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择时信号20250808:市场震荡看多,结构上维持看多小盘
创建于 更新于
摘要
本报告通过基于动态时间弯曲(DTW)算法的量价择时模型及外资择时模型,系统提供当前A股市场及多个指数的技术择时信号。DTW择时模型自2022年11月以来样本外绝对收益达到25.79%,相对沪深300超额收益16.83%,夏普比率0.46,最大回撤21.32%,表现稳健;外资择时模型2024年以来多头策略绝对收益29.11%,最大回撤8.32%。当前市场维持震荡看多策略,结构上看好小盘风格,择时模型共识显示未来市场风险可控且有上行动力。[page::0][page::2][page::4][page::5]
速读内容
技术择时模型最新信号综述 [page::0][page::1][page::3]
- DTW择时模型依据相似性原理和DTW算法,选取历史行情序列相似片段加权预测未来涨跌幅,提供量价择时信号。
- 当前沪深300无显著信号,上证50、中证1000、科创50、机器人等指数均持乐观或多头信号,中证2000及上证指数信号谨慎或空头。
- 风格轮动模型基于DTW量价相似继续看多小盘,AH轮动模型A股仓位维持80%,港股仓位20%。
DTW择时模型样本外表现及交易特征 [page::2][page::4]

- 2022年11月至2025年8月期间,DTW择时模型绝对收益率25.79%,相对沪深300超额16.83%,最大回撤21.32%。
- 2024年以来,模型共切换信号12次,绝对收益23.98%,超额收益2.76%,最大回撤21.36%,交易胜率53.85%,盈亏比2.93。
- 模型在宏观政策大变动时期回撤较大,正常市场环境下超额收益稳定。
外资择时模型表现及原理介绍 [page::2][page::5][page::6]

- 外资择时策略基于富时中国A50股指期货和南方A50ETF,构建升贴水及价格背离指标复合信号,提炼境外信息辅助A股择时。
- 全样本年化收益18.96%(多空)、14.19%(多头),最大回撤25.69%和17.27%。2024年以来多头策略绝对收益29.11%,最大回撤8.32%。
- 外资择时信号为A股提供重要境外辅助信号,提升择时准确性。
DTW算法及择时策略构建逻辑 [page::5][page::6]

- DTW算法通过动态时间弯曲度量时间序列相似性,克服欧氏距离锁步度量的错配问题,提高择时模型对行情异步模式的捕捉能力。
- 引入改进DTW算法(Sakoe-Chiba、Itakura边界限制)解决传统DTW过度弯曲导致的错误匹配问题,提升相似性筛选准确度。
- 结合历史行情相似度筛选和未来涨跌幅加权平均,形成交易信号,实现在宽基指数及多风格、多行业指数中的技术择时。
深度阅读
【技术择时信号20250808】详尽分析报告
---
一、元数据与报告概览
- 报告标题:技术择时信号20250808——市场震荡看多,结构上维持看好小盘
- 作者团队:招商定量研究,任瞳团队
- 发布日期:2025年8月9日
- 发布机构:招商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招商定量研究)
- 主题:基于DTW(动态时间弯曲)算法和外资流向构建的技术择时模型信号发布,市场风格判断及策略建议,重点观察市场整体趋势和小盘股表现。
报告核心论点及目的
- 报告通过招商定量自主研发的DTW量价相似性择时模型和外资择时模型,结合鳄鱼线择时信号,对当前A股市场进一步确认震荡向上、结构上看好小盘股,且海外市场以乐观信号为主,提供短中期方向性参考。
- 评级和目标价非直接涉及,此报告着重于择时信号和技术指标的最新提示。核心信息为:
- 当前市场指数在多个宽基和行业指数显示乐观或中性信号。
- 小盘股风格被DTW模型持续看多。
- 外资择时模型当前无明确观点。
- 报告强调择时模型自2022年末以来样本外表现优异,支持策略有效性。
整体表态“市场震荡看多,结构上维持看多小盘风格”,为投资者提供择时参考依据。[page::0,1]
---
二、逐节深读与分析
1. 技术择时模型最新信号(概述)
- 报告介绍三大核心模型:
- DTW择时模型:基于价格和成交量序列之间的动态时间弯曲距离计算,筛选历史行情相似片段,预测未来短期涨跌概率和幅度。
- 外资择时模型:利用富时中国A50股指期货和南方A50ETF等境外相关资产价格背离与升贴水指标,形成多源复合择时信号。
- 鳄鱼线择时模型:基于海外经典的鳄鱼线指标构建多空信号。
- 本周主要指数表现:
- 沪指上涨2.11%,接近历史高点。
- 小盘价值风格占优。
- 各指数呈现多空参半的信号,DTW量价模型对部分指数如中证2000持谨慎态度。
- 市场未来展望集中于震荡偏多,且在风格方面,模型持续支持小盘股。
- 两大模型的样本外表现均优于沪深300,说明模型具备超额收益和风险控制功能:
- DTW择时自2022年11月以来绝对收益25.79%,超额16.83%,最大回撤21.32%。
- 外资择时模型2024年以来多头绝对收益29.11%,最大回撤仅8.32%。
- 相关模型详细逻辑及论文报告均可参考招商证券相关专业研究[page::0,2]
2. 技术择时模型最新信号详解(表1)
- 指数最优信号对比(本周 vs 上周):
- 宽基指数中,沪深300保持无信号状态,表明该模型对大盘短期涨跌幅预测不明确。
- 上证50、科创50、红利低波100、国防军工等多中被标注“乐观”。
- 小盘指数如中证1000维持乐观,中证2000转为中性,但DTW轮动模型整体看多小盘规模。
- 万得全A、中证全指由中性转为乐观,展现市场风格向小盘偏移。
- 创业板指和纳斯达克因无历史相似片段无信号,说明模型在某些市场上数据样本不足或走势无参照。
- AH轮动模型显示A股仓位80%,港股仓位20%,偏多A股市场配置。
- 预测涨跌幅与方差:
- 涨幅预测多数较小(0.1%左右),方差表明预测结果存在不确定性。部分指数(如中证2000)负收益预期较明显(-0.45%)。
- 成长价值与大小盘策略估值信号均维持无信号,说明估值轮动暂未触发明显多空判断。
- 综合来看,模型提示市场结构性机会:小盘股配置价值凸显,[page::1,3]
3. 择时模型样本内外表现回顾
- DTW择时模型样本外绩效:
- 自2022年11月至今,模型超额沪深30016.83%。
- 最大回撤21.32%,发生在2023年三季度,主要由于宏观政策频繁变化,模型响应不足。
- 日胜率约28%,月胜率44%,Sharpe约0.46,说明风险调整后回报较优。
- 2024年至今策略交易表现良好,交易胜率54%,盈亏比2.93,表明交易入场点准确性较高。
- 历史择时信号频繁切换,反映了模型对行情变化的快速反应能力。
- 外资择时模型表现:
- 全样本期(2014年底起)年化收益14%-19%,最大回撤17%-26%。
- 2024年多头策略绝对收益29.11%,最大回撤缩至8.32%,表现更为稳健。
- 该模型通过境外相关资产对A股市场多维度信息捕捉,添加宏观与资金面维度。
- 模型风险提示:
- 强调历史表现不保障未来。
- 面对突发宏观政策变化,模型表现易受影响。
整体绩效证明模型实用性与稳定性具备,尤其适应一般市场环境下择时需求。[page::3,4,5]
4. 择时模型原理与逻辑
- DTW择时模型原理:
- 选择历史行情与当前行情在价格量价序列上的“形态相似”片段。
- 使用动态时间弯曲(DTW)算法替代传统欧氏距离度量,解决时间序列错配问题。
- 参照历史相似行情的未来走势加权计算预期涨跌幅及波动,生成择时交易信号。
- DTW算法优势与改良:
- 欧氏距离为“锁步”比较,易误判时间轴错位行情。
- DTW算法则是“弹性度量”,匹配时间序列非严格同步,有效捕捉走势相似性。
- 改进DTW(如Sakoe-Chiba和Itakura边界约束),避免“过度弯曲”导致的异常匹配,提高模型稳健性。
- 外资择时策略逻辑:
- 结合富时中国A50股指期货和南方A50ETF两个境外资产。
- 重点捕捉期货升贴水、价格背离指标,作为A股波动先行信号。
- 两者信号复合,提炼有建设性的择时信息。
该机制体现模型在技术分析外融合资金流动和资产价格联动,提升择时准确率和多维度适用性。[page::5,6]
---
三、图表深度解读
1. DTW择时模型样本外表现追踪图(图1,4页)
- 图表展示2022年11月至2025年8月期间,DTW模型策略净值相较于沪深300指数表现。
- 曲线清晰显示策略净值持续跑赢沪深300,累计收益显著优于基准。
- 期间2023年三季度波动明显,模型净值短暂下跌,对应回撤21.32%,随后逐步回升。
- 右侧数据列表表明策略年化收益达8.64%,波动率为15.61%,夏普比例0.46,Alpha 6.1%。
- 日、月胜率分别28.06%、44.12%。整体说明模型收益稳定且风险控制较好。
2. DTW历史择时信号变化(图2,4页)
- 红色线代表DTW策略净值,黄色线代表沪深300基准。
- 背景绿/红色分别代表策略看空/看多信号区域。
- 信号反复切换,表明模型动态调整多空仓位。
- 策略净值随信号变动对应趋势变化,整体策略跑赢基准。
3. 外资择时模型表现(图3、4、5页)
- 图3和图4为外资择时模型多年样本内表现,累积净值稳步上升,且明显跑赢沪深300和超额收益净值。
- 图5为2024年以来样本外多头策略表现,绝对收益29.11%,最大回撤仅8.32%,风险调整表现优异。
- 勝率、交易盈亏比等指标显示策略稳定性良好。
4. 逻辑图和算法示意(图6-12)
- 历史行情序列筛选、未来涨跌幅加权步骤图(图6)清晰表达DTW择时模型建模思路。
- 欧氏距离与DTW距离对比(图7-8)直观说明DTW弹性匹配的优势。
- 传统DTW存在的“病态匹配”(图9)及改进约束算法示意(图10-11)体现模型科学严谨的优化过程。
- 外资择时模型构建流程示意图(图12)展现其多指标、多资产整合信号来源。
此部分通过图示形式具体阐释模型技术细节,助力理解择时信号背后的数学与经济逻辑。[page::2,4,5,6]
---
四、估值分析
报告不涉及传统企业估值内容,而是基于量化择时的相似性测度和资产联动关系提取市场信号及短期策略收益预期。因此估值分析主要体现在:
- 预测涨跌幅的计算逻辑:通过历史价格/成交量序列与当前序列DTW距离反应的加权平均收益及波动率确认信号有效性。
- 仓位配置信号:如AH轮动模型提示80%配置A股仓位,20%配置港股仓位,依据模型自适应的信号权重动态调整。
- 估值轮动指标:成长价值轮动、大小盘轮动(基于估值测度)当前无信号,说明估值面短期无决定性偏好迁移。
总结来看,模型核心使用创新时间序列相似度判断而非传统估值模型,属于技术和资金面结合的择时工具。[page::3]
---
五、风险因素评估
报告中识别和提醒如下风险点:
- 历史数据不代表未来:模型基于历史行情规律,未来宏观政策、市场结构突变可能导致失效。
- 宏观政策突变风险:2023年三季度最大回撤即源于突发降印花税、降准降息等政策,技术模型难以捕捉短期政策冲击。
- 模型本身的算法缺陷:传统DTW算法存在“过度弯曲/错配”问题,虽有改进算法但仍可能对部分行情捕捉不精。
- 数据样本限制:部分指数无类似历史片段,导致无信号,限制信号在创业板、纳斯达克等特定市场的适用。
- 风险缓释策略未具体披露,整体以多模型交叉验证减弱单一模型误判概率。
投资者需综合使用模型信号,结合政策面和基本面判断,避免全仓依赖技术择时模型。[page::2,3,5]
---
六、批判性视角与细微考虑
- 模型优势:
- 创新采用DTW动态时间弯曲算法,较传统方法更灵活匹配异步时间序列,体现较强技术先进性。
- 外资择时结合境内外流动性指标,丰富了择时维度,提升整体信号稳健性。
- 样本外长期测试表现优异,风险调整收益良好。
- 潜在局限:
- 报告较为乐观地强调模型表现,缺乏详细案例研究和极端市场下模型失效的敏感性分析。
- 巨大依赖历史相似性假设,面对未知或全新市场态势(如政策剧变、新经济结构变化)可能失效。
- 部分模型信号解释复杂,对非技术背景投资者门槛较高。
- 模型对成交量等量价因素依赖较大,而成交量受多种外生因素影响,可能引入噪声。
- 内部信息矛盾:
- 大部分指数出现模型信号切换频繁,存在信号过度敏感导致交易频次提升的可能性,需警惕过度交易。
总体报告科学严谨,细致展示模型技术逻辑与历史绩效,提醒了政策风险,符合专业金融分析质量。[page::3,5]
---
七、结论性综合
招商定量任瞳团队发布的《技术择时信号20250808》基于两类创新技术择时模型——DTW算法驱动的量价相似性模型与外资资金流向模型,通过严谨的量化方法与多年样本外跟踪,得出当前A股市场整体表现震荡向上、结构上持续看好小盘股的结论。核心观点与支持包括:
- 多个宽基和主题指数通过DTW模型发出乐观或中性信号,尤其小盘股风格如中证1000显示明确多头预期。
- 外资择时模型近期暂无明确方向,但历史表现优异,2024年以来多头策略回报显著稳定,最大回撤远低于历史均值。
- DTW择时模型自2022年底以来累积超额收益达16.83%,并且2024年策略交易表现稳健,胜率55%+,盈亏比接近3:1,体现较好的择时能力。
- 算法创新采用动态时间弯曲距离取代传统欧氏距离,配合改进约束技术,有效避免时间序列错配与“病态匹配”。
- 多策略复合与结构化择时逻辑,覆盖境内外多个资产与指数,兼顾量价关系与外资流动信息,提高择时信号的权威性与多样性。
- 风险提示充分,强调政策突变与模型局限对策略表现的潜在影响,提醒投资者谨慎解读。
图表深度支持观点,收益曲线与择时信号切换图显示模型在多变市况中依然具备超额获利能力。总体而言,本报告为专业投资者提供一套科学有效的技术择时工具,适度增强市场震荡中的多头信心,尤其在结构调整中优选小盘策略。
综合评级:基于技术择时视角,维持对未来市场震荡偏多的判断,推荐关注小盘股配置机会,适度配置A股仓位,谨慎等待政策和估值信号确认。[page::0-6]
---
附图示例
DTW择时模型样本外业绩跟踪(2022年11月至2025年8月)

DTW择时策略历史信号

外资择时模型样本外业绩跟踪(2024年以来)

---
以上为招商定量研究年度技术择时信号报告的详细分析,望为专业投资者提供全面深入的择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