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资金面的接力:“量化牛”转“全面牛”

创建于 更新于

摘要

本报告指出2025年A股市场主导力量将由上半年的“量化牛”转为个人投资者主导的“全面牛”,私募量化资金的微盘暴露接近饱和,后续资金增量将主要来自游资和居民,主流偏好仍聚焦中证2000小盘股。重点推荐券商、恒生科技、公用事业等板块,警惧美联储降息预期回调风险[page::0][page::1][page::6][page::14]。

速读内容


2025年A股由量化牛转向全面牛:个人投资者接力市场主导 [page::0][page::6]

  • 微盘个股上涨与私募量化新发基金规模高度相关,显示量化资金推动微盘行情。

- 量化资金后续增量空间受限,空气指增和量化选股产品激进度自7月46%下降至8月36%。
  • 居民和游资资金快速增长,融资余额突破2.09万亿,游资活跃度指标与国证2000净值相关系数接近1。

- 游资主要活跃在中证2000市值区间,微盘参与小,居民资金同样偏好中证2000及小盘股而非微盘。

私募量化发展及微盘资金流入现状 [page::2][page::4][page::5][page::6]



| 时间节点 | 私募量化基金备案数量(只) | 备案占比(%) | 私募量化估算总规模(亿元) |
|----------|------------------------------|-------------|---------------------------|
| 2024年末 | 备案量及占比稳步提升 | 约45% | 约9000 |
| 2025年H1 | 新发比重近45%,单基金平均规模提升49%| - | 总规模达约1.8万亿 |
  • 私募量化对微盘暴露近历史高点,继续大幅押注微盘空间有限。

- 量化产品备案以股票中性、量化套利和传统指数组合缓慢回升,偏激进选股比例减少。
  • 非线性市值风格对量化持仓影响显著,管理人在该风格下的超额收益波动性大。


个人和游资资金偏好及表现 [page::7][page::8][page::9]



  • 游资和居民资金均偏好中证2000等小市值股票,微盘市值股票参与有限,游资微盘占比仅约10%。

- 股东户数前10%增速最高个股市值在40%-60%分位区间,与中证2000相符,居民资金不偏向微盘。
  • 2024Q4以来中证2000股东户数显著增加,而微盘股变化不大。


机构资金流入有限,主动权益基金份额未增长 [page::9][page::10][page::11][page::12]


  • 主动权益基金虽超额收益回暖,但基金份额持续收缩,基民赎回压力增大。

- 主动权益基金内部收益分化明显,跑赢指数基金占比历史低位,仅少数赛道基金表现突出。
  • ETF资金整体仍呈净流出态势,居民未借道ETF大规模入市。

- 固收+基金和银行理财上半年权益仓位无显著提升。

推荐关注券商、恒生科技、公用事业等板块 [page::12][page::13][page::14]


  • 券商板块明显落后大盘,目前估值仅相当于2024年11月水平,具备补涨空间。

- 恒生科技指数近期表现弱于大盘,受香港流动性抽水影响,资产价格存在修复可能。
  • 公用事业板块本轮涨幅落后,创新高个股比例高,有望迎来轮动补涨行情。


风险提示:美联储降息预期存在回调风险 [page::14][page::15]


  • 美国进口价格指数近期并未下行,核心CPI和PPI开始超预期。

- 美国消费需求稳健,整体基本面无大幅转弱迹象。
  • 降息预期不确定性加大,节奏可能放缓甚至回摆,或影响全球风险偏好和资产价格。


深度阅读

浙商金工研究报告详尽分析——《资金面的接力:“量化牛”转“全面牛”》



---

1. 元数据与报告概览



报告标题:资金面的接力:“量化牛”转“全面牛”
作者:陈奥林、徐忠亚、徐浩天、陆达(浙商证券金工团队)
发布日期:2025年8月27日
发布机构:浙商证券研究所
  • 报告主题:2025年中国A股资金面结构变化及其对市场风格和行业机会的影响


报告核心观点:
  • 2025年A股市场有望由上半年的“量化牛”转向下半年的“全面牛”,驱动力在于个人投资者接替量化资金成为市场定价主体。

- 上半年量化资金驱动微盘股强势;7-8月,游资加杠杆活跃;9月后,居民资金预计将接力成为市场增量资金主力。
  • 投资机会重点包括券商、恒生科技及公用事业板块,同时警惕美联储降息节奏不及预期带来的潜在市场风险。

- 机构资金(主动权益基金、ETF、固收+、银行理财等)对权益的增持态度相对谨慎,短期增量有限。

总体来看,报告系统分析了2025年资金面的结构转换以及其对不同风格板块和资本市场影响,是研判A股人气切换及风险的关键参考资料。[page::0,1]

---

2. 深度章节解读



2.1 摘要与核心观点解析


  • 量化牛转全面牛:量化资金是2025年上半年的主力,推动了微盘股的走势;但私募量化产品激进配置度已显著回落,量化资金对微盘股的暴露接近历史高点,空间或有限。

- 个人投资者接替:融资余额创历史高位,游资活跃度显著上升,表明个人投资者增加跟风买入,尤其是在中证2000市值域小盘股为主。
  • 机构资金观望:尽管主动权益基金表现有所回暖,但基金份额并未增长,且散户赎回有所加速,收益分化明显;ETF和固收+、银行理财等也尚无明显加仓。

- 行业推荐:券商板块存在补涨空间,恒生科技有望迎来流动性边际宽松后的补涨,而公用事业板块符合“填坑”行情属性,有望受益风格轮动。

逻辑基础是量化资金推动的微盘行情或逐步退潮,个人投资者资金成为后续市场的关键,而机构资金尚未大量进入,从而引发风格和活跃度的结构性变化。[page::0,1]

---

2.2 行业及机会分析章节


  • 券商板块:券商指数至2025年8月仍处于2024年11月价格水平,期间大盘指数已显著提升,券商板块明显落后。作为牛市“风向标”,存在较大补涨潜力,短期具备较强进攻与防守属性。

  • 恒生科技:本轮走势不佳主要受“外卖大战”盈利担忧与港元汇率弱方保证机制影响。港元脱离弱方保证区,香港流动性恢复至正常水平,未来流动性收紧空间有限,存在明显补涨潜力。
  • 公用事业:该行业本轮整体涨幅落后,但近期创新高个股数量较多,显示潜在热点正在形成。随着市场风格轮动,公用事业有望成为资金“填坑”选择。
  • 风险提示:美国进口价格指数未见明显下跌,核心CPI及PPI超预期,通胀压力仍在,未来美联储降息节奏不确定,降息预期可能反复回摆,增加全球风险偏好波动性,潜在冲击全球资产价格。


这部分论述基于行业价格走势、货币政策和宏观数据的综合研判,折射资金层面与政策环境的变化在不同板块表现出的机遇与风险。[page::1,13,14,15]

---

2.3 资金面与量化资金演变



报告通过大量数据,详细说明了私募基金尤其是量化基金的变动特征:
  • 私募产品备案及占比(图1、图2):私募量化产品备案数量稳步上升,2025年量化产品占比提升至约45%。备案数量和占比的稳中有升显示量化基金整体规模持续扩容。
  • 微盘股强势与量化资金关联(图3):2024年末以来,新发私募证券产品规模与微盘超额收益走势高度一致,表明量化资金对微盘价格推动力强。
  • 量化模型偏好微盘结构(图4、5):模型内生指标显示自2024年9月起微盘得分最高,交易环境逐步改善,驱动量化资金偏好微盘。
  • 管理人风格偏好变化(图6-9):量化管理人对非线性市值(哑铃结构,即同时持有大市值和小市值)暴露激进,波动时超额收益波动大,并且整体暴露偏好强于线性市值,显示量化策略逐渐回归更复杂的风格维度。
  • 私募量化总规模估算(图12-13):通过组合新发数量、平均规模与权益市场涨跌计算,预计2025年7月规模约1.8万亿元人民币!
  • 私募量化激进度回落信号(图14-16):2025年7月以来“空气指增”及“量化选股”激进类策略占比从46%降至36%,股票中性等传统策略占比回升。且私募量化对微盘暴露已接近2019年以来高点,表明未来量化资金进一步向微盘下注空间有限。


这些结论基于私募备案数据、量价因子、产品策略拆解、超额收益分析、风格暴露指标构建等方法,展现量化资金宏观与微观两个层面的深刻演变。[page::2,3,4,5,6]

---

2.4 个人投资者与游资特征


  • 融资余额历史高位(图17):2025年8月融资余额达2.09万亿,接近2015年牛市高点,显示个人投资者杠杆情绪活跃。
  • 游资活跃度指标和定价权提升(图18):游资活跃度与国证2000指数相对净值1年滚动相关系数接近1,表明游资定价权显著增强。
  • 游资偏好小盘(图19):龙虎榜数据剔机构席位后游资主战场集中在中证2000区域,微盘股占比不到10%,显示游资更偏好“中小盘”而非极小盘。
  • 居民资金偏好与股东户数分析(图20-21):股东户数增速最快股票的市值多数处于40%-60%分位,且中证2000成分股平均股东户数上升明显,微盘股股东户数变化极小,显示居民资金偏好中证2000级别的小盘股而非极小盘微盘。


整体来看,市场资金主导者正由量化为主逐步转向个人投资者及游资,且个人投资更聚焦于中小盘股,暗示市场风格焦点有望从微盘向中证2000扩散升级。[page::6,7,8,9]

---

2.5 机构资金动向


  • 主动权益基金份额回落(图22):虽然偏股混合指数超额收益回暖,主动权益基金份额仍在下降。
  • 基金创新高与赎回(图23):2021年之前成立的主动基金创新高比例上升,导致持有人赎回,可能压制主动基金新增资金。
  • 基金表现分化加剧(图24):跑赢中证800的主动基金比例仅48.1%,处于近三年低位,表明业绩分化严重,大量基金表现不佳。
  • 业绩前列基金赛道集中(图25):2025年表现最佳的100只主动基金,其第一大重仓行业占比均值高达78%,显示重仓某热点赛道导致业绩集中,表现持续性存疑。
  • ETF资金净流出(图26):2025年以来,宽基ETF资金净流出1500亿元,非宽基ETF仅小幅流入433亿元,整体未见居民借ETF积极入市。
  • 固收+和银行理财权益增减仓(图27-28):固收+基金权益仓位仅小幅上升200亿,银行理财下降约500亿,均未大幅加仓权益资产。


结论:机构资金虽有部分超额表现,但整体资金面未显现积极进场态势,且主动基金受基民赎回和业绩周期影响,短期难引领市场风格。[page::9,10,11,12]

---

3. 关键图表解读


  • 图3(私募新发规模与微盘收益高度相关):展现量化资金新入市与微盘股超额收益的同步波动,证明量化资金有效驱动小市值板块行情。
  • 图14-16(量化策略备案占比及对微盘暴露):数据清晰表明量化策略备案比例波动,激进策略占比下降,微盘暴露度已到历史高点,空间有限。
  • 图17-18(融资余额与游资活跃度):融资余额回升至历史高位,游资定价权接近完全同步市场表现,是个人投资者活跃度提升的直接反映。
  • 图19-21(游资及居民偏好小盘但非微盘):龙虎榜市值分布和股东户数变动联动分析,支撑报告“个人资金切换风格,从微盘向中证2000迁移”的判断。
  • 图22-26(主动权益基金份额与业绩分化;ETF资金流向):揭示基金资金撤出与业绩波动之间的矛盾,ETF流出亦未构成新增资金支撑。
  • 图29-31(券商定位与恒生科技货币政策影响):券商存在补涨潜力,恒生科技近期回落受美元兑港元货币政策影响流动性收紧,流动性改善或带来补涨机会。
  • 图33-34(美国进口价指数与消费):美国进口价格未下跌,核心CPI和PPI走高,消费保持稳定,表明通胀压力持续,美联储降息预期存在不确定性。


图表全方位支持了报告核心逻辑,通过定量与定性指标揭示资金面趋势与市场结构间的内在关联。[page::2,6,7,9,11,13,14,15]

---

4. 估值分析



报告当前未直接提供估值模型细节,如DCF、市盈率等估值计算,但通过行业相对走势对比、历史价格对比展示估值隐含:
  • 券商股价对应2024年11月水平,当前大盘显著较高,金额相对估值暗示券商具备补涨空间。
  • 恒生科技指数走势明显落后大盘,货币政策改善预期成为估值修复催化剂。
  • 用创新高股票数量及涨跌幅指标,间接观察公用事业板块潜在价值及资金热度。


未来如有更具体估值推断,需参考浙商证券后续正式报告发布。[page::12,13,14]

---

5. 风险因素评估


  • 历史数据局限性:报告模型和统计结果均基于过去数据,不保证未来准确。
  • 策略历史表现非未来收益承诺
  • 不涉及基金评级与推荐,研究仅供参考。
  • 关税摩擦及政策变动风险:当前贸易环境及美国通胀压力仍存在不确定,可能扰动市场。
  • 美联储降息不确定性:未来降息节奏可能不及市场预期,导致风险偏好下降、市场波动。
  • 基民赎回对主动基金压力加大:可能影响基金持续吸金能力及投资稳定性。
  • 量化资金暴露饱和,资金切换带来风格转变:风格切换或导致短期市场波动风险。


报告提醒投资者关注宏观通胀动向、政策节奏及资金结构转变带来的潜在影响。[page::1,14,15]

---

6. 批判性视角与细微差别


  • 报告尽管强调个人投资者资金接力,但对其风险偏好、行为异质性尚未充分揭示,个人投资资金偏好中证2000而非微盘,但未来是否会追随量化资金行为存在不确定。
  • 主动权益基金绩效分化显著,报告未详细剖析背后赛道变化对市场整体结构影响,及其对流动性的深远影响,可进一步讨论。
  • 关于量化资金估算,基于多种假设与简单的规模折算,存在一定误差风险。
  • 报告对未来美联储政策预期依赖外部高频数据,并未综合更多宏观经济模型,存在不可控的外部变量风险。
  • 对行业选择集中于券商、恒生科技、公用事业,系统性风险或短期资金扰动风险未进行多维度压测和敏感性分析。


总体上报告逻辑严密,数据丰富,但对部分非量化风险、资金行为复杂度及宏观政策不确定性表达时较为谨慎,投资者应结合更广泛信息验证。[page::0-15]

---

7. 结论性综合



这篇浙商金工的《资金面的接力:“量化牛”转“全面牛”》报告,系统展现了2025年中国A股资金结构的重要演变脉络:
  • 2025H1,量化资金通过私募产品推动微盘股行情,整体量化资金规模估算约1.8万亿且持续增加。但激进产品占比下滑、微盘暴露接近历史天花板,量化资金后续对微盘继续加仓空间有限。
  • 2025H2,个人投资者资金加速进入市场,融资余额回升至历史高点,游资定价权极强,市场风格有望从微盘逐步移向中证2000等稍大市值的中小盘股。
  • 机构资金方面,主动权益基金份额持续减少且业绩分化加剧,ETF资金作为居民入场渠道也未大幅增长,固收+及银行理财同样未显著配售权益,短期或难成为主流风格的驱动力。
  • 行业层面,券商板块补涨可能性大,恒生科技因汇率和流动性边际情况改善或迎来反弹,而公用事业具备轮动“填坑”机会。
  • 风险端重点关注美联储降息节奏不及预期带来的全球风险偏好回调,中美贸易摩擦及关税影响依然存在。


综上,报告通过详实的私募产品备案、量价因子、风格指数与资金流向数据,结合市场估值与宏观经济指标,准确捕捉了市场资金从量化驱动向个人投资者驱动转变的重要结构。该转变对应的市场风格切换,是理解2025年中国资本市场走势及配置策略的核心视角。

图3:2024年末以来,私募证券产品新发规模与微盘超额收益走势高度一致

图16:私募量化对微盘的暴露已经达到 2019 年以来的高点附近

图18:游资活跃度指标与国证2000相对净值走势对比

图22:2025年以来,公募超额与份额增长走势背离

图29: 券商指数当前位置与2024年11月相当

本报告是投资者理解当前市场风格切换及资金面结构的重要参考,尤其适合关注权益市场风格演变、私募量化动态及个人投资者行为的专业投资人士和机构。

---

参考文献标识



本文所有结论均摘自浙商证券研究所2025年8月27日发布的金融工程研究报告《资金面的接力:“量化牛”转“全面牛”》[page::0-16]。

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