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化交易贡献较高成交占比? 一一从近期基金、两融及北上 成交额占比一探究竞
创建于 更新于
摘要
本报告通过跟踪量化基金、两融及北上资金成交额占比,分析量化私募和公募基金的交易活跃度与市场贡献,结合行业与个股层面成交额拆解,揭示信用交易占比较高且上游周期板块活跃,北上资金交易集中于少数活跃股,ETF资金整体活跃且以消费和周期板块贡献为主,反映市场资金结构特征及交易行为特征[page::1][page::4][page::5][page::6][page::9][page::14][page::17][page::18]
速读内容
上半年量化基金换手率及交易额表现 [page::4]
| 产品类型 | 买入总金额(亿元) | 卖出总金额(亿元) | 交易总额(亿元) | 规模合计(亿元) | 单位规模交易额 |
|-------------------|-----------------|-----------------|--------------|-------------|--------------|
| 沪深300增强 | 938.90 | 849.12 | 1788.02 | 749.89 | 2.38 |
| 中证500增强 | 482.95 | 456.14 | 939.08 | 292.90 | 3.21 |
| 主动权益类 | 50465.99 | 47151.62 | 97617.61 | 58714.62 | 1.66 |
- 量化产品单位规模交易额为主动权益类的1.5~2倍,显示更高换手率;公募量化产品规模较小,影响其整体交易额贡献。
- 私募量化基金规模估计万亿元左右,且增长快于整体私募,可能对市场成交量贡献显著但具体换手率差异较大,难以确认确切交易额贡献比例。
上周信用交易及北上资金成交额占比 [page::5]

| 日期 | 股票成交量 (亿股) | 信用交易成交金额(亿元) | 信用交易单边占比 | 北上资金买卖总额(亿元) | 北上资金单边占比 |
|------------|------------------|---------------------|-----------------|-------------------|-----------------|
| 2021-09-06 | 1,052.66 | 1,218.01 | 8.69% | 1,566.75 | 5.49% |
| 2021-09-07 | 1,079.01 | 1,257.13 | 9.17% | 1,340.29 | 4.78% |
| 2021-09-08 | 1,196.37 | 1,321.60 | 9.06% | 1,383.69 | 4.69% |
| 2021-09-09 | 1,175.27 | 1,275.47 | 9.03% | 1,326.81 | 4.63% |
| 2021-09-10 | 1,208.37 | 0.00 | 0.00% | 1,522.83 | 4.93% |
- 两融(信用交易)成交额占比明显高于北上资金,显示市场融资融券交易活跃度高。
行业与个股层面成交行为表现 [page::5][page::6]
| 行业 | 20210909两融成交额占比 |
|-----------------|----------------------|
| 综合金融 | 15.52% |
| 保险 | 14.17% |
| 金属材料及矿业 | 10.80% |
| 油气石化 | 10.39% |
| 银行 | 11.42% |
- 上游周期板块和金融行业两融交易活跃,高于建筑、检测服务等行业。
- 北上资金买卖集中于医疗保健、电子、家电等少数活跃股,集中度较高。
- 部分活跃个股(如迈瑞医疗、招商银行)频繁交易,资金博弈色彩明显。
主要ETF表现及资金流向分析 [page::9][page::14][page::15]

- 上周中证500继续领涨,沪深300和创业板指强势反弹,周期、金融地产行业ETF表现突出。
- ETF整体份额略上升,以消费板块贡献明显,金融地产份额有一定下滑。
- 多只基建、光伏等周期行业ETF份额快速增长,资金集中流入。
基金仓位及北上资金流向跟踪 [page::16][page::18]

- 普通股票型及偏股混合型基金仓位维持较高水平,均接近93%以上,灵活配置基金仓位略有下降。
- 北上资金持续净流入,资金主要聚焦电新、计算机、有色和医药行业,行业重点偏向上游周期板块。
深度阅读
报告分析:量化交易贡献较高成交占比?——从近期基金、两融及北上成交额占比探究
---
1. 元数据与概览
- 报告标题:量化交易贡献较高成交占比?——从近期基金、两融及北上成交额占比一探究竟
- 日期:2021年9月13日
- 发布机构:长江证券研究所
- 分析师:覃川、陈洁敏
- 研究领域:金融工程,专项专题报告
- 核心议题:
- 探讨量化交易,尤其量化基金在近期A股市场中的成交额贡献。
- 从公募基金、私募基金、两融(信用交易)以及北上资金等角度分解成交额占比。
- 观察行业、个股层面的资金流动和成交量特征。
- 主要观点:
- 量化基金单位规模交易额明显高于主动权益类基金,尤其是部分公募和私募量化基金换手率较高。
- 私募量化基金规模增长迅速,潜在对整体市场成交额贡献较大,但难以准确量化。
- 两融成交额占比总体高于北上资金,且集中在金融及上游周期板块。
- 北上资金买卖主要集中在少数活跃股,体现较强的资金集中度和高频交易特征。
- 评级与目标价:
- 本报告为专题性投资策略分析报告,无明确上市公司评级和目标价。
---
2. 逐节深度解读
2.1 报告要点及资金流跟踪(第1页)
本页列出报告日期、主题及此前相关研究,搭建研究背景。主要强调量化交易在近阶段A股市场中的重要性和资金流动态的多维分析路径。报告提出“量化基金贡献较高成交量占比”作为研究核心切入点。
---
2.2 成交持续活跃,量化交易多有贡献?(第4页)
- 章节总结:
- 近期A股市场成交额持续高位,超过1万亿元,成交活跃主要源自部分结构性板块和资金风格切换。
- 市场风格由白马股向低估值、中小盘回归,波动性提高有利于量化策略表现。
- 公募量化产品换手率较高(约主动权益类1.5-2倍),但规模仅为后者的十分之一,限制了其对总成交额的绝对贡献。
- 私募量化基金规模约万亿元,规模较大且换手率更高,可能贡献较大份额成交额,但缺乏公开精确换手率数据。
- 逻辑与假设:
- 基金换手率影响交易额,但产品规模是决定总交易额贡献的关键。
- 公募量化受产品设计限制,日内交易等高频策略主要分布在私募领域。
- 数据点:
- 2021年上半年,沪深300增强和中证500增强单位规模交易额分别为2.38和3.21,普主动权益类为1.66。[page::4]
---
2.3 上周成交额拆解:信用交易占比高(第5页)
- 章节总结:
- 两融(信用交易)成交金额占比明显高于北上资金(海外机构)的成交额占比。
- 两融成交最活跃行业为金融、上游周期金属、油气石化、煤炭等,消费、建筑等行业两融占比低。
- 关键数据:
- 9月6日至9月9日,两融融资买入额单日均约1200亿元,单边成交占比约9%,北上资金单边占比约4-5%。[表2,page::5]
- 两融成交占比最高的行业超过14%(保险、综合金融),低于平均占比的行业如纺织服装约3.5%以下。[表3,page::5]
- 推断意义:
- 两融资金在资金动态与成交量中扮演重要角色,尤以上游及金融板块为主。
- 北上资金资金集中度高,体现在个股层面。
---
2.4 个股成交额拆解:北上和两融分歧明显(第6页)
- 章节总结:
- 北上资金成交集中于医疗保健(迈瑞医疗、恒瑞医药)、家电制造(美的集团、格力电器)、电子等行业龙头。
- 北上资金胜利买卖集中于前十大活跃股,占比20%左右,表现“少数股票效应”。
- 信用交易与北上资金在部分股票上均活跃,比如汇川技术,两者成交额合计超过37%。
- 关键数据:
- 迈瑞医疗多日北上成交占比达20%以上,且北上资金在部分天数净买入或净卖出均有不同表现。[表4,page::6]
- 推断意义:
- 北上资金与信用交易者在个股资金博弈中各展所长,部分存短线博弈特征。
- 北上资金对个股影响力明显,个股成交和资金流动具有高度集中化和活跃度。
---
2.5 主要ETF资金流及申赎变化跟踪(第7-15页)
- 基金及ETF市场观察:
- ETF种类丰富,包括宽基、行业、主题、港股、Smart beta、商品、期货、债券、QDII等,提供了市场多维度的资金流动观察窗口。[表5,page::7]
- 权益市场主题、行业类ETF表现优异,周期类ETF涨幅最高(超过9%),消费、金融、科技表现较好。[图3、图4,page::9]
- ETF整体规模呈小幅上升趋势,消费板块ETF贡献主要增长动力。金融地产ETF份额略有减少,新能源、消费等板块ETF份额上涨。[表6、表7,page::10-13]
- 周度规模增长前列为基建ETF、海外互联、光伏产业等,周期性行业ETF资金流入明显,消费类ETF亦有资金回流。[表8,page::15]
- 新发行ETF观察:
- 多只新ETF产品计划发行与上市,涵盖科技、消费电子、稀土、新能源、物联网等主题,反映市场热点及投资方向调整。[表12、表13,page::18-19]
---
2.6 基金仓位跟踪(第16页)
- 仓位测算方法:
- 采用多因子回归方法估算基金仓位,对应大盘、中盘、小盘股及债券资产配置,保证仓位总和及单项合理。
- 当前情况:
- 灵活配置型基金仓位波动较大,近期略有回落至79.39%,低于8周均线的83.95%。
- 普通股票型基金和偏股混合型基金仓位保持高位,超过93%。
- 行情理解:
- 基金整体持股积极性较强,灵活型资金略显谨慎或观望。[图5,表9,page::16]
---
2.7 北上资金动向(第17-18页)
- 持股集中度:
- 北上资金持股比例最高个股多集中于优质蓝筹:国瓷材料、索菲亚、科博达等,持股比例均达20%以上。
- 净流入排行:
- 宁德时代、美的集团、恒生电子、紫金矿业等获净流入重点关注,表明资金仍偏好新能源、科技及周期板块。
- 资金流向趋势:
- 近5天北上资金净流入持续,单日流入高达60亿元,且累积净流入呈稳步上升趋势,表明外资总体看好A股市场。[图6、图7,表10、表11,page::17-18]
---
2.8 主动管理类基金新发产品(第20-21页)
- 发行动态:
- 上周多个积极发行中的主动管理基金,多为普通股票型、偏股混合型产品,覆盖多个投资风格和主题。
- 募集情况:
- 新成立基金募集体量较大,优质成长、医疗、科技主题基金占比显著,募集规模多超过5亿元。
- 反映市场对于主动管理及成长风格基金的持续需求,以及专业化、主题化基金产品的活跃发行。[表14、表15,page::20-21]
---
3. 图表深度解读
3.1 基金产品交易额度表(表1,page::4)
| 产品类型 | 交易总额(亿元) | 规模合计(亿元) | 单位规模交易额(倍) |
|---------------|---------------|----------------|-------------------|
| 沪深300增强 | 1788.02 | 749.89 | 2.38 |
| 中证500增强 | 939.08 | 292.90 | 3.21 |
| 主动权益类 | 97617.61 | 58714.62 | 1.66 |
- 分析:
- 量化指数增强基金的单位规模交易额(换手率指标)约为主动权益类的1.5到2倍,尤其是中证500增强产品换手率更高。
- 说明量化策略在资金运作上频率更高。
- 然而,量化增强基金规模远小于主动权益基金,导致整体交易额贡献有限。
---
3.2 两融及北上资金成交占比(表2,page::5)
| 日期 | 两融成交金额(亿元) | 两融单边占比 | 北上买卖总额(亿元) | 北上单边占比 |
|-----------|-----------------------|--------------|-----------------------|--------------|
| 2021-09-06| 1,218.01 | 8.69% | 1,566.75 | 5.49% |
| 2021-09-07| 1,257.13 | 9.17% | 1,340.29 | 4.78% |
| ... | ... | ... | ... | ... |
- 发现:
- 两融交易占市场成交的比例明显高于北上资金,显示内资杠杆资金活跃度高于外资日常交易频率。
---
3.3 行业两融成交占比(表3,page::5)
| 行业 | 2021-09-09两融占比 |
|----------------|--------------------|
| 综合金融 | 15.52% |
| 保险 | 14.17% |
| 金属材料及矿业 | 10.80% |
| 纺织服装 | 3.68% |
| 建筑产品 | 3.14% |
- 分析:
- 两融活跃集中在金融及周期性产业链。
- 消费和传统轻工业行业两融活跃度显著偏低。
---
3.4 北上资金活跃股成交额占比(表4,page::6)
- 如迈瑞医疗、恒生电子、美的集团等顶级活跃股,北上资金成交额占比均显著超过20%。
- 表明北上资金买卖高度集中。
- 缺乏集中买卖的广泛均衡,反映市场资金流向的选择性。
---
3.5 全球主要股票市场周度涨跌(图1,page::8)
- 中证500指数涨幅4.52%,沪深300和创业板指分别涨3.52%、4.19%,领先全球多数主要股市,欧美主要指数均出现回调。
- 显现中国股市在当周具有相对强势表现。
---
3.6 行业周度收益表现(图2,page::8)
- 周度表现最优为煤炭(13.09%)、金属材料及矿业(8.75%)、油气石化(7.54%)。
- 低估值周期板块继续领涨,消费及医药板块虽有反弹,但幅度相对较小。
---
3.7 各大类ETF规模加权收益率(图3-4,page::9)
- 主题、行业ETF表现优异,涨幅均超4%。
- 行业细分中周期类ETF涨幅最强(9.05%),其他如金融地产、科技等均表现良好。
- 商品类ETF出现负收益,反映相关资产近期承压。
---
3.8 基金仓位测算(图5,page::16)
- 普通股票基金和偏股混合基金仓位保持高位(约93%-94%)。
- 灵活配置基金仓位近期回落至约79%,可能反映对市场流动性或估值波动的谨慎态度。
---
3.9 北上资金流入情况(图6-7,page::18)
- 北上资金持续净流入,5天内单日净流入峰值约60.69亿元,累计净流入逐步增加。
- 反映外资持续看好A股市场配置价值。
---
4. 风险因素评估及声明
- 量化交易换手率及规模的推断;缺乏私募量化基金真实换手数据,相关交易额估计存在不确定性。
- 两融和北上资金成交额数据粗口径,存在统计口径限制。
- ETF分类较灵活,文中划分供参考。
- 历史数据分析结果不代表未来表现,投资者需注意策略风险。
- 报告依赖公开数据及自身模型,存在模型误差及数据不全面风险。
---
5. 评价与细微差别
- 报告客观呈现量化交易在A股成交中的潜在贡献,避免一味夸大,仅提出私募量化换手率难以准确估计的现实困难,体现审慎态度。
- 部分推断依赖公募基金财报数据,存在时间滞后及覆盖不全面限制。
- 两融和北上资金层面分析较为详实,但缺乏更高频和更细粒度数据支撑。
- ETF资金流数据详尽,反映主题资金流向及市场热点,但未来持续性有待观察。
- 结论高度依赖统计与估计,量化贡献虽重要,但市场结构复杂,不应唯一依赖某一资金类型交易。
---
6. 结论性综合
本报告系统分析了近期A股市场中量化交易,尤其是量化基金在整体成交额中的地位,从多个角度进行拆解:
- 量化基金交易活跃度高于主动基金,单位规模交易额换手率1.5~2倍,尤其是中证500增强策略表现突出,但规模远低于主动权益基金,限制总成交贡献。私募量化基金规模逐年攀升至万亿级别,结合预期更高换手率,量化私募交易可能对市场成交量贡献较大,但缺乏权威数据证实。
- 两融交易占市场成交份额明显高于北上资金,且两融交易集中在金融及周期性上游板块,体现杠杆交易资金活跃特征。北上资金交易表现出明显的资金集中特征,重仓个股成交活跃度高,但整体占比相对较低。
- 市场风格和资金偏好也在数据中显现:以周期类ETF领先,消费及科技ETF资金流逐渐恢复。持仓仓位高位,显示基金管理人依然对市场保持积极态度。
- 量化交易成为近期市场成交活跃的重要推动力量之一,但整体影响仍需结合基金规模、换手限制及公开数据进一步核实。两融及北上资金等多方资金流动形成资金交织,反映市场资金结构复杂,投资者需关注资金流动态变化与市场风险。
- ETF资金流动和主题产品发行活跃反映出市场投资热点转向新能源、科技、消费等领域,周期股资金流入活跃与整体市场表现相呼应,显示结构性机会。
综上,报告为理解当前A股市场量化交易及主力资金动态变化提供了有力的统计和定量分析基础,对投资者把握市场成交量与资金流结构变化具备重要参考价值。[page::1,4,5,6,7,8,9,10,15,16,17,18,20,21]
---
附:重要图表展示示例
表1:2021年上半年几类公募基金产品交易总金额、规模统计(单位:亿元)
| 产品类型 | 买入总金额 | 卖出总金额 | 交易总额 | 规模合计 | 单位规模交易额 |
|-------------|----------|----------|--------|--------|--------------|
| 沪深300增强 | 938.90 | 849.12 | 1788.02| 749.89 | 2.38 |
| 中证500增强 | 482.95 | 456.14 | 939.08 | 292.90 | 3.21 |
| 主动权益类 | 50465.99 | 47151.62 | 97617.61|58714.62| 1.66 |
数据来源:Wind,长江证券研究所
图1:全球主要股票市场2021年9月6日至9月10日周度涨跌表现

(中证500涨幅领先全球主要市场)
图5:基金仓位测算(%)

(反映基金整体持股比例及近期波动趋势)
---
总体点评
本份报告从数据角度有效论证了量化基金尤其是私募量化基金对近期市场成交的可能贡献,通过严谨的数据拆解展示了两融与北上资金不同资金类型在行业、个股层面的差异化活跃度,以及ETF资金流动表现,揭示市场结构性机会和资金动态。量化交易正逐步成为推动市场活跃度的重要力量,投资者需结合规模、策略和资金端信息深入理解市场流动性变化及其风险。
---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