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度量化策略 企稳向上,关注成长风格

创建于 更新于

摘要

本报告基于宏观信用通胀周期与微观估值、风险溢价、情绪指标等多维视角,研判2025年A股市场将迎来慢牛行情。结合PPI筑底回升阶段分析,重点推荐小市值成长及消费板块,同时关注估值性价比较高的创业板指、中证1000指数及相关行业配置机会。报告还通过资金流向及日历效应指导配置节奏,助力构建稳健投资组合 [page::0][page::6][page::13][page::16][page::25]

速读内容


2024年市场回顾及趋势分析 [page::3][page::4][page::5]


  • 2024年A股上半年表现疲软,创业板指数下跌6.2%,但下半年成长风格弹性显著回升,创业板上涨33.3%。

- 非银金融、通信、银行等行业表现突出,纺织服饰和医药板块相对弱势。
  • 2024年个股涨跌分布显示56.5%个股下跌,整体市场仍处于结构性调整阶段。


多维度量化择时体系及信用通胀周期分析 [page::6][page::7][page::8][page::9]


  • 信用周期领先通胀周期约9个月,信用扩张初期权益资产表现良好,2025年宽松周期预期持续,权益市场有较大上行弹性。

- 通过M1同比、10年期国债收益率及社融同比等数据验证,信用周期呈现约40个月完整周期,单边持续约20个月。
  • 风险溢价位于均衡区域,权益资产相较债券具备配置价值,创业板指风险溢价尤为显著。




量化因子与策略视角:成长风格及估值性价比分析 [page::13][page::14][page::15][page::16][page::17][page::18]



  • PPI筑底回升对白马股影响明显,历史数据显示小市值成长、消费、社会服务板块收益占优。

- 表3及表4详细展示了不同PPI筑底上行阶段各风格和行业的月均收益率,小市值成长和消费风格指数月均涨幅超过1.4%。
  • 从估值及盈利预期分析,创业板指数、中证1000及小盘成长风格的估值水平处于历史中低位,且盈利增速预期较高,具备较高配置价值。

| 指数 | 估值百分位 | 2025年预期EPS同比 |
|------------|-----------|------------------|
| 创业板指 | 25.51% | 31.08% |
| 中证1000 | 51.60% | 92.08% |
| 小盘成长 | 46.89% | 50.81% |
  • 推荐关注食品饮料、公用事业、社会服务、汽车、农林牧渔、医药生物等估值和盈利增速兼优行业。



资金流向与日历效应分析 [page::19][page::20][page::21][page::23][page::24]


  • 北上资金持续流入电力设备、非银金融、计算机、食品饮料、传媒等板块,资金流热度可作为行业轮动和配置节奏的参考。

- 日历效应数据显示,小盘成长最佳配置期为2月,一季度小盘表现突出,四季度市场偏向稳健和大盘配置;重点月份为2月、4月、5月和11月。
| 月份 | 主要风格/板块配置建议 |
|------|------------------|
| 2月 | 小盘成长、科技、消费 |
| 4月 | 消费、社服、美容护理 |
| 5月 | 科技、周期 |
| 11月 | 多风格与行业均优配置 |
  • 季度角度考察,Q1表现稳定较好,尤其是中证1000和小盘成长相关指数涨幅显著。


综合结论与风险提示 [page::25][page::26]

  • 宏观层面预期信用宽松与通胀周期回升推动A股慢牛行情,成长风格和小市值标的表现有望领先。

- 估值及盈利预期双重筛选建议优先布局创业板指、中证1000及相关成长与消费行业。
  • 资金流验证行业热度,结合日历效应把握节奏,提升配置效率。

- 策略模型基于历史数据,存在失效风险,建议结合市场实际灵活应用,注意防控各类市场政策及结构性风险。

深度阅读

广发证券“2025年度量化策略——企稳向上,关注成长风格”报告详尽分析



---

一、元数据与报告概览(引言与摘要)


  • 报告标题:2025年度量化策略——企稳向上,关注成长风格

- 发布机构:广发证券发展研究中心
  • 发布日期:2024年(具体日期未明)

- 分析师团队:包宁宁、陈原文、张钰东等,均具备中国证券业协会注册分析师资格
  • 报告主题:A股市场2025年整体市况展望,重点关注量化择时、风格轮动、行业配置,强调成长风格和小市值板块的机会。


核心论点与结论摘要
报告从宏观信用通胀周期和微观视角(估值、风险溢价、情绪、技术面等)联合观察,认为2025年A股市场有望迎来“慢牛”回升周期。杠杆率的提升伴随着债务稳定和产出走弱,预计宽松周期将维持,权益市场上行弹性很大;创业板等成长板块估值处于历史低位,情绪指标显示市场热度较高,技术面启动深100指数底部上行动作。风格层面看,小市值成长、消费等板块预计表现优异;行业方面建议关注社会服务、美容护理、电力设备、医药生物、电子等。资金流方面,北上资金重视电力设备、非银金融、计算机等板块。风险提示主要围绕量化模型在政策及市场结构变化时可能失效。[page::0,6,12,25]

---

二、逐章节深度解读



1. 2024年市场回顾(第3-5页)


  • 关键论点

2024年上半年A股表现疲软,但9月起逐步反弹。截至11月15日,创业板指数上涨18.6%,大盘指数如沪深300上涨15.7%,中小盘表现稍弱。整体个股中,约56.5%股价下跌,跌幅超过10%的占37.7%,涨幅超过10%的仅29%。
风格层面,上半年以大盘价值为主导,成长板块领跌;下半年成长风格出现明显弹性,创业板、小盘成长指数涨幅显著。行业方面,非银金融、通信、银行等表现良好,纺织服饰、医药等板块疲软。[page::3-5]
  • 数据解读

图1显示大部分个股跌幅集中于-10%以下区间,个股中位数跌幅3.7%,反映市场分化且偏弱。图2显示个股涨幅中位数在2024年下半年来回升,表明反弹有迹可循。
图3年度风格指数比较,成长指数下半年涨幅远超上半年,说明成长风格的韧性和回暖潜力。图4行业涨幅显示非银金融等行业继续领涨,弱势行业集中在纺织服饰等传统低景气行业。[page::4-5]

2. 2025年择时展望(第6-12页)


  • 宏观框架

以信用周期和通胀周期(PPI)为核心,信用周期领先通胀约9个月。信用扩张意味着需求上升,提振权益市场。将整个周期划分为复苏、繁荣、衰退、萧条四个阶段,复苏期为权益市场估值提升、行情爆发期,通胀上行虽促进业绩但压制估值,缺乏趋势行情。
当前杠杆率上行主要为债务稳定,产出走弱,PPI筑底回升预示宏观宽松环境延续,有利于权益市场弹性。社融、M1及利率等流动性指标均呈现40个月左右周期,单边20个月上涨,下行时间相对对称,当前周期处于上涨阶段,市场具备动能。[page::6-10]
  • 微观视角

估值方面,中证全指PE分位数49%,创业板估值处于15%低位,市场整体估值偏低,有上涨空间。风险溢价(权益收益-债券收益)目前处于均衡偏高区域,历史上多次出现该水平后市场反弹。
情绪指标显示沪深300中接近90%的个股股价位于200天均线上方,表明市场情绪活跃,技术面指标(KD指标)处于底部有反弹迹象,深100指数技术面转牛也值得关注。[page::10-12]
  • 关键数据点

杠杆率同比增速接近12.3%,产出增速约3.9%,宽松周期持续时间长,PPI同比-2.9%开始回升,股价高于长线均线比率高达近期高位,风险溢价在3.54%左右,信用通胀周期的配合使得2025年权益市场存在较大上行动力。[page::7-12]

3. 2025年市场风格与行业展望(第13-25页)


  • 宏观经济与通胀

2024年下半年,一揽子稳增长政策持续出台,预期2025年宏观经济向好,尤其PPI将进入筑底回升阶段。历史上PPI筑底上行对应的阶段,成长、小市值及消费板块表现突出。
以2002-2003、2009-2010、2015-2016和2020-2021四个阶段为例,中证1000、创业板及小盘成长指数的平均月度收益保持正向增长,消费及成长风格指数表现优异。在行业方面,社会服务、美容护理、电力设备、医药生物、电子等行业的回报领先。[page::13-15]
  • 估值与盈利预期分析

创业板指和中证1000相对估值及盈利预期同时处于较优配置区间,小盘成长、消费、周期板块性价比突出。申万一级行业中,食品饮料、公用事业、社会服务、汽车、农林牧渔、医药生物等2025年盈利预期增长显著,估值处于合理区间或偏低。
表5和表6详细展示了各风格及行业的PE估值百分位与盈利增速对比,结合图17和图18可见强调成长与消费的投资价值。[page::16-18]
  • 资金流向分析

2024年北上资金流入度分别以电子、银行、公用事业、汽车、有色金属和非银金融为主,特别是2024下半年电力设备、非银金融、计算机、食品饮料、传媒等行业受资金流入支持。资金流入作为“趋势跟随”重要指标,与市场风格和行业配置相辅相成。[page::19-20]
  • 日历效应和配置节奏

A股具有显著的月度和季度收益季节性规律。小盘成长板块最佳配置期主要集中于2月及一季度,四季度偏向大盘和稳健风格。2月和5月建议关注科技类板块,4月和年末重视消费板块。行业上,食品饮料、电子、社会服务、美容护理、汽车和电力设备等均有明显的配置月份。[page::20-24]

4. 结论与策略总结(第25-26页)


  • 2025年总体市场“慢牛”格局确立,宽松的信用通胀环境和估值低位提供支撑。

- 成长风格、小盘及消费板块具备较高的弹性与性价比。重点行业包括社会服务、美容护理、电力设备、医药生物、电子、食品饮料、公用事业、汽车、农林牧渔等。
  • 资金面风险偏好逐渐改善,流入结构明显,结合价量关系和日历效应把握配置节奏。

- 风险提示主要关注量化模型在政策和市场结构变化时的失效可能,以及结论与其他模型差异导致的偏差。[page::25-26]

---

三、图表深度解读



图1-2:2024年个股涨幅分布及涨幅中位数序列(第4页)


  • 说明:横坐标为个股涨幅区间,纵坐标为占比。最大集中于跌幅小于10%的37.7%。涨幅超过10%仅29%。个股涨幅中位数全年大多出现负值,11月初才回升接近0附近。

- 解读:反映2024年市场总体分化并呈现阶段性反弹,个股表现集中于小幅下跌,体现整体市场压力。[page::4]

图3-4:2024年各宽基及行业指数表现(第5页)


  • 说明:深证创业板指、沪深300、非银金融等成为表现较好的板块及指数。

- 趋势:成长风格尤其在下半年取得显著上涨,行业方面非银金融、通信涨幅显著。纺织服饰、医药生物则跌幅较大。
  • 文本联系:佐证了市场逐渐向成长与科技板块偏移,价值赛道则表现相对内敛。[page::5]


图5-7:多维度量化择时体系图与信用通胀周期(第6-7页)


  • 说明:信用通胀周期及6个量化指标(信用通胀、估值水平、风险溢价、情绪指标、技术面、超买超卖)构成择时策略体系。

- 周期解读:信用领先通胀9个月,两个周期叠加形成宏观经济的四阶段周期(复苏、繁荣、衰退、萧条),为配置提供时间框架。
  • 周期划分数据:依据货币和债务增速,周期约40个月,上下行均为20个月,当前处于信用扩张期。

- 价值:帮助投资者理解市场走势节奏,明确宽松环境维持支持权益市场。[page::6-7]

图8-12:权益市场、流动性、风险溢价与情绪指标(第8-11页)


  • 内容:宏观杠杆率提升与PPI变动对应股价上涨,全A指数上涨共振;

- M1、利率、社融同比指标均表现出明显周期性,符合20个月单边周期假设;
  • 风险溢价接近历史高位,市场风险补偿较为充分,显示权益资产对债券更具吸引力;

- 股价200日均线以上比例高达90%,表明市场整体处于上升趋势中。
  • 技术指标KD显示市场与2018年极端底部相比,当前走势已经更有韧性。

- 支持观点:技术面、风险溢价、情绪指标多重信号显示市场潜在反弹力量。[page::8-12]

表2:A股不同指数历史估值与当前估值分位(第10页)


  • 内容:详细罗列了主流指数历史最低、10%,25%,中位数,75%,90%,最高PE与当前PE及其分位数。

- 解析:创业板当前PE为33.3,处于15%历史分位,即估值处于低位,沪深300处于45%左右分位,整体市场估值尚未高企。
  • 投资意义:估值合理偏低为后续上涨提供空间,支持成长板块后续表现。[page::10]


表3-4:历史PPI筑底上行阶段风格与行业表现(第14-15页)


  • 内容:各阶段中,创业板、中证1000、小盘成长等表现持续优于大盘,消费及成长风格涨幅明显;社会服务、美容护理、电力设备、医药生物等行业表现突出,平均月度涨幅最高。

- 分析:统计史实验证了PPI上涨周期中成长及相关行业的表现优势,为2025年其相同逻辑提供参考依据。[page::14-15]

图17-18、表5-6:2025年风格与行业相对估值与盈利预期(第16-18页)


  • 说明:散点图展示风格指数及行业板块五年估值百分位与2025年预期EPS同比增速对比,重点聚焦PE低估且盈利预期较好的区域(黄色圈出)包括小盘成长、消费及周期等。

- 数值解读:创业板指和中证1000等具备较好的估值优势和预期增速,食品饮料、公用事业、社会服务、汽车、农林牧渔、医药生物亦位于优选区域。
  • 投资价值:为机构投资者提供基于估值和盈利两条腿走路的精选配置方向。[page::16-18]


图19-20:2024年北上资金流入行业情况(第19-20页)


  • 数据描述:前十大北上资金持股市值行业及其占相应行业总市值的变化量,显示电力设备、银行、医药生物等成资金青睐重点,且在下半年延续流入趋势。

- 解读:资金持续流入是风险偏好改善和投资信心提升的重要信号,资金向优势板块集中效应明显。
  • 建议:投资者可以关注北上资金流向作为市场风向标,以捕捉领先机会。[page::19-20]


表7-10:风格及行业的月度和季度日历效应(第21-24页)


  • 说明:多个宽基、风格和行业板块月度及季度均表现出明显季节性配置规律,如2月份和12月份小盘成长有突出表现;消费板块4月及年底表现较强;科技板块(电子、计算机)多在2月、5月表现优异。

- 价值:提示投资者结合时间节奏调整仓位,把握年度配置的节奏感,实现最佳买入时机。
  • 结构性机会:结合宏观与基本面趋势,季节性调整能加强策略效果。[page::21-24]


---

四、估值方法解析



报告主要采用以下估值方法:
  • 静态PE估值:主要基于市值除以TTM净利润,计算历史分位数,判断估值水平高低。

- 风险溢价测算:用权益市场收益率倒数(EP,即PE倒数)减去10年期国债收益率,衡量权益对债券的相对吸引力。
  • 盈利预期衡量:采用2025年EPS同比增长预期,对比估值水平,评估性价比。


结合信用通胀周期和技术面指标构建多维度量化择时体系,通过宏观环境(信用、通胀)、微观估值、风险溢价、情绪、技术面和超买超卖指标,为择时提供系统支持。报告强调基础数据来自Wind,模型为历史数据统计和回归建模。[page::6,9-10,16-18]

---

五、风险因素评估


  • 量化模型风险:历史数据的统计和建模方法假设市场结构稳定,政策或环境重大改变时,模型信号可能失效。

- 市场结构变化风险:如交易行为变化、监管变动等可能影响策略有效性。
  • 结论差异风险:不同量化模型可能给出不一致甚至相反的市场判断,投资者需综合判断。

- 投资决策风险:报告仅为研究参考,不构成具体投资建议,投资者需独立评估风险。
报告未明确提出缓解措施,但提示投资者保持谨慎、动态更新模型参数及跟踪市场实际状态至关重要。[page::0,26]

---

六、批判性视角与细微辨析


  • 强烈乐观倾向:报告整体基调倾向于积极,特别在成长风格和信用通胀周期的支持下的慢牛预期,或在宏观经济超预期恶化时面临弊端。

- 杠杆率解读谨慎:报告指出本轮杠杆率增长主要由债务稳定支撑,而非高速扩张,兼产出走弱,实际可持续性仍存不确定。
  • 估值与盈利风险:部分行业估值已较高,盈利承诺难兑现可能导致调整,尤其科技与高成长股波动较大。

- 资金流向与价格影响关联需进一步分析:资金流多为滞后指标,资金大幅流入板块不一定持续上涨。
  • 技术指标应用限制:200日均线和KD指标等虽有指示作用,但其信号存在滞后和假突破风险。

- 日历效应应用有局限:历史月度季度效应具有一定季节性,但不排除突发事件冲击,不能机械执行。
综合来看,报告逻辑稳健但乐观成分显著,投资者读报时应结合实时市场动态审慎决策。

---

七、结论性综合



广发证券2025年度量化策略报告基于信用通胀周期、估值、风险溢价、情绪和技术面的多维度量化框架,系统论证了A股市场即将迎来“慢牛”回升周期的合理性。2024年市场结构回顾显示价值风格主导的市场正在向成长风格转变,特别是下半年成长板块弹性显著,创业板和小盘成长指数上涨突出。

信用周期领先通胀周期约9个月,本轮信用扩张背景下,杠杆率上升主要为债务稳定,产出暂时走弱,但PPI筑底回升及宽松预期为未来股市提供空间。风险溢价处在历史均衡上方,情绪与技术面指标均显示市场热度与转折可能。

成长风格、小市值、消费及周期行业表现均有历史统计依据,特别是在PPI筑底上行阶段,相关指数表现优异。资金流向明显聚焦电力设备、非银金融、计算机、食品饮料、传媒等龙头行业。月度季度日历效应为投资节奏提供辅助指引,2月及四季度为重要窗口期。

整体而言,报告观点明确提出积极配置成长风格及优质行业的投资策略,提示风险管理的重要性。该报告为体系化量化策略评估范例,有助于机构投资者做出科学、循序渐进的资产配置决策。

---

参考标注


  • 报告标题、核心摘要、风格与行业配置方向,[page::0]

- 2024年市场结构与表现数据,[page::3-5]
  • 信用通胀周期分析,信用领先时长与机制,周期分解,[page::6-9]

- 流动性周期的M1、利率、社融验证,[page::8-10]
  • 估值指标与风险溢价解析,[page::10-12]

- 技术面情绪指标及深100指数结构,[page::11-12]
  • PPI上行趋势与阶段性行业风格表现统计,[page::13-15]

- 估值与盈利预期比较及配置建议,[page::16-18]
  • 资金流入行业分布及趋势,[page::19-20]

- 日历效应风格及行业配置节奏,[page::20-24]
  • 结论与策略总结,[page::25-26]

- 风险提示与免责声明,[page::0,26,28]

---

综上,本报告数据详实、体系完整,提供了一个基于宏观微观多维量化模型的投资策略框架,强调了慢牛环境下成长风格和消费周期行业的投资机会,同时对风险因素给予充分重视,适合机构投资者作为2025年A股市场投资决策的重要参考依据。

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