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务院推进人工智能行动文件正式发布,政策支持与产业共振

创建于 更新于

摘要

国务院正式发布人工智能行动意见,明确2027年到2035年分阶段发展目标,聚焦AI与六大领域深度融合,推动智能经济高质量发展。政策强调强化算力、模型与数据基础,促进软硬协同和产业升级,利好国产大模型与芯片生态构建,实现智能终端普及超70%。风险提示技术及政策推进不及预期,市场竞争加剧 [page::0]

速读内容


国务院发布人工智能顶层纲领政策 [page::0]

  • 明确目标:2027年前AI与6大领域广泛融合,智能终端应用超70%;2030年应用超90%;2035年全面步入智能经济社会阶段。

- 六大重点行动:科技创新、产业发展、消费提质、民生福祉、治理能力、全球合作。
  • 强调软硬协同,国产AI大模型与芯片生态加速发展。


政策基础支撑与生态建设 [page::0]

  • 强化算力、算法和数据供给,加大财政金融支持。

- 优化应用环境,推动软件信息企业智能化转型与AI应用服务商培育。
  • 构建开源开放生态体系,完善风险监管和制度保障。


行业投资评级与风险提示 [page::0]

  • 保持计算机行业“增持”评级,重点看好AI基础设施、大模型及应用闭环发展。

- 风险包括人工智能技术与应用发展不及预期,政策推进进度缓慢以及市场竞争加剧。

深度阅读

国泰海通|计算机行业深度报告分析:国务院推进人工智能行动文件正式发布,政策支持与产业共振



---

一、元数据与报告概览



报告标题:《国务院推进人工智能行动文件正式发布,政策支持与产业共振》
发布机构:国泰海通证券
发布日期:2025年8月27日
作者与团队:杨林(分析师)、杨蒙(分析师)、魏宗(分析师)、朱瑶(研究助理)
研究领域:计算机行业,重点聚焦人工智能产业链发展及政策环境

本报告围绕国务院最新发布的人工智能(AI)顶层行动文件进行解读,深度分析了政策与技术进展对中国AI产业链的驱动力。核心论点在于:政府强力推动与产业生态共振,人工智能从基础设施、核心大模型到应用端形成闭环,带来重大投资及发展机遇。基于此,报告维持计算机行业“增持”评级,表明看好AI技术驱动下的计算机产业长期增长潜力。[page::0]

---

二、逐节深度解读



1. 报告导读与核心观点分析



报告开宗明义指出,人工智能作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及产业变革的关键驱动因素,正在因技术进步与政策利好加速发展。技术层面,DeepSeek-V3.1版本的发布等先进模型演进,体现国产大模型与芯片在软硬协同方向的突破;政策层面,国务院文件系统性推动AI与6大重点领域深度融合,为产业发展注入持续动力。由此,报告认为:AI产业链全流程发展前景乐观,维持计算机行业“增持”评级,强调投资价值与成长性。[page::0]

2. 国务院人工智能顶层行动文件解析



该文件提出三阶段目标:
  • 2027年目标:实现人工智能与6大重点领域广泛深度融合,智能终端和智能体的应用普及率超过70%。

- 2030年目标:人工智能全面赋能高质量发展,智能终端及智能体应用普及率提升至90%以上,智能经济成为经济增长重要极点。
  • 2035年目标:进入智能经济与智能社会发展新阶段,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坚实支撑。


六大重点领域行动包含:
  1. AI+科学技术:加速科学发现,技术研发模式创新,提升研发效能与哲学社会科学方法。

2. AI+产业发展:培育智能原生模式,推动工业、农业数字化升级,创新服务业发展。
  1. AI+消费提质:拓展服务与产品消费新场景和业态。

4. AI+民生福祉:打造智能工作、学习方式及优质生活。
  1. AI+治理能力:实现社会治理中人机共生,推动安全治理与生态治理多元共治。

6. AI+全球合作:促进AI普惠共享与全球治理体系建设。

该结构体系完整,覆盖技术、产业、消费、民生、治理、国际合作,实现AI全方位战略布局。[page::0]

3. 基础支撑能力与政策细节



报告详细指出,7月31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已先行部署多项AI行动,包括强化示范引领,开放应用场景,优化创新生态系统。具体方向有:
  • 算力、算法和数据供给:加大基础技术研发投入,保障产业链关键节点。

- 政策支持力度:加强人才培养,推进开源开放生态体系建设。
  • 应用环境优化:推动软件及信息服务企业智能化转型,培育智能应用服务商。

- 政策法规强化:健全国有资本投资考核和风险监管,增加金融财政支持,通过财政资金和政府采购促进产业发展。

这些举措高度强调软硬结合、开放生态及资本驱动,提升中国AI整体竞争力和市场化落地能力。[page::0]

4. 风险提示



报告明晰指出三大主要风险:
  • 技术与应用发展不及预期,可能受制于技术瓶颈、研发进度或创新能力不足;

- 政策推进节奏低于预期,包括政策落地难度或执行力度衰减;
  • 市场竞争日益激烈,来自国内外厂商的竞争风险加大,可能影响预期利润和市场份额。


此风险描述较为全面,提醒投资者理性看待潜在不确定性。[page::0]

---

三、图表深度解读



本报告图片为国泰海通证券微信公众号二维码,非数据图表,属于渠道传播工具,不涉及数据分析。[page::1]

---

四、估值分析



报告未提供具体估值模型或详细估值计算,仅基于宏观政策环境与技术发展趋势,维持计算机行业“增持”评级。隐含判定基于以下逻辑:
  • AI产业链加速发展,核心企业业绩及市场价值有望提升;

- 政策持续发力带来的行业资金流入和生态建设将加快成型;
  • 国产软硬件融合进步增强产业自主可控能力,提升竞争壁垒。


该评级从行业角度出发,结合政策红利和技术趋势,提示较强的成长潜力与投资吸引力,但缺乏估值细节支持。[page::0]

---

五、风险因素评估



报告识别的风险涵盖技术、政策及市场竞争三大类。具体来看:
  • 技术与应用风险涵盖AI技术突破难度及核心模型、算力支撑不足的风险,可能导致技术路径更新延缓;

- 政策风险涉及政策框架执行力度和时间表的偏差,特别是AI应用推广和资本支持计划的实际落地效果;
  • 竞争风险反映国内外AI企业在细分赛道争夺加剧,创新与成本控制压力增大,市场动态存在变数。


报告未详细讨论缓解策略,但毕竟由政府主导和支持,暗示整体政策保障较强。[page::0]

---

六、批判性视角与细微差别



报告观点积极、乐观,基调偏重于政策推动和产业发展机遇。潜在偏重点及待注意之处:
  • 估值依据模糊:报告未提供企业财务数据、估值模型或市场份额变化,投资建议基于宏观政策蓝图,而非具体业绩预测;

- 风险分析较宽泛,缺乏对技术创新瓶颈的深入讨论,比如核心算法突破、芯片性能提升的不确定性;
  • 政策执行难度被低估:中长期目标宏伟,但涉及多行业深度融合,地方执行力度、产业配套是否同步有待观察;

- 未提及国际环境变量:全球AI产业发展与贸易政策对国产AI供应链及市场开拓的潜在影响未深入分析。

整体上,报告体现官方导向,产业链正面效应明显,但细节层面仍需关注技术迭代和政策兑现风险。[page::0]

---

七、结论性综合



此次国泰海通证券报告系统解读了国务院最新AI顶层推动文件,确认政策力度强大,6大领域全面覆盖,目标明确,强调到2027年-2035年的分阶段推进,旨在将中国打造为智能经济新引擎和智能社会典范。基于国产大模型与芯片协同演进,及对基础算力、数据、人才的多维支持,AI产业链正朝着全生态闭环演进。

报告理论结合政策与技术进展,强调AI驱动计算机行业的长期成长机会,维持“增持”评级,表明对行业上升空间及投资价值的信心。同时指出技术应用、政策执行及竞争态势三大风险需留意。

整体来看,政策推动为人工智能产业链带来结构性机遇,技术突破与生态培育相辅相成,促使国产软硬件实力显著提升,智能经济成为未来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力;深度融合的6大领域战略行动及基金支持,有望使中国AI应用普及率在未来十年迅速提升,推动产业全面升级。[page::0]

报告提供的分析为投资者、行业参与者理解未来人工智能发展的政策环境与技术趋势提供了有价值视角,但后续仍需结合企业具体业绩,技术创新成果及市场反馈,动态调整投资策略。

报告