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大金工】北交所IPO提速,打新市场参与度上升— 打新市场跟踪月报20250901
创建于 更新于
摘要
2025年8月A股新股发行规模整体收缩,但北交所IPO提速明显,募集资金接近去年全年水平,新股上市首日涨幅中枢持续攀升,达到320.21%。参与网下询价账户数量上升,主板与双创板块均表现活跃。测算显示,不同账户规模和板块的打新收益率稳定,基金及机构打新参与度和收益表现较好,部分基金和机构打新收益率表现突出。本报告涵盖新股发行、打新收益测算、基金及机构参与表现及风险提示 [page::0][page::1][page::2][page::3][page::4][page::5][page::6][page::7][page::8][page::9][page::10]
速读内容
新股发行总体概况及北交所IPO提速 [page::1][page::2]

- 2025年8月共8只新股上市,募资40.93亿元,同比及环比均明显下跌,但北交所上市5只新股,呈现明显提速趋势。
- 2025年以来,北交所新股已达12只,募资39.98亿元,发行规模接近2024全年水平。
- 北交所新股上市首日平均涨幅达320.21%,较2024年提升102.5个百分点,涨幅中枢持续抬升。


询价账户数量及网下申购数据分析 [page::3][page::4]

- 8月主板新股网下询价账户8756家,报价入围率97.12%,中签率A类0.12‰,C类0.12‰。
- 双创板块(创业板+科创板)问价账户7177家,报价入围率97.26%,中签率分别为A类0.25‰,C类0.24‰。
- 网下申购上限、投资者获配家数及中签率指标展示不同板块动态趋势。


打新收益测算:不同账户规模和板块收益情况 [page::5][page::6][page::7]
| 板块 | 账户规模 | 8月A类收益率(%) | 8月C类收益率(%) | 2025累计A类(%) | 2025累计C类(%) |
|-------|----------|------------|------------|------------|------------|
| 主板 | 5亿 | 0.014 | 0.013 | 1.134 | 1.035 |
| 创业板| 5亿 | 0.066 | 0.064 | - | - |
- A类5亿元账户2025年累计打新收益约1.134%,C类账户累计1.035%。
- 顶格申购满额情况下,8月A类账户主板打满收益约6.8万元,创业板33.2万元,具有较高收益潜力。


基金产品和机构打新参与及收益表现 [page::7][page::8][page::9][page::10]
- 2025年8月,基金产品中参与度≥90%、报价入围率≥85%、规模2-5亿的基金中,估算打新收益最高近36万元,收益率约0.15%。
- 机构方面,2025年8月华夏、广发、富国基金等打新收益领先,参与度与报价入围率大多达100%。
- 2025年以来,有23家公募持牌机构打新参与度≥80%,报价入围率≥90%,实现较高累计打新收益。
| 机构简称 | 参与度 | 报价入围率 | 估算收益(亿元) |
|----------|--------|------------|------------|
| 易方达基金 | 81.6% | 95.5% | 6.35 |
| 华夏基金 | 98.0% | 94.2% | 6.23 |
| 广发基金 | 85.7% | 93.7% | 5.51 |
| 招商基金 | 88.8% | 100.0% | 4.84 |
| 工银瑞信基金| 91.8% | 100.0% | 4.25 |

风险提示 [page::0][page::10]
- 测算模型参数存在主观假设,不同参数可能影响结果。
- 历史数据未必重复验证,投资需注意风险自担。
深度阅读
【光大金工】北交所IPO提速,打新市场参与度上升—打新市场跟踪月报20250901 详尽分析报告
---
一、元数据与概览
- 报告标题: 北交所IPO提速,打新市场参与度上升—打新市场跟踪月报20250901
- 发布机构: 光大证券金融工程研究团队
- 发布日期: 2025年9月1日
- 分析师: 祁嫣然(执业证书S0930521070001)、陈颖(执业证书S0930524070015)
- 主题: 聚焦2025年8月沪深市场新股发行情况,重点分析北交所IPO节奏提速及各板块打新市场表现、打新收益测算,以及基金和机构的打新表现。
- 核心论点:
- 2025年8月沪深两市新股发行规模收缩,但北交所IPO节奏显著提速,新股募集资金规模及数量均显示活跃态势。
- 北交所新股上市首日涨幅创历史高点,显示市场对北交所股票的热情持续攀升。
- 参与网下发行的投资者数量和报价入围率提升,显示打新市场参与度增加。
- 各类账户测算打新收益尚处于较低水平,但累计收益稳步提升。
- 部分基金和机构打新表现突出,参与度和收益率均较优。
- 声 明: 本报告信息仅限光大证券专业投资者客户使用,不构成投资建议,基于历史数据测算,存在主观假设风险。[page::0]
---
二、逐节深度解读
1. 新股发行概况
1.1 沪深两市新股发行规模收缩,北交所IPO提速
- 发行数据概述:
2025年8月,沪深两市共8只新股上市(主板1只,创业板2只,北交所5只,科创板0只),合计募集资金40.93亿元,环比下降83.06%。其中参与网下发行的新股有3只(主板1只,创业板2只),募集25.63亿元,环比下降88.89%。
2025年以来,累计共有65只新股上市(主板22只,创业板24只,科创板7只,北交所12只),共募集资金643.35亿元,网下发行累计47只,募集571.04亿元。
- 北交所提速明显:
2025年有12只北交所新股上市,募资近40亿元,已接近2024年全年规模,显示IPO节奏明显加快。
- 表1与图1-4解读:
- 表1数据详示了不同板块的新股数量及募集资金,主板今年累计募资最高(约381.95亿元)。
- 图1和图2体现出各月新股发行数量的波动,2025年3月明显高峰,8月北交所新股占较大比例。
- 图3和图4显示发行规模从2025年7月的241.64亿元锐减至8月的40.93亿元,主板和创业板占比下降,北交所占比显著提升。
- 说明整体市场发行规模收缩,但北交所新股发行规模保持活跃。
- 表2新股明细:
8月主板天富龙,发行市价23.6元,募集9.44亿元;创业板汉桑科技、广东建科表现优异,分别首日涨幅186.72%、418.45%。
- 结论: 尽管整体新股发行规模收缩,北交所IPO的数量和募资金额呈明显增长趋势,表明政策和市场利好推动该板块快速发展。[page::1,2]
1.2 询价账户数量上升
- 8月主板仅1只新股采用网下打新,首日平均涨幅140.68%,报价入围率97.12%,参与账户8756家,环比提升。
- 双创板(创业板+科创板)2只新股首日涨幅302.58%,报价入围率97.26%,参与账户7177家,涨幅显著提升,无破发。
- 网下投资者中签率极低,A类和C类投资者多个板块均在0.12‰ - 0.25‰之间,显示打新过程“千人一签”现象特点非常明显。
- 图7显示主板询价账户呈上升趋势,8月达到8756家,为近年高位,积极性增强。图8显示报价入围率保持较高水平,约97%。
- 网下申购上限(图9)在主板维持3亿元左右,创业板略低,反映投资者资金配置能力和打新额度保持稳定。
- 初步结论:询价账户数量上涨且报价入围率高,说明投资者对打新机会的兴趣大幅增强,市场活跃度持续提升。[page::3,4]
---
2. 打新收益测算
2.1 各板块当月打新收益测算
- 测算方法依据账户申购上限、中签率及上市首日收益率,考虑不同板块首日价格表现和市场环境差异。
- 2025年8月,5亿元规模账户打新收益率:
- 主板A类约0.014%,C类0.013%。
- 创业板A类0.066%,C类0.064%。
- 科创板8月无网下打新样本,收益率为0。
- 累计来看,创板收益率持续优于主板,显示成长板块的打新溢价更明显。
- 表5-7展示不同账户规模下的收益率和对应万元收益,更多资金规模带来边际递减收益,例如账户越大,打新收益率下降明显。扣除打新额度限制,收益率趋于下降。
- 结论:打新收益率总体处于较低水平,但仍具有较强吸引力,尤其是中小规模账户和创业板、新兴板块的收益明显更优。[page::4,5]
2.2 各类账户逐月打新收益率测算
- 2025年8月,5亿规模账户平均打新收益率约为0.08%(A类),累计收益超过1.1%。
- 表8与表9展示了2024年9月至2025年8月的逐月收益率,揭示打新收益呈波动下降趋势,最高峰出现在2024年10月,随后整体回落。
- 账户规模越大,收益率下降越明显,因整体申购额度有限。
- 说明打新市场逐渐趋于理性,超额收益有所削弱,反映市场对打新的普遍参与度提升。
- 结论:打新收益率随时间逐渐稳定,且对不同账户规模敏感,警示投资者合理调整资产规模参与打新。[page::6]
2.3 各类账户逐月打满收益测算
- 满额申购满签情况下,2025年8月A类账户主板最高打满收益为约6.8万元,创业板33.2万元;C类账户相应略低。
- 图15、16分别展示A、C类投资者在不同板块打满收益的趋势,创业板收益持续领先主板和科创板。
- 2025年7月主板打满收益表现突出,单月峰值突破150万元,显示特定时点个股表现抢眼。
- 结论:打满收益强调打新配售规则和涨跌幅限制,投资效益较账户收益更直观,创业板依旧最具吸引力,投资者应根据账户类别和市场板块优化打新布局。[page::7]
---
3. 基金产品打新表现
- 基金产品打新参与度和报价入围率均高,部分中小规模基金(2-5亿元)打新收益率较高,估算收益率超过0.15%,月度收益约30万元。
- 表10列举2025年8月打新收益排名前20的基金,均参与全部新股打新,报价入围率达100%。
- 代表基金覆盖多种策略类别,包括指数增强(招商中证500)、主题基金(工银美丽城镇)、产业升级等,显示多样化基金积极布局打新,提升收益表现。
- 结论:基金作为活跃的打新主体,凭借规模和专业投资能力在打新中获得稳定收益,体现机构对打新市场的认可与深度参与。[page::7,8]
4. 机构打新表现
- 公募基金公司及证券资产管理公募产品参与度高,部分机构如华夏基金、广发基金、富国基金8月打新收益突出,估算收益分别达到0.5亿元左右。
- 表11、12展示8月及2025年累计打新收益前20机构,参与度普遍超过80%,报价入围率超过90%,反映机构专业打新能力和资源优势。
- 其中,易方达基金年度累计打新收益最高,超6亿元,显示头部机构优势明显。
- 表13列出高参与度且高入围率的公募机构TOP10,强调机构对打新机会的重视程度。
- 结论:机构通过专业管理和规模优势,在打新市场中占据领先地位,为投资者带来相对稳健的新增收益,同时推动市场活跃度提升。[page::8,9,10]
---
5. 风险提示
- 报告强调打新测算模型存在主观假设,不同参数可能导致结果差异。
- 由于基于历史数据,过去表现不确保未来情况重复发生。
- 投资者应理性看待打新收益,注意相关市场和政策变动风险。
- 报告为信息分享,不构成投资建议。
- 结论:风险提示提醒投资者谨慎操作,充分认识打新市场的波动及潜在不确定性。 [page::0,10]
---
三、图表深度解读
关键图表解读
- 图1-2(新股发行数量与参与网下发行数量):
2025年3月为发行峰值,8月发行量明显回落。北交所2025年8月发行5只,成为最大贡献板块。图形颜色明确区分不同板块,展示板块结构变化。
- 图3-4(发行规模):
7月发行规模飙升至241亿,8月骤降至40亿,体现市场资金节奏调整。主板金额占比最大;网下发行规模图也反映出融资资金断崖式下滑趋势。
- 图5(北交所新股规模与数量):
北交所自2025年起IPO数量逐月回升,募资规模保持增长趋势,重申该市场活力充沛。
- 图6(北交所新股首日平均涨幅):
自2024年9月起,首日涨幅显著跃升,2025年平均涨幅达320%,涨幅中枢持续走高,反映市场对北交所股票的认可度增强。
- 图7-9(询价家数、报价入围率、申购上限):
主板询价家数攀升至8756家,报价入围率稳定逼近98%,申购上限维持在2.5-3亿,整体呈现活跃且受欢迎的市场特征。
- 图10(新股首日涨跌幅):
显示主板和创业板涨幅波动较大,尤其2024年10月主板涨幅极高。8月创业板涨幅高达302%,体现部分新股表现抢眼。
- 图11-14(网下投资者获配家数及中签率):
A类投资者获配数量整体呈缓慢上升趋势,中签率维持低位,科创板中签率稍高,反映市场打新竞争激烈。
- 图15-16(打满收益):
A类与C类投资者均显示创业板打满收益明显高于主板和科创板,2025年7月主板最高收益峰值突出,显示打新收益受市场热点影响深远。[page::1-7]
---
四、估值分析
本报告侧重于市场发行情况及打新收益分析,未涉及传统的企业估值模型如DCF或市盈率估值。因此,“估值分析”主要体现在对打新收益率的测算模型及基金、机构收益的估算。
- 打新收益测算方法:
依据账户规模、申购上限、中签率和首日收益率计算单账户打新收益。
采用上市首日成交均价相对发行价涨跌幅作为收益率衡量。
采用动态历史开板股收益均值对未开板股票进行替代估算。
- 基金及机构估算收益:
结合基金最新规模、实际参与新股数量及中签情况,估算对应基金或机构整体打新收益水平。
- 模型假设明确,结果具备参考价值,但仍依赖于参数的准确性与历史数据的稳定性。[page::4,5,7,8]
---
五、风险因素评估
- 模型风险: 参数主观假设可能导致收益测算偏差。
- 历史数据局限: 历史表现不保证未来重现,市场环境变动可能引发收益差异。
- 市场风险: 打新市场受政策调控、市场情绪波动影响较大。
- 流动性风险: 打新首日虽有高涨幅,但后续股价存在波动风险,资金回收可能受阻。
- 投资者风险承受能力差异大,需谨慎参与。[page::0,10]
---
六、批判性视角与细微差别
- 报告数据详实,但对北交所高涨幅的持续性缺乏深入讨论,未充分提醒短期内可能的估值泡沫风险。
- 打新收益模型参数依赖历史及假设,实际中签率极低、申购额度限制可能使得投资者“理想收益”难以实现。
- 未给出各风险因素的概率机制和缓释措施,投资者需基于自身风险承受能力谨慎分析。
- 机构及基金收益统计优于散户,提示需关注投资门槛及资源不均问题。
- 报告整体客观,逻辑清晰,但对未来宏观政策与市场变化的敏感性分析较少。
- 建议进一步结合二级市场上市后表现,深化市场长期投资价值分析。
---
七、结论性综合
本报告通过详尽的数据统计与分析,揭示了2025年8月A股新股发行的整体低迷与北交所节奏显著加快的双重现象。数据反映北交所新股数量与募集金额明显上升,上市首日涨幅创历史新高,打新市场热度持续攀升。
投资者参与积极,询价账户数量攀升至近年高点,报价入围率维持在较高水平,申购规模稳定,表现出强烈的打新需求。然中签率极低,打新收益因账户规模不同呈现收益递减趋势,整体收益率虽不高但波动较大,创业板打新收益优于主板与科创板。
基金产品和机构打新表现尤为亮眼,部分公募基金和券商资产管理公司实现了较为稳健且丰厚的打新收益,彰显打新作为传统投资之外的有效收益补充手段的价值。
报告所依赖的历史数据及模型测算提供了较为准确的市场客观现状描述,但同时提示了模型主观假设及历史数据局限的风险。投资者应基于自身风险承受能力,合理评估打新收益与潜在风险,谨慎参与。
总体来看,北交所作为新兴市场板块的快速成长,拉动了整体新股市场活力,是2025年资本市场的显著亮点。打新市场参与度上升折射出投资者对市场活跃机会的追逐,但低中签率和收益回归理性提醒市场投资需审慎。报告完整、数据详实,结构清晰,为专业投资者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视角和实用分析工具。[page::0-10]
---
备注
为方便互动,部分图表均已明确标识并附带路径,建议结合图像进一步直观理解。
---
版权声明
本报告内容归光大证券所有,限光大证券专业客户使用,不构成投资建议,引用需注明出处。
---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