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河新能源智造】具身智能产业跟踪 (11):预计2029年全球机器人市场规模突破4000亿美元
创建于 更新于
摘要
本报告系统跟踪具身智能产业链发展,结合全球与中国机器人市场预测、头部厂商动态及核心技术进展,行业展望2029年全球机器人市场规模将超4000亿美元,中国市场占近半,重点推荐具备快速场景落地能力的主机厂及关键零部件供应链企业,分析了技术创新与应用场景拓展的驱动因素及潜在风险,提供产业链投资机会与行业景气度判断 [page::0][page::3][page::5].
速读内容
行业行情回顾与指数表现 [page::0][page::1]

- 2025年7月底具身智能指数跌幅为-4.47%,年初至今累计涨幅26.50%,跑赢沪深300约20个百分点。
- 指数估值静态PE约35.7倍,成交量和换手率维持相对活跃水平。
- 指数表现优于市场大部分一级行业板块,但近周期仍有震荡调整。
具身智能行业周行情与个股涨跌分析 [page::2][page::3]

- 上周具身智能板块32只个股上涨,占行业总数21%。
- 涨幅前五股票包括海昌新材(涨25.0%)、超捷股份(涨11.6%)、祥鑫科技等,部分公司估值偏高如超捷股份PE近400倍。
- 跌幅前五公司如速腾聚创、地平线机器人、小米集团-W等,部分估值指标负值波动较大,反映基本面分化明显。
| 股票代码 | 公司名称 | 周涨幅 | 月涨幅 | 年初至今 | 市值(亿) | PE(TTM) | 25Q1营收增率 | 2025E营收增率 | 2026E营收增率 | 25Q1归母增率 | 2025E归母增率 | 2026E归母增率 |
|-----------|----------------|---------|---------|----------|----------|----------|--------------|---------------|---------------|--------------|---------------|---------------|
| 300885.SZ | 海昌新材 | 25.0% | -5.2% | -4.7% | 54.4 | 73.7 | 2.9% | 0.0% | 0.0% | 16.6% | 0.0% | 0.0% |
| 301005.SZ | 超捷股份 | 11.6% | -5.5% | -5.0% | 56.0 | 399.2 | 38.4% | 0.0% | 0.0% | 27.2% | 0.0% | 0.0% |
| 002965.SZ | 祥鑫科技 | 9.3% | -2.2% | -1.7% | 106.6 | 32.9 | 4.1% | 20.3% | 20.3% | -29.1% | 31.9% | 21.6% |
| 2498.HK | 速腾聚创 | -10.6% | -3.3% | -2.8% | 130.8 | -30.1 | -9.2% | 52.7% | 46.5% | 24.4% | 54.6% | 134.1% |
| 9660.HK | 地平线机器人-W | -8.3% | -1.7% | -1.2% | 861.0 | 37.9 | 0.0% | 49.4% | 56.9% | 0.0% | -186.0% | 49.7% |
- 个股估值差异体现行业不同发展阶段和投资预期分歧。
产业链关键事件推动行业发展 [page::3][page::4]
- IDC预测2029年全球机器人市场规模将突破4000亿美元,中国占近半份额,商用服务机器人出货量快速增长。
- 智元机器人发布业界首个具身智能操作系统“灵渠OS”开源计划,推动开放生态建设。
- 特斯拉在中国推进智能辅助驾驶及Optimus机器人项目,聚焦Gen3设计原型机及量产计划。
- 腾讯、京东、商汤科技等巨头陆续发布具身智能平台与相关产品,丰富产业生态。
- 湖北人形机器人母基金及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设立,合计筹资百亿资金支持产业链技术研发及应用。
具身智能行业中长期发展视角及投资建议 [page::5]
- 行业加速发展,头部企业带动产业链活跃,投融资及战略合作频繁。
- 看好具备细分场景快速落地能力的主机厂及重点零部件供应链企业,尤其国产链的投资机会。
- 机器人应用场景逐步从工业扩展至商用服务、机构养老、特种环境及陪伴玩具等领域。
- 技术路径多元,大小脑架构、大模型算法、数据驱动模拟及仿真是核心瓶颈和突破点。
- 预计特斯拉股东大会及年末Optimus Gen3发布为行业催化事件,促进投资情绪回暖。
风险提示 [page::0][page::6]
- 技术突破不及预期,产品性能不足以满足市场需求。
- 下游场景开拓缓慢,需求增长受限。
- 全球贸易壁垒与供应链紧张尤其高端芯片供应风险。
- 政策支持变化导致行业成长性下降。
深度阅读
【银河新能源智造】具身智能产业跟踪(11):预计2029年全球机器人市场规模突破4000亿美元——深度分析报告
---
一、元数据与概览
- 报告标题:《【银河新能源智造】具身智能产业跟踪(11):预计2029年全球机器人市场规模突破4000亿美元》
- 发布机构:中国银河证券研究院
- 发布时间:2025年8月6日
- 研究团队:石金漫(汽车行业首席分析师)、曾韬(电新行业首席分析师)、鲁佩(机械行业首席分析师)等
- 研究主题:具身智能产业链的市场行情、行业动态、关键技术与发展趋势,重点聚焦机器人行业未来发展机遇与风险。
报告核心信息:
- IDC预测到2029年,全球机器人市场规模将突破4000亿美元,中国将占据近半市场份额。
- 目前具身智能产业链加速发展,细分环节如主机、灵巧手、零部件等均展现巨大成长空间。
- 估值层面,具身智能指数当前静态PE约35.7倍,体现行业成长的市场认可度。
- 报告重申具身智能具有强阿尔法属性,推荐关注细分环节龙头企业和优质供应链标的。
- 提出明确风险提示,如技术突破、需求不及预期、全球供应链风险和政策支持波动。
总体来看,作者旨在传递具身智能行业高速发展与投资机会的判断,同时警醒投资者关注潜在风险。[page::0,1,5,6]
---
二、逐节深度解读
1. 行业行情回顾
关键论点:
- 研究团队基于A+H共150家代表性企业构成“银河证券具身智能指数”,用以追踪产业链行情。
- 2025年7月28日至8月1日该指数跌幅为-4.47%,位列申万31个一级行业指数中倒数第二,表现弱于沪深300指数。
- 年初至今,行业指数累计上涨26.5%,跑赢沪深300约20.36个百分点,显示长期投资价值。
- 当前指数估值为35.7倍PE,处于历史中位数以上,成交量和换手率维持较高活跃度但较前期有所回落。
推理依据:
- 行情表现结合行业成长和市场风险情绪变化。
- 估值水平反映对未来增长预期的市场认可与谨慎权衡。
关键数据点解释:
- 成交量152.11亿股,换手率8.92%,体现市场交易活跃度;
- 跌幅2.72个百分点明显跑输沪深300,显示短期投资情绪偏弱。
这些数据揭示行业虽然长期向好,但短期波动明显,投资者需关注市场时点。[page::0,1,2]
---
2. 个股表现及细分龙头盘点
重点:
- 表1列示行业涨幅前10名,典型代表海昌新材单周涨25%,估值PE达73.7倍,营收及利润增长率呈小幅正负波动;
- 如超捷股份周涨11.6%,但PE异常高达399.2倍,反映市场对其未来爆发力预期强烈;
- 同时,表2披露跌幅前10名,如速腾聚创跌超10%,PE-30.1,显示亏损且业绩面临压力。
背后逻辑:
- 行业中个股表现差异巨大,涨跌反映不同企业的成长节奏及市场情绪。
- 高估值伴随高成长预期,但也潜藏风险。
- 净利润归母增长率的巨大波动体现了业绩不稳定和技术研发投入等变动。
关键指标说明:
- 盈利能力与增长率结合观察,预判投融资价值;
- PE负值及极端值显示个别企业尚处于亏损阶段。
通过对企业层面的深入数据挖掘,投资者可甄别优质标的和潜在风险点。[page::2,3]
---
3. 行业重大事件梳理
报告罗列了7月下旬至8月初行业内发生的11条重要事件:
- 全球市场:IDC预测2029年全球机器人产业规模突破4000亿美元,中国占近半,显示中国企业在全球市场的主导地位和强劲的出货率(84.7%)。
- 智元机器人:发布“灵渠OS”开源计划及首个动作驱动世界模型,推动产业生态开放与智能机器人从视觉到动作的闭环智能进化。
- 特斯拉:强化智能辅助驾驶及Robotaxi业务,加速自动驾驶和机器人创新。
- 腾讯:推出具身智能平台Tairos与3D混元世界模型,扩大AI赋能机器人应用的技术广度。
- 京东:发布JoyInside附身智能,强力整合行业资源形成机器人应用生态。
- 产业投资:湖北设立100亿元人形机器人母基金,国家建设创新中心,资金及政策扶持体制逐渐完善。
- 市场活动:深圳全球首个机器人6S店开业,标志产业链下沉与市场成熟。
上述事件体现出产业链各环节创新力度和资本推动同步发力,行业进入高速发展的窗口期。[page::3,4]
---
4. 行业最新观点
报告对未来产业发展做出细致解读:
- 主机方面:特斯拉Ordimus Gen3设计已基本定型,进展顺利,具备明显的量产和发布节奏;国产厂商如宇树科技加速IPO,产品多元升级,售价下探,将带动链条内企业价值释放。
- 应用场景:从工业端扩展到商用、家用端,强调“功能+情绪价值”叠加对数据采集和模型迭代的促进作用,短中期重点看工业物流、养老、特种环境、陪伴机器人等落地推广。
- 灵巧手:作为成本与技术集中的关键环节,存在多条技术路线并行,兼具成长空间和不确定性,关注技术迭代速度及多模态感知创新。
- 零部件:硬件壁垒逐步降低,关注具备规模量产与与龙头本体企业合作高确定性的优质供应链企业。特斯拉新版本可能带来摆线减速机、轴向电机等增量需求。
- 大小脑:大模型技术分歧明显,融合直观感知与运控,数据瓶颈为核心难点,未来将结合真机采集、视频模仿与仿真生成数据的综合路径提高智能度。
此外,报告强调即将到来的关键时间节点,如特斯拉股东大会、世界机器人大会等,或将成为行业催化剂。投资建议关注行业整体加速,选取有深厚技术积累及生态优势的龙头企业,以及产业链上下游结构性机会。[page::5]
---
5. 风险提示
报告明确列出了四大风险因素:
- 技术突破风险:关键技术不及预期将直接影响产品性能及应用推广,可能阻滞行业发展。
- 需求与场景落地风险:下游需求释放不及预期会降低产业成长动力,缺乏正反馈机制影响后续投入。
- 供应链风险:全球贸易壁垒爬升及高端零部件芯片紧缺,可能限制制造能力与进度。
- 政策支持变化风险:政策调整或扶持力度减弱可能使行业内生成长动力不足,放缓发展节奏。
风险认知提示投资者需做多维度审慎判断,并关注潜在缓解策略。[page::0,6]
---
三、图表深度解读
图1(第1页)银河证券具身智能指数与沪深300市场表现
- 描述:展现具身智能指数相较沪深300指数的涨跌幅度及成交量变化,时间区间涵盖2024年初至2025年中。
- 解读:具身智能指数表现出明显弹性,2024年10月开始加速上涨,突破沪深300涨幅,显示行业成长动力强,成交量多处于高位。
- 关联论点:佐证了行业整体盈利能力和市场关注度提升,为后续分板块分析提供背景。
图2(第1页)银河证券具身智能指数与沪深300估值PE变化
- 描述:对比行业估值水平,具身智能静态PE普遍高于沪深300。
- 解读:反映市场对具身智能成长性的溢价,当前估值已处于历史中上水平,提示投资者关注估值合理性和风险。
图3(第2页)具身智能指数与申万一级行业周行情及换手率总结
- 描述:柱状图显示周涨跌幅,折线图反映换手率变化。
- 解读:表明具身智能行业交易活跃度较市场平均偏高,但近期回调幅度较大,换手率在市场排名靠前。
- 关系解读:体现行业资金与投资者情绪短期波动,使行情较为激烈。
表1、表2(第2-3页)具身智能行业涨跌幅前10公司详细数据
- 描述:涵盖股票代码、名称、周涨跌幅、估值PE、营收及归母净利润增长率预测。
- 解读:
- 量化展现行业内企业成长的异质性和市场估值分布。
- 多家公司营收增长平稳但净利润大幅波动,反映行业研发投入大和商业模式磨合期。
- 某些公司PE极高或负值,强调估值风险和成长预期的不确定。
这些图表和数据与文本分析相辅相成,全面揭示了该行业当前的投资现状及未来潜力。[page::1,2,3]
---
四、估值分析
报告未显性披露单独估值模型,但通过具身智能指数整体PE估值(35.7倍)及个股市场估值区间体现行业估值特征。
- 估值基准:静态市盈率(PE)作为主要估值指标,结合行业增长展望;
- 关键假设:
- 行业未来收入和利润将高速增长;
- 市场对未来创新能力和应用空间的高度预期;
- 估值应用:
- 指数PE用于行业整体风险收益判断;
- 个股PE反映公司成长性差异及市场认可度。
报告同时强调尽管估值较高,但因技术不确定性和需求成长节奏不一,投资需审慎评估。[page::1,2,5]
---
五、风险因素评估
- 技术突破迟缓:限制机器人智能化和场景实现,阻碍市场拓展;
- 需求不足:导致下游买单不足,资金回流放缓;
- 供应链风险:特别是芯片等关键零部件的可获得性影响制造进度;
- 政策风险:政府扶持不到位或政策波动带来不确定性。
报告未详细列出缓解方案,但提及产业链多主体合作、基金支持、开放创新平台隐含行业通过资本和技术合作共同加强抗风险能力。[page::0,6]
---
六、批判性视角与细微差别
- 报告采用较为积极的立场,着力强调行业高速增长和潜力,可能存在一定的乐观假设,尤其在市场估值偏高与技术路线尚未收敛风险上。
- 部分个股估值极端(如高PE和负PE),显示行业内存在估值泡沫或财务健康状况分化,这点报告虽有数据展现,分析中未深入探讨隐含风险。
- 对“灵巧手”和“大脑”技术路线存在较大不确定性,报告虽提及分歧未收敛,但对可能的失败后果评估不足。
- 风险提示虽全面,但实际行业路径依赖技术突破等不可预测因素,复杂性可能被轻描淡写。
- 行业估值与实际业绩成长间是否匹配仍需动态观察。
整体保持客观但投资建议偏向积极,有必要结合企业具体财务与技术进展动态动态调整判断。[page::5,6]
---
七、结论性综合
本期银河证券具身智能产业跟踪报告通过详实的数据支撑和多维度分析,系统地展示了具身智能尤其机器人行业的快速发展态势及未来潜力。IDC对2029年全球机器人4000亿美元市场规模的预测,强调了中国在全球市场占据近半核心份额的重要地位,这为行业提供了宏观支撑和资本信心。
行业行情数据体现具身智能指数长期涨幅显著跑赢大盘,活跃度高但短期有明显波动,反映市场正处于高度关注和快速调整阶段。个股层面的涨跌幅、估值和盈利预测揭示行业成长不均及估值分化特征,投融资动向和应用场景布局成为驱动产业价值释放的关键。
行业重要事件涵盖技术突破、资本投入、生态构建和政策扶持,显示出场景应用和核心技术同步推进的良好局面。报告特别强调特斯拉Optimus项目的进展、中国国产龙头企业的加速发展、大小脑与灵巧手等关键技术的多路径竞争,提示技术创新与量产能力依旧是行业稳步成长的关键。
风险提示全面囊括技术、需求、供应链及政策多个方面,为投资者提供警示。尽管面临不确定性,行业的强劲成长性和创新活力使其具备明显的“阿尔法”潜能。
综上,报告呈现了具身智能产业的未来成长逻辑和投资机会,同时结合现实估值与风险,建议投资者重点关注技术积累深厚、产业链协作紧密、具备快速量产和市场拓展能力的龙头企业与上下游关键供应链企业。
---
重要图表总结

图1:银河证券具身智能指数与沪深300市场表现。显示行业指数长期动力及交易活跃度。

图3:行业指数与申万一级行业周涨跌幅对比,体现本周行业表现偏弱及高换手率。
---
溯源标识
本文所述所有分析均基于原始报告内容与数据,引用标识如下:
- [page::0,1] 行业行情回顾、机器人市场规模预测及总体观点
- [page::2,3] 个股数据分析、行业事件梳理
- [page::4] 具体行业创新突破、投资基金设立与市场展望
- [page::5] 行业最新观点、应用场景拓展和技术路线
- [page::6] 风险提示、评级体系及总结
---
本分析坚持事实与数据论证,详尽覆盖报告细节,助力深入理解具身智能产业的发展脉络与投资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