值参数为(0.1, 0.0012)。四季度回测结果如下:
- 累积收益率:5年期为-0.35%,10年期为0.1%,最大回撤轻微(-0.54%和-0.80%);胜率约42%,盈亏比较平衡。
- 图9表现策略收益波动较小,显示趋势方向性减弱。
跨品种套利策略利用5年期和10年期国债期货的价差均值回复特性,选用5分钟滑动平均窗口,四季度累积收益率达1.83%,最大回撤仅-0.44%,胜率达72%,表现稳健,体现出统计套利在国债期货领域的优势。
因此,虽然趋势跟踪表现有限,但套利策略为国债CTA策略增添稳健收益。
(三)2019年国债期货策略展望
受2018年底央行TMLF政策和人民币汇率企稳影响,预计2019年利率市场整体以适度宽松为主基调。考虑到2018年四季度国债价格快速上涨,存在一定透支,2019年一季度国债期货可能缓慢震荡上涨。展望来看,国债期货波动率提升且处上行通道,对量化交易策略尤其是套利类策略构成积极支持,预期国债期货相关量化策略将表现较好。[page::11][page::12][page::13][page::14]
四、大宗商品回顾与展望
(一)大宗商品行情回顾
2018年四季度大宗商品承压,除贵金属外均不同程度下跌,Wind商品指数全季度下跌12%。图11清晰显示季度指数的下滑趋势。
分板块看(表17、表18),海外原油暴跌近40%,国内化工品受累显著,原油相关品种跌幅居前。工业金属及黑色系产业链整体下挫,受到库存上升及需求疲弱影响。受贸易摩擦缓和影响,美国大豆产业链品种亦呈现调整态势。此外,黄金作为避险资产,本季度上涨7.6%,表明投资者避险情绪上升。
图12进一步显示各具体商品指数表现,原油、甲醇、沥青等跌幅居前,黄金则大幅上涨。
(二)商品波动特征
图13显示商品指数历史波动率变化,四季度维持低位,波动率整体偏低但趋势持续性相对较强。
图14具体比较主要品种2018年四季度波动率,原油、焦炭和甲醇波动最大,反映其价格剧烈变动。黄金、铝、白银波动最低,表现出相对稳定。
(三)商品趋势跟踪表现
结合先前研究,报告强调通过多品种趋势跟踪降低风险和分散投资,实现低频率、程序化交易。四季度受强趋势个别品种(原油、沥青、甲醇)驱动,商品趋势跟踪策略实现均衡收益,平均收益率约5%。图15和表19展示部分商品趋势跟踪净值及具体收益,如豆粕、沥青、甲醇涨幅显著,铁矿等少数品种表现疲软。
(四)商品CTA一季度展望
基于美国股市与原油暴跌引发的全球经济衰退预期,判断大宗商品已达阶段性顶部,2019年以震荡向下调整为主。预计工业品有超跌后的盘整需求但反弹有限,农产品缺乏供应刺激,有望继续调整。黄金因避险需求,有望上涨。
由于当前商品价格缺乏强烈驱动力,短期波动率保持低位,建议投资者控制商品CTA仓位,合理配置风险暴露,避免过度追涨杀跌。[page::14][page::15][page::16][page::17][page::18][page::19][page::20]
五、风险因素评估
报告特别指出CTA产品和策略风险主要体现在波动率控制和资金管理上,不同产品风险等级不同,但长期来看风险控制能力是CTA策略成功的关键。
风险涵盖市场波动风险、策略执行风险和流动性风险等。报告未详细说明具体缓解措施,但强调资金管理的重要性,暗示应通过严格风险控制及仓位管理以降低潜在损失。
六、批判性视角与细微差别
- 报告整体客观详实,数据支持充分,覆盖广泛品种与策略,但对部分策略四季度表现下滑或波动性降低的解释较为简略,缺乏深入可能的结构性原因分析。
- 股指期货流动性提升但波动率走低的矛盾同时存在,报告中未详细探讨这对策略调整的具体影响。
- 对国内外宏观经济变动的敏感性描述较为表面,尤其是大宗商品价格波动与美国经济预期的联动关系未充分展开。
- 估值模型和具体参数选择在策略回测中虽有所提及,但对敏感性分析缺乏,限制对策略稳健性的全面理解。
- 报告对风险部分描述较概括,未提供细化风险管理方案,投资者需结合自身实际严格风控。
七、结论性综合
本报告系统回顾了2018年四季度CTA产品的发行和业绩状况,细致分析了股指期货、国债期货及大宗商品三个主要标的的市场行情、策略表现及未来展望。
- CTA产品发行量虽有小幅回升但整体偏低,产品以少数头部机构集中为特征。
2. 2018年四季度股指期货流动性显著提升,但波动率持续走低,趋势跟踪及部分策略表现有限,预期2019年一季度仍将维持震荡格局,股指CTA策略表现承压。
- 国债期货上涨趋势带动波动率上升,套利策略表现良好,量化交易策略有望继续受益于利率市场宽松预期,展望正面。
4. 大宗商品整体处于震荡调整阶段,受全球经济预期和原油暴跌影响明显,黄金避险性上升,商品CTA策略应重点关注仓位管理及避险资产。
- 风险控制依然是CTA策略成功的关键,要关注策略回测表现中的最大回撤及胜率问题。
从图表层面:
- 图1至2印证新品发行集中度高且整体不景气;
- 图3-8揭示股指期货市场基础数据和波动率下降限制策略收益;
- 表5-14全面披露各种策略具体交易表现,差异显著;
- 图9-10及表15-16反映国债期货策略细分的表现差异和套利优势;
- 图11-16及表17-20详细展现商品价格走势及波动,贴合宏观经济环境。
总体而言,报告传递的主旨是国债期货量化策略表现较为乐观,股指期货虽然流动性提升但因波动率低迷表现一般,大宗商品风险加剧需谨慎对待CTA操作。投资者应结合市场环境审慎布局,注重风险管理,动态调整仓位策略。[page::0] [page::3-20]
---
以上为对《国债期货量化交易策略表现可期——CTA产品及策略回顾与2019年一季度展望》报告的详尽分析,从产品发行、策略表现、市场数据、交易细节、风险提示及未来展望全面剖析,涵盖所有重要图表及数据,旨在为专业投资机构和量化交易从业者提供深度且客观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