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华泰金工 | 险资偏好哪些ETF

创建于 更新于

摘要

本报告系统分析了保险资金对权益类ETF的偏好,险资持有权益ETF规模持续快速增长,重点配置于宽基ETF中的大盘、中盘和科创创业板指数主题。行业方面,电子、非银和医药等行业ETF受险资青睐。基金募集和交易表现也体现了险资在科创、国企数字经济等主题ETF的投资。绝对收益ETF组合通过动态配置行业轮动与资产动量,优化风险预算,实现稳健回报,截至2025年5月组合年初累计上涨3.70% [page::0][page::1][page::2][page::8][page::9][page::10]

速读内容


保险资金权益类ETF持有规模持续增长 [page::1]


  • 2024年底保险公司持有权益类ETF总规模增至2454亿元,较2017年末显著上升。

- 保险资金在ETF持有人中的比例曾达20%以上,显示出显著的市场参与度。

保险资金偏好大盘、中盘及科创创业板宽基ETF [page::2]


  • 2024年险资持仓宽基ETF规模共计接近1500亿元,增持幅度尤以中盘(47倍)、科创/创业板(23倍)显著。

- 大盘宽基ETF持仓规模增长4.75倍,险资重仓配置宽基指数以实现风险分散。

行业与主题ETF投资偏好 [page::2][page::4]



  • 电子、非银、医药和电力设备为险资持仓的主要行业,医药和国防军工行业获持续加仓。

- 主题ETF方面,红利股息、红利低波和国央企主题ETF持有规模增长迅速。

港股ETF险资持有规模快速扩大 [page::4]


  • 2024年港股科技主题ETF风险资金持有规模最大,红利主题ETF其次。

- 红利和医药类港股ETF险资持仓显著增幅,显示险资国际配置意向。

ETF市场资金流向及交易活跃度 [page::0][page::6][page::7]



  • 宽基ETF整体出现净流出,科创50和国防军工ETF净流入较多。

- 恒生科技、纳指及短融ETF融资买入额走高,反映市场资金对科技和创新主题关注。

绝对收益ETF模拟组合:风险预算驱动的仓位调整与收益表现 [page::9][page::10]


  • 5月调仓提高债券仓位至86.91%,减少权益(剔除红利和医药)及黄金仓位。

- 组合回测显示长期稳健表现,2025年年初至今累计收益3.70%,有效控制回撤。

深度阅读

华泰金工 | 险资偏好哪些ETF — 深度解析报告



---

一、元数据与报告概览


  • 报告标题:华泰金工 | 险资偏好哪些ETF

- 作者:林晓明、刘依苇等
  • 发布机构:华泰证券金融工程

- 发布日期:2025年5月28日
  • 核心议题:分析保险资金(简称“险资”)在ETF市场的投资偏好、最新市场动态及绝对收益ETF模拟组合表现。


核心论点:


  • 近年来,保险资金对权益类ETF的持有规模显著增加,尤其在新上市ETF前十大持有人中险资持有比例达到较高水平。

- 险资偏好投资大盘、中盘及科创/创业板指数的宽基ETF,在策略/主题ETF中青睐红利股息、低波动红利及国央企主题ETF,行业ETF倾向电子、非银、医药和电力行业。
  • 最新ETF市场数据表明,宽基ETF整体净流出,而军工、电子和非银ETF资金净流入明显。

- 近两周ETF申报及募集规模下降,绝对收益ETF模拟组合债券仓位提升,权益和黄金仓位下降,2025年以来组合累计上涨3.70%。

综上,报告旨在揭示保险资金在ETF细分市场中的战略布局与偏好,同时结合市场数据更新宏观配置动态,展现险资资产配置的结构性侧重点及未来动向。[page::0,1]

---

二、逐节深度解读



1. ETF市场热点——险资偏好ETF分析



关键论点:

  • 截至2025年一季度,险资证券投资基金余额为1.65万亿元,约占保险资金余额4.72%。

- 根据《中国保险资产管理业发展报告(2024)》数据,险资金中股票及混合型基金约占比例为3:4。
  • 保险资金对权益类ETF(含股票型和QDII ETF)持有规模增长迅猛,从2022年底的574亿元增至2024年底的2454亿元。

- 2025年新发权益类ETF前十大持有人中,险资持有比例约20%,显示明显增持意向。
  • 债券ETF中,险资占比虽下降但规模仍增长,反映险资更倾向于使用多元利率债、信用债和银行存款做固定收益配置。

- 在宽基ETF中,2024年险资主要投资于大盘、中盘及科创/创业板指数的宽基ETF,持仓规模增长显著。

支撑逻辑与数据:

  • 通过对历年持有人数据信息统计,报告揭示险资权益ETF持仓规模从2017年中仅数十亿迅速扩增至2024年底近2500亿元。

- 宽基ETF险资持仓大幅增长,尤其是中盘ETF持仓增长了47倍,科创/创业板宽基ETF持仓增长23倍,大盘ETF持仓增长4.75倍,高增长率反映险资对不同规模板块和成长性的布局差异。
  • 行业ETF险资持仓以电子、非银(非银行金融)、医药、电力设备为主,且医药生物、电力设备和国防军工行业持仓成长最为迅速。

- 策略主题ETF中,险资重点布局红利股息、低波红利和国央企主题ETF,体现险资追求稳定现金流与政策导向的考量。
  • 港股ETF险资持有规模中,科技主题ETF占比最高,红利ETF紧随其后,港股宽基排名第三。

- 图表1、2展示权益类和债券ETF险资持有规模由2017年至2024年的趋势,权益类ETF增长明显快于债券类ETF。
  • 图表3到7分别展示了险资在A股宽基、行业、主题及港股ETF各细分领域的投资规模和增速,其中电子行业持仓最大(64亿元),港股科技ETF增长显著。[page::1,2,4]


---

2. ETF市场回顾与资金流向



关键论点:

  • 2025年5月19日—22日一周,宽基ETF整体资金呈净流出态势,尤其是沪深300、中证A500、中证1000及创业板指数ETF净流出超20亿元。

- 反之,跟踪科创50指数的ETF净流入超过11亿元,显示市场对科技含量高成长公司的关注度提升。
  • 行业主题ETF中,国防军工ETF净流入最大,达到26亿元,电子、非银和计算机行业ETF流入5至10亿元,医药生物ETF净流出超50亿元,商品型黄金ETF净流出超35亿元。

- 美股ETF资金净流出,部分美股QDII ETF仍维持高溢价,表明部分产品流动性和定价改善但整体资金偏紧。
  • ETF成交活跃度方面,中证A500、7-10年政金债、沪深市公司债、深市市信用债等品种成交额居前,显示在权益及债市各领域资金轮动迹象明显。

- 融资买入方面,恒生科技ETF、纳指ETF及短融ETF资金活跃,体现投资者较强的风险偏好与套利操作。[page::0,5,6,7]

---

3. ETF发行及募集情况



关键论点:

  • 近两周共15只ETF启动认购,涵盖5只科创板宽基或主题ETF,3只诚通国企数字经济主题ETF,2只港股通ETF及2只创业板ETF。

- 新成立16只ETF,募集规模均不超过10亿元,显示近期市场对新基金需求趋于理性。
  • 新申报ETF数量下降,近两周仅4只新申报,其中多为科技主题ETF,表明市场对科技创新相关投资的持续关注。

- 新发ETF产品的主题多聚焦于科创和数字经济,反映政策导向及市场热点的结合。[page::0,8]

---

4. 绝对收益ETF模拟组合表现



组合策略与调整:

  • 绝对收益模拟组合采用动量加风险预算结合行业轮动模型的配置方法,风险预算决定大类资产基础权重,行业轮动叠加选股观点。

- 组合于2025年5月12日调仓,提升债券仓位由66.79%增加至86.91%,权益仓位由14.26%下调至8.76%,黄金仓位完全清零。
  • 权益内部剔除红利和医药板块,增加钢铁、化工、非银及计算机板块配置,反映对周期和科技板块的看好与稳健偏好平衡。

- 组合2025年年初至报告截止上涨3.70%,回测净值表现和回撤指标显示风险控制有效,收益稳健超越基准中证800指数。

关键数据:

  • 图表21展示组合自2016年5月起至2025年5月23日的净值回测,红线(组合净值)表现稳健上升,明显优于蓝线的中证800。

- 图表23的持仓权重数据进一步验证调仓策略的具体资产配置调整力度。

整体表明,通过动态调仓,模拟组合实现了绝对收益目标,同时规避了权益及黄金市场可能出现的波动风险。[page::9,10]

---

三、图表深度解读



图表1(权益ETF险资持有情况,2017-2024):


  • 描述:展示前十大持有人中保险公司的权益类ETF持有规模和占比。

- 解读:险资持有规模由2017年中期的70多亿元攀升至2024年底约2454亿元,持有比例最高曾达20%左右,反映险资对权益类ETF信心逐步增强,并快速扩充投资份额。
  • 联系文本:证明报告章节中指出险资权益类ETF大幅增长的核心数据支撑。[page::1]


图表2(债券ETF险资持有情况):


  • 描述:类似权益ETF图表,但为债券ETF。

- 解读:持有规模增长到112亿元,持有比例呈下降趋势(自2019年6月起跌至低位),说明险资固收配置倾向多样化,减少通过债券ETF单一渠道。
  • 联系文本:印证险资更偏好使用多债种工具配置固收资产的观点。[page::1]


图表3(A股宽基ETF险资投资规模分板块):


  • 描述:2024年险资在大盘、中盘、科创/创业板、小盘宽基、综合指数和沪港深宽基等细分的持仓规模。

- 解读:大盘宽基为主力,约750亿元,中盘和科创/创业板增长迅猛,险资在中盘和创业板配置显示成长导向和稳健配置的兼顾。
  • 联系文本:与文中险资宽基ETF投资布局策略高度契合。[page::2]


图表4(A股行业ETF险资投资规模):


  • 描述:2024年险资持仓规模最大的十一个A股行业ETF板块。

- 解读:电子(64亿)、非银金融和医药均在30亿元及以上,其他如电力设备、食品饮料、银行、计算机、国防军工等均有上亿元规模,反映险资重视科技、金融与成长潜力板块。
  • 联系文本:支撑行业ETF投资偏好的论点,体现险资行业配置重点[page::2]


图表6(主题ETF险资投资规模):


  • 描述:红利ETF、低波红利ETF及国央企ETF的持仓情况。

- 解读:近年来险资在红利ETF和低波红利ETF的规模快速增长,国央企ETF也稳步上升,体现险资青睐政策性明显、收益稳定的主题型产品。
  • 联系文本:呼应策略/主题ETF偏好分析部分,反映险资风险偏好与收益稳定性的取舍。[page::4]


图表7(港股ETF险资投资规模):


  • 描述:TMT(科技、媒体、电信)、红利股息、港股宽基、医药、金融地产、消费等主题的持仓情况。

- 解读:港股科技(TMT)持仓规模显著,远超其他主题,红利股息ETF次之,说明险资看好国际市场中的科技成长和稳定收益资产。
  • 联系文本:体现险资国际资产配置偏好,特别对港股科技细分主题的布局。[page::4]


图表13(近一周ETF成交额前十):


  • 显示中证A500、7-10年政金债等ETF成交额领先,表明投资者短期流动性集中在中证A500等代表中盘股的宽基ETF及稳健债券品种。


图表16(融资买入额前十ETF):


  • 恒生科技、纳指等科技方向ETF融资买入金额最高,反映资金对科技主题持续热衷和短期杠杆配置趋势。


图表21(绝对收益ETF模拟组合净值表现):


  • 模拟组合净值曲线持续稳定上行,波动和回撤明显少于中证800指数,体现了优良的风险控制和绝对收益实现能力的重要证据。


---

四、估值分析



本报告主要聚焦险资ETF偏好及市场资金动态,未提供个别公司或ETF的估值模型分析,如DCF或PE等。报告通过对险资持仓和资金流向的大数据统计,和绝对收益组合的回测分析,为投资者描绘险资偏好和市场趋势,并结合风险预算和动量模型指导资产配置。

---

五、风险因素评估



报告中明确提示:
  • 本报告不构成具体基金或个股投资建议,主要为策略和配置分析。

- 需关注相关指数编制机构及基金官方披露的信息,避免盲目跟投或解读失误。
  • 投资者应警惕指数调整、基金管理变动及市场波动带来的不确定性。

- 绝对收益模拟组合虽表现平稳,但仍涉及市场风险,调仓周期变化及模型假设可能带来误差。

总体风险提示客观审慎,充分强调了本报告的策略性质与数据依赖限制。[page::10]

---

六、批判性视角与细微差别


  • 报告中险资持仓规模数据仅基于前十大持有人披露,存在实际持仓未完全透明的可能,尤其是中小险资或基金可能未被完整覆盖。

- 宽基ETF以及行业ETF的险资偏好数据增长强劲,但未详细提及险资内部不同险种(寿险、财险等)或不同理财产品的具体偏差。
  • 对于债券ETF险资占比下降的解释聚焦于其他固收工具,但未进一步解析结构原因(如利率变化、监管政策或流动性影响)。

- 新发ETF募集规模下降,报告未深入分析其背后市场环境及投资者风险偏好变化,可能忽视了市场对新产品的认购信心变化。
  • 绝对收益模拟组合强调动态风险预算模型和行业轮动,但未充分讨论模型局限性和历史环境依赖性。

- 报告对港股科技ETF的偏好给予积极描述,但未讨论科技板块波动性及国际市场风险的潜在冲击。
  • 报告整体较为积极,不过未提及宏观经济潜在不利因素如政策变动、全球经济波动风险对险资配置的影响。


虽然数据详实、逻辑紧密,仍需投资者结合多因素进行审慎判断。[page::1,10]

---

七、结论性综合



本报告从保险资金视角切入,通过对ETF市场持仓结构、资金流向、新产品发行和绝对收益模拟组合表现的多维数据分析,勾勒出险资在ETF配置上的偏好特征及最新动向。综合来看:
  • 险资明显加大权益类ETF配置,特别在大盘、中盘及科创/创业板宽基ETF中大幅增持,实现均衡成长与稳定收益。

- 行业板块中,电子、非银金融和医药等领域是险资重点布局对象,突显科技与医药健康领域的长期价值。
  • 策略主题ETF和港股ETF方面,险资关注红利低波和国央企主题,以及港股科技和红利ETF。

- ETF市场上,资金呈现结构性分化,宽基ETF净流出而科技、军工等主题ETF资金流入强劲,客户交易活跃度分布不均。
  • 新发ETF数量和规模呈下降趋势,科技主题仍是重点创新方向。

- 绝对收益ETF模拟组合采用动量与风险预算结合的资产配置策略,有效控制风险,保持稳健回报,截至2025年5月实现3.70%的年度回报。
  • 报告对风险有正面提示,提醒投资者关注信息透明度和市场动态。


综合来看,保险资金不仅持续加码权益类ETF,且投资策略逐渐多样化与细化,体现对中国资本市场长期成长性的信心与对风险管理的重视。投资者若能关注险资持仓动向及ETF细分资金流向,或可把握潜在的结构性投资机会。

---

参考图表汇总


  • 权益类ETF险资持仓规模显著提升趋势图(图表1)

- 债券ETF险资持仓规模及占比变化(图表2)
  • 宽基ETF细分板块险资投资(大盘、中盘、科创等)(图表3)

- A股行业ETF险资配置重点(电子、医药、电力等)(图表4)
  • 主题与港股ETF险资持仓细节(图表6,图表7)

- ETF成交活跃度与资金流向排名及融资情况(图表13、16)
  • 绝对收益ETF模拟组合回测净值及持仓权重(图表21、23)




















---

本报告全面揭示2025年险资ETF配置趋势及最新市场数据,潜在为投资管理者把握险资投资轨迹、调整自身策略提供有价值智能参考依据。[page::0~11]

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