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反弹以来主动权益基金加仓食品饮料等行业,“球队硬币”因子今年以来多空收益18.38%

创建于 更新于

摘要

本报告深入分析了2024年10月市场估值、资金流动及量化因子表现,尤其强调“球队硬币”等11个高频转换为低频的量价因子构建及其优异的多空选股绩效,综合量价因子今年以来全市场多空组合相对收益达9.61%。此外,重点关注食品饮料等行业基金加仓趋势及三季度业绩预增企业分布,为指数增强策略投资提供重要量化依据和行业配置建议。[page::0][page::3][page::7][page::10][page::13]

速读内容


市场估值与股债收益差表现 [page::3][page::4][page::5]


  • 截至2024年10月25日,沪深300指数股债收益差为5.62%,处于均值与-1倍标准差之间,具备中长期投资价值。

- 创业板指PE(TTM)为32.42倍,历史分位数仅13.04%,显示估值处于低位,创业板相对于沪深300的相对PE仅为2.52倍,处于历史5.7%分位数,配置性价比显著。
  • 社会服务、纺织服饰等行业PE处于历史较低分位,部分顺周期及新质生产力行业后续有潜力。


主动权益基金仓位动态与基金发行情况 [page::7]



  • 2024年9月底至10月底,权益基金对食品饮料、非银金融、钢铁等行业仓位明显加仓,显示资金配置回暖。

- 上周新成立权益型基金11亿元,短期新增资金流入显著。

指数增强组合及主要因子表现 [page::8][page::9]


  • 2024年累计沪深300指数增强组合超额收益7.08%,中证500增强组合超额收益5.10%。

- 主要选股因子多头表现中,非线性市值因子(7.72%)、估值因子(5.07%)和成长因子(4.53%)贡献最大。

高频因子低频化及“球队硬币”等因子绩效 [page::9][page::10][page::11][page::12]



  • 构建11个特色量价因子,应用高频数据转为月度低频,所有因子Rank ICIR绝对值均超过4,显示强大选股能力。

- 球队硬币因子今年以来多空收益达18.38%,是表现最优异的动量相关因子之一。
  • 综合量价因子多空组合今年以来实现9.61%的相对收益,多头组合略有小幅负超额收益(-0.94%)。

- 各因子间相关性较低,正交合成能显著提升因子组合的稳定性与收益性。

预期类因子反弹与三季度业绩预增情况 [page::12][page::13]



  • 预期惯性因子多空净值与多头超额净值持续稳步提升,无明显回撤,表现稳健。

- 208家公布业绩预告的A股上市公司中,113家业绩预增,主要集中在电子、基础化工和机械设备等行业,顺周期投资机会突出。

深度阅读

方正证券研究所《反弹以来主动权益基金加仓食品饮料等行业,“球队硬币”因子今年以来多空收益18.38%》报告详尽解读报告



---

一、元数据与概览


  • 报告标题:《反弹以来主动权益基金加仓食品饮料等行业,“球队硬币”因子今年以来多空收益18.38%》

- 发布机构:方正证券研究所
  • 发布日期:2024年10月(结合报告数据更新时间)

- 分析师:曹春晓(登记编号S1220522030005)、陈泽鹏(登记编号S1220524100003)等
  • 研究主题:本报告主要关注中国A股市场主动权益基金的资金流动及行业配置,特别聚焦于食品饮料、非银金融等行业的加仓情况,深入分析量化选股因子的绩效表现,尤其是“球队硬币”这一量价因子,以及2024年第三季度上市公司业绩预告的行业分布和投资机会。

- 核心论点
- 2024年以来,沪深300股债收益差仍处于具有投资价值的水平,表明中长期股票市场环境依然有吸引力。
- 主动权益基金资金加仓于非银、食品饮料等板块,体现投资者对消费和金融板块的偏好。
- 量价因子中,“球队硬币”因子表现优异,全年多空收益达18.38%,显示动量效应在当前市场依旧有较强的表现力。
- 三季度业绩预告显示电子和基础化工行业业绩超预期,为相关行业提供投资机会。
  • 风险提示:历史数据趋势可能失效,市场可能出现超预期波动,驱动因子阶段性失灵风险。[page::0,14]


---

二、逐节深度解读



1. 市场估值分析



1.1 股债收益差曲线


  • 关键论点:股债收益差(股票收益率减去国债收益率)用于判断股票市场的中长期吸引力,截至2024年10月25日,沪深300股债收益差为5.62%,位于均值与负1倍标准差之间,预示股票相对债券依然具有一定投资价值。

- 支撑数据:图表1显示股债收益差自2010年以来的波动,当前处于较中等偏下位置,但仍属于均值回复区间,说明股市估值不算过高。中证500股债收益差为1.87%,处于类似区间。
  • 逻辑与意义:股债收益差作为估值安全边际的衡量指标,市场低于均值但未跌至极端,表明投资股票具备较好的风险收益比。[page::3]


1.2 主要市场指数估值分位数


  • 关键论点:当前A股整体PE(TTM)为18.36倍,处于历史55.69%分位中等水平,PB仅1.48倍且位于10.5%分位前列,显示账面价值评估的估值偏低。细分板块中创业板和科创板PE远高于主板。

- 数据】
- 主要指数PE:上证50(10.94倍,中位数分位66.36%),沪深300(12.86倍,56.76%),中证500(24.87倍,29.98%),创业板指(32.42倍,13.04%)。
- 创业板指对沪深300指数多年来相对PE处于2.52倍,分位仅5.7%,历史处于低估区域。[page::4]

1.3 创业板相对估值


  • 创业板指PE和PB相对沪深300指数保持低位,表明创业板个股估值相对便宜,配置性价比凸显。从走势看,创业板估值历史底部区域,投资潜力较大。图表5、6清晰展示历史波动,均值线以上多为高估区域,当前明显处于低位。[page::5]


1.4 行业估值分布


  • 社会服务、纺织服饰等行业的PE处于历史低位(分位2%-5%间),说明这部分行业受到估值折扣,可能存在被低估投资机会;食品饮料、中小制造业等估值处于中等或偏低区间。

- 申万一级行业PE及PB的历史波动对比显示,金融、通信、计算机等估值较高,房地产较低。图表9详细列明各行业估值分布及历史分位数。[page::6]

2. 资金流动观察


  • 2024年9月至10月,主动权益基金在非银金融、食品饮料等行业加仓明显,反映投资者看好消费与金融板块的增长潜力。

- 上周新增权益型基金募集11亿人民币,显示市场仍有一定资金流入。
  • 图表10显示各行业仓位变化,食品饮料及非银金融行业仓位提升幅度领先,有色金属、电子等行业仓位显著下降。

- 图表11与沪深300指数走势对应,基金募集规模波动伴随市场环境变动,显示资金流动与市场表现相关联。[page::7]

3. 组合表现与量价因子跟踪



3.1 指数组合表现


  • 方正金工多指数增强组合本周收益轻微负超额,沪深300增强组合今年以来超额收益达7.08%,中证500增强组合5.10%。

- 中小盘指数(中证1000、2000)表现相对偏弱,分别录得负0.33%和正0.77%的超额收益。
  • “预期惯性”组合超额收益略负。图表12详细展示了短期周度和长期近期绝对以及超额收益表现。[page::8]


3.2 主要选股因子表现


  • 今年以来,市场中市值非线性因子表现最佳(多头超额收益7.72%),估值和成长因子也维持不错收益,反映市场风格倾向质优估值和成长股。

- 反转因子、波动率和流动性等表现较弱,部分风格因子短期遭遇调整。
  • 上图表14、15展示了各因子的年度表现及趋势,有助理解市场风格演变。[page::9]


4. 高频因子低频化与“球队硬币”因子绩效


  • 报告详细介绍11个基于高频(日内与分钟)价格与成交量数据构建的量价因子,如“适度冒险”、“完整潮汐”、“勇攀高峰”、核心因子“球队硬币”等。

- 将高频因子低频化(如月度平滑)降低换手率,使之适合实际投资。
  • “球队硬币”因子源于个股动量效应识别,Rank ICIR(信息比率)达-4.62,表现优异,年化收益39.63%,信息比率3.63,最大回撤-8.63%。

- 因子相关性较低,表明多因子合成可分散风险。
  • 综合量价因子(11因子等权正交合成)表现更佳:年化收益49.23%,信息比率4.62,最大回撤-4.84%。

- 今年以来多空组合全市场十分组相对收益为9.61%,但多头组合超额收益略负-0.94%。图表16-22细致展现因子绩效、相关性及净值走势。
  • “球队硬币”因子今年多空回报达18.38%,显示动量策略依旧有效。[page::10-12]


5. 预期类因子表现


  • 包括“真知灼见”和“预期惯性”两个特殊预期因子,捕捉分析师预期与市场估值、动量关系,预期惯性因子在近年实现稳定增长,少出现回撤,表现稳健。

- 图表23-26展现因子净值及多头超额净值的稳步攀升,支持基本面预期在股票选择中的重要性。[page::12]

6. 2024年第三季度业绩预告情况


  • 截至报告撰写日前,208家上市公司公布业绩预告,113家报告业绩增长,电子、基础化工行业占比最大。

- 建议关注“新质生产力”和“顺周期”相关板块,业绩预增为投资配置提供依据。
  • 图表27展示了各行业业绩预增公司数量分布,电子行业明显领先。

- 图表28提供部分高增企业名单及其归属于申万一级行业的利润预增幅度,最突出有兄弟科技(基础化工,净利润同比增1205%)、国航远洋(交通运输,1008%)等。[page::13]

---

三、图表深度解读



图表1-2 股债收益差曲线


  • 描述:沪深300及中证500股债收益差曲线,红色实线表示股债收益差,黄色为均值,橙色及灰色为±1标准差,点线为±2标准差,同时显示对应指数走势(浅色阴影)。

- 解读与趋势:股债收益差整体呈现均值回复,当前股债收益差位于均值与-1SD区间,表明市场估值虽不算低但尚属合理且有上行空间。
  • 联系文本:支持报告中对中长期股票投资价值的肯定。

-


图表3-9 估值分位数与相对估值


  • 描述:多种市场指数及申万一级行业PE、PB走势及所在历史百分位。

- 重点:创业板相对沪深300和创业板50相对上证50的PE及PB处于历史低位,显示创业板性价比较高。行业层面社会服务、纺织服饰等处于极低估值区。

-

-

图表10-11 基金仓位和发行规模


  • 仓位变化:各行业仓位变动,食品饮料板块增加2.6%;非银金融增2.2%;有色金属等减仓幅度较大。说明积极资金流入消费和金融行业。

- 基金发行规模与指数走势匹配度高,显示市场资金活跃度的周期性特征。

-

图表12-15 组合与因子表现


  • 显示不同规模指数增强组合的超额收益及相关选股因子多头超额收益,验证了报告中“非线性市值”、“估值”、“成长”等风格恢复强势。

-
  • 图表14-15则展现了今年以来主要选股因子的收益排名和时间走势,体现投资风格动态演进。

-


图表16-22 高频因子绩效和综合因子净值表现


  • 表16说明单因子Rank IC、ICIR及多空组合年化收益率等指标,所有因子ICIR绝对值均超过4,说明因子信号较强。

- 相关系数表显示各因子之间相关性适中,不完全重叠,便于构建多因子组合实现分散风险。
  • 综合量价因子性能明显优于单因子,净值累计表现持续攀升,显示策略长期有效。

-


图表23-26 预期因子稳定性与表现


  • 预期惯性和真知灼见因子净值及超额净值稳步上涨,且无明显回撤,表现稳健,支持基本面预期获取alpha的可靠性。

-


图表27-28 三季报业绩预增分布


  • 电子行业预增公司数量最高,反映该行业盈利能力改善明显。基础化工、机械设备、汽车等行业预增数量和幅度均较大。

- 部分重要个股归属行业、净利润同比增长幅度巨大,显示细分领域业绩动能突出,具备投资价值。


---

四、估值分析


  • 报告主要通过市盈率PE、市净率PB、股债收益差等传统估值指标量化市场及行业估值水平。

- 相对估值(创业板指相对沪深300、创业板50相对上证50)用来反映不同市场板块及指数之间的估值差异,帮助挖掘配置性价比。
  • 没有涉及DCF等现金流贴现法的深度估值模型,而侧重于多因子量化指标评价股票表现和行业板块相对吸引力。

- 多因子模型采用高频交易数据低频平滑,通过Rank IC和信息比率衡量因子预测能力和稳定性,综合多因子提高年化收益和信息比率表现。[page::3-6,10]

---

五、风险因素评估


  • 报告明确提醒基于历史数据和规律的分析存在失效风险。

- 市场环境可能出现超出预期的大幅波动,可能导致传统因子和策略出现阶段性失效。
  • 驱动因子受宏观、微观及市场结构变化影响,可能导致因子表现不稳定或反转。

- 风险提示具有普遍性,但并未具体提出缓解措施,提示投资者需关注市场动态,并结合多因子策略实现风险分散。[page::0,14]

---

六、批判性视角与细微差别


  • 报告对量价因子利用较为深入,但对因子潜在的市场稳定性风险、因子间可能的共振效应未详尽讨论。

- 因子回测长期收益较好,但较大回撤和单周期短期负收益情况表明,策略仍具有波动和风险。
  • 报告偏重多因子量化模型对市场的适应性假设,缺乏对宏观经济大幅波动和政策面突变的定量应对。

- 估值层面主要采用传统指标,未深入考虑盈利质量和增长稳定性差异,可能低估个别行业风险。
  • 创业板估值绝对值相对较高,但其相对估值处于历史低位,需谨慎解读,防止投资者误判成长板块整体估值风险。


---

七、结论性综合



整体而言,方正证券本次专题报告描绘了2024年至今A股市场主动权益基金资金流向、行业配置、以及基于高频和低频量价因子的选股策略表现。报告认为:
  • 沪深300及中证500等主流指数的股债收益差处于较低但合理区间,显示A股市场中长期投资价值依然存在。

- 估值层面,主板和创业板呈明显分化,创业板估值相对沪深300极低,凸显配置性价比,适合关注成长与创新企业。
  • 行业配置显示资金倾向于食品饮料、非银金融等稳健成长板块。

- 量价因子研究系统全面,尤其“球队硬币”因子展现了卓越的动量捕捉能力,年内多空收益率高达18.38%。综合多因子因其分散风险和提效的优势,表现进一步增强。
  • 预期类因子也展现出稳健的超额回报能力,预期惯性因子保持稳定增长,说明市场对基本面预期的反应仍有alpha价值。

- 业绩预告中,电子、基础化工等行业业绩增长显著,建议投资者重点关注新质生产力和顺周期板块的投资机会。
  • 报告强调历史数据和因子模型可能面临失效风险,提醒谨慎投资。


通过详尽的估值指标分析、基金仓位变化、量价因子绩效检验、及业绩预增显示,报告为投资者提供了系统的市场风格趋势和量化选股工具应用的权威参考,支持配置向成长与周期板块倾斜,同时结合多因子及预期因子实现风险收益平衡。

---

参考图表(部分关键图展示)


  • 股债收益差曲线(沪深300):


  • 创业板指/沪深300相对PE走势:


  • 主动权益基金行业仓位变化(2024.09.29-10.25):


  • “球队硬币”因子今年以来多空收益表现:

(复合量价因子相关图表见图21、22页)
  • 2024年三季报业绩预增公司行业分布:



---

综述



本报告全面系统地结合市场估值、资金动向、量价多因子模型和企业基本面业绩,展现当前中国A股市场多层次投资环境的理性分析框架,资本市场动量与基本面因子共振,为资产配置和量化投资提供工具和视角支持。在当前经济转型和创新驱动战略背景下,报告通过数据与因子挖掘市场机会并警示潜在风险,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和前瞻参考意义。[page::0-14]

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