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务领域人工智能大模型部署应用指引》印发,AI政务前景广阔
创建于 更新于
摘要
本报告解读了中央网信办、国家发改委联合发布的《政务领域人工智能大模型部署应用指引》,指出指引推动政务AI大模型的统筹部署与应用,提出智能问答、辅助决策等四类高频场景,预计2024年中国AI政务服务市场规模达25.4亿元,前景广阔,维持计算机板块“增持”评级。[page::0]
速读内容
政务AI大模型部署指引发布及意义 [page::0]
- 中央网信办和国家发改委联合印发,指导各级政务部门AI大模型部署与应用。
- 推动依托“东数西算”算力基础设施和全国一体化算力网,避免模型孤岛。
- 强调政务数据治理,提升数据质量,构建高质量政务知识库。
政务AI应用四大高频场景 [page::0]
- 政务服务:智能问答、辅助办理、政策服务直达。
- 社会治理:智能监测巡检、辅助执法、市场风险预测。
- 机关办公:文草起草、资料检索、智能分办。
- 辅助决策:灾害预警、应急处置、政策评估、智能辅助评审。
AI政务市场空间与政策推动 [page::0]
- 政府加强经费保障,推动自上而下统筹AI大模型部署。
- 2024年中国AI政务服务市场规模预计达25.4亿元。
- 国内大模型技术和系统建设加速落地,市场需求持续释放。
投资建议与风险提示 [page::0]
- 看好政务AI应用落地加速,维持计算机板块“增持”评级。
- 风险包括技术进展不及预期及公司业务拓展不足。
深度阅读
国泰海通|计算机:《政务领域人工智能大模型部署应用指引》印发,AI政务前景广阔 —— 深度分析报告
---
1. 元数据与报告概览
- 报告标题:《政务领域人工智能大模型部署应用指引》印发,AI政务前景广阔
- 机构:国泰海通证券研究
- 发布日期:2025年10月12日(报告发布时间为10月13日22:01)
- 行业领域:计算机行业,特别聚焦于政务领域的人工智能大模型应用
- 核心主题:围绕中央网信办、国家发改委联合发布的《政务领域人工智能大模型部署应用指引》,分析政策驱动下的国内政务AI落地应用趋势与市场空间,并给出行业投资评级。
- 核心论点:
- 政府明确提出部署政务领域AI大模型的指导意见,推动政务人工智能体系建设和应用落地。
- 指引强调算力基础设施的统筹布局和政务数据治理,鼓励避免“模型孤岛”,推广共用共享。
- 明确提出四大重点应用场景,推动政务AI多样化落地。
- 预计2024年中国AI+政务服务市场规模达25.4亿元,未来市场空间广阔。
- 报告维持“增持”评级,积极看好计算机板块相关企业的发展潜力。
- 投资建议:维持计算机板块“增持”评级,认为政务AI应用需求将持续放量,政策和市场环境均利好后续产业发展。[page::0]
---
2. 逐节深度解读
2.1 报告导读及政策背景解读
报告重点围绕2025年10月10日中央网信办和国家发改委联合印发的《政务领域人工智能大模型部署应用指引》展开。该指引作为落实《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的重要具体举措,旨在通过顶层设计,推动政务部门AI大模型的统筹布局与应用。
- 主要内容:
- 指引提出要依托“东数西算”工程和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推进智能算力基础设施合理布局,这可理解为中央推动的国家级计算资源优化配置,降低区域算力不均等问题。
- 强调“一地建设、多地多部门复用”策略,解决以往AI模型部署存在的“孤岛效应”,提高资源利用率,促进模型共享提高效率。
- 着重提升政务数据治理和数据质量,打造真实反映公共政策和治理过程的高质量政务数据集,支撑政务大模型的训练和优化。
- 逻辑与驱动力:
政策文件和指引明确了政务AI应用的系统性规划,试图通过算力基础设施、数据治理及资源共享三方面发力,打造可持续、高效的政务AI应用生态。这为计算机及相关服务商在政务AI领域提供了长期政策及市场支持基础。[page::0]
2.2 四大高频政务AI应用场景解析
指引明确提出“政务服务、社会治理、机关办公、辅助决策”四类高频共性政务场景,将作为AI大模型重点部署与应用领域。
- 具体涵盖应用示例:
- 政务服务类:涵盖智能问答、辅助办理、政策服务直达快享,突出提升政务服务效率和便民性。
- 社会治理类:智能监测巡检、辅助执法监管及市场风险预测,旨在利用AI提升社会治理精度和实时性。
- 机关办公类:包括辅助文草起草、资料检索和智能分办,强调办公自动化和智能化。
- 辅助决策类:灾害预警、应急处置、政策评估及智能辅助评审,体现AI对复杂决策及管理的支持作用。
- 分析与意义:
四个场景覆盖政务运作的主要环节,体现政府智慧治理建设的多维需求。指引通过场景牵引,促进AI模型针对具体业务定制开发,有效解决政务业务痛点,增进政务服务质量,为AI企业提供明确的市场切入方向。[page::0]
2.3 资金保障与市场空间展望
指引提出将加强政务领域AI大模型部署和应用的经费保障,强调“辅助型”定位及推进标准化建设。2025年以来,国产大模型如Deepseek等获得各地政府积极接入,市场推进快速。
- 市场规模数据:
- IDC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AI+政务服务市场整体规模预计达25.4亿元人民币,未来随着指引推进,市场空间将持续扩大。
- 投资逻辑:
- 资金与政策双向驱动,为政务AI产业生态建设提供保障。
- “辅助手段”定位表明AI将作为提升治理效率的工具,非完全替代,保险了技术应用的平稳过渡与推广。
- 标准及评估体系构建有助于规范市场,提升整体系统兼容性和效能。
- 2025年后政务AI应用预计将进入爆发期,相关计算机板块企业有望受益。
- 风险提示:
- 技术发展落后预期可能影响应用效果。
- 企业业务拓展及市场接入不及预期将带来不确定性。[page::0]
---
3. 图表深度解读
本次报告内含的二维码图表(位于第1页),为国泰海通证券研究订阅官方二维码,主要用于客户扫描关注及获取更多证券研究服务信息。
- 内容描述:
该二维码图为研究服务推广工具,无财务数据或分析内容,仅帮助客户便捷获取后续报告及服务支持。
- 数据与趋势解释:
图中无实际数据展现,无趋势可言。
- 联系文本:
出现在报告的版权及免责声明页面,保证报告正版来源及研究质量保障,体现国泰海通证券对研究服务的正规性和客户合规管理。
- 潜在局限:
作为辅助营销工具二维码,不直接影响本报告核心分析结论。

---
4. 估值分析
本报告未包含具体公司财务数据、估值模型或目标价,仅以行业及板块视角提供“增持”评级和政策行业观点。
- 推断:
由于政务AI领域处于政策引导的初期加速阶段,当前更侧重产业趋势及市场空间展望,缺少成熟标的财务数据支持的估值模型。
- 估值方法推断:
可能未来相关企业(如云计算、大模型服务提供商)会采用DCF(现金流折现)、PE、市销率或EV/EBITDA方法进行个股估值,但本报告未公开披露。
- 结论:
投资评级基于宏观政策、市场规模及趋势判断,投资者应关注后续涉及具体公司的深度报告获得细化估值。
---
5. 风险因素评估
报告指出两大核心风险:
- 技术发展不及预期:
- AI大模型技术演进速度、算力支持状况及算法创新若不能满足政务精细化需求,则可能推迟应用推广。
- 公司业务拓展不及预期:
- 包括相关企业未能有效对接政府项目、市场竞争激化,以及生态建设不完整等风险。
报告未详述具体缓解措施,但政策推动及资金保障为缓解风险提供一定保障支持,投资者仍需关注技术与经营层面的发展动态。[page::0]
---
6. 批判性视角与细微差别
- 政策依赖风险:
本报告强烈依赖政策指引及预期市场空间,短期内若政策执行偏差或力度不足,或面临技术实施瓶颈,市场预期潜力可能难以兑现。
- 市场成长阶段:
报告对市场规模的估计基于IDC预测,但25.4亿元仍属行业早期规模,实际扩展和商业回报存在较大不确定性。
- “辅助型”定位:
虽然缓解了市场过度乐观风险,但也意味着AI技术在政务中尚不具备完全替代性功能,技术成熟度及应用深度仍需验证。
- 缺少具体企业分析:
报告聚焦政策端和宏观场景分析,未详细涉及具体公司个体,投资者需要结合具体标的分析判断。
- 表述重复:
小部分内容(如多次提及联合印发指引)略显重复,影响文本精炼度。
---
7. 结论性综合
本报告详细解读了中央网信办与国家发改委联合发布的《政务领域人工智能大模型部署应用指引》,分析该政策对于中国政务AI市场的深远推动作用及未来意义。
- 政策支持构筑行业发展基石:
依托“东数西算”与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强调智能算力布局与数据治理,明确政务AI大模型的辅助定位及标准建设,为行业稳定发展提供指导方向。
- 重点聚焦四大高频场景,覆盖政务服务、社会治理、机关办公和辅助决策,体现AI技术贯穿政务各重要环节的趋势。
- 市场空间逐步打开,IDC预计2024年政务AI市场规模达25.4亿元,未来随着政策落地和资金投入,规模将进一步扩大,计算机板块企业受益显著。
- 风险提示清晰,技术与市场拓展具不确定性,但政策推动与资金保障是重要支撑。
- 综合评级维持“增持”,体现出该行业当前的成长潜力与政策红利。
报告明确体现了基于政策驱动,人工智能大模型在政务中的应用将加快落地,相关行业板块值得投资者重点关注。[page::0]
---
本分析基于国泰海通证券公开发布的《政务领域人工智能大模型部署应用指引》印发,AI政务前景广阔》报告全文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