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lix模型助力Figure 02自主折衣,灵巧手工程创新实现突破
创建于 更新于
摘要
本报告聚焦Figure AI发布的Figure 02人形机器人首次自主折叠衣物的技术突破,展现其Helix架构与专属数据集在复杂技能领域的泛化能力。报告详细介绍了创新的欠驱动模块化灵巧手设计,说明算法优化、数据积累与精密部件的协同升级路径,以及该技术从工业场景向家庭智能家居方向的应用拓展潜力,为人形机器人产业化进展提供参考 [page::0][page::1]。
速读内容
Figure 02机器人自主折叠衣物技术突破 [page::0]
- Figure 02在全球人形机器人赛道公开演示中成功完成全流程自主折叠衣物任务。
- 该任务对环境感知、力控精度及动作规划提出较高要求,Figure 02利用神经网络算法实现从抓取到折叠的全流程自主操作。
- 技术突破体现了算法优化与数据积累对机器人技能拓展的重要性。
灵巧手模块化欠驱动设计创新 [page::0]
- 灵巧手采用欠驱动指部模块化组件,单电机+连杆机构实现三自由度运动,取消传统钢索/滑轮系统。
- 机械末端执行器包含框架、4个可拆卸指部组件及拇指组件;指部组件为自包含单元,集成电机、编码器及多个机械构件。
- 蜗杆支持220°旋转,指部结合刚性骨架与柔性外层,兼顾强度与触感,展示较大工程创新。
行业发展趋势与投资建议 [page::0]
- 人形机器人产业技术深化与场景落地双轮驱动,Figure 02折叠衣物突破标志着技术向家庭智能家居延展。
- 重点关注机器人整机厂商及核心零部件供应商,行业产业化进展仍存在技术及竞争风险。
深度阅读
深度分析报告:国泰海通证券《Helix模型助力Figure 02自主折衣,灵巧手工程创新实现突破》
---
1. 元数据与报告概览
报告标题:Helix模型助力Figure 02自主折衣,灵巧手工程创新实现突破
作者:肖群稀、毛冠锦
发布机构:国泰海通证券
发布日期:2025年8月15日
研究主题:人形机器人技术创新与应用,聚焦Figure AI发布的Figure 02机器人在自主折衣任务上的突破,及其在行业中的意义与展望。
本报告旨在深入解读Figure 02机器人基于Helix架构,在自主完成衣物折叠任务上实现的技术突破,以及灵巧手(机器人机械末端执行器)的工程创新。报告立足于人形机器人产业“双驱动”发展趋势,即“技术深化”和“场景落地”,指出Figure 02的技术进步验证了行业技术发展路径,并预测人形机器人向家庭智能家居等新场景扩展的潜力。报告同时给出整体积极的投资建议,重点关注机器人整机厂商及核心零部件供应商,并提示相关技术及产业化进展风险。[page::0]
---
2. 逐节深度解读
2.1 报告导读与技术成果总结
- 关键论点:
2025年8月12日,Figure AI发布的Figure 02人形机器人首次公开实现全流程自主折叠衣物任务。该事件在全球人形机器人领域引起震动,标志着行业重大技术突破。
Figure 02借助Helix架构加上新训练数据集,展示了强大的“技术泛化能力”——机器自主掌握复杂技能的能力,不依赖硬编码动作或特定硬件调整。折叠衣物任务本身挑战极高,需求环境感知、力控精度和动作规划的紧密配合,机器需适应衣物材质差异及动态形态变化。Figure 02能完成抓取、整理、折叠全流程,体现了其在算法、感知和机械执行上的综合实力。
- 技术逻辑及论据:
专利技术强调“欠驱动模块化指部组件”,通过单电机驱动多自由度运动,取消传统复杂的钢索和滑轮系统,实现集成化、小型化和高效动作为目标。末端执行器设计体现刚性骨架与柔性外层的结合,兼顾强度和触感,有利于复杂且细腻的抓取任务。这种专利创新对机器人灵巧手工程提升意义重大。
报告强调“算法-数据-部件”的协同升级,是Figure 02技能突破的内在驱动力,这也符合目前机器人向智能化、模块化推进的行业大趋势。
- 场景延展:
折叠衣物复杂且贴近生活场景,成功体现机器人的家庭服务潜力,标志着产业从工业自动化向家庭智能应用跨越的重要一步。后续场景可拓展至清洁、护理等日常服务领域,形成多维度技能生态。
- 风险提示:
技术和产业推进速度低于预期可能减缓行业发展节奏,同时行业竞争日益激烈亦构成风险因素。
总结来看,本节强调Figure 02技术的前瞻性和突破性,认为这是机器人产业“技术深化”与“场景落地”双重动力实践的标杆案例。[page::0]
2.2 灵巧手(机械末端执行器)设计解析
- 设计架构:
Figure 02灵巧手采用专利WO2025145228A1技术,核心在于欠驱动指部组件。关键在用单个电机加连杆系统实现三自由度运动,弃用传统钢索/滑轮,极大简化了机械结构,提高了可靠性和紧凑性。
零部件设计为模块化:包含框架、4个可拆卸指部及拇指组件,每指部是自包含的单元,涵盖电机、蜗杆机构、PCB电路、多个机械壳体和连杆,并含有弹簧等偏置装置,保证运动顺序和稳定性。蜗杆支持220度旋转,指部采用椭圆矩形截面,结合刚性骨架与柔性外层,从材料和结构上兼顾强度和触觉反馈。
- 技术创新含义:
该设计在精度、灵活度、模块化程度上均属行业领先,有效支持复杂任务执行。它不仅提升了机械手的抓取适应性,也对后续机器人在家庭环境下对多变对象的操作能力有催化作用。这个机械层面的突破,成为Figure 02执行折衣等复杂动作的关键硬件基础。
- 与算法配合:
灵巧手的机械设计和控制算法紧密结合,形成“控制算法+精密部件”的创新设计理念。这加强了机器人的自主操作能力,确保算法指令能精准、稳定落地于真实物理动作。
2.3 技术深化与场景落地的产业趋势
- 本节强调行业发展双轮驱动:“技术深化”指通过算法优化、数据积累和硬件工程创新不断提升机器人智能和机械性能;“场景落地”是指机器人技术由工业应用向家庭、日常服务场景渗透,推动产业规模和影响力增长。
- Figure 02利用其Helix架构和新增数据集成功完成复杂日常任务,成为这一趋势的代表案例。报告认为未来折叠衣物之外,机器人能力将围绕家庭清洁、护理需求广泛积累和拓展。
---
3. 图表与数据深度解读
报告包含一张二维码图(见下)用于扫码关注官方公众号,方便用户获取更多研究资料和服务。虽然未包含详细数据表或数值图表,但文字说明丰富,重点体现了Figure 02机械灵巧手结构设计及其优越性能:

该图表为功能性展示,体现国泰海通证券对机器人细分领域研究的持续关注。未来报告若配合机械性能参数曲线、任务成功率数据、训练数据集描述等图表,能更直观反映Figure 02的技术优势。
---
4. 估值分析
本次报告未显式提供Figure AI或相关上市公司的具体估值分析、财务数据或目标价格。报告聚焦技术突破与产业趋势分析,属于行业研究及技术深度解读类型。
然而,从投资建议中可见,国泰海通证券看好人形机器人产业链的持续扩展,尤其是机器人整机制造商和核心零部件供应商,这暗示未来阶段将结合技术表现推动商业价值实现。后续若有上市公司数据,应结合机器人性能改进速率、市场渗透度以及成本控制情况制定估值模型。
---
5. 风险因素评估
- 报告明确提及两大风险:
1. 技术进步及产业化进展不及预期——技术升级受限、数据积累不足或控制算法瓶颈可能导致机器人无法实现预期功能或时效滞后。
2. 行业竞争加剧——众多国内外企业投入人形机器人研发,竞品迭代快速,市场占有份额及技术领先优势可能被削弱。
- 报告未详细展开风险缓解策略,但暗示对核心专利技术及大数据训练能力的持续投入是保持竞争力的必由之路。
---
6. 审慎视角与细微差别
- 积极信号:报告充分展示Figure 02的技术领先性和突破性,强调Helix模型和灵巧手机械创新的整合优势,及其对行业发展的示范意义。
- 潜在观察点:
- 报告对Figure 02依赖“单一新数据集训练”实现多维技能泛化的论述较为理想化,实际应用中不同衣物材质及形态的更大复杂性可能带来边界挑战。
- 灵巧手机械创新突出,但长时间的耐用性、维护复杂度等现实问题未详细披露。
- 报告未给出技术突破与成本投入的具体数字,这对投资判断影响较大。
- 数据与事实间的一致性:本次报告未见明显内在矛盾,整体逻辑清晰,论点有扎实的专利和技术创新作为依据。
---
7. 结论性综合
国泰海通证券通过对Figure AI发布的Figure 02人形机器人实现衣物自主折叠的技术突破进行详尽解析,肯定了Helix模型在机器人控制算法及数据训练方法中的核心优势,并重点剖析了灵巧手机械末端执行器的欠驱动模块化设计及其创新结构。报告明确指出,这一技术进展不仅体现了机器人“算法-数据-硬件”三者的协同升级,也标志着人形机器人产业正加速向家庭智能服务等新场景迁移,对产业链上游整机厂商及核心零部件供应商带来持续投资机会。
报告专业且详实地揭示了机器人行业技术深化与场景落地的“双轮驱动”产业动态,展示了行业未来的广阔应用前景及挑战,同时也提醒技术发展和行业竞争的潜在风险。尽管缺少详尽财务估值数据,报告的技术及产品层面洞察为投资者理解机器人产业趋势和技术演进提供了重要参考。[page::0][page::1]
---
参考页码溯源
上述分析内容主要基于报告第0页正文内容和第1页版权说明部分提取与解读。[page::0][page::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