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捕捉个人投资者中的“聪明钱”——量化选股系列报告之九

创建于 更新于

摘要

本报告基于A股上市公司十大流通股股东中的个人投资者数据,划分为企业经营者、长期投资者和短期交易者三类,重点分析长期投资者和短期交易者的“聪明”特征。通过定量化筛选优秀投资者,构建两种跟踪组合,分别实现16.39%和10.30%的超额年化收益,展示了“聪明钱”有效跟踪价值[page::0][page::3][page::4][page::8][page::15][page::16][page::18]。

速读内容


个人投资者的重要地位与样本规模 [page::3]


  • 截至2022年三季报,进入十大流通股股东名单的个人投资者达21555人,规模逐年增长。

- 优秀个人投资者(类似“牛散”)资金量大,业绩亮眼。

投资者分类及筛选标准 [page::5][page::7][page::8]


| 类别 | 持股数量 | 持仓周期 | 特点 |
|-------|---------|---------|-------|
| 企业经营者 | 少于3 | 长期 | 主要为公司管理层,持股为控股目的,跟踪价值有限 |
| 长期投资者 | ≥5 | >4季度 | 持股集中,长期重仓,代表价值型投资者 |
| 短期交易者 | ≥5 | <4季度 | 持股分散,频繁交易,偏好短线机会 |
  • 长期投资者平均持仓金额多在4亿以上,人数稳定增长。

- 短期交易者人数介于其间,持仓规模较小,受市场波动影响显著。



“聪明”指标定义及排名 [page::8][page::9][page::10][page::11]

  • 长期投资者:以持有收益率衡量,考虑增减持计算累计收益。

- 短期交易者:“赔率”视角衡量股票买入后的成功率(最高涨幅超过设定阈值概率)。
  • 长期投资者收益排名最高的前10人平均累计收益率可超过100%。

- 短期交易者成功率最高可达40.72%。


个人投资者持股风格及偏好排查 [page::12][page::13]


  • 个人投资者倾向于持有小市值股票,平均持股市值均低于100亿元。

- 热衷次新股,短期交易者次新股占比约26%,长期投资者约23%。
  • 持有少量ST股票,比例不足10%,未表现出炒“垃圾股”意图。




优秀短期交易者跟踪策略与回测表现 [page::14][page::15]

  • 短期交易分为超短线型(高风险,规避)和埋伏型(具备跟踪价值)。

- 策略逻辑:年初选出优秀短期交易者,根据其新进股票的涨跌幅限制纳入持仓,设置止盈与持仓期限条件。


| 年份 | 策略收益率 | 月度胜率 | 年化收益率 | 夏普比率 | 最大回撤 |
|-------|------------|----------|------------|----------|----------|
| 总计 | 692.00% | 66.94% | 16.39% | 1.10 | 15.08% |

优秀长期投资者跟踪策略与回测表现 [page::16][page::17]

  • 简单跟踪投资者的新进或增持股票,持有至退出。



| 年份 | 策略收益率 | 月度胜率 | 年化收益率 | 夏普比率 | 最大回撤 |
|-------|------------|----------|------------|----------|----------|
| 总计 | 371.64% | 58.68% | 10.30% | 0.72 | 10.41% |

组合持仓及风险提示 [page::17][page::18]

  • 组合持仓中包括拓邦股份、科大讯飞、隆基绿能等多只绩优股,部分股票收益超百个百分点。

- 风险分析:报告基于历史数据,存在不可重复性风险;投资者分类和投资风格划分仍存不足。

深度阅读

金融工程系列报告九:《捕捉个人投资者中的“聪明钱”》详细分析报告



---

1. 元数据与概览


  • 报告标题: 《捕捉个人投资者中的“聪明钱”——量化选股系列报告之九》

- 发布日期: 2023年3月22日
  • 作者: 祁嫣然(执业证书编号:S0930521070001)、曲虹宇(执业证书编号:S0930522080002)

- 发布机构: 光大证券研究所
  • 主题: 研究个人投资者在A股市场中的“聪明钱”现象,尤其是如何通过量化手段识别优秀的个人投资者,以构建跟踪其投资行为的量化策略组合,实现超额收益。

- 核心论点:
报告否定了“聪明钱”仅由机构投资者和外资构成的普遍认知,转而聚焦于个人投资者——尤其是在上市公司十大流通股股东名单内的个人投资者。通过对个人投资者进行细分和定量筛选,构建“聪明钱”跟踪策略,实现明显的超额收益,短期交易者组合年化超额收益达16.39%,长期投资者组合年化超额收益达10.30%[page::0,3,4,5,8,11,14,16,17,18].

---

2. 逐节深度解读



2.1 “聪明钱”与个人投资者的重要性(第1节)


  • 论点: “聪明钱”一直被认为是机构或外资,本文从个人投资者角度发掘另一种“聪明钱”。

- 数据与证据:
- 个人投资者进入A股十大流通股股东人数从2005至2022年逐渐上升,2022年达2.15万人,显示其市场参与度和资金量不容小觑(图1)[page::3]。
- 优秀个人投资者表现亮眼,如陈持有股票A累计收益超10倍,张持有股票B短期内实现翻倍(图2、图3)[page::4]。
  • 结论: 个人投资者尤其是持股规模较大的“牛散”具备一定的信息渠道和灵活性,有价值的跟踪意义。


2.2 投资者分类与筛选标准(第2节)


  • 投资者分为三类:

1. 企业经营者(持股主要为掌控权目的)
- 特征:持股数量少、持股周期长、担任管理职位。
- 数量占比大,约70%,但持股变化不大,且持股意图非纯投资,跟踪价值低。
- 图4展示企业经营者人数逐年递增且占比稳定。
2. 长期投资者(重仓持股,持有周期长)
- 特征:持股数量≥5,持仓周期>4季度,典型代表如葛在股票C持仓长达3年。
- 人数自2017年后快速增长至263人,平均持仓金额超4亿元(图5)[page::5,7]。
3.
短期交易者(交易频繁,持仓股票数量多)
- 持仓期限短,平均持仓周期<4季度,平均持股≥5只,近3年交易频繁。
- 数量介于企业经营者与长期投资者之间,持仓规模较小(图6)[page::5,8]。
  • 筛选标准严格区分三类投资者,后续分析以长期与短期投资者为主[page::5-8]。


2.3 聪明度界定与业绩衡量(第3节)


  • 长期投资者“聪明”衡量:

通过复合公式计算综合持股收益,考虑增减持影响,实现更准确的持仓收益度量。例证:葛
持仓股票C收益约25.74%(图7,表5)[page::8,9]。
  • 短期交易者“聪明”衡量:

采用“赔率”视角评估成功率(即买入后达到某涨幅概率),克服季报数据滞后问题,统计窗口灵活定义(图8示例说明数据滞后导致的收益被低估问题),详细计算步骤规范明确[page::9-10]。
  • 筛选“聪明投资者”:

- 长期投资者,选出历史持仓收益最高的前10名(表6);
- 短期投资者,选出近8年平均成功率最高的15名(表7)[page::11]。

2.4 个人投资者持股风格分析(第4节)


  • 个人投资者均偏向小市值股票(图9),且热衷次新股(图10、图11),持有ST股票比例<10%(图12、图13),暗示虽有炒小炒差特征,但并非深度炒“垃圾股”。

- 报告依据此观点统一剔除次新股与ST股以净化模型[page::12-13]。

2.5 优秀个人投资者跟踪组合构建(第5节)


  • 优秀短期交易者组合构建及策略

- 区分交易风格:
- 超短线型(快速拉升出货,缺乏持续性,建议规避,图14)
- 埋伏型(低调建仓,后期拉升,有跟踪价值,图15)
- 具体策略:
- 年初根据成功率筛选投资者名单;
- 跟踪新进股票并排除涨跌幅异常股票;
- 剔除不再持仓、超过20%收益且短期均线死叉、或超过1年持仓股票;
- 回测(2013年至今)超额年化收益达16.39%,月度胜率66.94%(图16及表8)[page::14-16]。
  • 优秀长期投资者组合构建及策略

- 策略简洁,监测新进或增持股票,持有直至投资者退出十大流通股东名单;
- 回测显示组合长期跑赢基准,2020年后表现尤佳,超额年化收益为10.30%(图17及表9);
- 当前跟踪持仓详表展示了多只表现优异的持股标的(表10)[page::16-17]。

2.6 结论与展望(第6-7节)


  • 总结:

- 个人投资者尤其是长期和短期投资者中存在“聪明钱”,具备超额收益能力;
- 两类投资者构建的跟踪组合均能跑赢市场指数,短期交易者策略收益更为显著。
  • 研究不足:

- 投资者分类仅使用持股周期和行为划分,未深入动机和风格多样性分析;
- 数据缺失限制了对参与定增、价值型投资偏好、ST股及打新行为的深入探讨。
  • 风险提示:

- 本报告基于历史数据,未来表现存在不可重复性风险[page::18]。

---

3. 图表深度解读



图1:A股市场十大流通股东中个人投资者数量


  • 显示2005年-2022年间个人投资者数量稳步上涨,尤其2017年后大幅增加,显示个人投资在A股市场的重要性日益上升。

- 支持个人投资者作为“聪明钱”来源之一的研究出发点。

表1+图2+图3:个人投资者大型持仓与典型成功案例


  • 表1展现资金排名前十的个人投资者均持有超20亿元,且持仓多只股票,具备显著资金实力;

- 图2(股票A)和图3(股票B)分别展现长期持有与短期获得大幅收益的个案,反映两类投资者差异;
  • 案例强化“牛散”贡献超额收益的实证。


图4-6:三类个人投资者人数与持仓规模


  • 图4中企业管理者数量最多且占比高,但其持股不活跃,后续研究排除该类。

- 图5-6显示长期和短期投资者均人数增长,长期投资者持仓规模大且较稳定,短期投资者持仓波动大,更受市场驱动。

图7+表5:长期投资者持仓及收益测算方法实操


  • 通过详列葛股票C的增减持记录和逐期收益,具体公式精准体现其投资业绩,增强方法论可信度。


图8:短期交易者数据滞后及价格波动示例


  • 形象展示投资者在季报披露时间与实际交易时机的错位,说明简单用季报数据计算短期投资回报的局限性。


图9-13:个人投资者持股偏好风格


  • 图9-11揭示两类投资者普遍偏好小市值和次新股,反映市场热点及结构限制;

- 图12-13显示ST股票受限比例,表明散户“炒差”并非一边倒。

图14-15:超短线与埋伏型交易形态案例对比


  • 图14案例体现超短线交易已完成主升段,风险增大,不适合跟踪;

- 图15则显示埋伏型交易低调入场后迎来反弹,有较高的跟踪价值。

图16-17与表8-9:回测表现及策略业绩统计


  • 图16显示短期组合从2013年起净值稳步上升,且相对中证1000指数表现优异;

- 表8佐证年化16.39%收益,月度胜率66.94%表明高成功率与稳定性;
  • 图17及表9反映长期投资者组合同样跑赢基准,同比收益虽略低但更稳健,年化10.3%,月度胜率58.68%。


---

4. 估值分析



本报告中估值非明显核心部分,主要基于历史业绩和定量筛选构建跟踪策略。报告未使用DCF、P/E等具体估值模型进行目标价预测,而是通过回测组合收益表现来评估跟踪“聪明钱”投资策略的有效性。
估值侧重于通过策略超额年化收益、波动率、夏普比率和最大回撤等指标评估组合的风险收益特征,反映投资者实际获得Alpha的能力。

---

5. 风险因素评估


  • 关键风险:

报告警示所有结论基于历史数据,历史表现未必重复,未来市场环境变动可能影响策略有效性。
  • 方法风险:

数据滞后、投资者身份推定不精确,企业经营者与投资者混合等因素增加分析难度。
  • 投资风险:

短期交易策略存在较大波动和回撤,部分年份出现负收益。

报告未详述缓解策略,强调研究的历史及静态局限。

---

6. 批判性视角与细微差别


  • 数据与对象限定:

选取上市公司十大流通股股东的个人投资者作为代理,排除大量小散户,虽具备代表性但样本可能偏向资金较大投资者,影响普适性。
  • 投资者分类粗糙:

针对“企业经营者”“长期”“短期”三类分类较为简单,缺少对投资动机、风格及细分投资理念的剖析。
  • 策略延续性风险:

超额收益的历史持续性未充分探讨,尤其在市场结构、法规环境变动下,策略风险显著。
  • 回测起点及样本分布:

短期投资者策略回测起点2013年,考虑过去市场波动对历史表现的影响;
  • 未涉及估值波动与基金经理行为对比。


整体而言,报告保持专业度与学术性,逻辑清晰但对投资者行为多样性及策略未来适用性讨论不足。

---

7. 结论性综合



本报告以A股上市公司十大流通股股东中的个人投资者为研究对象,创新地发掘了个人投资者作为“聪明钱”的重要来源。通过详尽的数据分类与量化分析,将个人投资者划分为企业经营者、长期投资者与短期交易者,进一步筛选出长期持有且业绩显著的投资者与短线操作成功概率高的投资者作为“聪明投资者”的代表。

结合精准的收益测算公式,创新“赔率”视角来克服数据滞后,构建出两套对应“聪明钱”的跟踪策略。报告核心发现如下:
  • 个人“聪明钱”的数量不断递增,其市场地位与作用不容忽视。

- 精选“聪明”的短期交易者,组合年化超额收益高达16.39%,且稳定性良好,成功率达66.94%。
  • 精选长期投资者的跟踪组合年化超额收益为10.30%,表现稳健。

- 持股风格显示,个人投资者偏好小市值与次新股,但并不特别青睐“垃圾股”,两类投资者持股风格有异但整体偏好与市场热点一致。
  • 超短线交易因其风险和出货快的特点,不适合作为跟踪标的,埋伏型隐藏低调的交易更有跟踪价值。


报告通过丰富图表和实例佐证理论和策略,展示量化选股的强大潜力,同时强调历史数据的局限和风险,具有较强的实用与理论参考价值。

---

附:部分重要图表引用


  • 图1展示个人投资者数量逐年上涨趋势


  • 图2、图3展示个案股票A和B的股价走势与投资者行为



  • 图7及表5展示葛的股票C持仓增减持及收益估算


  • 图16短期交易策略净值表现及表8业绩指标


  • 图17长期投资者组合净值表现及表9指标



---

综上,本报告通过对个人“聪明钱”的深度解构与定量跟踪,为投资者打开了新的投资视角和策略路径,证明个人投资者内部存在值得重点关注和跟踪的超额收益源泉,也为量化选股提供了切实可行的策略依据。报告专业且应用性强,但仍需关注未来数据时效性及市场结构变化对策略的影响。

[page::0,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

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