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税再袭,A股是否会重复“4.7”行情?
创建于 更新于
摘要
本报告分析中美贸易摩擦升级背景下,关税对A股市场的冲击,判定不会复制2025年4月7日市场暴跌行情。整体估值居高不下,流动性保持改善,市场风险偏好受短期不确定性影响将波动,重点关注有色金属、农业、能源及科技龙头等中长期政策支持板块。政策稳市机制完善,中长期政策预期构成市场主导力量,资金面情况及行业估值细分均被详尽剖析,为投资者提供清晰的风险与机会指引 [page::0][page::6][page::4][page::3][page::1][page::2].
速读内容
本周A股市场行情回顾 [page::0][page::1][page::2]

- 节后首个交易日上证指数突破3900点,但随后市场出现较大幅度回调,全A指数周跌0.36%,创业板指跌3.86%领跌。
- 风格表现上,稳定风格上涨2.58%,周期与金融板块回暖,成长风格下跌1.78%。
- 行业分化明显,有色金属、煤炭、钢铁表现优异,TMT板块及电力设备受压。
资金流向及市场活跃度 [page::2][page::3]

- 本周日均成交额达26030亿,较上周增加4152.86亿元;换手率提升至2.1279%。
- 北向资金活跃度提升,日均成交3473亿元,上升618亿元,融资余额持续攀升至24455亿元。
- 本周新成立基金4只,权益类基金占发行份额75.44%,市场活跃度增强。
估值水平及债券市场表现 [page::4][page::5]

- 全A指数PE(TTM)22.47倍,处于2010年以来91.69%高分位,PB为1.83倍,处于中位水平。
- 行业估值分层明显,房地产、计算机、电子估值处高位,农林牧渔、食品饮料、非银金融估值处低位。
- 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下降至1.846%,肉眼观察债利差有所收窄,流动性持续改善。
A股市场政策环境与外部冲击分析 [page::6][page::7]

- 美国宣布11月1日起加征100%关税与软件出口管制,市场预期冲击较4月7日明显减弱。
- 国内政策稳市机制完善,包括中国版平准基金出台、险资加码、货币政策结构性优化。
- 市场关注中长期政策导向与“十五五”规划,驱动市场以国内政策为主,不会复制4月7日短期暴跌行情。
投资策略与行业配置建议 [page::7]
- 关注受益于涨价逻辑的有色金属(贵金属、工业金属、小金属)、粮食安全与进口替代推动的农业,以及能源安全相关行业。
- 聚焦反内卷政策带来的产业变革,优选技术研发及创新能力强的企业。
- 科技主题为“新质生产力”,在海外调整期重点布局低位补涨板块,长期看产业突破。
- 大消费板块在扩内需政策推动下迎来新一轮增长。
- “两重”领域基础设施投资加快,促进相关产业链完善与经济提振。
深度阅读
中国银河策略报告详尽解析 —— 关税再袭,A股是否会重复“4.7”行情?
---
一、元数据与报告概览
报告标题: 关税再袭,A股是否会重复“4.7”行情?
作者及团队: 杨超(首席策略分析师),王雪莹,周美丽,吴佳文
发布机构: 中国银河证券研究院
发布日期: 2025年10月13日
研究主题: 聚焦中美贸易摩擦升级背景下,关税政策冲击对A股市场的影响,细致分析短期波动与中长期趋势,行业及风格表现,资金流向,估值变化及投资策略,提出风险提示。
核心论点总结:
报告认为,虽然近期中美贸易摩擦伴随加征关税和出口管制再次引发市场关注,导致A股短期回调压力加大,但不大可能复制2025年4月7日的急跌行情。原因在于预期冲击力度减弱、政策稳市工具完善且已部署,以及市场聚焦国内中长期政策红利。报告建议关注受益于涨价和稳定政策导向的有色金属、农业和能源板块,同时把握“反内卷”、“新质生产力”、“大消费”和基础设施领域的主题投资机会。整体评级及目标价未明确提出,更多体现策略观点与分层配置建议。[page::0,6,7]
---
二、逐章深度解读
1. 本周行情回顾
指数行情与市场波动
- 本周(10月9日-10月10日)A股整体震荡调整,全A指数小幅下跌0.36%,创业板指跌幅明显,达到3.86%,科创50指数跌2.85%,而上证指数逆势轻微上涨0.37%,并曾突破3900点整数关口,刷新2015年以来新高。
- 市场风格表现差异明显,沪深300跌幅小于中证1000,显示大盘表现略优。稳定风格上涨2.58%,同时周期和金融风格也录得上涨,反映资金对相对稳健、政策支持板块偏好,成长和消费板块则出现调整,成长风格跌1.78%。
- 行业涨跌分化,在涨价推动下,有色金属板块活跃;煤炭和钢铁等周期板块表现强劲,涨幅分别为4.44%、4.41%、4.18%。科技类TMT板块集中获利回吐,锂电相关出口管制引发分歧,部分权重电力设备标的受挫。二级行业中,焦炭Ⅱ、燃气Ⅱ等涨幅居前,影视院线、电池等二级行业跌幅明显。
资金层面
- 交投活跃度提升,日均成交额达26030亿元,较上周增加4152.86亿元,日均换手率提升0.36个百分点至2.1279%。
- 北向资金日均成交额上升至3473.22亿元,环比大增618.86亿元,显示外资流入强劲。
- 两融余额持续攀升至24455.50亿元,融资余额同比上升较明显,融资活跃度提升。
- 本周新成立基金4只,发行份额合计11.30亿份,权益类基金占比75.44%,显示投资者风险偏好有所回升。
- IPO首发仅1家,募集资金1.90亿元,再融资暂无。
限售股解禁压力
- 本周解禁9.56亿股,市值395.19亿元。
- 下周预计解禁规模扩张至32.77亿股,对应市值约791.20亿元,解禁压力明显上升,短期流动性面临一定压力。
估值变动
- 全A指数PE(TTM)微升至22.47倍,处于2010年以来的91.69%分位数,整体处于历史较高水平,意味着市场估值相对偏贵。
- PB(LF)为1.83倍,处于50.17%分位数,处于中性偏上位置。
- 全A股债利差为2.6045%,处于历史中位附近,显示权益资产相对于债券的吸引力尚存。
- 各指数和行业估值涨跌不一,房地产、计算机、电子板块估值明显偏高(PE分位数均逾89%),农林牧渔、食品饮料、非银金融板块估值低位,体现市场资金分化和风格切换。
表格数据摘要
- 例如,房地产行业PE为69.53倍,市盈率分位数达到99.95%,显示高估状态;计算机PE 93.56倍,分位数95.77%。相对低估的如银行PE 6.12倍,分位数37.30%[page::1,2,3,4,5]
2. A股市场投资展望
事件背景与市场反应
2025年10月10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自11月1日起对中国加征100%关税,并对关键软件实施出口管制。贸易摩擦升级引发全球市场大跌,美股及中概股出现显著调整。报告指出,此次关税冲击虽具有一定扰动作用,但市场预期冲击已大幅减弱,国内政策稳市工具完善,且关注点已逐渐转向“十五五”规划等中长期利好政策。
对比4月7日行情
4月7日A股急跌源于关税行政令突发性出台且缓冲期极短,导致供应链预期立即恶化。相比之下,此次加税预告期更长,具备会议窗口和谈判期待,市场具备充分消化预期的时间。且中方已有反制措施(稀土、锂电池出口管制、额外港务费),增强市场信心;此外政策工具箱更为丰富,平准基金、政策引导险资入市、央行结构性货币政策等均提供了稳市支撑。
投资主题与配置建议
- 关注行业:
- 有色金属(贵金属、工业金属、小金属)因涨价逻辑突出。
- 农业板块受粮食安全和进口替代政策推动。
- 能源行业因能源安全加成呈现机会。
- 主题机会:
- 反内卷政策:促进产能治理,避免恶性竞争,实现价格合理化,驱动技术和品质提升,预计“十五五”期间深化。
- 新质生产力:科技自立自强战略下,具技术壁垒的科技企业为中长期核心投资标的。短期科技板块震荡调整,重点关注低位补涨和产业趋势突破。
- 大消费板块:扩内需政策落地,供需两端配合推动新消费浪潮。
- “两重”领域(重大工程项目,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产业链完善和经济增长的“新动力”。
短期市场展望
虽然外部风险偏好下降及获利回吐加剧波动,预计流动性仍延续向好。当前处于“十五五”规划窗口期和三季报披露期叠加,业绩确定及政策支持的板块将受青睐,个股分化加剧。[page::6,7]
3. 风险提示
- 国内政策效果存在不确定性,可能导致市场波动加大。
- 地缘政治及外部环境可能继续扰动市场。
- 市场情绪波动风险,尤其是在预期高度敏感时刻。
报告虽未提出详尽缓解策略,但结合市场稳市举措和政策窗口期,风险管理重点在于关注政策动态和市场情绪变化。[page::1,7]
---
三、图表深度解读
1. 指数及风格涨跌幅图(见第1页蓝色柱状图和折线图)
- 展示了不同指数(全指、上证、沪深300、创业板等)以及大小盘、风格板块涨跌情况。
- 创业板与科创板跌幅明显,反映成长板块的压力,稳定风格明显优势。
- 这些数据直接反映出本周期市场资金对风险偏好的调整。
2. 行业及二级行业涨跌幅条形图(见第2页两幅图)
- 梯形排列的有色金属、煤炭、钢铁等周期大宗商品行业涨幅显著。
- 影视院线、游戏、电池等行业跌幅较大,风险偏好下滑与出口限制有关。
- 二级行业层面细化了具体业务板块表现,方便投资策略定向。
3. 成交额与换手率走势图(页3)
- 全A成交量和换手率大幅反弹,显示节后市场活跃度恢复。
- 北向资金成交额逐步上升,表明外资态度乐观。
- 两融余额持续增加,体现融资买入力量存在。
4. 限售股解禁情况图(第4页)
- 解禁股数量和市值呈上升趋势,释放潜在卖压,需关注解禁对市场的短期冲击。
5. 估值指标变化图(第4、5页)
- PE、PB及其历史分位数展示出当前市场整体高估状态,尤其是部分科技和消费板块。
- 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与国债期货价格曲线辅助理解市场利率环境,对股债相对价值判断提供支撑。
- ERP(权益风险溢价)指标显示权益市场相对于债券仍具适度吸引力。
6. 利润率与涨跌幅散点图(第6页)
- 行业涨跌幅与估值分位数构成四象限,指示大多数周期资源行业估值并不高,涨幅领先,成长及部分科技板块估值居高走势波动,切合报告对行业轮动的判断。
7. 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走势图(第7页)
- 体现中概股前期涨幅超过40%,当前调整符合技术性震荡,未出现趋势性下跌信号。
以上图表统筹展示了市场整体结构、资金流向、估值状态和预期分化,辅证报告观点形成的全局视角。[page::1,2,3,4,5,6,7]
---
四、估值分析
报告基于市盈率(PE,TTM)和市净率(PB,LF)进行估值跟踪,结合权益风险溢价(ERP)和股债利差分析市场吸引力。未具体采用DCF或其他复杂估值模型。关键参数包括:
- PE(TTM):22.47倍的全A指数估值处于2010年至今的高位,代表市场对盈利增长有较高期待。
- PB(LF):1.83倍处于历史中位,提示账面价值支持当前价格,但行业间差异显著。
- ERP分析展现相对于债券收益率的风险溢价空间,当前处于相对均衡区间,支持权益资产适度配置。
- 利率环境和债券收益率轻微下行提供资金成本支持。
这种估值框架适合宏观和策略层面判断资产配置合理性,风险提示也强调估值偏高带来的波动风险。[page::4,5]
---
五、风险因素评估
- 国内政策效果不确定:政策执行的时效性、力度及相关配套措施能否有效稳定市场是关键,尤其涉及稳增长和稳投资政策的落地。
- 地缘政治与外部环境波动:中美贸易摩擦、国际局势紧张可能超预期恶化,影响资本流动和市场信心。
- 市场情绪波动:投资者情绪可能因短期事件而剧烈波动,尤其在事件驱动型市场环境中表现明显。
报告提示风险但对概率和应对策略论述有限,投资者需结合自身风险偏好灵活调整。政策红利和市场机制的稳定性是缓冲风险的主要保障。[page::1,7]
---
六、批判性视角与细微差别
- 报告较为积极地否定市场将复制4月初大跌行情,但依赖于政策工具箱及时有效和市场对政策红利的充分预期,这种假设具有一定依赖前提性。若政策落地不及预期或外部冲击超预期,市场风险或被低估。
- 估值高企被多处强调,潜在调整风险存在,尤其科技以及高估值的成长板块,报告虽提醒震荡加剧,但未提出明确的风险定价或配置限度。
- 新基金发行及北向资金流入显示资金面活跃,但创业板及科创板大幅下挫提示风险偏好分化,底层成交质量和结构值得进一步观察。
- 对中概股表现的解读认为调整非趋势性,基于前值涨幅巨大和外部影响,但也须警惕美股和国际形势的持续冲击可能延续。
- 数据精细详尽,但估值分位多以过往历史为参照,未深入探讨盈利基本面变动对估值合理性的调整,未来盈利弹性可能影响价格持续性。
整体报告逻辑严谨,数据翔实,但对部分变量的假设较为乐观,情景分析若能更丰富会提升研究稳健性。
---
七、结论性综合
报告综合短期事件影响与中长期政策预期,结合资金面、行业轮动及估值动态,形成如下关键见解:
- 短期来看,10月初贸易摩擦升级引发资金避险,创业板及成长风格调整明显,市场波动将加剧,投资者需警惕个股分化放大,资金流动性或受限。
- 中长期仍看好政策驱动下稳健板块表现,尤其有色金属、农业、能源等涨价逻辑明确板块,以及反内卷、新质生产力、大消费与基建驱动的投资机会。
- A股不会简单复制4月7日的急跌行情,因预期冲击减弱、政策稳市机制完善且资金面仍较为活跃流动。
- 估值整体处于历史高位,尤其部分科技和消费行业,需审慎对待;但风险溢价尚存,为权益资产提供一定支撑。
- 资金面方面,北向资金和融资余额的上升表明外资及杠杆资金仍活跃,但加大解禁压力或强化短期卖压。
- 风险主要集中于政策执行不确定性、突发地缘政治事件及市场情绪波动,投资需关注政策动态和资金流向变化。
综上,报告以客观详实数据支撑其对当前关税冲击影响有限的判断,强调内生政策红利和行业结构性机会,提示投资者保持警惕同时抓住政策切换带来的分化机遇。[page::0-8]
---
务求条理分明,以上分析涵盖报告所有主要论点及数据,特别注重详尽剖析每处图表和数据的含义,结合逻辑推演展现中国银河证券的观点深度与策略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