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消费活力足,文化体验、跨城出行热度高
创建于 更新于
摘要
本报告系统解读2025年春节假期期间国内多维度消费数据,涵盖零售、旅游、酒店餐饮、传媒及互联网消费。整体显示春节消费活力强劲,尤其是一线及部分新一线城市销售额显著增长,跨城出行高涨带动商圈客流回暖,非遗文化体验及冰雪运动热度提升,国产IP电影票房破纪录,同时出境游和入境游均表现活跃,数据信息综合体现消费内需复苏趋势强劲,文化体验和品质消费是消费升级显著方向 [page::0][page::1][page::2][page::3][page::4][page::5][page::6][page::7][page::8][page::9]
速读内容
春节假期零售轻工业绩亮眼,出行与消费情绪高涨 [page::0]
- 全国重点零售和餐饮企业销售额同比增长5.4%,多省市销售表现尤为突出,北京+14.2%,天津+17.1%,长沙+47.5%。
- 自驾游和跨城游人次活跃,2025春运自驾出行达72亿人次,商圈客流同比提升21%,外地客流增加10%。
- 传统文化体验消费受年轻群体喜爱,非遗游热度较去年增长40%,冰雪运动相关订单量大幅增长,体现文化与健康消费热度。
- 家电以旧换新订单同比增长92%,国产IP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票房48亿元领跑春节档,拉动周边产品热销。
- 海南免税消费券发放提升免税购物动力,出入境旅客同比增长50%。
春节假期各省市消费数据存量与增长[page::1]
| 地区 | 2025年销售增速 |
|------|---------------|
| 全国 | 5.4% |
| 北京 | 14.2% |
| 天津 | 17.1% |
| 南京 | 13.2% |
| 宁波 | 10.3% |
| 长沙 | 47.5% |
| 青岛 | 8.8% |
| 河南 | 10.1% |
| 吉林 | 13.0% |
- 细分统计数据显示各重点城市零售与餐饮业销售额大幅回暖,长沙表现尤为突出,同比增长近50%。[page::1]
旅游酒店与餐饮市场稳健增长,消费结构多元化 [page::2][page::3]
- 春节期间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同比增长5.6%,交通运输部门数据显示铁路、高速公路、民航等均实现不同程度增长。
- 旅游方面,冰雪游、非遗体验景区热度提升,县域旅游等体验式产品受到青睐。
- 酒店行业延续“量稳价跌”趋势,航空客流同比微增1%,但票价同比下降15%,酒店RevPAR保持高位。
- 餐饮业同样保持增长,重点餐饮企业营业额同比增长5.1%,部分知名品牌运营表现优异。

传媒领域春节档票房创新高,头部IP引领市场 [page::4][page::5][page::6]
- 2025年春节档票房达82.36亿元,同比增长28.9%,观影人次增长25.3%,平均票价提升至51元。
- 头部影片《哪吒之魔童闹海》票房超过48亿元,带动整体观影需求。
- 市场呈现明显头部效应,国产优质IP价值释放并催化衍生品市场潜力。
- 未来影片储备充足,关注行业工业化升级潜力。


互联网出行需求旺盛,OTA平台活跃用户数量稳步增长 [page::6][page::7][page::8][page::9]
- 春节假期跨区域人员流动量预计23亿人次,同比增长7%,铁路客流增长7%,高速公路出行增长7%。
- 出境游及入境游同步复苏,跨境游订单同比增长30%,入境游酒店订单同比增超60%,尤其三线及以下城市出境需求显著提升。
- 各大型OTA平台周活跃用户数保持增长,热门出游目的地涵盖国内一线及三线城市和东南亚等海外市场。
- 租车自驾游需求提升,80、90后人群为主力。


风险提示 [page::1][page::3][page::4][page::7]
- 宏观经济下行风险可能影响消费修复。
- 行业竞争加剧,餐饮品牌和影视内容供给存在不确定性。
- 旅游出行需求或受政策及疫情影响波动。
深度阅读
中金公司《春节假期消费及旅游等数据解读》报告详尽分析
---
1. 元数据与报告概览
- 报告标题:中金研究《春节假期消费活力足,文化体验、跨城出行热度高》等相关篇章汇总报道。
- 发布机构:中金公司研究部。
- 发布日期:2025年2月4日至5日陆续发布。
- 报告涵盖主题:2025年春节假期中国消费市场及出行旅游状况,重点涵盖零售、轻工业日化、旅游酒店、餐饮、传媒(电影票房)、互联网出行及OTA(在线旅行代理)平台数据等多个行业维度。
- 核心论点:春节假期体现出消费回暖趋势,文化体验与跨城出行热度显著,电影票房创历史新高,旅游及互联网出行需求稳健增长,同时行业依然面临竞争加剧与宏观经济不确定性风险。
- 报告功能定位:多维度数据分析为投资者、行业观察者提供春节假期经济活力的客观参考,具有前瞻性预判与具体经营数据支持的特点。
---
2. 逐节深度解读
2.1 零售轻工日化板块
- 关键论点:2025年春节假期前四天,全国重点零售和餐饮企业销售同比增长5.4%,较2024年国庆同期4.5%明显提升,消费活力持续增强。城市消费表现不一,一线城市如北京(+14.2%)、天津(+17.1%)、南京(+13.2%)、长沙(+47.5%)增速显著,尤其长沙表现极为亮眼。
- 文化体验消费回暖:非遗文化、国产影视IP消费热度高涨,年轻人(尤其00后)对传统文化体验表现出较强认同,非遗游热度同比增长40%,美团相关搜索量上涨212%。
- 健康运动消费延续热潮:冰雪运动订单大幅增长,滑雪场等相关消费同比分别增长182%(抖音团购)和520%(外卖订单)。
- 家电品质消费及国补带动:以旧换新订单同比增长92%,智能清洁产品及大屏彩电等高端产品销售增长显著。
- 旅游出境与免税购物:海南出入境旅客同比增长50%,配合免税券消费刺激,助推免税购物增长。
- 数据支持:商务部商务大数据监测,全国900多个商圈客流同比增长21%,多个重点城市的商圈表现精彩。
- 风险提示:主要包括行业竞争加剧与宏观经济增长放缓风险。
2.2 旅游酒店及餐饮板块
- 旅游人次稳健增长:跨区域人员流动量同比增长5.6%,呈现多元结构化趋势,冰雪游、非遗游、县域旅游快速升温。宋城旗下景区日均演出场次增长14.2%,且部分重资产项目保持7%的增长。
- 免税购物:海南机场客流略有下降(同比减4%),但销售额基数高,假期前五天日均免税销售额初步统计超1.8亿元。
- 航空与酒店表现:航空日均客流同比微涨1%,票价同比下降约15%;酒店行业依旧延续量稳价降趋势,复苏仍需观察。
- 餐饮消费提升:全国重点零售及餐饮销售额同比提升5.4%,餐饮营业额同比增长5.1%,知名品牌如海底捞翻台率超过5次/天,显示春节餐饮旺季消费动力。
- 风险:消费力低于预期,竞争质量下滑,企业管理能力不足构成挑战。
2.3 传媒行业(电影票房板块)
- 票房表现突出:2025年春节档票房达82.36亿元,同比增长28.9%,观影人次1.62亿,同比增长25.3%,平均票价51元上涨2.9%。
- 头部IP效应明显:《哪吒之魔童闹海》领跑票房48亿元,《唐探1900》21亿元,两者合计占全年票房73%,显示优质IP对票房拉动强劲。
- 三线及以下市场贡献超半数票房(58.8%),展现电影消费市场下沉趋势。
- 产业未来展望:建议重点关注头部IP的持续价值释放及电影工业化升级促进行业发展潜力。
- 风险关注:内容供给不足、盗版传播和监管政策趋严可能影响行业增长。
2.4 互联网及出行板块
- 跨区域流动与机票酒店预订:春节8天跨区域人员流动量预计同比大幅增长7%,好于去年五一及国庆。铁路客运量同比7%,高速公路客流同比7%,民航同比6%略低于预期。
- 旅游消费结构变化:拼假与延长假期趋势明显,人均消费提升10%,住宿时长增加5%,高星级酒店价格下滑10%,带动预订量增近40%,其中租车自驾出游占比55%。
- 出境游持续复苏:跨境游订单同比增长约30%,入境游酒店订单同比增长超60%;短线游以东亚、东南亚为主,长线游美国、欧盟等逐步回暖。
- 用户活跃度:OTA及火车票预订平台用户活跃度显示行业整体稳健,表现强劲。
-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不确定性影响旅游需求,可能制约回暖势头。
---
3. 图表深度解读
3.1 春节跨区域人员流动量(图表页3)
- 图表描述:显示除夕至初五期间各运输方式人员流动绝对值及2024年同比增长率。
- 关键数据:
- 公路人员流动量最大,达1.56亿人次,同比增长11.4%。
- 民航客运量为1332万人次,同比增长3.5%。
- 铁路客运仅达6277万人次,增长2.6%,水路最少。
- 趋势解读:公路依然为春节主要出行方式,增速最快,反映自驾游盛行。民航增长相对温和,铁路增长较缓。
- 联系文本:与文本中提到自驾游占春运跨区域流动八成趋势相符,强化出行模式重心转变的结论。
3.2 各省市零售销售增速对比(图表页1)
- 图表描述:表格对比2019年至2025年多个省市春节销售增速及样本量。
- 关键数据:
- 2025年长沙消费者销售额同比大幅增长47.5%,领先全国。
- 一线城市如北京(14.2%)、天津(17.1%)、南京(13.2%)均呈稳健增长态势。
- 全国整体同比增长5.4%,低于近3年疫情后峰值,显示恢复态势放缓。
- 趋势解读:表明一线及新一线城市消费复苏明显,而部分二线以下城市仍处于增长压力。
- 局限性:不同年份样本数据不完全相同,部分年份缺少数据,表现需谨慎对待。
3.3 重点商圈销售额和客流量(图表页2)
- 描述:全国及重点城市商圈节前四天客流与销售额同比变化。
- 关键数据:
- 全国900+商圈客流同比增长21%。
- 北京60个重点商圈客流同比增长17.1%。
- 天津430家企业销售额同比17.1%,客流量同比增长10.9%。
- 长沙五一商圈客流同比增长超20%。
- 联系文本:商圈集中带动消费回暖,尤其重点监测城市表现优异,印证零售消费活跃性。
3.4 春节档票房及观影人次变化(图表页5-6)
- 描述:春节档票房、观影人次、票价及主要影片预测。
- 关键数据与趋势:
- 2025年票房82.4亿,同比增长28.9%。
- 观影人次1.62亿,同比增长25.3%。
- 平均票价51元,同比增长2.9%。
- 《哪吒之魔童闹海》预估72.4亿元,《唐探1900》33.8亿元。
- 解读:票价提升配合观影人次增长推动票房创新高,头部影片驱动明显,显示电影行业IP效应和消费升级。
3.5 OTA平台用户活跃度(图表页7-8)
- 描述:多家OTA旅行平台及火车票预订平台近年春节及春运活跃用户数变化。
- 趋势分析:
- 平台整体活跃度维持高位,部分如“智行”、“去哪儿”用户数明显回升。
- 节日前预约火车票及旅游业务呈现明显季节性波动,2025年表现较2024年有所提升。
- 联系文本:支持旅游及出行需求稳健增长的判断,为后续旅游消费提供用户数据依据。
---
4. 估值分析
报告主要聚焦宏观及行业数据,未明确涉及具体企业的估值测算与模型分析,未见DCF、市盈率等传统估值结构。对传媒行业的票房表现有量化数据,但未直接推导对应影视企业的市值估计。
---
5. 风险因素评估
- 零售日化行业:行业竞争持续加剧,宏观经济可能下行带来消费疲软风险。
- 旅游酒店餐饮:消费力修复弱于预期,竞争格局恶化,企业运营管理不力风险。
- 传媒行业:内容供给不足、盗版问题、政策监管趋严带来的不确定性。
- 互联网出行:宏观不确定性影响游客出行需求,可能拖累相关行业增长。
- 整体宏观环境:疫情后消费恢复节奏尚存在波动,全球及国内经济环境变数依旧存在。
报告虽提及风险,但对具体概率与缓解措施未做深度展开,仅做提示,缺乏具体应对策略描述。
---
6. 批判性视角与报告细节
- 报告基于大量权威第三方机构数据(如商务部、交通运输部、艺恩、OTA平台数据),数据丰富且较为全面,但部分数据存在样本异质性及年份差异,年度比较时需谨慎。
- 对多维消费增长趋势描述详实,强调“文化体验”“年轻消费群体”驱动,但相关深层消费偏好变化及潜在结构风险未详细论证。
- 风险部分简短且表述较为宽泛,未深入剖析下游供需链及具体企业经营压力,略显浅显。
- 缺少对地区间消费差异性及经济基础不同所造成的影响探讨,过于聚焦一线和新一线城市,可能高估整体市场表现。
- 传媒板块票房数据亮眼,但对长尾影片或中小规模内容创造者面临的压力未述及,未来增长动力集中度风险存在。
- 互联网及OTA用户活跃度虽强,但与实际收入贡献的转化及盈利能力未强相关解读。
- 报告多处强调了年轻消费群体的文化认同感与消费热情,这为行业发展提供积极信号,但未涉及社会经济下行对年轻人消费能力可能带来的隐忧。
---
7. 结论性综合
2025年春节假期中国消费市场整体呈现强势回暖态势,文化体验、跨城出行成为春节活力的重要驱动力。零售轻工日化板块受益于国补政策与品质消费升级,重点城市如长沙、北京、天津等表现抢眼。旅游行业出游人次及跨区域流动同比增长明显,出境游持续恢复,旅游消费结构更加多元化。餐饮旺季效应明显,推动相关消费增长。传媒行业迎来春节档票房历史新高,头部IP价值凸显,带动全行业活跃度和投资关注度攀升。互联网及OTA平台用户活跃表现出国内旅游及出行服务市场的稳步复苏。
图表分析显示公路自驾游仍是春运主体,重点地区商圈销售与客流均同比大幅增长,影视票房与观影人次同步上扬,互联网出行平台活跃用户增长趋势稳健,为整体消费市场的升温提供数据支撑。
然而,产业恢复仍面临宏观经济不确定性、行业竞争加剧及政策监管风险。消费力修复速度及结构性变化需要深入观察,部分行业和地区增长存在差异。
总体而言,研究团队对春节消费乐观态度鲜明,持续关注政策催化效应、文化娱乐内容优质供给及旅游出行重启潜力,建议投资者关注相关消费复苏受益板块,并警惕宏观及行业层面不确定性带来的潜在波动 [page::0,1,2,3,4,5,6,7,8,9]。
---
参考图表展示(部分)
- 跨区域人员流动量趋势图
- 2025年春节档票房同比增长图

- 春节档观影人次增长图
- 春节档平均票价变化图

- 主要OTA平台活跃用户数趋势图
---
以上为本次中金公司《中国春节假期消费及旅游娱乐等多行业数据解读》研究报告的详尽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