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配置日报:又见十字星
创建于 更新于
摘要
本报告聚焦2025年8月26日全球市场多资产配置动态,分析权益市场出现十字星形态及缩量震荡,债券市场利率趋稳且超跌修复迹象明显,商品市场在“反内卷”政策预期影响下显著回落。报告还重点跟踪资金流向变化、机构行为和海外贸易摩擦对市场风险偏好的影响,提出当前市场处于观望与调整交织阶段,风险偏好存在波动,后续策略需关注资金面及政策导向变化 [page::0][page::1][page::2].
速读内容
权益市场短暂调整呈现十字星形态 [page::0][page::1]

- 各大股指呈现“低开→修复→回落”走势,上证指数日线再现十字星。
- 市场缩量震荡,成交额较前一日明显减少4671亿元。
- 科创50表现畏高,下跌1.31%,隐含波动率小幅回落,与历史大幅波动不同,当前市场做多情绪未根本转变。
债券市场利率修复态势明显但谨慎 [page::0][page::1][page::2]
- 长端国债收益率在关键点位附近徘徊,显示超跌修复基本完成。
- 近期机构如国股行和券商自营持续买入长债,基金开始追加中长久期政金债仓位,但整体资金仍偏谨慎。
- 短端利率小幅回落,存单发行压力较大,跨月因素影响仍存。
商品与板块表现分化明显 [page::2]
- “反内卷”相关商品大面积回调,氧化铝、焦煤、工业硅等跌幅超过2%。
- 多数品种自7月中旬起涨幅大幅回吐,仅焦煤、碳酸锂、多晶硅涨幅维持双位数。
- 生猪养殖板块反向大涨4.52%,得益于政策和业绩双重利好。
资金面与海外因素影响市场情绪 [page::1][page::2]
- 19日逆回购资金续作规模大,资金面保持流动性充裕,非银隔夜利率稳定。
- 北交所资金利率受新股申购缴款影响波动明显。
- 美方贸易政策新动态加剧外部不确定性,抑制风险偏好。
- 国务院推出人工智能行动方案,市场对科技板块刺激仍需观察。
风险提示与投资建议 [page::2][page::3]
- 关注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和流动性可能出现的超预期调整风险。
- 市场处于风险资产与避险资产博弈,短期策略应关注资金流动与政策引导,适时调整配置。
深度阅读
报告详尽分析:《华西宏观》资产配置日报:又见十字星
---
一、元数据与概览(引言与报告概览)
- 标题:《【华西宏观】资产配置日报:又见十字星》
- 作者:刘郁、瑞鸿、思源(郁见投资团队)
- 发布机构:华西证券华西研究
- 发布日期:2025年08月28日,07:40 北京时间
- 主题:宏观资产配置与市场盘点,聚焦权益、债券、资金面、海外影响及商品市场动向。
核心论点及信息:
报告整体对近期市场运行状态进行了细致复盘,突出呈现8月26日A股市场日线出现“十字星”形态,反映出市场多空力量的均衡与短暂犹豫;债市则在利率回落中走出阶段修复行情,但长端利率的下行幅度明显收窄。资金面呈现跨月资金回笼,但并未导致流动性利率压力明显抬升。权益市场整体缩量振荡,风险偏好有所回落,但行情尚无断崖式跌落的迹象。商品市场反弹势头减弱,多数赛道涨幅回吐明显,显示市场预期趋于理性化调整。宏观风险包括货币政策、流动性和财政政策均有可能出现超预期调整。整体报告传达的信息为市场短期内或处于调整与震荡并存的态势,但结构性机会依然存在,关注资金面、政策导向及海外风险变化将是未来关键。
---
二、逐节深度解读
2.1 市场复盘与资金面动态
- 关键论点:
8月26日多数主要股指表现为“低开 → 修复 → 回落”的波动态势,最终以上证指数日线呈现“十字星”形态。债市利率继续下行,但节奏明显放缓。资金方面,出现跨月资金回笼(央行逆回购到期)情形,但央行续作规模大(4058亿元),维持资金面相对充裕,流动性紧张未显现,短端利率(R001、R007)略有下降,体现短期资金面总体稳定。[page::0]
- 数据解读:
非银隔夜利率振荡于1.35%-1.45%,7天资金利率稳定于1.50%-1.55%,且央行逆回购金额高达4058亿,同时净回笼1745亿,中性偏宽松。短债收益率隐约下行,但存单因发行压力而维持高位,提示短期存单存在补涨空间。
- 推断与逻辑:
跨月通常资金需求上升,短端利率抬升;本次资金回笼未对利率产生明显上行压力,反映央行流动性调节弹性及货币政策维持宽松基调。
2.2 资金市场与债券市场动态
- 关键论点:
交易所资金市场利率GC001大幅跃升26bp至1.49%,受北交所新股申购缴款资金需求影响,与跨月压力关系较小。现券市场续周一修复格局,但长端利率下行幅度受限,10年及30年国债收益率分别稳定于1.75%和2.00%临界位置,短期形成重要支撑位。[page::1]
- 机构买卖力量变化:
国有大行和券商自营资金成为长债买入主力,基金集体买入中长久期政金债仓位的动作稍晚。资金结构显示出风险偏好调整前的谨慎姿态与布局行为。市场逢高可择机提升久期配置,暗示债券收益率有望进一步下移。
- 海外风险信号:
美国对中国稀土磁铁出口威胁重新升温,表示可能加征高达200%的关税,增加地缘贸易风险,可能对国内风险偏好及资金流向产生影响。
- 权益市场概要:
8月26日整体缩量(成交额2.71万亿,较前日减少约4671亿元),万得全A指数微跌0.09%,科创50指数下跌1.31%,反映短期资金对科技股略有畏高情绪;隐含波动率回调4.97%,但幅度不足以表明投资者风险偏好根本变化,仍显示市场对科技主线有一定认可与等待。其他指数期权波动率变化不大,整体市场情绪小幅震荡。[page::1]
- 行业板块表现:
农牧、美容护理、化工、传媒、零售板块表现出补涨迹象,涨幅均接近或超过万得全A,通信、电子则有小幅回落,科技板块调整较为温和,显示资金在科技和传统板块间保持博弈动态,存在阶段性轮动。
2.3 港股市场及商品市场表现
- 港股动态:
恒生指数和恒生科技指数分别下跌1.18%、0.74%,其中医药和芯片板块领跌。南向资金呈净流入166亿元,净流入主要集中于互联网巨头阿里巴巴、腾讯和美团;中芯国际净流出及股价下跌表明资金对半导体板块热情不高。[page::2]
- 商品市场走势:
昨日的商品市场修复势头未能延续,整体热度回落,多个“反内卷”主题品种集体回调,包括氧化铝、焦煤、工业硅等主要跌幅均超过2%,多晶硅、焦炭、纯碱、玻璃等跌幅亦达1%-2%左右。猪肉养殖板块表现亮眼,受国家收储计划和龙头企业业绩利好提振涨幅超4.52%。
- 政策背景及市场预期转变:
7月18日工信部明确“十大行业稳增长方案”开启本轮行情,多数相关品种涨幅已大幅回吐。市场对于“反内卷”政策期望由前期激进乐观转向理性,更注重市场化和法治化手段,而非粗暴行政干预。具体以光伏行业为例,行业管控趋向柔和而非全力压制价格竞争,降低了短期极端行情的持续可能性。
- 风险偏好变化:
午后三大资产类别同时出现情绪回落,股指转跌,商品下跌,长债期货上涨,资金短线回避风险资产向安全资产转移,短期情绪层面增加商品调整压力。[page::2]
2.4 报告风险提示与声明
- 风险因素包括三大方面:
1. 货币政策超预期调整,尤其在国内经济可能走势不及预期或海外货币政策变化影响下。
2. 流动性出现超预期波动,流动性投放少于同期水平有扰动风险。
3. 财政政策力度变动,同样受经济走势影响可能调整,对市场流动性和风险偏好产生影响。
- 报告严谨声明,资讯仅面向华西证券专业机构客户,不构成具体投资建议,强调投资风险需谨慎把控。[page::2][page::3]
---
三、图表深度解读
3.1 团队介绍及版权页(含人物照片与二维码)
- 内容描述:报告开头配有郁见投资作者刘郁的照片,增强信息传递的权威感和人文温度。华西证券“华西研究创造价值”的标语及楼宇、飞机场景图象征研究视野具有广度和前瞻性。
- 作用:通过视觉元素提升品牌形象与信赖度。二维码方便投资者扫码获取更多内容,引导至官方渠道。[page::0][page::3]
3.2 资金利率变化图表(暗示)
- 虽然具体图表未见,但文中描述清晰:
“非银隔夜利率全天在1.35-1.45%区间震荡,加权R001为1.36%,R007为1.53%,均较前日下行约3bp”反映了短期资金成本的动态,表明资金面相对宽松,[page::0]。
GC001跳升26bp至1.49%则指出交易所资金面受到非跨月因素(北交所打新缴款)影响,[page::1]。
3.3 股市指数及隐含波动率变化(推断)
- 文中定量描述了万得全A指数、科创50、沪300ETF及中证1000ETF的涨跌与隐含波动率变动,说明市场情绪戛然而止的调整阶段。科创50ETF隐含波动率下跌4.97%与之前大幅波动形成对比,表现市场情绪尚未出现大幅恐慌或投降。[page::1]
3.4 商品与板块表现
- 多个品种及板块涨跌幅均被量化,揭示了大方向由涨转跌的格局,具备较强文本支持力度。生猪养殖的亮眼表现由政策支持点明核心驱动力,[page::2]
---
四、估值分析
本报告为资产配置宏观研报,侧重于市场动态和宏观资金面,未具体涉及个股或行业估值的详细测算及目标价设定。报告核心聚焦短期行情、资金面、政策与风险提示等宏观视角,未使用DCF、PE或其他估值模型进行公司层面估值分析。[page::0-2]
若从资产配置角度理解,权益和债市的阶段行情启示投资者关注“买入时点”和久期调整,强调基于资金面和政策预期的相对价值操作,而非绝对价格估值。
---
五、风险因素评估
报告重点指出:
- 货币政策:当前假设货币政策维持宽松基调,但若经济增速不及预期或海外政策发生变化,可能导致货币政策突然收紧,带来市场调整风险。
- 流动性风险:流动性供给若减少,市场资金面压力将增强,可能引发短期多市场震荡。
- 财政政策风险:财政政策效果和力度若不足,可能拖累经济复苏及市场信心。
此外,海外地缘政治风险(如美方关税威胁)也增添不确定性,成为潜在的负面冲击点。[page::2]
---
六、批判性视角与细微差别
- 逻辑严谨且客观:报告基于丰富的资金面、权益债市、行业轮动及海外大环境等多维度信息,清晰梳理市场动态,避免一味乐观或悲观。
- 细节提示:
报告对跨月资金回笼与存单高位的因果关系把握较细,同时警示科创50畏高情绪未必代表长期趋势转折,显示对短期技术性调整的警惕。
报告引入海外地缘风险议题,提示风险外溢,体现宏观格局多维度监控。
- 潜在假设局限:
报告假设未来政策环境相对稳定,流动性充裕,经济无超预期放缓,若这些前提偏离,结论可能需调整。
报告未深入探讨疫情等黑天鹅事件可能导致的极端波动风险。
- 信息间协调性强:
市场资金面与债市收益率解释相互呼应;权益市场缩量的描述与板块轮动趋势并行不悖,显示内在逻辑统一。
---
七、结论性综合
《华西宏观》资产配置日报详细描绘了2025年8月26日中国宏观资产市场风貌:
- 权益市场出现日线十字星,反映短期多空力量博弈,整体呈缩量震荡态势,但无明显趋势性反转信号,投资者对科技主线保持谨慎关注。
- 债券市场延续修复,但长端利率下行动能减弱,机构资金买入长债意愿先于基金,显示配置逐步进入中长期布局阶段。
- 跨月资金出现罕见资金回笼,但央行逆回购规模保持高位,资金市场总体流动性稳定,短期资金利率小幅下降,短债和存单走势表现分化,存在技术性补涨机会。
- 商品市场热度减退,多数“反内卷”主题相关品种回吐前期涨幅,宏观政策走向市场化、法治化减少预期过度激进情绪。
- 市场风险提示关注货币政策、流动性和财政政策的超预期调整可能性,以及美国加征关税带来的地缘政治风险。
整体来看,报告给出一个平衡且具前瞻性的观点:当前市场处于波动调整期,政策与资金面依然是关键变量,投资者应警惕短期波动风险,同时关注结构性机会,尤其在科技、高端制造等政策支持明显的领域。跨月资金动态和海外地缘动向亦值得密切关注。
---
参考文献与溯源
- 全文论述与数据均基于报告原文内容,[page::0][page::1][page::2][page::3]。
- 图表相关视觉资料附于报告首页及页末二维码,未在正文中量化呈现,但已结合文本解读。
---
本分析旨在深入剖析报告内容、数据和逻辑,提供理解报告各部分信息的助力,方便投资机构客户进行合理宏观判断和资产配置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