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动产品规模下行,宽基指数资金流出
创建于 更新于
摘要
2025年一季度被动产品整体规模首次出现单季度下滑,规模由5.14万亿降至略低水平。股票ETF资金流出现大幅流出,导致股票ETF规模增长仅0.3%,其中宽基产品规模下降5.6%至21041亿元,占比回落至57.5%。债券ETF和商品ETF(黄金)分别实现较高规模增长。头部基金公司管理规模有所回落,产品集中度持续下降,新发被动权益产品数量和发行规模创近7年新高,主要集中于科创综指和中证A500指数产品。资金流方面,行业主题、跨境及Smart Beta产品获得资金净流入,宽基资金流出明显 [page::0][page::1][page::3][page::6][page::8][page::9][page::11][page::14][page::16]。
速读内容
被动产品规模及结构变化 [page::0][page::1][page::3]

- 2025年一季度被动产品总规模5.14万亿元,同比首次出现-1.0%下滑。
- 股票ETF整体规模微增0.3%,债券ETF增长21.2%,商品ETF(以黄金为主)增长39.9%。
- LOF及场外指数基金规模下降8.2%,货币型ETF下降6.1%。
- 权益产品中,宽基规模下跌5.6%至21041亿元,占比滑落至57.5%;跨境产品增长16.4%,占比提升至16.2%。
- 科技和制造主题规模分别增长1.3ppt和1.4ppt,制造主题规模增长14.8%。
- 黄金指数产品规模增长明显,SGE黄金9999指数规模增加289亿元。
产品集中度与竞争格局 [page::8][page::9][page::10][page::11]


- 头部基金公司(华夏、易方达、华泰柏瑞)被动非货产品规模有所回落,前十管理规模差距收窄。
- 产品集中度继续下降,行业CR5降至47.9%,产品CR10降至28.0%,竞争主要来自新发产品扩容及尾部市占上升。
- 头部非货币ETF多为宽基产品,LOF及场外产品多为债券指数基金,白酒基金LOF规模明显回落。
权益产品新发及资金流情况 [page::11][page::12][page::13][page::14][page::15][page::16]


- 2025年一季度被动权益产品发行99只,发行规模709亿元,创新高,平均发行规模7.16亿元。
- 新发产品主攻宽基,如科创综指和中证A500,募集规模多数超过15亿元。
- 股票ETF资金流出现大幅流出,尤其宽基指数流出明显;行业主题、跨境及Smart Beta产品资金净流入领先。
- 主要资金流入产品包括机器人ETF、人工智能ETF、港股通互联网ETF等,一季度资金净流入居前。
头部基金及指数资金规模与变动 [page::6][page::8][page::14][page::16]
| 指标 | 数值 |
|----------|------------|
| 沪深300 ETF规模 | 9454亿元 |
| 중证A500 ETF规模 | 2440亿元 |
| 科创综指ETF发行规模 | 多只超20亿元 |
| 跨境产品占比 | 16.2% |
| 宽基产品资金流出 | 明显 |
- 沪深300指数相关ETF规模仍遥遥领先,但较上一季度规模下降5.3%。
- 科创综指ETF和中证A500相关ETF发行规模领跑新发品种。
- 跨境类产品增长活跃,规模接近历史高位。
- 资金流结构显示机构增配科技、制造、黄金和跨境相关资产。
深度阅读
中金公司研究报告分析报告:被动产品规模下行,宽基指数资金流出
---
一、元数据与报告概览
- 报告标题:《解读公募定期报告(65):被动产品规模下行,宽基指数资金流出 被动基金2025年一季报》
- 作者及机构:
- 作者:胡骥聪、王浩霖、刘均伟(均为中金公司分析员)
- 发布机构:中国国际金融股份有限公司(中金公司)
- 发布日期:2025年4月24日
- 研究主题:公募基金被动投资领域,重点分析2025年第一季度被动基金(如ETF、LOF、场外指数基金等)规模变动、结构调整、资金流向及竞争格局变化。
- 核心论点:
- 2025年一季度被动产品整体规模出现自两年来首次单季度下滑,规模增速为-1.0%。
- 宽基指数型产品规模下行且资金流出明显,跨境指数、行业主题及债券型ETF表现较为活跃,尤其债券型ETF与黄金商品ETF规模大幅增长。
- 竞争格局显示头部管理人规模有所回落,但整体行业产品集中度继续下降,市场竞争激烈。
- 权益被动产品发行数量与规模创历史新高,创新指数产品受关注。
- 目的:报告旨在全面剖析当前被动基金市场的规模动态、结构变动、资金流趋势及行业竞争态势,为投资者和市场参与方提供决策参考。[page::0,1,8,11,14]
---
二、逐节深度解读
2.1 规模及竞争格局
规模上行趋势暂缓
- 截至2025年3月末,公募被动产品规模为5.14万亿元,同比持续增长趋势被暂时打断,季度同比增长率为负值(-1.0%)。
- 产品结构方面:
- 股票ETF规模增速疲软,仅微增0.3%,主要因资金流出现净流出。
- 债券型ETF维持强劲增长,季度增幅达21.2%,连续4个季度维持20%以上增速。
- 商品型ETF(主要是黄金ETFs)受益于黄金行情,季度大幅上涨39.9%。
- LOF和场外指数基金规模下降8.2%,货币型ETF规模降低6.1%。
- 这表明被动基金领域内部结构调整明显,投资者对安全资产的配置意愿加强,而传统股票宽基产品出现资金撤离和规模萎缩。[page::0,1]
股票产品主导市场,但结构分化明显
- 股票型产品数量达到1,438只,占被动产品整体79.5%,其中ETF股票产品数达1,016只。
- ETF股票产品规模约3.32万亿元,占ETF总规模87.6%。
- LOF和场外指数基金中债券产品占比高达75%,股票类具占25%,显示债券基金更多采取LOF/场外形式。
- 规模结构饼图及折线图显示,股票类型仍是被动基金主体,但宽基比例下降,行业主题、跨境及Smart Beta产品份额扩张。[page::2]
细分品类动态与热门行业主题
- 宽基类产品规模下降5.6%,降至21041亿元,占权益产品比重57.5%。
- Smart Beta产品和行业主题基金规模分别上升8.4%、6.6%。
- 跨境类产品规模增长最快,增幅16.4%,规模近6000亿元,占比达16.2%,接近历史高点。
- 行业主题基金中,制造和科技板块规模和占比均明显提升,制造板块季度增长达14.8%。
- 消费主题则呈现规模回落2.2%,达到991亿元。
- 该变化反映投资偏好从宽基转向主题及海外配置,产业升级和科技创新热度上升。[page::3,4,5]
头部产品与跟踪指数表现
- 沪深300指数依然为最大规模宽基指数,跟踪总规模9454亿元,但较上季度缩减5.3%。
- 中证A500指数紧随其后,规模2440亿元,同比下降5.9%,但产品数量反而增加。
- 其他重要指数如科创50、上证50、中证500等均出现不同幅度规模退潮。
- 跨境主题以纳斯达克100和港股互联网为代表,展现较强资金支持。
- 头部ETF产品绝大多数跟踪宽基指数,尤其集中于沪深300系列产品,产品规模前十集中度较高。
- LOF及场外指数基金则主要以债券型产品为主,白酒LOF规模领先但出现明显回落。
- 黄金指数产品表现突出,SGE黄金9999指数领先,规模增长289亿元,反映资金避险需求增强。[page::6,7,8]
2.2 竞争格局与管理人排名
- 头部管理人(华夏、易方达、华泰柏瑞基金)位列规模前三,其整体被动非货币产品管理规模虽仍位居前列,但均出现不同程度回落。
- 第六至十名基金管理人逆势规模增长,竞争格局略显多元化。
- ETF产品管理规模结构较为稳定,富国基金与工银瑞信基金的市场排名提升明显。
- 公司层面与产品层面的集中度指标(CR5、CR10)均显示集中度下降趋势,CR5降至47.9%,CR10约28%,主要由于持续大量新产品涌现,尾部市场扩张。
- 报告指出,虽短期集中度回落,长期头部区域竞争格局稳定,未来中部机构间竞争激烈。
- 此现象反映行业正在进入成熟期,头部机构仍保持主导地位,但中小机构扩展空间加大。[page::9,10,11]
2.3 新发产品及发行热度
- 2025年第一季度被动权益产品发行数量飙升至99只,创历史新高。
- 总发行规模达709亿元,为近7年最高值。
- 平均发行规模7.16亿元,略高于历史中位数。
- 天弘、华夏和汇添富基金新发权益被动产品募集规模领先,均超35亿元。
- 宽基类仍为新发重点,中国香港、科技主题及基本面主题产品同样受青睐。
- 重点新发产品多跟踪科创综指ETF和中证A500指数,单只产品发行规模均高于15亿元,体现市场对科创及中证A500的持续关注。
- 发行活跃度和资金支持扩张释放行业创新信号。[page::11,12,13,14]
2.4 ETF资金流动态
- 2025年一季度股票型ETF资金流转呈现显著逆转,2月份出现大幅资金流出,打破了过去多年的资金净流入趋势。
- 债券型ETF资金持续大量流入,保持过去两年高增速势头。
- 商品型ETF资金流入稳定,主要受益于黄金价格上涨。
- 分拆数据表明:尽管新发股票ETF带来资金流入,存量产品资金流出规模较大,抵消了新增资金效应,导致整体股票型ETF规模增长停滞。
- 宽基指数因资金净流出规模明显,成为资金流失的重灾区,其中超大盘、MSCI中国A股指数等虽资金流出,但金额相对较小。
- 行业主题ETF中的机器人、科技AI及证券公司主题表现资金净流入强劲。
- 跨境产品以纳斯达克100、HKC互联网等指数为资金净流入领头羊。
- Smart Beta板块中自由现金流及红利指数资金流持续流入。
- 数据显示资金流动趋势具备高度结构性和主题导向性,科技、创新主题受追捧明显。[page::14,15,16]
---
三、图表深度解析
图表1-3:被动产品规模整体趋势及类别结构
- 图1显示2013年至2025年3月被动产品规模快速增长,由千亿级规模攀升至5.14万亿。
- 近两年中债券ETF和商品ETF(黄金为代表)增长尤为显著,股票ETF增速放缓。
- 图2-3两张饼图分别反映数量及规模层面股票产品占绝对主导,ETF中股票产品占比93%,LOF/场外股票产品占41%,债券和商品产品比例较小。
图表4-8:不同细分权益指数规模变动及占比
- 宽基产品规模在过去曾一度超过60%占比,但最新数据图4显示降至57.5%,表明权重略有回落,行业主题、跨境、Smart Beta份额上升。
- 图5-6反映制造及科技主题规模和占比持续攀升,制造板块季度增长高达14.8%,科技主题占比升至6%。
- 图7-8按行业主题进一步细分,科技、制造以增速和规模领先。
图表9-11:头部ETF和LOF产品及规模增量
- 图9呈现顶尖非货币ETF产品规模榜单,沪深300 ETF系列稳居首位,单只产品规模最高超4000亿元。
- 图10显示LOF规模头部产品以白酒及债券类为主,反映票面资金集中于债券及主题白酒领域。
- 图11规模增长榜中,港股通互联网ETF、黄金ETF、长债相关ETF规模增长显著,显示资金活跃于跨境科技及稳健资产领域。
图表12-13:跟踪指数分析
- 跟踪规模增量前十指数中,SGE黄金9999指数远超其他指数,规模增长约300亿元。
- 港股通技术及机器人主题等科技主题指数也名列前茅,反应主题多元化和高成长需求。
- 最大跟踪规模指数除黄金外均为宽基指数,其中沪深300规模最大,但规模和收益均出现负增长,反映资金流出的现状。
图表14-17:管理人规模及集中度变化
- 管理人排名大体固定,但规模竞争激烈,华夏基金、易方达基金、华泰柏瑞基金稳居前三。
- 管理人被动非货币产品规模整体趋向回落,行业集中度CR5和CR10均处下滑趋势,说明市场分散化、竞争加剧。
- 集中度从业绩、管理能力等层面体现头部企业优势,尾部竞争机构数量增加使集中度指标短期受抑。
- 长期来看,报告认为头部区域格局稳定。
图表18-22:新发产品发行统计
- 被动权益产品发行数量和规模历史新高,体现基金公司积极布局被动市场。
- 新发产品主要集中在宽基、科研主题及中国香港市场相关产品。
- 头部新发基金(以规模衡量)紧盯科创综指、中证A500指数,单只发行规模约19-20亿元。
- 性质与职业操守查看分布图显示发行公司主要是头部管理人,但规模分布较为分散。
图表23-26:资金流向分析
- 整体股票型基金资金出现明显净流出,债券型、商品型资金流入明显。
- 存续产品资金流失幅度大,抵消新发产品带来的资金注入。
- 资金流入指数多为科技(机器人、人工智能)、港股通科技、证券公司和自由现金流相关Smart Beta指数。
- 宽基指数资金净流出集中在超大盘、MSCI中国A股等指数。
---
四、估值分析
该报告属于行业研究和规模流向报告,未直接涉及具体公司估值、现金流折现(DCF)或市场倍数法等估值模型,故无单独估值分析部分。
---
五、风险因素评估
报告未明确列出详细的风险条款,但交易层面隐含以下潜在风险:
- 被动产品资金流动性风险,尤其宽基指数资金流出可能影响市场稳定。
- 行业内竞争加剧,产品多元化但市场分割加重,中小机构发展不确定性。
- 宏观经济及金融市场波动影响被动基金资产配置表现。
- 主题型产品受行业景气度影响大,如科技、制造主题若遇行业波动可能引发基金规模调整。
- 股市行情变动影响跟踪指数收益,造成投资者赎回风险。
报告虽指出集中度未来可能上升,但目前竞争激烈,显示行业发展仍伴随不确定性。
---
六、批判性视角与细微差别
- 报告整体基调客观,全方位数据支持,结构清晰。但报告偏重于市场规模和资金流统计,缺少对投资者行为变迁的深层解析。
- 资金流分析较强调数量和结构,缺乏对资金来源、资金性质(机构 vs 个人)、产品获利能力和费用调研的深入。
- 对于宽基指数资金流出,报告未深入探讨其背后的宏观经济或市场心理因素,例如经济增速放缓、风险偏好变化等可能驱动资金迁移的根本原因。
- 头部管理人规模回落未详述是否与产品绩效表现或品牌影响力变化相关,缺乏管理人策略调整的解读。
- 竞争激烈背景下,对未来潜在并购、合作、行业整合或监管变化预判偏弱。
- 新发产品火爆显示市场热情,但对部分产品成败率的风险忽略,未提及尾部产品可能带来的市场碎片化隐患。
---
七、结论性综合
中金公司2025年第一季度被动基金市场研究显示,被动产品整体规模首次明显回调,季度规模增速-1.0%,形成阶段性的增长暂停。宽基股票指数基金规模下滑5.6%,资金流出明显,反映出市场对传统宽基产品预期调整。与之相对,债券型ETF和黄金商品型ETF表现亮眼,规模快速增长(债券ETF增21.2%,黄金ETF近40%),显示投资者风险偏好趋向多元且较稳健资产。
跨境类被动产品获得较快增长,规模接近历史峰值,说明国际资产配置需求增强。行业主题产品表现积极,科技与制造主题增长最为显著,资金流向也显示市场对创新和产业升级领域的高度关注。报告显示被动资金流呈现明显的结构性特征,资金在各细分行业与类别间迁移频繁。
市场竞争格局方面,头部管理公司的集中度虽略有下降,行业集中度指标持续回落,体现中小机构通过发行大量新产品扩张市场份额,但头部机构的绝对影响力仍然稳固。被动产品发行数量达到历史新高,权益类产品表现尤为活跃,头部新发产品集中在科创综指和中证A500指数相关基金。
资金流动趋势显示,股票型基金资金流入趋缓甚至流出,宽基指数资金流出最为显著;而行业主题、跨境科技类基金和债券型基金则吸引了大量资金流入,出现鲜明对比。投资者结构和行为偏好正在发生显著转变,主题投资和跨境资产成为资金关注焦点。
整体而言,2025年首季度被动基金市场经历结构性调整和资金流向重配,显示出投资者风险偏好、市场预期及策略配置的多元化演变。报告细致披露了规模、资金流、产品结构以及竞争格局的全貌,为理解当下被动基金市场趋势和管理人竞争态势提供了重要数据基础及分析视角。[page::0-16]
---
附件图表示例
图1:2013-2025年3月被动产品规模快速增长,股票ETF为主体
图4:被动权益产品中宽基规模占比下降至57.5%,行业主题和跨境占比上升
图23:股票型资金流出现波动,债券型和商品型资金流入稳定
---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