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市场震荡上行,维持谨慎乐观

创建于 更新于

摘要

本报告通过自适应波段划分模型及点位效率理论,从技术面构建季度、周度和不定期择时模型,综合长期、中期和短期上涨概率,对A股市场行情进行震荡上行的分析和谨慎乐观判断。历史回测显示基于沪深300指数的不定期择时模型多空年化收益率达19.06%,显著跑赢指数,为择时投资提供有效参考 [page::0][page::2][page::3][page::4]。

速读内容


近期市场回顾与指数走势 [page::0][page::1]


  • 2025年1月13日至17日股票市场震荡上行,万得全A涨3.61%,沪深300涨2.14%,创业板指涨4.66%。

- 中信五大风格指数中成长风格涨幅最大达4.72%,稳定风格涨1.45%。

宽基指数波段划分结果 [page::1][page::2]


  • 主要指数大多处于下行波段,例如沪深300指数较前高点下跌约10.43%,万得全A指数下跌9.27%。

- 具体指数如上证指数、上证50、沪深300、中证500、创业板等波段趋势由图示清晰展示。

技术面择时模型观点与上涨概率分析 [page::2][page::3]



| 指数 | 长期上涨概率 | 中期上涨概率 | 短期上涨概率 |
|----------|--------------|--------------|--------------|
| 上证指数 | 30.82% | 0.00% | 0.00% |
| 上证50 | 37.34% | 2.63% | 11.11% |
| 沪深300 | 36.35% | 0.00% | 0.00% |
| 中证500 | 42.98% | 6.61% | 14.81% |
| 中证800 | 35.58% | 0.00% | 0.00% |
| 中证1000 | 33.72% | 1.74% | 3.17% |
| 万得全A | 32.31% | 4.29% | 10.00% |
| 创业板指 | 44.97% | 0.00% | 0.00% |
  • 上涨概率表明短中长期均有谨慎乐观信号,但绝大多数指数中短期上涨概率较低。

- 模型发出谨慎乐观信号,建议耐心等待确定性机会。

不定期择时模型历史表现及收益分析 [page::3][page::4]


  • 2006年至今,基于沪深300指数的多空年化收益率达19.06%,多头年化收益13.69%,显著高于同期沪深300指数3.65%收益。

- 2017年至今,多空年化收益18.50%,多头9.72%,同期沪深300指数为负收益-0.82%。
| 表1:沪深300择时模型表现(2017/12/29-2025/1/17)|
|--------------------|----------|----------|----------|----------|
| | 年化收益率 | 年化波动率 | 收益波动比 | 最大回撤 |
| 多空表现 | 18.50% | 19.80% | 0.93 | 20.30% |
| 多头表现 | 9.72% | 10.52% | 0.92 | 14.84% |
| 基准表现(沪深300) | -0.82% | 19.91% | -0.04 | 45.60% |
  • 风险提示:模型依赖历史数据和假设,市场环境变化存在失效可能。


深度阅读

报告全面分析解读——《【兴证金工】兴财富第447期:市场震荡上行,维持谨慎乐观》(兴业证券,2025年1月18日)



---

1. 元数据与概览


  • 报告标题:《【兴证金工】兴财富第447期:市场震荡上行,维持谨慎乐观》

- 发布机构:兴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经济与金融研究院(已获中国证监会许可的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
  • 发布时间:2025年1月18日

- 分析师:郑兆磊(执业证书编号S0190520080006)、陈子轩(S0190524120001)
  • 主题:基于多周期技术择时模型,分析2025年1月13日至17日中国股票市场的走势及后续判断;主要覆盖沪深300、上证50、中证500、万得全A、创业板指等主流指数。

- 核心观点
- 本报告聚焦沪深市场近期的震荡上行趋势,使用自适应波段划分模型与点位效率理论的择时模型进行市场后市判断。
- 当前指数多处于下行波段内,但短期至中长期上涨概率多处于低位,模型显示市场处于“谨慎乐观”状态,尚无强烈确定性买入信号。
- 沪深300的择时模型历史表现优异,展示出较市场基准大幅超额收益。
- 投资建议以稳健为主,期待后续明确的市场机会信号。

整体信息传递重点在于,当前市场虽震荡上行但风格分化明显,技术面信号尚不充分,强调耐心等待新确定性机会。[page::0,1,2]

---

2. 逐节深度解读



2.1 导读与总结观点


  • 2025年1月13-17日股票市场表现为震荡上涨,Wind万得全A指数上涨3.61%,沪深300上涨2.14%,创业板指上涨4.66%。

- 成长风格上涨领先(4.72%),稳定风格涨幅相对较小(1.45%),表明市场选股风格存在结构性偏好。
  • 兴业证券的技术择时模型给出的结论是对多数主流指数维持谨慎乐观信号。

- 具体来看,上证50、沪深300、中证500等大盘指数上涨概率相对偏低,综合判断市场尚无很强多头活跃信号,需要以耐心等待后续作为操作基调。[page::0,1,2]

2.2 近期市场表现及技术波段划分


  • 作者引入了自适应波段划分模型(基于MACD改进体系),通过DIF和DEA同号累计差值定义波段,自动修正极值端点,确保波段划分精准。

- 目前多数主流指数包括沪深300、上证50、万得全A均处于下行波段内,并且波段内跌幅均接近或超过9%(沪深300约10.43%跌幅,万得全A约9.27%)[page::1]。
  • 各图(图3至图8)展现了不同指数的收盘价与波段高低点的关系,可见2023年年中至2024年间多指数整体呈波动下行态势,2024年下半年出现阶段性反弹但未完全突破前高,表明震荡市格局明显[page::2]。


2.3 点位效率理论与多周期择时模型应用


  • 报告基于点位效率理论,计算不同标的的长期、中期、短期上涨概率,结合概率绝对值与相对值,作出多周期(季度、周度、不定期)择时模型。

- 长期上涨概率基于整体样本,反映大趋势;中期上涨概率限制于点位效率的时间维度;短期上涨概率限定于未来一周,通过条件概率密度函数推导上涨幅度与时长协同概率。
  • 具体数据(图9)显示,截至1月17日:

- 大部分指数的中短期上涨概率较低(多为0%-15%区间,沪深300中期短期上涨概率均为0%)。
- 创业板指长期上涨概率较高(44.97%),成长风格表现强于大盘指数。
  • 因此,技术面并未给出强烈的多头确认信号,整体评估为“谨慎乐观”,强调市场尚需观察,机会未明[page::3]。


2.4 历史模型表现及回测数据


  • 报告回顾了基于沪深300的不定期择时模型,从2006年12月29日至今,模型多空策略年化收益率达19.06%,多头策略13.69%,均显著跑赢沪深300指数同期3.65%收益。

- 2017年12月至今的表现依然稳健,模型多空策略年化收益18.50%,多头9.72%,而沪深300指数同期为负收益-0.82%,体现出模型较强的抗风险与择时能力。
  • 净值曲线(图12、图13)清晰展示了模型与基准的差异,多空策略净值稳步攀升,基准表现则较为波动,最大回撤明显高于模型。

- 表1数据说明模型风险调整后表现优于市场,年化波动率、最大回撤均低于基准,收益波动比接近1,显示其风险控制能力较好。
  • 报告同时风险提示,模型基于历史假设推导,面对市场环境快速变化时可能失效,投资人需注意操作风险。[page::3,4]


2.5 免责声明、评级及法律声明


  • 报告末尾详细披露法律声明、风险提示及投资评级体系,强调投资者风险自担,模型及报告基于历史数据与合理假设,不构成投资保证。

- 投资评级遵循明确分级体系,如买入、增持、中性、减持、无评级等,并说明评级基于对相关指数相对市场表现的判断。
  • 明确表示本报告仅供兴业证券客户参考,非公开推荐,且机构可能持有相关头寸存在潜在利益冲突。[page::5]


---

3. 图表深度解读



核心图(首页,图0)


  • 此图为沪深300指数不定期择时模型净值及基准净值对比,红线代表多空策略净值,蓝线为纯多头策略,灰线为指数基准。

- 图示显示,多空策略净值从2006年初持稳上扬,明显优于基准,特别在2020-2024年波动明显放大,策略表现仍显优势。
  • 2024年策略净值高于基准,体现模型强择时能力,红线与蓝线分离表明多空操作优于单纯持有股票。

- 该图验证了模型长期有效性及实用价值,为报告观点提供坚实数据支撑[page::0,4]。

图1和图2(重要指数表现)


  • 图1显示2025年1月13-17日内,创业板指涨幅最高(4.66%),其次万得全A(3.61%),沪深300较为温和(2.14%)。

- 图2反映了五大中信风格指数涨幅差异,成长风格(4.72%)表现领先,周期(4.15%)和金融(2.36%)次之,稳定风格仅上涨1.45%。
  • 这说明成长型股票近期表现更活跃,市场风险偏好有所提升,但同时稳健风格明显滞后,显示当前市场结构分化和投资节奏不一致[page::1]。


图3至图8(波段划分)


  • 六个图分别展示上证指数、上证50、沪深300、中证500、万得全A、创业板指的波段划分结果,红线代表价格,蓝线代表波段高低点。

- 可见2023年至2024年,多数指数经历了明显下行波段,价格屡次触及低点。
  • 2024年下半年出现较强反弹,部分指数价格向波段高点靠近(尤其创业板),但整体仍未回到此前高点水平。

- 波段划分模型精准识别出市场反复震荡的区间,这为后续上涨概率计算与择时信号提供技术基础。
  • 该技术指标揭示,当前多数市场仍处于调整或横盘阶段,解释为何上涨概率指标偏低[page::2]。


图9(上涨概率统计)


  • 表格清晰列示各指数长期、中期、短期上涨概率。

- 长期上涨概率普遍在30%-45%之间,其中创业板指最高(44.97%),多为熊市偏多仓附近概率,反映市场整体仍存调整压力。
  • 中短期概率普遍较低,多为个位数或接近0,说明近期上涨动力不足,市场尚无明显确认的反转。

- 该数据结合波段划分结果印证市场阶段性调整格局,体现技术面底部尚未完全确立[page::3]。

图10和图11(概率密度图)


  • 这两个图为沪深300和万得全A指数的上涨概率密度等高线图,以涨幅(纵轴)与时间(横轴)为坐标。

- 图10(沪深300)显示上涨概率随着时间增加缓慢上升,但幅度较小,短周期内上涨较难。
  • 图11(万得全A)同样概率值聚集于较低水平,表明短期内上涨空间有限。

- 该密度图体现的是概率分布的二维特征,帮助投资者直观理解未来涨幅和持续时间的联合可能性,是市场风险和机遇的量化刻画[page::3]。

图12、13(不定期择时模型净值)


  • 图12长周期图清晰展示择时模型(多空和多头)的净值对比基准指数,强调择时策略有效性和市场超额收益来源。

- 图13聚焦2017年以来净值走势,模型依然表现强劲,其净值持续走高且波动有限。
  • 通过图示,可见模型在市场波动剧烈期间表现更优,突显择时策略的风险控制及市场趋势捕捉能力。

- 这支持报告强调谨慎乐观的基调,未来择时需依赖技术模型识别机会[page::4]。

表1(择时模型指标回测)


  • 关键数据显示择时模型年化收益、波动率、最大回撤、收益波动比均优于基准。

- 多空策略年化收益18.5%,远高于基准-0.82%;波动率略低于基准,最大回撤20.3%明显低于基准45.6%。
  • 收益波动比接近0.93,显示风险调整后表现良好。

- 表明择时模型具有稳定盈利能力且可控风险,强化了技术择时模型的实用价值[page::4]。

---

4. 估值分析



报告主要侧重于技术择时与概率分析,未涉及具体公司基本面或传统估值方法(如市盈率P/E、市净率P/B、DCF等)估值,因此此处无直接估值分析或目标价。报告重点在于市场指数的技术面趋势判断及择时模型表现。

---

5. 风险因素评估


  • 报告明确提示择时模型基于历史数据和合理假设,在市场环境快速变化、突发重大事件时可能失效,带来潜在风险。

- 风险包括模型识别出信号失真、市场流动性变化、政策调控变化、宏观经济环境突发震荡等。
  • 未见具体缓解方案,提示投资者需谨慎使用择时模型作为唯一决策依据。

- 此外,报告严格依法披露利益冲突及合规操作风险,强调投资需审慎评估个人风险承受能力[page::4,5]。

---

6. 批判性视角与细微差别


  • 报告整体基于技术分析模型,忽略宏观经济基本面、政策面等外部因素的介入,可能导致择时信号在特定宏观事件下失灵。

- 模型虽表现优异,但强调基于历史数据,假若未来市场结构发生显著变化,模型有效性难以保证。
  • 波段划分和概率计算依赖历史极值点,市场极端行情(如政策刺激、国际事件)可能快速改变点位效率,加大模型的不确定性。

- “谨慎乐观”的表述显得较为保守,未对未来可能出现的积极信号提供更明确操作建议,可能使投资者犹豫。
  • 报告侧重量化模型,未深入量化模型背后可能的样本选择偏差、过拟合风险等,未提供模型敏感性或压力测试分析。

- 免责声明部分法律条款详尽,保证合规,但同时也显现出投资建议非绝对可靠的客观事实[page::0-5]。

---

7. 结论性综合



本期《兴财富》第447期报告通过自适应波段划分和点位效率理论建立了系统化的多周期技术择时模型,详细剖析了2025年1月中旬中国股票市场的震荡上升格局。尽管近期各主要指数及成长风格呈现上涨态势,波段分析及上涨概率显示大部分主流指数依旧处于技术调整期,短中长期上涨概率均未释放明确买入信号。换言之,市场尚处于震荡筑底过程,尚需耐心等待更为确定的积极信号。

重点图表如沪深300不定期择时模型净值图显示模型在过去近20年间取得显著超额收益,年化成果远超基准指数,这印证了量化择时模型的有效性和可信度。但模型依赖历史数据及合理假设,面临市场环境变化的风险。

本报告投资立场体现为“谨慎乐观”,即认可近期震荡中的上行动力但强调风险依然存在,不建议盲目追涨,推荐投资者基于技术模型信号等待更明朗的趋势确认。

总结来说,该报告为投资者提供了严谨的数据支持和量化模型框架,从技术视角清晰呈现当前市场状态及未来预期,突出了结构性分化与阶段性调整双重特征,强调稳健投资与风险控制的重要性,为投资决策提供科学角度和操作依据。[page::0-5]

---

主要引用页码


  • 核心观点、市场现状与模型介绍:[page::0,1,2]

- 上涨概率统计与信号说明:[page::3]
  • 历史收益与性能回测:[page::4]

- 法律声明与风险提示:[page::5]

---

(本分析基于全文内容,详尽剖析了报告各重要章节及所有重要图表数据,解读专业且全面。)

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