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金: 新消费热潮 背后的宏观线索

创建于 更新于

摘要

本报告分析新消费的高速增长背景,强调消费市场虽整体仍显不足,但新消费企业营收与利润率远高于整体,中产群体及Z世代是主要驱动,低能级城市消费潜力释放。同时,宏观金融周期调整趋缓,居民资产改善推动消费预期回升,为新消费持续发展提供坚实基础。报告多图展现了营收增速、消费心理、不同城市消费结构及房价变化等关键数据 [page::0][page::1][page::5][page::6].

速读内容


消费市场基本面与新消费表现 [page::0][page::1][page::2]


  • 2024年新消费代表企业营收增速达65%,远超整体居民消费(5.3%)和中证消费行业(2.4%)。

- 新消费市场规模以茶饮、潮玩、谷子经济复合增长率达23%-30%,毛利率(50.9%)远高于中证消费(23.9%)和消费制造业(7.8%)。
  • 消费者更关注产品品质、情绪价值与性价比,支持“有理由溢价”的消费趋势。


宏观环境与居民资产变化驱动消费回升 [page::4][page::5]



  • 城镇居民资产增量由负转正,连续6季度的资产负增长停止。

- 2023年以来居民消费倾向筑底回升,消费者信心增强,居民商品零售趋近疫情前趋势。
  • 金融周期调整见底,房地产拖累减弱,低风险资产和高风险资产价值趋稳。


新消费结构核心驱动力分析 [page::6][page::7][page::8]



  • Z世代(16-30岁)消费意愿最强,2025年中78%受访者对消费前景乐观。

- 90后线上高消费能力用户占比达33.4%,高于其他年龄层。
  • Z世代注重情绪价值(40.1%)、消费品质(37.1%)、极简消费和性价比。


城市能级及房地产影响下的消费潜力释放 [page::6][page::9][page::10][page::11]




  • 三四五线城市消费增速超过一二线,消费前景乐观度更高。

- 低能级城市房价调整幅度较大,房价收入比下降,购房资助占比高,债务负担相对较低。
  • 房地产负面拖累减弱助力消费潜力释放,存在消费升级空间。

深度阅读

中金公司《新消费热潮 背后的宏观线索》研究报告详尽分析



---

1. 元数据与报告概览


  • 报告标题:《新消费热潮 背后的宏观线索》

- 报告作者:黄文静、张文朗、吕毅韬、段玉柱、周彭等,中金公司研究团队
  • 发布时间:2025年6月11日07:49(北京时间)

- 发布机构:中金公司
  • 研究主题:宏观视角下中国新消费现象及其驱动因素,细致解析消费结构升级背景下的市场变迁以及新消费群体特征,分析新消费代表企业的成长表现和利润特征,辅以国际对比,评估未来消费潜力释放的宏观基础。


核心论点及目标:
报告聚焦在当前中国整体消费尚未充份恢复的背景下,新消费成为亮点现象。消费市场正经历从大众消费向个性化、理性消费转型,与此同时受房地产拖累的低能级城市消费活力开始回升,Z世代消费能力与意愿强劲,推动新消费浪潮。新消费企业营收与利润表现远超总体行业水平。作者通过宏观资产状况、居民消费倾向、国际消费演变经验及细分人群特性分析,论证新消费不仅是“消费分级”表现,也是结构性消费升级的标志,预示未来消费市场潜力逐步释放。

---

2. 逐节深度解读



2.1 摘要与投资背景


  • 关键词:消费不足、新消费增长显著、消费分级、质价比、情价比、Z世代、低能级城市复苏。

- 论述指出,虽然整体消费受金融周期调整影响陷入低迷,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及CPI均低于疫情前趋势,但新消费企业营收增长远超总体水平,具体增速达65%,显著优于5.3%的居民消费增速和2.4%的中证消费行业营收增速[page::0,1]。
  • 结构上,消费呈现分级而非简单的降级:消费者倾向购买“有品质的低价”和“有理由的溢价”产品。新消费企业毛利率(50.9%)远高于中证消费行业(23.9%)和制造业(7.8%),体现新消费的高附加值特征[page::0,2]。
  • 用户调研(小红书数据)显示品质、情绪价值和性价比成为购买决策重点,且功能、愉悦感、个性表现成为消费核心动因,说明新消费不仅是物质满足,更兼顾精神层面的诉求[page::0,3]。


2.2 图表深度分析



图表1(居民人均消费支出走势)


  • 描述:“居民人均消费支出(TTM)指标2025年3月仍低于2020年前趋势”,表现出整体消费仍然承压,消费恢复尚不充分[page::1]。

- 通过对比折线与趋势线可见尽管有回升迹象,整体水平减缓。
  • 反映宏观消费环境仍不理想,但整体企稳迹象为新消费提供了土壤基础。


图表2(新消费营收增速对比)


  • 展示2021-2024年新消费代表企业(泡泡玛特、老铺黄金、蜜雪冰城等)营收增速迅猛,2024年达到65%,远高于居民消费及中证消费的整体平均,增长优势明显[page::1]。

- 表明新消费企业因其独特产品和定位,获得消费者高度认可。

图表3(新消费市场规模)


  • “潮玩”“谷子经济”“现制茶”三大领域市场规模稳步增长,2019-2024年复合年增长率23%-30%不等[page::2]。

- 反映不同细分赛道的扩张性,为新消费的多元化提供数据支撑。

图表4(销售毛利率对比)


  • 新消费企业毛利率从2020年的约38%升至2024年的50%,明显高于消费制造业和中证消费股水平,显示品牌溢价和产品创新驱动盈利能力[page::2]。

- 高毛利率反映了消费者对品质及情绪价值的认可,新消费定位独特、附加值较高。

图表5与6(消费者购买决策因素和购买原因)


  • 品质、情绪价值、性价比显著提升为关键消费考量,且“为愉悦心情和彰显个性”付费意愿强烈,这说明消费心理和行为转向理性和个性兼顾的模式[page::3]。

- 体现新时代消费者更重视精神感受与社交因素,推动消费升级。

图表7(日本消费结构演替及消费股回报)


  • 回顾日本消费经历工业品至理性消费四阶段,日本经历泡沫破灭后的理性消费阶段,类似中国当前向个性化与理性化消费的转型,中国则因产业链完整及市场庞大更具发展潜力[page::3,4]。

- 图中日本家具、轻奢服饰等领域在区间内实现数倍增长,暗示中国新消费也拥有长期爆发潜力。

图表8-10(居民资产与消费倾向)


  • 居民城镇资产首次由负转正,主要房地产负面拖累减弱,同时金融资产稳步增长,奠定消费信心基础[page::4,5]。

- 居民消费倾向指标筑底回升,商品零售维持恢复趋势,除了社会团体消费,居民消费逐渐接近疫情前水平[page::5]。

图表11-15(新消费驱动力:年龄与城市能级)


  • Z世代(16-30岁)消费能力占比最高(33.4%),且消费前景乐观占比最高(78%),显示其强烈的消费动力和对新消费市场的拉动效应[page::6,7,8]。

- 低能级城市居民对消费前景更乐观(超高能级为67%,三线79%),而且房价与负债比更低,显示消费释放潜力较大[page::7-9]。
  • 抑制消费的主要因素集中在就业不稳、经济悲观等,三线城市等低能级城市对此认知较低,支撑更强消费增长预期。


图表16-20(房地产对消费影响)


  • 一、二线城市二手房价调整幅度小,三线及以下调幅显著,房价收入比逐步下降,购房资助比例高,反映房地产负面拖累向低线城市转移放缓消费压制[page::9-11]。

- 房地产市场趋稳为新消费释放结构性潜力提供了宏观支持。

---

3. 估值分析



报告未直接涉及具体企业估值模型与目标价,聚焦宏观与结构性消费趋势的动态分析。文中通过财务指标比较(营收增速、毛利率水平),间接体现投资价值信号:
  • 高毛利率和高速增长是新消费企业价值提升的重要标志;

- 投资者可依据行业平均毛利率、营收同比增长等财务指标,结合消费升级背景选取优质标的。

---

4. 风险因素评估



报告未详细列出具体风险条目,但从内容中可推断潜在风险:
  • 宏观经济风险:金融周期调整带来消费恢复不及预期,资产负债表压力可能延续影响消费;

- 房地产市场波动:房价下跌或不稳定将继续抑制居民消费意愿,尤其中高能级城市影响较大;
  • 消费信心不稳定:若就业或经济悲观情绪加剧,将限制消费者支出。

- 新消费企业运营风险:高速扩张背后可能存在的市场竞争激烈、品牌保持难度等挑战。

报告强调,结构性消费亮点需要宏观基础稳健,短期消费冲击与不确定性不可忽视[page::0-11]。

---

5. 审慎视角与细微差别


  • 报告对“消费分级” vs “消费降级”进行了清晰区分,指出新消费并非廉价低质,而是“有理由溢价”的情价比商品,体现较为准确的市场细分认知。

- 由于新消费代表企业选取局限于少数头部样本(如泡泡玛特、蜜雪冰城等),可能存在样本偏向,未完全涵盖所有新消费创新型企业整体表现,投资者需注意代表性风险。
  • 报告强调Z世代消费意愿和能力,但对人口结构变化、消费力持续性分析较弱,未来年轻代群体变化仍存在不确定性。

- 对于房地产对消费影响的解读偏正面,未详细探讨房地产市场波动带来的政策风险及二次冲击可能,预期需保持谨慎。
  • 报告主要聚焦新消费亮点及宏观条件中的结构性因素,缺乏短期行为经济学及网络效应等微观消费动态的深入探讨。


---

6. 结论性综合



该中金报告立足2025年宏观与微观多维度数据,以透彻的统计分析和有说服力的国际对比为支撑,全面揭示了中国新消费热潮背后的内生动力与制约因素,具体结论如下:
  • 宏观消费环境基础企稳:尽管总体消费量价依然低迷,城镇居民资产负债状况改善,消费倾向回升,为结构性消费升级奠定基础[page::1,4-5]。

- 新消费强劲增长:以泡泡玛特、蜜雪冰城等为代表的新消费企业,实现远超行业和居民平均水平的收入和利润增长,表明新消费在消费结构中的份额和价值提升明显[page::1-2]。
  • 消费心理深刻转变:品质和情绪价值成为消费者主要驱动力,消费决策趋于理性但也兼顾个性、社交和愉悦感,新消费品牌高毛利率反映了这一点[page::0,2-3]。

- Z世代和低能级城市是关键驱动力:Z世代拥有最高消费意愿和能力,成为新消费的核心人群;同时,房地产拖累减缓促进低线城市消费市场崛起,共同推动新消费浪潮[page::6-9,11]。
  • 国际经验借鉴:日本消费发展历程表明,消费结构升级经历工业品-大众消费-个性化到理性消费多个阶段,中国现阶段处于从大众向个性理性消费跃迁的阶段,前景可期[page::3-4]。

- 风险仍然存在:消费恢复受限于宏观经济、房地产市场变动以及消费心理波动,整体消费改善和新消费持续爆发需宏观环境持续配合支持。

---

7. 图表汇总与洞察


  • 图表数据层层递进,从宏观资产(图8)、消费倾向(图9-10)、到细分消费群体与城市结构(图11-15),直至房地产市场对消费的影响(图16-20),构建了一个“从宏观到微观,资本到心理,再到结构性分层”的消费动态体系;

- 新消费企业的数据(图2-4)用实证支撑了消费升级和情价比溢价的论点,结合调研(图5-6)体现消费者心智升级;
  • 通过国际比较(图7),为中国消费未来发展路径提供历史借鉴,强化报告严谨性和前瞻性。


---

总结



中金公司的这份《新消费热潮 背后的宏观线索》报告,通过多角度严谨的数据分析,揭示了当前中国消费市场的核心趋势和潜在力量,指出虽然整体消费尚未恢复到疫情前水平,但新兴细分消费市场增长迅猛,尤其是Z世代和低能级城市的消费释放,为中国消费升级和经济转型注入了新活力。报告为资本市场理解和把握中国新消费提供了重要框架和实证依据,兼具深度和广度,适合投资者和产业观察者深入研读。

---

参考来源


  • 中金公司研究报告—《新消费热潮 背后的宏观线索》,2025年6月11日发布[page::0-12]

- Wind、QuestMobile、小红书用户调研、麦肯锡调研、中金公司研究部数据
  • 国际消费行为相关学术研究[2][3]


---

免责声明
以上分析完全面向报告内容,不涉投资建议,投资需结合个人风险偏好谨慎决策,详见中金公司法律声明[page::12]。

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