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泰海通 · 晨报0821|宏观
创建于 更新于
摘要
报告全面点评了2025年7月中国财政收支状况,收入端税收增速回升改善,尤其是地方收入增长缓解财政压力;支出端注重民生保障及中央财政加力推动政府性基金支出大幅提升,带动整体财政收支改善。同时指出房地产市场调整对地方财政仍存影响,未来需要持续关注风险[page::0][page::1]。
速读内容
财政收入增速回升,税收成主要驱动力 [page::0]

- 2025年1-7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增长0.1%,7月单月增速达2.6%,为年内最高
- 税收收入增速显著回升,非税收入继续回落
- 地方财政收入增速快于中央,缓解地方财政压力
- 主要税种如消费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均表现改善,证券交易印花税收入增速显著提升,反映市场情绪活跃
财政支出增长加快,重点支持民生和投资 [page::0][page::1]
- 1-7月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同比增长3.4%,7月当月支出增速回升
- 地方支出由负转正,中央支出保持高增长
- 民生类支出如卫生健康、社保就业增速领先
- 基建支出放缓,节能环保、交通运输等领域支出同比回落
- 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大幅提升,同比增长31.7%,主要受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及中央国债资金大幅投入推动
政策展望与风险提示 [page::1]
- 下半年政策预计继续积极发力,通过中央加杠杆、地方稳运行政策组合托底经济
- 支出结构优化,有望提振总需求及价格水平
- 房地产需求回暖仍为不确定风险,需持续关注市场变化
深度阅读
国泰海通证券宏观晨报0821|2025年7月财政数据点评详尽分析
---
1. 元数据与报告概览
- 报告标题:收支改善,服务民生——2025年7月财政数据点评
- 作者:梁中华(宏观首席分析师)、侯欢(分析师)
- 发布机构:国泰海通证券研究
- 发布日期:2025年8月19日
- 主题:宏观经济与财政数据分析,聚焦2025年1-7月中国财政收支状况及未来趋势
该报告核心论点为:2025年前7个月中国财政收入增速实现年内首次转正,7月收入增速达到峰值,特别是税收收入表现强劲,显示经济基础有所改善;财政支出也回升,重点支持民生和基础设施,中央财政杠杆作用明显,缓解地方财政压力。整体来看,财政收支结构优化,政策继续聚焦托底经济和民生保障。作者展望下半年宏观政策将保持积极,关注房地产市场风险。报告传递的主要信息为当前财政运行态势积极,未来应警惕房地产等领域风险挑战。[page::0,1]
---
2. 逐节深度解读
2.1 宏观财政收入分析
- 关键论点:
- 2025年1-7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微增0.1%,7月单月同比增长2.6%,为年内新高。
- 收入增速转正,主要源于税收收入回升,非税收入持续下降。
- 地方财政收入增速高于中央财政,缓解基层财政压力。
- 具体税种方面,国内消费税、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收入边际改善;证券交易印花税增速大幅上升,反映股市交易活跃,投资者信心增强。
- 推理依据:
- 税收作为财政收入核心,税收环比回升清晰反映经济活动恢复。股市活跃带动印花税收入增长,侧面印证资本市场信心改善。
- 地方收入的相对加快说明地方经济稳步回暖或政策支持见效,财政压力缓解。
- 非税收入持续下降可能与政府非税收费改革、市场环境变化相关。
- 数据点解读:
- 公共预算收入1-7月同比+0.1%,7月单月同比+2.6%。
- 证券交易印花税收入增速大幅提升,显示股市交易规模扩大。
- 概念解析:
-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财政收入的主要部分,包括税收收入和非税收入。
- 非税收入:政府除税收外的收入,如行政事业性收费、罚没收入等。
结论显示,财政收入结构改善,以税收为主导的收入恢复带来整体增速回暖。[page::0]
2.2 宏观财政支出分析
- 关键论点:
- 2025年前7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同比增长3.4%,7月单月增速明显回升。
- 中央与地方财政支出均表现积极,7月地方支出由负转正。
- 支出结构调整明显,卫生健康、社保就业支出增速领先,基建类支出放缓,节能环保、交通运输、农林水支出同比回落。
- 推理依据:
- 地方支出增速回升与收入改善有关,财政压力缓和。
- 政府财政支出政策逐步偏向服务民生领域,反映对经济软着陆和社会稳定的关注。
- 对基建类的相对收敛,可能是因此前基建投资超预期或政策调整需求。
- 数据点解读:
- 7月当月地方财政支出由负转正,表明地方财政支出积极性恢复。
- 卫生健康和社保就业成为财政支出重点,符合当前民生优先策略。
- 概念解析:
- 一般公共预算支出:除专项资金外,财政安排的公共费用支出。
- 基建类支出:通常指基础设施建设支出,如交通、环保等领域。
整体财政支出结构展现“增量向民生倾斜,存量对基建优化”的调整趋势。[page::0]
2.3 政府性基金预算收支情况与房地产影响
- 关键论点:
- 2025年前7个月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同比下降0.7%,7月当月虽有提升但边际回落。
- 土地出让收入受房地产市场调整持续影响。
- 政府高度关注房地产市场,国务院第九次全会强调巩固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
- 推理依据:
- 政府性基金收入主要来源于土地出让金,房地产市场低迷直接影响相关财政收入。
- 收入边际回落反映房地产供需仍未完全改善,区域政策调控仍在持续。
- 数据点解读:
- 政府性基金收入同比下降0.7%。
- 7月当月政府性基金收入增速高,因去年同期基数较低。
- 概念解析:
- 政府性基金收入:包含土地出让收入等专项财政收入,关系地方财政可持续性。
房地产市场调整依然是财政收入重要不确定因素,值得持续关注。[page::0]
2.4 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快速增长
- 关键论点:
- 2025年前7个月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同比猛增31.7%。
- 中央政府性基金支出增长4.5倍,地方政府性基金支出增长18.1%。
- 主要推动力为债券资金加快发行与使用,包括地方专项债券、超长期特别国债及中央金融机构注资特别国债,合计支出2.89万亿元。
- 推理依据:
- 通过加大债券资金发行力度,财政政策强化投资支撑,扩展基础设施和其他政府投资项目。
- 中央大力发力托底经济,提升财政杠杆效应,缓解地方财政压力。
- 数据点解读:
- 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增速31.7%,突出显示财政政策进一步加力。
- 7月单月虽有所回落,但增速依然处于高水平。
- 概念解析:
- 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主要用于基础设施建设等,依赖专项债和土地出让金等资金来源。
- 专项债券:政府为特定项目发行的财政债券,用于融资重大建设投资。
财政支出由债券驱动提升,为经济提供有力支撑。[page::1]
2.5 总体总结与政策展望
- 7月财政数据呈显著积极变化,税收改善、地方财政收入加速缓解基层压力。
- 中央财政主动加大投入,保持“中央强化杠杆、地方稳运行”的财政策略。
- 民生保障支出力度持续加大,体现出政策对社会稳定和居民福祉的高度关注。
- 土地出让收入依然拖累财政收入,但中央专项债等资金投入缓解压力。
- 经济仍面临风险挑战,房地产需求尚需提振,预计下半年宏观政策将继续积极托底、优化结构。
总体财政政策呈现稳增长与结构调整并重,兼顾效率与公平。[page::1]
---
3. 图表深度解读
3.1 封面及插画图:《新疆天山独库公路库车大峡谷》
- 图像展现新疆壮美自然风光,具有地域象征意义,暗示宏观经济政策对西部及边远地区发展的关注。
- 同时体现国泰海通“观天下,畅神·扩思2025”的品牌理念,寓意宏观视角下的广阔与深度。
3.2 研究团队照片及形象图
- 展示梁中华宏观首席分析师,增强报告权威性和亲和力。
3.3 二维码图表与品牌标志
- 提供官方公众号二维码,方便读者获取更多研究资源,体现数字化服务趋势。
报告中无典型数据表格或曲线图,仅对财政数据用文字详细描述,数字分析清晰而充分。[page::0,2]
---
4. 估值分析
本报告属于宏观经济与财政数据点评,未涉及具体公司估值或行业市场估值模型,无相关估值方法论和目标价。
---
5. 风险因素评估
- 房地产需求提振不足风险:报告指出房地产市场调整对地方财政收入带来持续负面影响。房地产作为重要支柱产业,其走势对财政收入和经济增速影响较大。
- 经济运行不确定性风险:宏观经济虽有回暖迹象,但面临的内外部挑战和政策扰动仍不可忽视。
- 报告明确提及房地产需求风险,未详细展开缓解措施,但从财政政策动向看,中央通过发行特别国债等注入资金试图减缓冲击。
风险提示客观,结合实际财政数据,需密切关注房地产政策和市场动态。[page::0,1]
---
6. 批判性视角与细微差别
- 报告整体逻辑严密,基于财政数据展开,同时结合政策导向,论述具有权威性。
- 但对非税收入持续下降未深入剖析可能的结构性影响,也未详述地方财政负债及后续可持续性问题。
- 对于房地产风险,虽有警示,但对政策效果及市场反应预测较为谨慎,未体现更激进的预期。
- 地方支出由负转正,是否能持续仍有待观察,基建支出放缓和地方财政健康度的后续影响仍需更多数据跟踪。
- 报告未涉及国际经济环境对中国财政收入的影响,缺乏外部因素的综合判断。
整体报告以数据为支撑,表现中性积极,提醒注意风险符实,但略显保守。[page::0,1]
---
7. 结论性综合
本份国泰海通宏观晨报对2025年7月份财政收支数据进行了全面详尽的分析,论述环环相扣,数据有力支撑结论:
- 2025年前7月我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首次转正,7月单月创年内新高,驱动力为税收恢复,尤其是消费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和证券印花税的边际回暖,反映经济活动和资本市场活力增强。
- 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增速回升,中央财政发力积极,地方财政支出恢复,体现“中央加杠杆、地方稳运行”的财政政策特征。财政投入重点从传统基建逐渐向卫生健康、社保就业等民生领域倾斜。
- 政府性基金收入边际回落,房地产市场调整对地方财政收入产生压力,但通过特别国债等手段缓解财政压力,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高增,债券资金的加快使用成为关键动力。
- 报告语境下风险为房地产需求尚未根本改善,若未能有效刺激需求,可能制约财政收入增长。
- 未来预期宏观政策将延续积极方向,加大财政支撑力度,同时优化供给结构,增强经济内生动力。
总体来看,财政运行态势稳中向好,结构调整明显,政策导向清晰,体现出财政对宏观经济的稳定提供坚实支撑。图像与文字结合增强报告的说服力和专业性,为投资者和决策者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价值。[page::0,1,2]
---
附图示例

---
总结:报告通过详实的财政数据分析,解读了当前经济财政态势及政策导向,指出积极信号及潜在风险,从多维度展现2025年财政收支状况,为宏观政策研判和经济预期提供了重要洞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