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甄选公募基金
创建于 更新于
摘要
本报告全面介绍了公募基金的甄选方法,覆盖传统基金评级、工具属性评级、基金经理能力圈识别和债券基金筛选等维度,从多角度解读基金过往绩效及未来潜力,阐述基金经理风格辨识、定量定性结合评级体系,以及债券基金在宏观经济判断、管理公司实力和基金产品设计上的筛选逻辑,旨在为投资者提供科学、系统的基金选择框架[page::1][page::2][page::10][page::28][page::37][page::43][page::51][page::52]
速读内容
传统基金评级方法评价体系 [page::2][page::10][page::12][page::13][page::14][page::15][page::16][page::17]

- 五星基金与业绩前20%基金过去8年累计收益率分别约为286.66%和218.82%,与股混平均281.18%相近,五星基金并非绝对领先。
- 海通基金评级结合绝对收益、风险调整收益(夏普、特雷诺、信息比率)、持股调整收益(詹森指标)、契约因素(换手率、投资比例合规)四类指标。
- 基金公司评级加上管理规模和运营合规性考量,包含管理团队稳定性、风控能力及治理结构。
- 评级模型采用标准分加权相加,考虑长期、中期及短期业绩表现,强调持续稳定性。
公募基金工具属性评级方法与产品分类 [page::18][page::20][page::21][page::22][page::23][page::24][page::25][page::26][page::27]

- 工具属性评级关注基金是否严格对标基准,区分以跟踪误差表现与超越基准收益为目标的产品。
- 采用跟踪误差、信息比率、基金经理稳定性、最大回撤等指标进行季度更新评级。
- 工具属性产品分为量化型(长期稳定超额,代表如汇添富成长多因子)、主动管理型(成熟投资理念,代表华安策略优选)、主题型(行业专注,代表国泰大农业)、纪律型(公司管理驱动,代表工银瑞信大盘蓝筹)。
- 评级样本覆盖复制指数型和以超越基准为目标的主动股混基金。
权益基金经理能力圈识别方法与指标体系 [page::28][page::29][page::30][page::31][page::32][page::33][page::34][page::35][page::36]

- 权益基金经理能力圈由定量绩效指标与定性调研相辅相成构建,定量包括风险调整收益、风格标签、业绩归因,定性侧重投资理念、流程及团队。
- 风格箱通过涨跌风格箱、成长价值风格箱、收益稳定性风格箱等辅助基金定位。
- 业绩归因利用多因子模型(如Fama、Sharp归因等及海通自建业绩归因模型)区分选股能力与择时能力,重点考察基金经理的Alpha值、稳定性及因子解释度。
- 贴标签强调基金经理的教育背景、从业经历及个性等,提高标签预测未来指导意义。
- 筛选步骤包括精选基金经理、理解投资风格、结合市场选基金,支持专项能力圈投资。
债券基金筛选方法与流程 [page::37][page::38][page::39][page::40][page::41][page::42][page::43][page::44][page::45][page::46][page::47][page::48][page::49][page::50][page::51][page::52]

- 债基筛选第一步是基于美林时钟理论,结合经济周期变化判断大类资产及风格资产配置。
- 第二步依托定量分析结合定性调研,三位一体考察基金公司实力、基金经理能力及产品设计。
- 基金公司考察绝对收益、风险调整收益以及管理规模与合规经营。
- 产品层面关注契约设计(券种、信用等级、组合久期)、基金规模适中、投资者结构合理等影响流动性与风险的因素。
- 基金经理风格依据细分产品设定防守、均衡、进攻等风格标签,重点关注管理经验、产品规模、净值增长、风格适应性。
- 针对纯债基金,筛选时聚焦细分券种偏好及主动管理能力,如久期杠杆和波段交易能力。
- 通过监控信用风险事件及时调整持仓,防范个别债务风险对组合的冲击。
- 精选推荐过程中综合考虑公司投研、风险控制和管理规模,结合市场与风格适应性进行平衡判断。
深度阅读
《如何甄选公募基金》深度分析报告
---
1. 元数据与报告概览
报告标题:《如何甄选公募基金》
作者:倪韵婷(金融产品首席分析师)
发布机构:海通证券研究所金融产品研究中心
发布日期:2022年2月11日
研究主题:公募基金的评级、筛选方法及基金经理能力识别
核心论点及主旨
本报告围绕公募基金的甄选策略展开,系统梳理传统基金评级方法、工具属性评级方法、权益基金经理能力圈识别以及债券基金筛选方法四个核心部分。旨在帮助投资者理解公募基金的评价体系、基金经理的能力范畴、风险识别及如何通过定量和定性方法挑选出合适的基金产品。报告并无单一评级或目标价,侧重于全面、科学的基金评价和筛选框架,传递理性投资、公募基金工具化趋势及结合多维度方法甄别优质基金经理的重要思想[page::0-1]。
---
2. 逐节深度解读
2.1 传统基金评级方法简介
关键论点总结
- 是否买五星基金或业绩前20%基金?实证数据显示五星基金组合2013-2021年累计收益为286.66%,业绩前20%基金为218.82%,股混平均为281.18%,表明五星基金与业绩前20%组合并无明显超越优势[page::2]。
- 评级是客观且周期较长的综合评价工具,有利于避免短期波动引发的主观判断。五星基金通过长期业绩筛选证明其历史优异。但也存在严重限制,如忽视基金经理变更、投资风格与规模的影响,历史业绩不代表未来表现等[page::3]。
- 对基金类型进行了详细分类,涵盖股票型、混合型、债券型和QDII基金的多级分类标准,并给出相关基金的定义和运作特点,体现当前公募基金细分市场的多样性与复杂性[page::4-9]。
- 海通的评级方法融合绝对收益(净值增长率或万份收益)、投资能力(如持股调整收益、詹森指标)、风险调整收益(夏普、特雷诺、信息比率)、以及契约因素(超额收益、换手率、投资比例合规性)四大指标体系,形成较为全面的评价模型[page::10-15]。
- 基金管理公司评级还考虑规模与公司治理、人员稳定性、合规性及风险控制能力,对违规事件和人员变动将扣分评估,体现评级的风险一致性原则[page::16-17]。
关键数据点
- 2013年-2021年,五星基金累计收益286.66%,业绩前20%组合218.82%,股混平均281.18%[page::2]。
- 夏普比率等风险调整指标用于衡量基金风险收益表现,净值增长率用以衡量绝对收益[page::10-12]。
- 持股调整收益使用詹森Alpha指标结合基金持股交叉分析以评估选股能力[page::13]。
- 评级需基金成立相应月份(股票型39个月、固收37个月以上)[page::10]。
---
2.2 工具属性评级方法简介
关键论点总结
- 基金经理非全能,基金不同类型的业绩及仓位调整不同,如主动股票基金年化收益水平和仓位变化差异明显,基金业绩存在反转现象,体现择时能力不足[page::18]。
- 美国公募基金注重长期超额收益,考核指标结合1年、3年及5年超额收益和同类排名,体现基金作为长期工具的属性[page::19]。
- 公募基金工具化被视为长期趋势,为机构投资者提供工具型资产配置产品,减轻基金经理择时压力,突出选股能力,也降低研究成本[page::20]。
- 评级体系分两个样本类别:一类基于跟踪标的指数表现,另一类基于超越业绩基准的主动产品[page::21]。
- 评级标准主要考察跟踪误差、信息比率、基金经理稳定性及最大回撤等指标[page::22]。
- 工具属性评级采用星级分布制度,顶级基金比例控制在10%,具体推荐名单包含股票混合型五星基金[page::23]。
- 不同工具属性的优秀代表产品分析,包括量化型(如汇添富成长多因子),主动管理型(华安策略优选)、主题型(国泰大农业)、纪律型(工银瑞信系列)基金,均展示良好的风险调整表现和稳定超额收益[page::24-27]。
关键数据点
- 基金经理近3年累计年化收益率达到20-30%以上,仓位变化幅度从约4%到10%不等,显示仓位管理活跃度差异[page::18]。
- 量化型基金示例汇添富成长多因子2019-2022年累计涨幅超过101%[page::24]。
- 主题型基金国泰大农业同期涨幅约133%[page::26]。
- 纪律型工银瑞信大盘蓝筹同期涨幅约105%[page::27]。
---
2.3 权益基金经理能力圈识别
关键论点总结
- 主动基金业绩由基金经理决定,业绩波动伴随市场风格变化,经理能力圈需要长期识别和维护[page::28]。
- 海通选拔主动基金经理的方法包括定量指标筛选与定性调研相辅相成,融合综合标准分和投资风格标签[page::29-30]。
- 采用多维风格箱对基金经理表现进行分类,包括涨跌风格箱、风险收益风格箱、成长价值风格箱及收益稳定性风格箱,辅助识别经理的投资风格[page::31]。
- 业绩归因综合多项经典模型(T-M回归、Fama decomposition、H-M虚拟变量模型、C-L双贝塔模型、Sharp风格归因),结合超过30个因子数据库,深入解析经理源自择时与选股的Alpha贡献及稳定性,尤其关注高Alpha及低因子解释的优质经理[page::32-34]。
- 定性调研包含投资理念、投资流程、团队、风控、风格五部分,重点理解经理投资特色、团队配置及风险管理策略[page::35]。
- 经理标签合理性强调其专业背景、从业经验、个人特征等影响风格定位及业绩持续性[page::36]。
---
2.4 债券基金筛选方法简介
关键论点总结
- 筛选逻辑分三步:一是基于美林时钟判断宏观经济阶段及大类资产配臵战略;二是结合政策、资金面、基本面及国际因子判断债券风格资产配置;三是确定市场及产品层级筛选[page::37-39]。
- 数量与质结合,特别强调基金公司、基金经理和基金产品三位一体的评价系统,避免单一指标误导[page::40]。
- 基金公司评价包含收益表现、风险调整收益、规模及合规治理,以及投研实力(人员资源、交易员数量)、信用风险甄别能力[page::41-42]。
- 债券基金产品层面关注契约设计(券种、信用等级、组合久期)、产品规模与流动性、资金结构与机构持仓稳定性,规模过大或过小均限制投资操作自由度及市场影响[page::43-47]。
- 基金经理风格划分具体到产品类型与风险偏好,包括进攻、均衡、防守策略,关注管理经验、精力集中度、风险控制及市场风格适应能力[page::48]。
- 纯债基金重点追踪其持仓券种倾向、久期和杠杆使用,兼顾波段操作与信用风险识别能力[page::49]。
- 定性调研覆盖资产配置理念、操作能力、风险控制机制、团队配置和业绩表现分化分析[page::50]。
- 强调信用风险事件监控,案例展示2018年某偏债基金因重仓低评级券种导致净值大幅下跌,警示信用风险对债基基金业绩的影响[page::51]。
- 在长期跟踪的核心基金池中结合市场环境进行精选推荐,平衡定量分析与定性调整权重[page::52]。
---
3. 图表深度解读
图1(页2):“基于风险收益指标的五星基金VS业绩排名靠前基金”
曲线图展示2013年初至2021年底,三组基金组合的累计净值走势。五星基金(深蓝)和股混平均(灰色)线走势相近且高于TOP 20%基金(浅蓝),说明五星评分体系在历史上能筛选出稳健表现的基金,但未必显著优于业绩最优群体。2005-2015年间三者波动均与市场大幅回调重合,同期五星基金峰值最突出,暗示风险调整后的表现较优[page::2]。图表支持了文本观点:五星基金评级有效但非绝对领先。
图2(页3):“评级重要么?”
两幅色彩箭头图,左为评级重要,右为评级重要性局限,视觉层面凸显科学理性看待评级的双重视角。左箭头对应量化、周期稳定性等优势;右箭头强调历史不代表未来,基金经理变更及规模风格限制等是评级盲区[page::3]。
图3(页10)海通公募基金评级体系示意
四柱状物分别代表“绝对收益”“投资能力”“风险调整收益”“契约因素”四大指标。标识核心指标如净值增长率、持股调整收益及夏普、特雷诺等常用绩效指标,契约因素包含超额收益、换手率和投资比例超限评价。图形直观展现评级多指标融合原则,体现评级体系多维度测评的严谨性[page::10]。
图4(页16)海通基金公司评级指标
四部分曝光:绝对收益、风险调整收益、规模和公司运作。公司运作指标包括治理结构、合规性及风险管控等,是对基金公司管理体系的补充评价[page::16]。
图5(页18)不同类型基金年化收益及仓位变化柱状图
显示主动股票开放型和强股混合型基金在过去三年收益均较好,仓位变化幅度(管理灵活度)也有所差异,反映基金经理在仓位管理和择时上的差异化策略[page::18]。
图6(页21)工具属性评级样本分类
两个大环分别代表以“跟踪标的指数表现”和“超越业绩比较基准表现”为评价目标的基金样本,其中涵盖复制指数型基金、增强指数型基金及主动管理型基金等[page::21]。
图7(页22)工具属性评级指标示意
圆环图形连接最高频运用的指标:跟踪误差、信息比率、基金经理稳定性及相对基准最大回撤,突显衡量基金主动性、经理稳定性和风险控制的维度,同时区分跟踪型与主动型产品评价侧重点[page::22]。
图8(页23)评级分布及活跃强星基金名单
表格显示超越业绩比较基准目标基金的星级比例控制,每个星级设定最大覆盖比例,确保评级的差异化和稀缺性;下方实例展示多只强股混合型五星评级基金的基本信息和经理历史[page::23]。
图9-12(页24-27)各类型优秀产品及净值走势
四张趋势曲线分别对应量化型、主动管理型、主题型、纪律型基金的净值,均显示近三年内较基准明显超额回报,反映出不同策略类型基金在工具化评级体系下的精选代表风采[page::24-27]。
图13(页28)主动基金经理业绩与能力圈关系示意
图左侧为业绩不延续,右侧为能力圈延续,强调基金经理教育、经历及性格对能力持续性的保障,提示基金经理能否长期稳定表现[page::28]。
图14(页29)筛选基金经理综合指标框架
流程结构图展现定量指标(综合评分、投资风格)与定性指标(投资理念、团队管控)联动为筛选核心的逻辑关系,明确了投资经理分析的体系化思路[page::29]。
图15-16(页31)基金经理涨跌及成长价值风格箱
两组3×3方格图,通过不同收益、风险及风格维度对基金表现进行分类,辅助对基金经理风格及市场适应性进行直观判断[page::31]。
图17-18(页32-33)基金经理业绩归因方法图与因子库
展示海通整合多种经典业绩归因模型及广泛因子数据库,强调对基金收益来源的深入解析,重点关注Alpha的稳定性与解释力,体现科学定量分析理念[page::32-33]。
图19(页34)基金经理Alpha与解释度分布图
通过Alpha值和拟合优度(R-Square)的散点图定位不同基金经理,识别高Alpha且低因子解释度的优质经理,是主动投资“理想品种”[page::34]。
图20(页35)定性调研核心维度
五大模块视觉清晰列举了投资理念、流程、团队、风险控制及风格等调研内容,为管理人能力的认知提供结构化框架[page::35]。
图21(页36)基金经理个人特征定位图
展示了教育背景、从业经验、个人性格等因素对基金经理标签合理性的影响,强调标签的稳定性及指导未来投资[page::36]。
图22(页37)债券基金筛选流程
包括大类资产与风格资产配置、定量+定性结合以及市场匹配与产品筛选三步,凸显多维联动分析的专业方法[page::37]。
图23(页38)美林时钟资产配置模型
经典经济周期图示,指引债券基金在不同时期的资产配置方向,强调经济增长与通胀驱动下的股票、债券、商品与现金的动态配置策略[page::38]。
表1(页39)宏观经济参考指标及信号
表格列举基本面、资金面、政策面、国际因素及债券收益率水平等指标的作用,帮助债基投资者准确研判宏观经济趋势及债券市场方向[page::39]。
图24(页40)债券基金筛选“公司-经理-产品”三位一体结构
图示表明基金筛选环节不仅关注经理,更重视公司与产品的综合实力和匹配度[page::40]。
图25(页41)基金公司评价指标
涵盖收益与风险表现、规模与增量、公司运作合规治理,反映公司层面综合实力[page::41]。
图26(页42)公司投研软硬实力互动
点明团队研究经验、交易资源、信用分析师力量对公司软硬实力的共同支撑作用[page::42]。
图27(页43)债基产品考察重点(契约、规模、持有人结构)
图示三大维度影响基金风险收益特征,某种程度约束投资操作的自由度和流动性[page::43]。
图28(页44)海通债基分类体系结构图
分类细化主动债券(开放型、封闭型)和指数债券基金,并根据权益属性细分债券基类别[page::44]。
图29(页45)债券基金契约投资限制重点
三维钻戒图示券种、信用等级和久期限制特点,对信用债仓位和利率债配置做具体约束[page::45]。
图30(页46)债券基金规模对投资操作影响示意
阐释规模过大或过小均抑制投资自由度,相关能力与议价权受限,揭示规模管理的重要性[page::46]。
图31(页47)机构持有比例对基金经理风格的影响
结构图揭示通道产品及负债端不稳定基金难以真实体现基金经理风格,随机资金流动带来业绩波动风险[page::47]。
图32(页48)债券基金经理定量评价指标
强调管理经验、团队规模、产品数量、风险控制以及市场风格适应能力等多因子综合评估[page::48]。
表2(页49)纯债基金持仓关注重点
对细分券种、久期杠杆策略及风险偏好进行分类,兼顾波段操作能力,突出风险偏好和灵活性[page::49]。
图33(页50)债券基金管理团队定性调研内容
涵盖资产配置、操作能力、风险控制、团队构成及业绩分化分析,保障操盘人员战术与战略层面的高效配合[page::50]。
图34-35(页51)信用风险事件监控案例
展示2018年某偏债基金因重仓低评级“15华信债”等,导致净值大幅下跌的典型信用风险事件,强调信用风险监控重要性[page::51]。
图36(页52)债券基金精选推荐方法
采用天平图示,定量分析与定性调整双轮驱动,综合公司、经理、产品的风控与能力体系为核心[page::52]。
图37(页53)风险提示与声明
明确报告基于历史数据做出分析,非投资建议,提供的评级不预测未来表现,强调投资风险与合规[page::53]。
图38(页54)分析师声明及联系方式
报告作者职业资质、独立客观性保障,提供了分析师联系方式便于查证[page::54]。
表3(页55)投资评级标准及法律声明
详细定义了市场基准、评级分类标准及免责条款,规范投资评级的范围和责任[page::55]。
---
4. 估值分析
本报告未具体涉及公司股价估值或基金净值预测,不进行传统意义的估值模型分析。报告重在基金评级体系设计、经理能力圈发现以及债券基金多维筛选框架,集中评估基金历史风险收益和管理能力,兼顾契约合规及产品设计,最终为投资者提供结构化精选建议。定量采用多种风险调整收益指标(夏普、特雷诺、信息比)、持股调整收益(詹森Alpha)、基金经理稳定性等,借助标准分法进行融合,达到综合评分[page::10-16]。
---
5. 风险因素评估
报告揭示多层次风险因素:
- 评级的局限性风险:历史业绩不代表未来表现,基金经理变更、产品规模和风格偏离可能导致评级失效[page::3]。
- 基金经理能力不稳定风险:市场风格变化及经理个人特性的变异均可能使业绩表现波动,需动态识别能力圈[page::28,36]。
- 信用风险事件:低评级债券集中持仓可能触发基金净值大幅下行信用风险[page::51]。案例尖锐警示尤其是偏债基金。
- 资金流动及资金结构风险:高机构持有比例或资金来源高度集中带来赎回风险及流动性风险[page::47]。
- 规模管理风险:过大规模限制投资灵活性和议价能力,过小规模限制市场进入和投资效率[page::46]。
- 公司治理及合规风险:基金管理公司内部治理结构、合规事件影响基金长期表现[page::16-17,41-42]。
报告强调,风险监控必须纳入基金公司治理、基金经理风格、产品设计多方面因素,推进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风险识别[page::40,50]。
---
6. 批判性视角与细微差别
- 评级的客观性与全面性存有不足 :虽然采用众多量化指标,评级体系仍无法完全消除基金经理变更、风格漂移、规模影响等非量化因素的偏误。部分指标体系存在滞后于市场环境变化的风险,评级结果多依赖历史数据,未来适应性需持续验证[page::3,10-13]。
- 基金经理能力识别面临挑战:业绩归因虽全面,但因子覆盖及模型假设对解释投资经理创Alpha具有局限,难以完全剥离市场运气成分,因而定性调研尤为重要的同时存在非量化判断的主观风险[page::32-36]。
- 债券基金筛选过程中流动性约束与规模限制难以完全量化,尤其面临复杂的机构持有比例和资金端稳定性,可能导致筛选模型难反应某些极端风险情况[page::46-47]。
- 报告对工具属性评级趋势描绘较为正面,部分积极表述基金经理工具型特长,对潜在选股失效或市场突发风险可能准备不足,提示投资者仍需警惕系统性风险与市场剧变[page::18-20]。
---
7. 结论性综合
本报告系统揭示了公募基金的科学甄别与筛选框架。传统评级体系以净值增长率、夏普比率、信息比率、詹森Alpha等指标综合衡量基金历史表现,兼顾契约合规与换手率,形成较为平衡的评价体系,其中五星基金表现稳定且优于市场均值但并非绝对领先。工具属性评级则强调基金作为长期投资工具的功能,结合跟踪误差、回撤和经理稳定性指标,并融合定量与定性评估,体现出不同类型产品(量化、主题、纪律型等)的个性化特征及其优异样本表现。
权益基金经理能力识别强调对基金经理投资风格和业绩归因的系统分析,融合多因子模型,结合成长价值、风险收益、安全盈亏风格箱定性分群,并以深入调研验证,保证对经理能力圈的持续理解和动态跟踪。
债券基金筛选体现宏观经济循环引导下的大类资产配置思想,以美林时钟为指导结合多维指标判断宏观趋势,强调公司、经理、产品三位一体的综合评价。其中,契约设计、规模控制、资金稳定、信用风险管理及风格划分成为债基筛选重点,且结合信用风险事件强化风险监控。
附加图表深入描绘各核心指标、基金经理标签模型及精选产品案例,数据和图形支撑报告核心观点。凭借严谨的评级体系结构、多维度风险识别及丰富的定性调研方法,海通证券金融产品研究中心的报告为投资者提供了构建合理公募基金组合的科学路径,强调理性和专业选择,同时警示信用风险和流动性风险管理必要性,为资产配置和基金管理提供有力支撑。
综上,报告明确传递:
- 传统评级是必要但非充分,需结合基金经理能力和契约合规多维度分析。
- 基金经理能力识别是构建主动基金核心竞争力的关键。
- 工具属性评级与长期超额收益更匹配机构投资需求。
- 债券基金需要重构风险监控体系,尤其信用风险与流动性风险。
- 风险控制、合规治理和基金经理稳定性是基金长期稳健的基石。
报告在彰显评级体系作用的同时,也重视其局限,提醒投资者科学使用评级结果,结合自身风险偏好做出合理选择[page::2-55]。
---
总体评价
本报告内容详尽,数据丰富,逻辑严密,适合专业投资机构及具备一定投资经验的个人投资者参考。广泛引用各类风险调整指标及多维定量模型,结合大量定性调研,体现了海通证券对公募基金评价和筛选的系统认知和深刻理解,是研究中国公募基金投资点评的重要参考资料。
---
报告中图片示意展示(部分):






(图片均为报告内容部分代表图示,详情请参考原文各页)
---
参考文献
《如何甄选公募基金》倪韵婷,海通证券研究所金融产品研究中心,2022年2月11日。[page::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