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 年上半年金工策略

创建于 更新于

摘要

本报告总结2020年A股市场表现,强调年内小盘及成长、消费风格占优,归母净利润及营收同比增速在二、三季度恢复。通过多种量化模型验证市场走势,预测2021年上半年行业轮动看好化工、有色、煤炭等板块,结合宏观指标戴维斯双击策略及引力中枢模型辅助判断市场风险与趋势变化,为中风险偏好投资者提供参考 [page::0][page::2][page::4][page::6][page::8]。

速读内容


2020年A股市场行情表现回顾 [page::2][page::3]


  • 创业板指涨幅最高(45.1%),小盘股表现优于大盘股。

- 风格轮动经历成长――消费――周期、金融,前三季度各风格轮动切换明显。
  • 行业涨跌分布:电气设备、食品饮料等领涨;房地产、银行等表现疲弱。

- 资金面表现活跃,陆股通及公募基金资金大幅流入,融资融券比例下降,整体市场多头情绪主导。

资金面及风险偏好分析 [page::3][page::4]





  • 陆股通买入成交净额波动明显,2020年上半年资金流入强劲。

- 公募基金规模连续增长,7月达到单月发行峰值。
  • 融资融券余额稳定增长,融资融券比从70大幅下降至12.5,反映多头市场情绪。

- 风险溢价ERP自3月高点3.68下降至近1.14,表明市场风险偏好处于较高阶段。

业绩与估值分析 [page::4][page::5]





  • 营业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在二、三季度显著回升,分别达到6.76%和17.45%。

- 上证指数和创业板指市盈率处于近5年历史高位,行业估值整体偏高。
  • 多个行业PEG小于1,表明相对于业绩处于低估的行业包括建筑装饰、机械设备、银行等。


量化周报预测表现及回顾 [page::5][page::6]


| 预测日期 | 预测下周走势(上证指数) | 走势预测是否准确 |
|-------------|-------------------------------------------|-----------------|
| 2020/2/17 | 预测大盘下周低点出现在周一附近,而后反弹 | 准确 |
| 2020/2/23 | 预测大盘上半周惯性冲高,后半周步入调整 | 准确 |
| 2020/3/1 | 预测大盘在周初呈现反弹,而后小幅震荡后回落低点 | 准确 |
| 2020/3/15 | 预测下周的主基调为反弹 | 不准确 |
| ... | ... | ... |
  • 累计38次预测,正确率达82%。表现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和局限,提醒投资者需尊重市场动态。


2021年上半年市场展望:宏观指标与行业轮动 [page::6][page::7][page::8]





| 行业 | 上半年强势月份 |
|------------|---------------------|
| 电子、计算机 | 1、2、3 |
| 农林牧渔 | 2 |
| 房地产 | 3 |
| 食品饮料 | 2、3、4、5、6 |
| 医药 | 2、3、4、5 |
| 家电 | 1、2、3、4、5 |
  • 宏观戴维斯双击策略年化收益率74.5%,胜率55.6%,最大回撤15.96%。

- 10月份M1-M2剪刀差为负,触发卖出信号,中期需谨慎关注制造业PMI差分指标。
  • 引力中枢模型指示上证指数短期多空博弈区间为3160-3570点。

- 行业轮动模型结合多因子筛选出2021年上半年看好化工、有色、煤炭、钢铁、电子等行业。

投资建议与风险提示 [page::0][page::8]

  • 市场处于多头主导阶段,但大小盘分化加剧,投资者需关注市场风险偏好及个股赚钱效应。

- 重点关注上述行业轮动机会,灵活调整仓位和行业配置。
  • 量化模型基于历史数据,存在未来偏差风险,建议结合多维度分析审慎投资。

深度阅读

2021年上半年金工策略报告详尽分析



---

一、元数据与报告概览


  • 报告标题:《2021 年上半年金工策略》

- 作者与机构: 包冬青,东莞证券研究所
  • 发布日期: 2020年11月27日

- 风险评级: 中风险
  • 报告主题: 针对2020年全年A股市场表现回顾及2021年上半年展望,采用量化策略和多模型分析来指导投资方向与资产配置。


报告核心信息:



该报告系统回顾了2020年的市场走势、风格轮动、资金流向及估值水平,基于历史数据和量化模型对2021年上半年市场进行整体判断和行业轮动推荐。总体观点认为2021年上半年A股市场仍处于多头主导阶段,周期和金融板块等权重板块拉动市场上涨空间,行业轮动模型看好多个周期与成长板块。报告通过多模型验证,强调“尊重市场方得始终”的投资理念,并针对风险进行了适度提醒[page::0,1].

---

二、逐节深度解读



1. 2020年市场表现回顾



1.1 A股市场数据解读


  • 行情表现:

- 2020年市场整体上涨,以小盘股表现尤为突出。创业板指涨幅最高达45.1%,中小板34.8%,沪深300为20.1%,大盘蓝筹如上证50和上证综指涨幅较小,仅12.5%和10.5%。
- 风格层面,消费(35.84%)和成长(33.11%)主导行情,周期和金融表现较弱,金融仅涨3.01%,稳定风格表现负增长-1.27%。
- 风格演变呈现季度切换特征:第一季度成长占优,第二季度成长和消费共振,三季度以后周期和金融风格开始接棒,反映市场风格轮动的动态演变规律。

图表分析:
- 图1清晰展示主要指数涨跌幅,创业板和中小板明显高出其他指数。
- 图2进一步体现了不同风格指数的涨跌差异,消费和成长远超过周期和金融。
- 图3反映了风格轮动的时间连贯性和市场资金在不同板块之间切换的节奏。
  • 行业表现:

- 行业层面,电气设备、食品饮料、休闲服务、汽车、国防军工表现出色,分别上涨64.0%、59.3%、58.6%、46.1%、40.3%。
- 表现较差的行业为房地产、银行、纺织服装、建筑装饰和通信,均出现轻微下跌。
- 主题指数则由白酒、电池、医疗器械等抗周期和消费升级相关主题领涨。

图表分析:
- 图4展示了各行业涨跌幅,增长集中在周期与消费升级叠加的细分行业。
- 图5反映高成长性的主题股涨幅居前,体现市场风险偏好向宽基成长及创新主题倾斜。
  • 资金表现:

- 陆股通资金表现趋势明显,2020年3月出现最大单月流出-679亿元,随后4-6月连续净买入1360亿元,流入节奏体现外资对中国市场的持续兴趣。
- 公募基金发行规模在7月达到高峰,显示机构投资者积极布局。
- 融资融券余额15,736.97亿元,占流通市值2.56%,融资融券比从3月份的70一路下滑至12.5,显示市场情绪以多头为主。

图表解读:
- 图6月度净买成交额反映资金流动的波动性,尤其外资活跃度。
- 图7公募基金发行字体量和份额的增长,反映机构资金进入的节奏。
- 图8融资融券比与沪深300指数的负相关关系,指出融资压力减缓对应指数上涨。
- 图9风险溢价ERP从3.68下滑至1.14,显著说明市场风险偏好提升,投资者愿意接受更低的风险溢价环境,通常伴随市场估值上升。
  • 业绩估值:

- 营业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在二三季度显著回升,第三季度分别达6.76%和17.45%,表明经济及公司盈利的复苏有实质支撑。
- 市场整体估值较高,沪深指数和创业板指数的市盈率TTM均处于过去5年分位数的上轨,提示投资者注意估值溢价的风险。
- 细分行业PEG指标显示部分行业被低估(PEG<1),主要包括建筑装饰、机械设备、银行、建筑材料、非银金融、交通运输等周期性和金融板块,提示配置价值较好的机会。

图表分析:
- 图10/11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增速的时间序列展示了疫情冲击后的恢复趋势。
- 图12/13市盈率TTM历史分位数图形化展示估值位于高点区间的风险。
- 图14PEG指标结合估值与业绩增速的匹配性,为行业配置提供了量化参考。

1.2 金工预测回顾


  • 量化周报系统性地对2020年市场做了38次预测,其中31次准确,准确率达82%,表现出较强的预测稳定性和模型有效性。

- 但报告强调“固有先验判断实为牢笼”,说明模型受限于历史数据,对未来市场存在不确定性,提醒投资者要尊重市场实际变化[page::2,3,4,5,6].

---

2. 明年上半年市场展望



2.1 宏观指标的戴维斯双击策略


  • 采用“双击”复合策略:外层M1-M2剪刀差与内层制造业PMI差分值结合,形成买入/卖出的定量信号,适合中长期市场判断。

- 自2006年以来策略对沪深300的年化收益率达74.5%,大幅优于基准仓11.7%,且胜率55.6%,证明该策略的长期有效性。
  • 2020年10月数据表现:

- M1-M2剪刀差位于-1.4%,触发长期持有信号。
- 制造业PMI为51.4,非制造业PMI更高,表明持续改善。
- 但制造业PMI差分为-0.1,触发卖出信号,存在中期下行风险。

图表分析:
- 图15展示官方PMI与GDP增速走势高度一致。
- 图16货币M1与M2剪刀差反映货币宽松程度与经济活跃度的联动关系。

2.2 引力中枢模型


  • 引力中枢为市场价格在一定时期内密集波动的区间,体现多空力量博弈的“均衡点”。

- 对上证指数分析显示,近期上方引力中枢为3570点,下方为3160点,表明该区间内市场保持拉锯状态。
  • 价格若突破这些中枢,可能预示趋势方向的转变。同时,3153-3175缺口超过80日未补,对于趋势判断和风险管理均有意义。


2.3 行业轮动模型


  • 结合历史月份效应以及多因子特征值(盈利、成长、估值、营运能力和技术指标),对行业进行排序和择时。

- 历史数据显示,沪深300指数12月为最大涨幅月,6月为最大跌幅月,反映季节性波动规律。
  • 行业层面:

- 一季度TMT板块(电子、计算机)表现强势。
- 消费板块食品饮料、家电、医药贯穿一至二季度保持超额收益。
  • 明年上半年看好行业包括电子、食品饮料、医药、家用电器、化工、有色、煤炭、钢铁。


图表分析:
- 图17展现沪深300月度平均涨跌幅走势,支持上述季节性观点。
- 图18呈现具体行业在上半年历史月份中的超额收益月份,验证行业轮动模型的有效性[page::6,7,8].

---

3. 投资建议与风险提示


  • 维持市场多头主导阶段的观点,当前阶段周期与金融权重风格仍具拉升潜力,大小盘分化将持续,短期可能存在趋势性合力形成的难度。

- 推荐关注的板块包括化工、有色、煤炭、钢铁、电子、食品饮料、医药、家用电器等细分行业,兼顾周期与成长。
  • 风险提示强调量化策略的历史数据依赖性,模型偏差可能导致判断失误,应结合实时市场动态灵活调整配置。


---

三、图表深度解读


  • 图1-3:2020年指数和风格涨幅表现,点评了创业板和消费、成长风格的绝对优势及其季度切换过程。风格切换图(图3)中四条线的涨跌节奏生动呈现了市场动量的时序变迁。

- 图4-5:行业和主题涨幅分布,明显看出成长性和抗周期性行业的强势,辅助对资金偏好的理解。
  • 图6-7:资金流向图,显示外资介入力度和公募基金发行峰值,体现机构资金的积极配置态势。

- 图8-9:融资融券比与风险溢价的图示揭示了市场多头情绪和风险偏好的演变,帮助判断市场的氛围。
  • 图10-11:财务数据季度同比增速图,体现了经济活动和企业盈利的回升轨迹,是市场估值修复的基础支撑。

- 图12-14:估值位置和PEG指标,帮助投资者识别行业估值合理区间及潜在配置价值,表明周期类板块仍有修复空间。
  • 图15-16:宏观经济指标的走势,佐证量化策略的有效性,特别是PMI与GDP增速的高度一致。

- 图17-18:行业月份效应分析,直观体现了市场的季节性规律和轮动特征,为行业配置和择时提供依据。

所有图表均由wind和东莞证券研究所数据支持,图表设计清晰,适用于快速捕捉市场核心信息[page::2~8].

---

四、估值分析



报告未明确采用复杂估值模型如DCF或多阶段现金流折现,而主要依赖历史估值分位数与PEG指标进行相对估值分析:
  • 市盈率-TTM显示整体市场估值处于近5年分位数高位,暗示市场整体估值溢价偏高。

- PEG指标计算:将申万一级行业市盈率(TTM)除以预测2020净利润增速后乘以100,PEG<1被视为低估,报告点名多个周期类及金融类行业当前估值水平具备吸引力。
  • 估值的关键驱动因素包括中期业绩复苏趋势和宏观经济的货币政策环境,结合资金流向强化预测合理性。

- 估值分析结合定性量化预测,形成合理的行业投资建议。

报告指出估值已偏高,未来市场风格可能分化,警示投资者控制风险[page::4,5].

---

五、风险因素评估


  • 报告反复提醒量化模型基于历史数据,未来表现可能偏离,存在“模型偏差带来的风险”。

- 宏观信号显示制造业PMI差分触发卖出信号,中期经济可能有波动。
  • 市场整体估值处在高位,风险溢价低,投资者需关注估值回调风险。

- 大盘和小盘的风格分化可能加大投资难度,影响赚钱效应。
  • 报告并未提出具体的风险缓解措施,更强调尊重市场变化的重要性[page::0,8].


---

六、批判性视角与细微差别


  • 报告的量化模型依赖于历史表现,模型偏差风险虽被指出,但具体如何动态应对未详细展开,存在一定局限。

- 市场未来的不确定因素、外围环境风险和突发事件未深入剖析,偏重于量化与宏观指标模型,这可能使得风险评估相对单薄。
  • 报告对周期风格看好的理由更多基于历史估值与业绩匹配,然而未着重探讨产能、政策调整、全球需求等更宏观和基本面变量。

- 估值方面,市盈率和PEG指标非常依赖盈利预测的准确性,盈利预测的不确定性给估值带来变数,但报告对此假设准确度的讨论较少。
  • 风格轮动模型利用技术指标和历史月份效应,但在极端行情下的适用性尚未验证。

- 报告整体偏向谨慎乐观,强调尊重市场的态度,但模型预测准确率82%仍留有显著误差,预判依然有限,需要投资者结合实际灵活应用。

---

七、结论性综合



该《2021年上半年金工策略》报告是以大数据量化和多模型技术为基础的市场分析报告,系统梳理了2020年A股市场的风格、资金与估值表现,结合宏观“戴维斯双击”、引力中枢及行业轮动模型,对2021年上半年A股市场做出了理性判断和投资建议。
  • 2020年风格轮动清晰,成长与消费领跑市场,资金表现积极,盈利和估值逐步修复,市场风险偏好显著提升。

- 2021年上半年市场仍属于多头阶段,周期及金融等权重板块具备拉升潜力,但大小盘分化和估值高位风险需留意。
  • 行业配置推荐化工、有色、煤炭、钢铁、电子、食品饮料、医药、家用电器等兼顾周期与成长。

- 宏观指标“双击”策略与引力中枢模型提示市场可能处于多空博弈关键区间,投资者应关注趋势转换信号。
  • 报告强调尊重市场,量化模型展现较高预测准确性但不保证未来表现,投资风险不可忽视。

- 全报告图表及数据详实支持核心论点,是对A股市场趋势及结构性机会的全面洞察。

总体来看,该报告为专业投资者提供了以量化策略为基础、结合宏观经济视角的市场研判框架和操作参考,既有历史实证支持,也具前瞻解析,适合用作动态调整资产配置和行业选择的重要依据[page::0~9].

---

参考标签



[page::0,1,2,3,4,5,6,7,8,9]

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